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假傳上旨
這幾日驟雨初歇,北宮如就率兵來到上庸城拗戰。段雲申若堅持閉城不出,北宮如則毫無機會,拖得太久,夜長夢多,恐朝中情勢有變。北宮如遣趙景知提馬上前叫罵多時,并不見動靜,天空開始陰雲密布,下起小雨來。正心焦時,城門打開,從裏面沖出一隊人馬,領軍的正是段雲申的義子段詩駿。只見他銀盔黑馬,煞是英武。
兩軍對陣,北宮如策馬先出,喝道:“主公向來待爾等不薄,安忍投敵背叛?勸少将軍不要助纣為虐,早日棄暗投明,咱們前嫌不計。”
段詩駿纓槍一挺,道:“廢話少說,我段詩駿要效忠的只有義父一人。”說完,驅馬來戰。
趙景知上前對北宮如說:“世子,讓我會會他。”
北宮如點頭說:“小心。”兩匹馬靠近了,段詩駿一支纓槍舞得似一條銀蛇吐信,靈活詭異。趙景知本也不差,持刀左擋右沖,不甘示弱。五十回合過後,趙景知已略顯敗跡。北宮如恐他有閃失,急忙鳴金招他回來。
虞陌又請願去迎戰段詩駿,北宮如說:“不可戀戰,引他來追。” 虞陌會意,舞刀拍馬來戰段詩駿。三十幾個回合後,虞陌佯敗,回馬便走。段詩駿追了不遠,便停步不前,下令回城。
北宮如帶人奔走十幾裏,見段詩駿并沒有追上來,失望道:“好個段詩駿,真沉得住氣。”衆人只得先回營再議。
剛入帳,就有牙兵來報說劫到了一個從城裏送信出去的傳信兵。北宮如問:“可搜到什麽?”
牙兵遞上一個錦囊,說:“裏面有書信。”
北宮如接過錦囊一看,頓時臉色大變,那錦囊淡青色的底面,上面繡着一顆開滿紅花的合歡樹。樹下草地上是兩只相互依偎的白鹿,一雄一雌,恩恩愛愛,親密無間。
北宮如顧不上看裏面的信,大聲命令道:“快帶那傳信兵進來。”
狐旭等人并不知道這繡樣的特殊含義,一頭霧水。
狐旭問:“世子,可否讓我看看?”
北宮如将錦囊給他,狐旭前後翻看了一下,只是繡樣別致新穎一些,并無不妥。他便打開錦囊,将裏面的信拿出來看,卻是段雲申寫給熊啓的信,叫他速速撤離山谷,以防北宮如突襲。
狐旭讀完信後,大驚道:“還好此信被我們截獲。看來段詩駿也是個智勇雙全的良将。世子,事不宜遲,所有準備都已經就緒,明日即可水淹上庸城。”
北宮如此時對其他人說的任何話都充耳不聞,只是怔怔地坐在那裏。
Advertisement
傳信兵被帶到帳中,見到北宮如連忙下跪,口呼世子饒命。
北宮如只問他:“你這錦囊是何人所繡?”
連傳信兵在內,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不明白這和仗勢有什麽關聯。傳信兵遲疑了一下,小聲說:“這是小人的相好所繡。”
北宮如大怒,喝道:“胡說,她怎麽會是你的相好!”
衆人又是面面相觑。
那傳信兵被北宮如的架勢吓得不輕,哆哆嗦嗦的說:“這确實是小人的相好繡的。她在段将軍府裏當小婢,伺候少将軍未過門的妻子。她說這繡樣是那小姐貼身香囊上的圖案,她看着好看,便模仿着替我繡了這個錦囊。”
北宮如問:“你們少将軍和他未過門的妻子都是何來歷,你可知道?”
小兵回答說:“聽我相好的說,少将軍十幾歲時被段将軍帶入府中,本名叫陳冬,後來段将軍收他為義子,替他取了段詩駿這個名字。因為段将軍久不得子,便視少将軍為己出,疼愛有嘉。一年多前,有位小姐從大聚城前來投奔,說是故人之女。少将軍十分喜歡這位小姐,本打算下個月便過堂成親的。”
北宮如聽後臉色更加難看,從前同芷陵的一段對話在他腦中閃過。
他:“誰是冬哥哥?”
芷陵:“冬哥哥是我一位叔叔的義子,以前常常來看我和母親。”
他:“ 以前?”
芷陵:“嗯,這幾年冬哥哥随叔叔去戍邊,不能回來。”
北宮如恍然大悟,還要繼續問時,仲行瑞在帳外報有獻公上旨剛剛傳到。他只得先讓人将那傳信兵帶下去,再請仲行瑞入賬。仲行瑞恭恭敬敬将信遞上,退到一邊。
北宮如拆開封口,拿出信默默讀完後,把上旨揣入懷中。略微沉思片刻,對衆人說:“父王愛民如子,不忍水攻之下,殃及無辜百姓。讓我們另尋他法破城。”
這一旨意,大出衆人所料。
狐旭嘆口氣說:“果真如此就難辦了。”
北宮如說:“不能一舉拿下上庸城,我們就各個擊破。”
說完,叫人拿來紙筆,對狐旭說:“老師你看,我們截獲的段詩駿的書信,最後一行和信尾落款印章處還有一些空白。老師可否模仿段詩駿的字體,替我在後面加上幾句?”
狐旭将信拿過來,仔仔細細端詳了一陣,手指又在空中比劃了一番,就信心十足地說:“可以有八分像。”
北宮如點點頭說:“足夠了。”
狐旭便依照北宮如的口述,添了一行字在那信上。
北宮如接過來看後大喜,贊道:“老師這門絕技真讓人佩服。”接着,又叫人把那傳信兵重新帶上來。
北宮如面色冷峻的對他說:“你本是我柳國子民,為何甘心叛國?”
傳信兵一邊磕頭,一邊說:“小人不敢,小人願将功贖罪,求世子饒我一命。”
北宮如将裝有修改過的書信的錦囊丢給他,口氣稍緩說:“本将軍可以給你一個機會。你立刻将此信交給熊啓,只說是段詩駿寫給他的,不許提你見過我。” 傳信兵連聲說是,頭如搗蒜。
卻聽北宮如又說:“破城之日,憑此錦囊來找我,定恕你無罪。” 傳信兵感激涕零,拜謝而出。
北宮如吩咐虞陌連夜去準備上百輛運糧車,車上盡裝幹柴茅草,又以硫磺焰硝灌入其中。
他從容自若地對衆人說:“我在那封信上假段詩駿之口,虛說上庸城餘糧不足,探得我軍新運到糧草數百車,就藏于糜山以西,請熊啓去截我糧草。熊啓見段詩駿書信,必深信不疑。到時候,等熊啓率兵來搶糧時,虞僑,你就放火燒車。我自會在外面伏兵接應。景知,你一見西面起火,就馬上帶人去劫熊啓山谷裏的營寨,讓他無處可逃。”
趙景知和虞陌受計,分頭準備去了。
北宮如轉頭又說:“仲行大人,我會親自給父王回信。”
仲行瑞随北宮如出行翼國兩年,本以為會終老他鄉,沒想到北宮如憑着自己的智慧與膽識,贏得翼莊王楚子儀的賞識,得以讓大家全身而退。所以他早就從心底深深佩服這位少年英主,見北宮如這樣吩咐,也就沒有多想。
第二天晚上,柳軍探馬來報說熊啓的兵馬正朝糜山以西疾行。北宮如走出帳外,東風拂面,一絲笑意浮上他的嘴角,他說:“好風憑借力。虞陌,待轸軍一到,立即在風頭放火。我自會引兵在外圍住,內外夾攻。”
虞陌領命匆匆上馬而去。是夜二更,熊啓引五千人來到糜山,人皆銜枚,馬盡勒口。只見許多糧車排繞成營,重重疊疊,上面遍插柳軍的旌旗。待轸軍走近,正值東風大起,虞陌示意火箭齊發,車仗盡着。一時間,火光沖天,人喊馬嘶,轸軍頓時亂了陣腳。
熊啓猛然醒悟,急忙收軍回馬,只聽背後鼓角喧天,北宮如首當其沖将熊啓團團圍住。四面火緊風急,人馬亂竄,一場混戰之後,北宮如和虞陌裏應外合将熊啓擒于馬下。
回到營中,北宮如親自為熊啓解縛披衣,以上賓相待。端起一杯酒,他敬熊啓說:“這杯酒是給将軍壓驚的。是才多有得罪,請将軍見諒。”
熊啓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卻不說話。北宮如不以為然地笑笑說:“段詩駿已經背叛段雲申,暗地裏向我投誠了。今夜,正是我二人定下的計策,騙将軍來搶糧車。可我見将軍仁勇,不忍加害,将軍可願投降于我?”
熊啓閉上雙眼,緘口不言。這時,牙兵來報說趙景知大勝而歸,火燒轸寨,俘獲兵馬重锱無數。
北宮如撫掌而笑,說:“将軍如今兵敗,回去難以複命,就算他日上庸城真為轸國所有,功勞也不是将軍的。莫不如投靠柳國,我定會以上卿之位報答将軍。”
熊啓睜開眼睛,嘆口氣道:“罷了,罷了,天意難為。在下願為世子驅使。”北宮如大喜,便同熊啓說如此這般。
待衆人離帳之後,北宮如才拿出獻公的上谕,只見上面清清楚楚地寫着:水攻之計甚善,從速!
他将信疊好,收進懷中。又拿出一年多來從未離過身的香囊,摩挲着上面的兩只白鹿圖案,喃喃的說:“我好不容易找到你,怎麽能讓你涉險?就算假傳上旨,我也在所不惜。芷陵,這次你千萬要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