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辣椒豐收季
就在茂蘭計劃張羅着在主院騰出一間客房時,伍哥來傳信說不用了,楊縣長他們還要連夜回去,茂菊好奇的問:“大伯到底來做啥的?”
伍哥把手裏楊縣長帶來的禮物遞給茂蘭:“不知道,他們還在喝酒。”
茂梅翻看了下楊縣長帶來的禮物,除了糖果點心還有一兜子鹵牛肉,七八塊上好絲綢的衣料,還有一套玻璃的茶具上面印着青藍的蘭花圖案看起來十分雅致。一頓酒喝到了夜裏十一二點,三個姑娘早就熬不住睡下了,阿祖也想睡啊,但是她是新媳婦咋也得等着給大伯父磕個頭才行。
便合衣靠在床上淺眠,迷糊着便見楊茂德進了來,一身的酒氣臉色也不好看,自顧自的從桌上倒了一杯涼茶喝掉,然後坐在桌邊發愣。
“怎麽?大伯走了?”阿祖坐起身來問。
“還沒,在爹屋頭醒酒哩。”說着便用手掌揉搓了一通面頰露出無奈的表情:“回回來就是要錢,真當我這是銀行哩?”
“要什麽錢啊?”阿祖走過去挑了蠟燭芯讓光明亮些。
“說是馮将軍籌款的事,上回來要了八千,這才莫得半年又來要兩萬。”楊茂德嘆口氣:“還要提前交今年秋收的稅,聽說成都那邊都交到三年後了,他一直壓着這邊的政策,但是上頭又擴了軍,這籌備軍糧的事情也不敢耽擱。”
呼出一口重重的酒氣,接着說:“現在楊軍長在外頭抗日,這兩年他的壓力也重,這回想去參加馮将軍的籌款會看能不能找個新路子。”
看阿祖抿了嘴也有些犯愁的樣子,他深吸一口氣便又轉了話題開解她:“你也莫擔心,只要仗不打到我們這邊來就啥都好說,不就是錢麽?只要地還在,就有賺回來的那天。”
楊老爹的屋頭楊縣長紅着一張醉熏熏的臉也在低聲嘆氣:“我也就是和稀泥,不敢出啥岔子,楊軍長沒在川裏,上頭真要抓了錯把我撤了,這楊家大院啥牛鬼蛇神都能招來。離秋收也沒兩月了,就當幫幫老哥我。”
楊老爹喝了口茶咂咂嘴:“你說提前交秋收稅,我們屋頭倒是莫大問題,就是攢下的陳糧也是夠的,但是肯定莫得多的往外頭賣,你這秋收只收糧不收錢的做法,就算我們家帶了頭也莫得大用。”
“我那不是也莫着落?”楊縣長嘆氣:“現在外頭就三樣硬貨,糧,槍,煙土。說着銀元是錢,但就算砸死我也不可能靠這秋收稅買齊軍糧。”
楊老爹還是默然的搖頭,就算他真把楊家的糧食庫存倒騰空了,也填不起軍糧的坑,再說這亂世裏頭,他也不敢真把楊家的糧食都弄出去了,院裏也有百十口子要養哩。
楊縣長見說不動他也只得再重重的嘆口氣:“那成吧,不過你得幫我再貼一萬,我找人去湖南那邊弄糧去。”
半響,楊老爹開口說:“行吧,但說好只有銀元,你也曉得我家不種煙土了。”
Advertisement
說完屋頭一時靜寂無聲。
等楊縣長坐着滑竿帶着兵,楊家又派了四五十人,包括健壯的婦人由伍哥帶隊,擡了錢糧往雙鳳方向出發,楊茂德和阿祖站在垛子牆的大門口目送他們遠去。
楊家一年秋收稅要交九千六百斤糧食,而他們家從佃戶手裏收上來的租子又都是油菜,光靠楊家自己開種的田地肯定是湊不齊的,幸運的是他家以往的秋收稅都是多錢少糧的,幾年攢下的存糧現在一次拿出近萬斤,也不到庫存的一半。
這近萬斤的糧食四五十個人想一趟運走那是笑話,但一人也背了一袋一百斤的糧食口袋,這些糧今天就先跟着楊縣長的車走,真正的大頭還得等楊縣長回頭派人來運,楊家只需要把糧食搬到雙鳳鄉上的糧站去。
頭一回秋收稅全部用糧食來交,楊家這回的動靜可不小,近萬斤的糧食靠人力運到四五十裏外的地方,也折騰了三四天。四周圍的大戶和小地主都看在眼裏,一時間上門來打探消息的,套近乎想要買糧的,楊家大院裏一時來客不斷,楊茂德也只能把楊縣長說來開導他的話又轉述出去。
金山的梁家家主,五十出頭的梁榮耀也親自來了,聽了楊茂德的解說,幹癟癟有些愁容的老頭深深的嘆了口氣:“外頭的情形比楊縣長說的還差哩,成都那頭除了提前征收好幾年的秋收稅,還有青苗捐、煙捐、衛生捐、青山費、馬路費、招待費、人口稅、花燈稅,亂七八糟的多得很,人都說自古未聞屎有稅,如今只剩屁無捐。”
“維持不住的都在賣田賣地,但是這勢頭也打不住,成都那邊打仗哩,田地也賣不上價,一畝水田才三四十塊錢。”老頭抽着旱煙葉子卷成的長嘴紙煙:“貴州和河南那邊更慘,基本上村村都在拉壯丁,說是五個月就湊了四十多萬人,結果哩?還沒送到征兵所就跑了一大半。”
老頭磕磕煙灰繼續說:“現在抓來的人都用索索穿一溜串,還派人拿了槍押送,就這,六月裏頭還聽說有烘營的事情。”
“鬧到這份上了?”楊老爹倒抽一口涼氣。
“楊縣長還算個能耐的,現在廣漢、中江、金堂那邊都被流民攪得不成樣子。”梁老頭打個嘆聲:“這秋收籌糧的事情,我倒是能給你出個主意。”
“啥?”
老頭看了看四周圍才壓低了聲音:“找部隊買糧。”
“這……、。”楊茂德皺着眉,這秋收稅的軍糧本就是給部隊籌集的。
“我有個子侄在部隊裏頭做文職,他說他們第五師報了滿員七千人,其實連三千都不到,上頭發下來的軍裝、襯衣、被蓋都被弄出去賣了。”老頭咳一聲繼續小聲說:“一個月領的白米就有一萬六千多斤,留下吃的連零頭都莫得,其他都賣了。”
楊茂德聽了他的話,心裏泛起無邊的涼意:“這是哪裏的第五師?這……膽子也太大了!”
“嗨,你以為我想牽線讓楊縣長去找他買米?”梁老頭搖搖頭:“你只要把這法子告訴楊縣長,他自己就能找到門路,告訴你,現在外頭的部隊啊,都這樣!”
接下來的日子阿祖便覺得楊茂德像是揣了心事,連徹底戒掉大煙不再犯瘾也沒讓他有什麽喜色,心事重重的去田裏,心事重重的看書,連看着自己撫摸着肚子裏的孩子也顯得心事重重。
八月又送了一回油,從縣城回來的楊茂德顯得輕松了不少,梁老頭說的法子他也告訴了楊縣長,聽他說梁老頭所說的第五師可能是湖南、湖北一帶的新軍,從去年四川開始實行“适齡壯丁抽簽”擴建新軍,計劃三年內在湖南、湖北抽丁七十萬,四川過百萬。
這是上面的軍閥大佬看到了川軍在戰場的英勇表現,這次擴軍雖然有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但籌建新軍有幾個蛀蟲也是常見的,他還給楊茂德看了些政府內部表彰的軍報,顯然聯合抗日還是取得了很好的戰績。
楊茂德壓在心頭的石頭落了落,又随楊茂泉去看了看他們新建煙店的門臉,再找伍哥以前的舊友弄到了便宜的一批子彈,等回到楊家大院的時候,便把外頭的紛紛擾擾都扔到腦後。
因為即将來到的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時節,秋收。
今年的夏季比起往年來說雨水算少的,難得充足的日照讓玉米長得格外緊實,稻田裏的稻穗也開始灌漿,挑一天晴好男人們便背上木制的噴灑桶準備給稻田追最後一次肥,百分之二的尿素和百分之零點二的硼砂,用水勾兌然後用噴灑桶均勻的噴灑在稻苗的葉穗上。
水稻抽穗灌漿結實期噴施葉面肥,能提高葉片光合能力,防止早衰。這也是楊茂德從農書上學來的,硼營養供應充足,結實率高,空秕少,一畝田地比以往提高了百分之十的産量。
男人們忙着給稻田施肥,女人們就忙着采收菜園裏的辣椒和各種用來腌制的蔬菜,八月底是辣椒成熟的高峰期,兩三天內就見到菜園的辣椒株上轉紅的辣椒一波一波的往外湧。皮薄籽多的燈籠椒,肉厚微甜的長紅椒,指天如燈的朝天椒,還有二金條、小米椒、子彈頭和一都紅。
辣椒在四川人的餐桌上那是絕對的主流,洗淨涼幹水的長紅椒剁碎了混合黴豆瓣用來制作豆瓣醬,燈籠椒攤曬在簸箕裏幹透了用來磨辣椒面子,朝天椒用來做泡椒一缸十來顆一年都不剎味兒,二金條用線穿了腳把兒一溜串的懸挂着風幹,小米椒直接磨碎成漿拌上炒熟的苞谷渣子用來炒胡辣子,子彈頭和一都紅是用來熬制辣椒油的最佳用料。
四五天時間,楊家大院彌漫這一片濃烈的辣椒香氣裏,阿祖和大家一樣蒙了面巾卻也常忍不住被嗆得噴嚏連天,田二嬸看她狼狽,便把清洗幹豇豆和裹黴豆腐的工作分給她。
曬得黑漆漆瘦勁勁的幹豇豆,是去年就存下的,今年攢下的豇豆也會懸挂在陰涼處,一直吹到冬日頭讓它完全幹透。把花椒用溫油炸透,然後拌上幹豇豆,最後在加上小米椒打出的辣椒醬,放足鹽就可以封缸存放,這就是香辣又有嚼勁的辣豇豆兒。
半月前就磨好點發的七八板豆腐已經長起了半指長的青灰色的毛,散發着濃烈的臭味連蒼蠅都繞道走,把臭豆腐切成正方形的小塊,先放在酒裏裹一圈然後再放到鹽盆裏滾一轉兒,最後用一片菜葉子包起來用細竹簽兒封口,這包好的臭豆腐塊兒被碼進缸裏,一層豆腐一層用鹽殺過的辣醬交替疊放,裝了七八分滿然後澆上一碗酒,就可以封缸了。
治好的豆瓣醬,新泡的泡菜,焦香濃郁的胡辣子,辣豇豆兒和臭豆腐,全都是一百斤裝油的大缸,足足堆了半間屋。這些就是楊家佃戶明年一年的主菜,比起清炒或是水煮出來的青菜,這些東西無疑更加美味,連拉嗓子的粗茬子苞谷糊糊也沒那麽難以下咽。
大家忙着施肥和腌菜的時候,楊茂德已經做完了區政府派人來查訪的接待工作,一行三個人都被招呼在外院,阿祖和三個姑娘連人影也沒見到,只是田二嬸被找去做了幾頓飯,茂梅惦記的鹵牛肉楊茂德也留下一小半給她吃,所以這走過場的事情誰也沒放在心上。
卻不知道,被派去端茶送水田大叔家的林子被人看對了眼,扯出一段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