第46章 殺雞儆猴
柳國大聚城朝盈軒中,獻公 唉聲嘆息,不能安眠。
躺在他身旁的修魚月柔聲問道:“主公可是有什麽心事?”
獻公披衣起身,緊鎖眉頭說道:“那逆子已經走了兩年多了,但在軍中的威望依然很高,根基頗深呀。哪天楚子儀用夠了他,肯派軍送他回來,那豈不是就要逼我善位于他?”
修魚月從後面攬住獻公,頭輕靠在他肩上說:“主公,軍臣之所以還對公子如有念想,那是因為世子之位至今空虛,主公應該另擇賢人填補空缺,安定人心。”
獻公點頭贊同道:“立誰好呢?”
修魚月從容道來:“立公子如的胞弟公子晟。”
獻公回身,把修魚月報在懷裏,問道:“他還年幼,難當大任吧?”
修魚月笑道:“正因為他只有十五歲,心智還沒有成熟。這些年他在我身邊,确是個忠悌仁賢的好公子,再加上主公悉心督導,絕不會像他哥哥一樣,走上歧途。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算有一天北宮如回來,如果有一個人能讓他望而卻步,那就是晟兒。他定然不願意和幼弟搶王位。”
獻公知道修魚月一直都有立公子晟的心思,此刻聽她一番剖析,也确實頗有一番道理。
一個月後,公子晟被正式冊立為柳國世子,通告各國。
卻說井國承普,北宮如一面療傷,一面耐心等待奎國的動向。他多次派細作打探,俱報,奎國內部對于是否出兵援救井國産生分歧。奎原公齊平柏對主戰和主和兩派勢力都不予表态,只派使者去曉丘安撫井靈公,說奎國正在籌糧備饷,一定派兵來救。井靈公得到了奎國給的定心丸,動員全國軍民奮勇抵抗,決不投降。
這是一場比耐心的戰役,翼國只為試探奎原公,所以并不急于攻城,奎國內部還沒有統一戰線,所以并不急于派救兵,井國以為奎軍的到來指日可待,所以頑強抵抗。所造成的局面就是翼國不攻,奎國不救,井國不降。
如此僵持不下兩個多月,楚子儀圍城打援的計劃不能展開,但翼軍的糧草卻漸漸不支,曉丘城內也已經出現易子而食的慘狀。趙景知等衆多将士力薦北宮如盡快攻下曉丘,一舉吞并井國,因為漫長的等待已經證明奎國沒有信心與翼軍正面沖突。
但是北宮如堅決不撤兵,他預感奎國人不會甘心将他們在南方的重要附屬國拱手相送,一定會不日出兵。北宮如上請楚子儀盡快運送軍糧,同時下要穩住軍心,不能動搖松懈。
半個月又過去了,還是沒有奎國大軍出發的消息,翼軍中士氣已經低迷,抱怨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就連北宮如自己也開始動搖,但多年的征戰塑造了他狼一般的耐心和意志,他能嗅到風中獵物的氣味。等待,不計代價。
可是畢竟他在翼軍中時日尚淺,雖有楚子儀的支持,但山高皇帝遠,要穩住局面,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殺一儆百。所殺之人必須要有一定分量,但還至于引起嘩變。
Advertisement
正在他苦苦思量該拿誰開刀以正軍威時,一名小将覃川闖進來,此人雖然在軍中資歷不深,但依仗着自己出身鬥越家族,所以一向不太把北宮如這個客将放在眼裏。看見他氣勢洶洶的入帳來,
北宮如眼中電光一閃,殺氣已露。
果然,覃川虛一施禮,質問道:“請問大帥何時攻城?”
北宮如冷冷的說:“何時攻城本帥自有打算,無需向你交代。”
覃川漲紅了臉說:“我軍糧草将盡,是攻是退,請大帥給我們個說法。”
北宮如故意怠慢的說:“不攻也不退。你出去吧,否則按以下犯上治罪。”
覃川年輕氣盛,又心比天高,被北宮如冷淡傲慢的态度所激怒,咆哮道:“你只是小國逃出來的落魄公子,畏敵怯戰,今天我來替大家讨個說法,你不給我們一個答案,我就不走。”
北宮如嘴角泛起一絲森森笑意,一瞬間化為雷霆之怒,他擡手對趙景知喝道:“覃川輕慢本帥,目無軍紀,給我推出轅門外斬首。傳令三軍,再有私下異議,擾亂軍心者,斬無赦!”
覃川被推出去那一刻,也不曾料到北宮如有如此魄力殺他,一路高聲咒罵,直到手起刀落,軍營一片死寂。
北宮如走出大帳,嘆口氣說:“本帥希望下一個手刃的是奎國的敵人,而不是你們中的任何一位。還請諸君克盡職守,精誠團結,本帥與諸位共榮辱!”
渙散的翼軍在斬殺覃川之後,重新被凝聚起來,只聽衆将士齊聲高喊:“聽從大帥調遣!”
剛剛壓制住了翼軍的情緒,探馬十萬火急的來報:“禀大帥,奎國人派輕騎在下野劫燒了我們運送的糧車,大軍正朝曉丘全面進發,請大帥示下。”
北宮如又驚又喜,喜的是奎國終于出兵了,驚的是他們的速度如此之快。
聽到消息的翼軍一片嘩然,有人高喊:“大帥,等了這麽久,終于可以和奎國人好好打一仗了。請大帥下令出兵。”
北宮如沉默了一下,故意說:“我軍糧草已盡,糧道被劫,恐怕咱們打不過奎國人吧?不如還是撤軍吧。”
“我們不撤!” 翼軍群情激昂,喊聲震天:“我們要讓奎國人有來無回,不勝不歸!”
北宮如見時機成熟,舉手示意安靜,接着胸有成竹的說:“我們确是糧草不足,本帥要你們示敵以弱。”說完,他召集三軍将領來中軍帳裏開戰前會議。
話說奎國大将程子玉率七萬奎軍浩浩蕩蕩向翼軍駐紮的承普趕來,當聽到奎軍在下野得手後,奎軍士氣大振。一路上,程子玉俘獲了不少翼軍老弱病傷的士兵,都說是大軍倉促撤退來不及跟随,所以落下。
程子玉畢竟是帶兵多年的老将,雖然逼問出翼軍撤退路線,卻并沒有下令全軍追擊,怕是翼軍誘敵深入的計策。奎軍在離承普三十裏的地方安營紮寨,打算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程子玉留出兩萬兵馬在本營防守待命,自己帶領剩下的人馬追追停停。
每天都有探子向他彙報翼軍撤退路上,有多少埋鍋造飯留下的坑竈,而坑竈的數量确實是每天在急速減少。程子玉逐漸放下心來,下令加速追擊。一路上,奎國都能撿到翼軍因為慌忙撤退來不及帶走的辎重。程子玉能感覺到他們離翼軍越來越近了,血液在他的身體裏沸騰翻湧。
他暗自想到:主公真是料事如神,不慌不忙地等了三個月。就是要等翼軍糧草枯竭之時,軍心動搖之際,再派騎兵奪取新糧,把敵人士氣打落到低谷,才以逸待勞派大軍支援井國。既保全了顏面,又不損一兵一卒。
當奎國兵馬追至庸邱一帶時,前方發現數十個銀質大箱,上面還封着翼軍的封條。程子玉還沒來得及阻止,奎軍中便立刻有士兵沖上去争搶。箱子打開,呼啦一聲,飛出來幾百只鴿子。
奎兵還在納悶之時,便看到遠方塵土四起,左右兩側有無數翼軍鋪天蓋地的奔湧過來,氣勢如虹,如天雷翻滾。程子玉這才明白過來,只要奎人因為好奇貪婪而打開箱子,白鴿沖天,就能及時給埋伏在遠處的翼軍報信。
他追悔莫及,連忙組織反擊。但翼軍完全不像預料中的那般士氣萎靡,他們個個奮勇沖殺,不多時就把毫無防備的奎軍趕入預先設定好的包圍圈。
北宮如策馬上前,大聲道:“恭候多時,你們已經走投無路,早點投降吧。”
程子玉哼了一聲,帶人左突右沖,試圖突圍數次沒有成功,只是徒增傷亡。
翼軍把奎國兵馬圍困了三天三夜,程子玉也沒有等到本部兵馬前來救援。
北宮如再來勸降道:“程将軍,不要再等了,我早已安排兵馬埋伏在承普,就是為了牽制你的大本營,所以援兵不會來的。”
程子玉直至奎軍彈盡糧絕,才無奈投降,數數活下來的士兵還不足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