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一起采野菌
第二天雨就停了,太陽一出又熱得像悶籠一樣,早起的楊茂德和伍哥一起,在早餐攤子上喝了一碗粥一人一籠包子。今天沒有回玉山那邊的車,要等到明天下午才能坐上回頭車,照舊他先去書店裏轉一轉,等到中午出來的時候他抱着三四本書,後面的伍哥提了一小捆報紙,他們一個月才來一次,這些報紙大多數都是先前的舊貨不值什麽錢。
午飯也在一個小餐館解決,簡簡單單的三菜一湯,回旅館睡了午覺,下午他兩個又去了馬口市場轉了一圈,縣城裏賣油的不少,馬口市場就有三家,兩家都是門面後邊帶着小型的油坊,都配了小的機械榨油機器,這種機器出油量小所以常常用來榨芝麻油,花生油之類。
縣城裏頭的菜籽油也比玉山貴一些,一斤兩塊七生意卻很好,楊茂德探頭看了看油的成色不算好,深茶色這是為了追求出油量而摻雜了二道油,二道油就是用油枯再次榨的油,這種油混合了許多沉澱。
在豬肉攤子是買了一副豬腰子,又從小地攤上稱了兩斤田螺,兩人坐在市場口的小飯館裏,這飯館兩人常來老板也熟,拿了豬腰子和田螺回後廚做菜,伍哥捏了桌上的炒花生說:“咋樣?下了決心沒?”
楊茂德喝了一口茶,然後緩緩搖頭:“種田是種田,經商是經商,再說現在這時局一天三變,鋪攤子不是好時候。”
“那你還每月都來看一回。”
“總得淌淌水,比想入行的時候兩眼一抹黑來的強。”
伍哥點頭又扔了顆花生到嘴裏然後說:“明天還想去哪裏?”
“到新長街逛逛。”楊茂德說的新長街就是縣政府外頭的主街,楊茂泉眼紅的大升百貨商店就在新長街上。
“給少奶奶買東西?”伍哥笑道:“我看少奶奶不是喜歡那種虛頭東西的人,還不如去老長街買些東西合算。”
楊茂德這才想起阿祖走時吩咐要帶的東西,怔了怔然後說:“兩邊都去。”
這時候的阿祖正裹了頭巾一手拄着木棍,一邊伸手攙扶茂梅,前面有田二嬸和三順媳婦拉着茂菊和茂蘭,幾個人穿梭在濃密的樹林裏,大家都穿着灰撲撲的舊衣頭上裹着毛巾,或是背着背簍或是提着小籃子,像一群逃荒的人一般。
“哎!嫂子背後,背後,菌子。”茂梅臉頰紅撲撲的額頭上也滿是汗珠。
阿祖扶她站穩然後回頭一看,一顆大松樹下果然有一叢淺灰色的野菌子,從松針落葉裏冒出來。
“讓我采,讓我采。”茂梅揮舞着手,掙脫開阿祖的攙扶,小心翼翼的拄着木棍一步一滑的走過去。
阿祖也不搶,只是緊張的看着怕她摔跟頭,可憐的小腳姑娘這一路走來已經摔了好幾次,但是絲毫不減興致。
Advertisement
“二姐,三姐,快看。”茂梅舉高手中肥碩的菌子,這是一叢灰巴菇,大的已經有茂梅的巴掌大,小的也有不少,擠在一起顯得非常熱鬧。
走在前面的茂菊沒有回頭,眼睛四處溜達着,一會兒就直接奔着一顆老松樹而去,扒拉開地上枯黃的松針,一窩七八個橘黃色的菌子露了出來。
田二嬸呵呵笑着:“三小姐眼睛是尖,這松花菌難找得很,躲在松針下頭顏色又不打眼。”
茂菊笑眯眯的把七八朵松花菌放進她的背簍裏,又開始慢慢的向上爬。茂蘭被三順媳婦拉着氣喘籲籲,手裏提着的小竹籃裏也有小半籃野菌子,路過一叢響水竹的時候,她用木棒撥弄了一下延伸到小路上的竹枝。卻聽撲棱一聲,一個大花尾巴的野雞從竹叢裏竄了出來,夾雜着驚恐的叫聲轉瞬消失在遠處的草叢裏。
“哎呦!野雞。”衆人只能望着野雞逃走的方向跺腳,那速度根本沒有攆到的可能。
“快找看看,水竹從裏有沒有野雞窩,說不定有蛋哩。”茂梅喊道。
茂蘭趕緊伸棍子撥拉竹叢,三順媳婦笑着說:“莫找,就算有野雞窩也莫得蛋,大花尾巴的野雞是公的,綠身子白尾巴的才是母野雞。”
果然撥拉了半天一無所獲,茂梅不死心的又往周圍的草旮旯裏用木棍敲打,想要再看看能不能撞到野雞。田二嬸回頭說:“四小姐莫往深草裏去,萬一碰到蛇。”
阿祖趕緊把茂梅拉回來,緊張的問:“有毒蛇麽?”
田二嬸見她變了臉色便寬慰說:“莫事,大多是些草蛇,最毒也就是竹葉青,路過竹叢的時候用木棍敲敲,就是被咬了也莫事,我帶蛇藥了。”說完拍了拍腰間的小布袋。
阿祖還是抓着茂梅不放手,萬一真被蛇咬了,楊老爹大概一輩子也不會讓三個姑娘再上山,又往上爬了一截兒,到一個平緩的坡地,三個小腳姑娘都癱坐在地上直喘氣。
阿祖取了水壺給她們喝水,田二嬸和三順媳婦卻沒有半分累了的樣子,把背簍往地上一放又鑽進兩旁的林子裏。阿祖也累得不行,只能眼巴巴的望着她們去找菌子,自己留下來陪三個小姑,茂菊扒過背簍看了一眼:“也就夠咱們小廚房吃一頓,還耽擱田二嬸和三順嫂子一下午做事,下回我們自己摸出來耍,能找多少算多少。”
阿祖趕緊搖頭:“那不成,有熟悉山上的人跟着還成,不然萬一遇了蛇,我可不知道怎麽辦。”
茂蘭也同意的點頭:“嗯,萬一真遭了蛇,你還指望爹會放我們出門?”
茂梅喝了水擰上蓋子:“要不下次喊上冬兒和竹子林子姐她們。”
說着話就見田二嬸和三順嫂子從樹林裏鑽了回來,頭上包的毛巾被解了下來兜着滿滿的菌子提在手裏。
“七八月頭的菌子就是多。”田二嬸把菌子倒進背簍:“其實九十月也多,但那個時候忙秋收,莫時間來弄。”
三順媳婦也倒了菌子用毛巾拍打了一下身上沾染的泥:“等幾天田裏苞谷澆完糞水,喊他們那些爺們上山找幾天,曬幹了冬天來添菜也是好的。”
田二嬸點點頭然後又嘆口氣:“清閑不得幾天,苞谷田裏忙完又要給黃豆打頂。”
“今年黃豆種得多?”三順媳婦問:“我就看到園子下頭新開的那塊田裏種的黃豆。”
田二嬸手一指東邊:“還有澗嘴上那十幾畝苞谷地裏也種了,少爺說要實驗啥套種技術,苞谷地裏種了黃豆,會增産。”
三順媳婦一愣:“種黃豆占了苞谷的地方咋還會增産?”
“不曉得。”田二嬸搖頭:“少爺那是跟書學的,前頭少爺說要把苞谷地裏種稀些,那些老田把子不也說?現在咋樣?還不是都跟到屁股後頭學?”
三順媳婦弄不懂其中的道理,只得發出感嘆聲:“不管咋說,就算苞谷收得少了,那黃豆也能添補,總是虧不了。”
“少爺可不是這麽說的,他說一畝地能比原來多收三四十斤,黃豆是額外的。”田二嬸拍拍手上的土站起來:“今年就試種了這十幾畝,要是收成好,明年頭六十多畝苞谷地都要這麽種。”
六個人休息夠了繼續找菌子,落在後面的茂梅還在對阿祖感嘆自家大哥的能幹:“連爹都誇大哥腦子好使,種地比他強。”
阿祖暗笑,能學以致用也算腦子好使的表現吧。
“嫂子,你先頭說要教我們識字哩,啥時候得空啊?”
“我又不忙,你們說什麽時候就什麽時候。”阿祖在一顆樹上磕了磕木棍底下粘着的泥土,驚飛了一群停在樹上歇息的鳥,比鴿子個頭還要□□羽長嘴白色尾巴。
“嗯,哪每天早飯過後學一個小時咋樣?往冬日頭去那個時候太陽沒出洗衣服冷得很。”茂梅想得長遠,夏日裏已經考慮到冬天,看來是打算長期學習。
“好。”阿祖一口答應下來。
前面突然傳來哎呦一聲,她趕忙擡頭以為又是誰摔着了,卻見茂菊扶着一棵樹站定不動,她忙跑過去問:“怎麽了?腳疼?”
茂菊臉紅紅忸怩了片刻才小聲的湊到阿祖耳邊說:“嫂子,我……那個來了,忘了記日子,現在身上不舒坦。”
阿祖看她不自然的表情想了下才後覺,原來她說的是是來月假了:“那我們趕緊回去。”
六個人沿原路返回,竹藍裏的菌子也倒進背簍裏,也不過大半兜。把茂菊送回屋裏換衣服,阿祖和茂梅蹲在井邊清洗菌子,靜下來阿祖才開始細想,好像自己的月假也早該來了吧,算了算才發現早就已經過了二十多天了。
自己的月假一項準時還沒遇到過缺席的情況,阿祖皺皺眉頭有些擔心,孫大娘可是說過如果月例不準時,那就證明身體不太健康。
“嫂子,咋了?”茂梅看着阿祖把手裏一朵菌子洗得稀碎便不解的開口詢問。
阿祖看了看她,半響喃喃的問:“四妹,那個孫奶奶住的遠嗎?”
她想着去玉山鎮上實在是有些遠,不如私下問問孫私娘,對于老太太的本事,阿祖還是有些信服的,無論是赤腳醫生還是神婆,能解決問題才最重要。
“翻過後山梁就能看到孫家院,就在後頭的山腳下。”茂梅指了指後面高聳的山峰。
“那平日裏,你們生病是去找她來?還是自己過去?”
“嫂子你不舒服?”茂梅趕緊甩幹了手上的水,把阿祖扶起來用手掌貼了貼她的額頭:“哪裏不舒服?”
阿祖趕忙抓住她的手:“沒有不舒服,就是……”她湊過去在茂梅耳邊把自己月假缺席的事情給她一說,茂梅一臉懵懂。別看她只比茂菊小一歲,但十二歲的小姑娘還沒來月假哩,這方面的事情不是很懂。
見阿祖臉色慎重,就幹脆拉了她去找茂蘭。
三個青蔥的小姑娘和一個新嫁娘,讨論了半天也不得要領,最後決定等楊茂德回來,喊人去把孫奶奶再接過來看看。
晚飯桌上楊老爹看着三個無精打采的女兒和一樣無精打采的大媳婦,美美的吃了一筷子臘瘦肉炒野菌子。心想,累着了吧,哼哼,以為上山下地容易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