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進退兩難
渡水之戰後,便是清算若敖家族黨羽的時候,翼國上下人人自危。這日,楚子儀邀北宮如在梅園賞花喝酒。
楚子儀說:“門氏一族倒臺之後,水軍又交給你來統領,鬥越和黑彥兩族有兔死狐悲,唇亡齒寒的危機感。俱回報,這些日子他們兩族大有暗中聯手的意圖。”
二人正說在興頭,沒有發現梅吉已經悄悄走到二人身邊。她伸手摸摸酒壺,盈盈一笑說:“就知道你們在這裏喝涼酒,要傷脾胃的。你們議什麽這麽專注?酒涼了都不知道讓人去熱一熱?”
楚子儀拉她坐下道:“前朝的事,你一個小孩子就不要操心了。”
北宮如笑說:“大王差矣,這次能打敗門華全靠吉兒出謀劃策。在下對公主佩服的五體投地呢。”
楚子儀聽完忍俊不禁,笑吟吟地說:“那好,我們正在商量鬥越和黑彥兩族私下裏暗通款曲的事情呢。”便仔仔細細給梅吉講了來龍去脈。
梅吉給二人斟滿了酒,緩緩說:“朝廷上的事,吉兒确實不懂。但這宮裏的事我就能說上幾句。前段日子,我讓雪雁把一個舊珠釵拿去補珠子,說等修好了就賞給她了。結果那日雪雁把珠釵取回來,可巧我宮裏有個小婢伺候的好,我一時忘記已經把釵許給了雪雁,便随口賞給了那個小婢。雪雁當着我的面沒敢提起來,但私下裏卻找那小婢去要,說我早早就賞了她。那小婢竟也是個不懂事的,當面頂撞了雪雁。從此雪雁就處處為難她,到底被她找到了把柄,把那小婢攆走了。我雖然知道雪雁有不對的地方,但她畢竟從小和我一起長大,只要不鬧得太過分,我都願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你們看,這些過節都是因為一釵許了二主呢,可不是我的罪過?”
楚子儀和北宮如靜氣凝神聽她說完,不由得同時笑起來。北宮如端起酒杯,敬楚子儀道:“恭喜大王得一位舉世無雙的女令尹。”
楚子儀也笑說:“吉兒這主意确實妙。我将令尹之位分別許諾給鬥越和黑彥兩族,讓他們自相殘殺,我坐收漁翁之利。就算他們不動幹戈,也必定心生嫌隙,聯手之勢便不攻自破。來,我們二人敬我的吉兒妹妹一杯,你就是我的忘憂草,解語花。”
梅吉臉頰緋紅,笑嗔道:“哪有你這樣誇自己妹妹的?讓如哥哥見笑了。”
北宮如也舉起酒杯說:“我也有數位王妹,确實沒有一位像吉兒一樣聰慧可人。如果大王和吉兒不嫌棄,我真想和吉兒結拜為兄妹。”
聽到這裏,梅吉臉色微變,說道:“酒涼了,我再去熱熱。”便起身拿起酒壺匆匆而去,留下愕然的二人。
此後,北宮如勤習水戰,再加上他對陸戰用兵出神入化,水陸結合,不到兩年的時間,便替楚子儀打下了南方十幾個小國。每次出征,梅吉必定要親自送他上馬;他凱旋歸來時,她又一定站在城樓上,她總說站在高處就能第一個看見他回來。
北宮如每次來到碧瑤宮,總有她暖暖的笑容和溫柔的話語,讓人如沐春風。但春風十裏,似乎也吹不散北宮如眉間的愁思。她的心意,北宮如感受得到,卻知道自己的心早已随芷陵深埋在了飄茵小築的合歡花樹下。
夏日的一天,北宮如陪着梅吉在碧瑤宮後面的環秀園賞花。這環秀園是楚子儀請人為梅吉精心設計的,園中小池與大池相通,散置着珍奇湖石及南迎春,紅楓等各色花木,岱山碧池,水木清華。水池西南有三折曲橋,池中種滿一莖四花,宛若衆星捧月的蓮中極品“四面觀音蓮”,正是:人渡池上橋,漫溢荷花香,所以梅吉把這座橋取名叫渡香。
此時二人站在渡香橋上,梅吉兩年來出落得更是袅袅婷婷,高貴雍容。她扶着欄杆,柔聲道:“如哥哥,聽王兄說你要秋後帶兵去打井國?”
Advertisement
北宮如一身白衣,點頭說:“翼國若要稱雄,與奎國的一戰在所難免。但奎原公齊平柏并非無能之輩,奎國也是兵多将廣,貿然與之開戰,正面沖突,翼國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所以我勸你哥哥先打井國來試探一下奎國。”
梅吉附和說:“嗯,井國是個小國,兵力自然不能與我們相提并論。但它是奎國在南方的忠實追随者,奎國為了保住自己在南方的地位,必然會出兵相救。”
北宮如點點頭說:“正是如此。”
梅吉轉身,笑着拉起他的手說:“如哥哥,今天留在碧瑤宮用膳吧,我叫人準備了你愛吃的胭脂鵝脯。”
北宮如下意識的抽回手,窘道:“吉兒,你長大了,如哥哥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沒有顧慮了。”
梅吉紅了臉,小聲說:“如哥哥,我的心思你知道。其實我十歲那年,便已經喜歡上你。你能回翼國,吉兒便認定今生非你不嫁。你不喜歡吉兒嗎?”
北宮如看着此刻楚楚可憐的梅吉,心生不忍道:“吉兒,如哥哥和你王兄一樣,願意用一切來保護你。可是我的心早已經死了,我活着的目的就是要打回柳國,為芷陵和我們的孩子報仇。我總是要走的,既然不能一生常相随,又何必讓你傷心呢?”
梅吉背過身,低下頭,落下的眼淚濺起湖面數圈漣漪。北宮如嘆口氣,無聲的離開了。
湖山畔,雲蒸霞煥;雕欄外,紅翻翠骈。惹下蜂愁蝶戀,三生石上緣,非因夢幻。
直至秋後,大軍出發去井國時,梅吉也沒有像以往一樣前來送行。看不到她高挑芊細的身影,北宮如有一絲失落,但更多的是安慰,梅吉終于是放下了。
他從楚子儀那裏領來兵符,便帶着趙景知和七萬人馬開赴井國。其實真的要攻打井國,三萬人馬便綽綽有餘,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此次翼國出動大軍,又有北宮如任主帥,完全是要挑戰奎國;七萬人馬是以防奎國大軍援助。
出發前,北宮如便與楚子儀制定好作戰計劃。首先,翼國會拿下井國的五鹿城,直逼其都城曉丘,但是在奎國出兵前決不會将其攻打。因為如此快的滅掉井國,奎國就沒有火速出兵救援的必要。翼國的這次軍事行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要挫敗奎國,奪下井國便是囊中探物,手到擒來。一切按着二人的計劃順利的進行着,不出半個月,北宮如便幾乎零傷亡的攻下五鹿城。據探子回報,井靈公已經派人趕往奎國求援。他下令在城裏休兵歇馬,耐心的等待來自奎國的消息。
五日之後,奎國那邊傳來的戰報讓北宮如又驚又怒,他恨恨将信揉成一團,扔在地上。趙景知急忙問:“公子,怎麽了?”
北宮如憤然地指着信說:“好個齊平柏,他居然自己不出兵,讓柳國派兵來救,還命令一定要父王親征。他是看準了我的死穴,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趙景知聽完也是一怔,一邊是知遇之恩,一邊是骨肉故鄉,讓人如何選擇?這的确讓北宮如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