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楊茂德進城
等到大雨落下的時候,楊茂德已經到了縣城裏大伯的家中,楊縣長最近很忙。3月的時候汪精衛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過後便有無數政治特派員被派往各地進行政治誘降。汪僞“國民政府”遙奉重慶國府主席林森為主席,對四川一塊兒滲透得尤為厲害,上面閻羅打架下面小鬼遭殃,一波接一波的巡查到訪,光是接待工作就讓他頭大。
楊茂德來的時候只遇到了正要出門打麻将的大伯母,見他的到來大伯母也就斜了斜眼睛招呼也沒一個就匆匆的走了,往日少不得冷嘲熱諷幾句今天走得幹脆,讓楊茂德有些驚訝。倒是大堂嫂迎出來招呼他吃飯,又圍着噓寒問暖的直轉悠。
“咋沒帶新媳婦來?都是自家親戚要多走動走動嘛。”大堂嫂穿着緊身的紅色旗袍,豐滿的身段有些過頭被勒出一道道橫肉。
楊茂德放下筷子:“大伯晚上不回來?”
“應該要回來,不過肯定趕不上吃飯。”大堂嫂殷勤的盛了一碗湯遞給他:“你不曉得你大堂哥最近可長進了,跟着你大伯一起接待上頭來的人,還被調進了縣辦公室當科長。”
“大堂哥不在新教育文化辦公室上班了?”楊茂德喝口湯擡頭問:“上頭來的什麽人啊?”
“我哪裏曉得?不過聽說是重慶那邊來的人,想在巴中開銀行哩。”
聽說重慶那邊來的人,楊茂德也開始重視:“莫不是大川銀行?”
大川銀行隸屬于楊森和王缵緒,而楊縣長是楊森軍長的鐵杆直系,說到開銀行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大川銀行。
“不是大川銀行,好像叫中儲銀行。”大堂嫂揚揚手:“哎,我那曉得那麽多哦,回頭你問你大堂哥,都是他接待的。”
楊茂德看出她真的為自己男人浪子回頭高興,也笑了笑喝完了碗裏的湯,兩人又閑聊了幾句便聽到了外面楊縣長回來的聲音。出來一看果然是大伯父子兩個一起從外面回來,見到楊茂德到來楊縣長露出了幾分高興的神色,跟在後面精瘦的大堂哥楊茂泉也咧開了嘴嬉笑着。
“病好了?”在樓上的書房裏坐下來,楊縣長點了支煙然後和顏悅色的問。
楊茂德點點頭:“沒大事,就是受了涼。”說完就把兩大包的銀元都提放到旁邊的小桌子上,裏面是這個月和上個月的油坊分紅,分量可不輕。
楊縣長點點頭,然後舒了口氣:“年輕娃娃也要注意身體,莫跟你爹一樣才四十多就整天病歪歪的,屋頭莫得啥事吧?”
楊茂德趕緊把罂粟被燒的事情說了:“大伯幫我給區裏打個電話,看看啥時候把稅改改。”
“咋能鬧出這事?”楊縣長皺着眉熄了煙:“稅倒是小事,但今年頭的煙土咋整?”
Advertisement
“不行就買點雲南土吧,現在種罂粟真不劃算,爹說等秋收了租子過後,就把煙土折現成錢給你。”
楊縣長嘆口氣:“也行,種地的事情你爹比我理得明白,他說咋弄就咋弄吧。”
“早些歇了,明天我給區政府打電話,估計莫幾天就會下去核查把稅改了。”說完便起身走了出去,楊茂德站起身來送他,卻被楊茂泉從後面拽了一把。
等楊縣長走了以後,楊茂泉拉了他重新坐回去這才湊過來說:“德弟娃兒,老哥給你指個賺錢的門路做不做?”
“開銀行的事?”楊茂德反問。
“咦?你曉得了?”楊茂泉驚訝了一下接着擺擺手:“不是喊你入夥,我曉得你也拿不出那麽多錢來。”
楊茂泉說的賺錢門路跟中儲銀行的入住确實有關,說起這個中儲銀行是汪精衛上臺後搗鼓出來的東西,據說大力推行中儲券,在上海能壓中央、中國、交通和農民四大銀行一頭,這麽大的銀行要在巴中投資興建分行,楊縣長也不得不重視。
楊縣長考慮的更多的是政治風險,因為汪精衛走的是反共親日的路線,跟他走得近了可是會招來抗日聯盟的反感的,但是要态度強硬的拒絕,楊縣長又沒這個膽子。楊茂泉卻沒有他老爹那麽多顧慮,對他來說抗日還是親日根本不重要,他所看重的不過是中儲銀行的門路罷了,為了推行中儲券,新建立的中儲銀行推行了一系列的優民活動,比如紙幣和銀元的高兌換比例,比如紙幣特購的緊俏貨物。
巴中縣城裏生意最火的就是大升百貨商店,它屬于一個叫陳大升的男人,這個男人就是楊縣長也得賣他幾分面子,因為據說他是劉湘主席的親戚,此人錢多門路廣,在四川各地的許多城鎮裏都有大升百貨這個店。
在大升百貨裏,有大片玻璃的櫃臺和大塊穿衣鏡,成衣、皮鞋、金銀玉飾、留聲機、照相機、自行車、獵槍,有些東西許多人僅僅是聽說過而已,連楊茂德也很少去逛,實在是因為裏頭的東西不便宜。
楊茂泉對大升百貨一直很眼熱,時不時能去蹭點便宜,但是真的要上門欺詐他卻是不敢的,這次搭上中儲銀行的門路,是因為那個來投資的袁經理在上海頗有門路,一出手就送他了一塊瑞士浪琴天文航海鐘和一個美國産的單反相機,就這兩樣價值不下三千塊,是他一直垂涎卻買不起的東西。
袁經理說他背靠的是上海財團,煙、酒、鹽和奢侈品都有門路,可以支持楊茂泉也開起一家百貨商店,唯一的要求不過是在中儲券的推行時幫着說說好話而已。楊茂泉卻沒想過只動嘴皮子,他想要抱牢這條大腿,便和幾個平日玩在一起的纨绔商量着,合資造勢購買中儲券,當然買中儲券只是表象,其實投入的資金将被用于購買貨物。
“大伯是什麽意見?”楊茂德問。
楊茂泉頓了一下:“他能有什麽意見?咋個也不敢自己出面,上頭盯着哩,這不是把我帶在身邊做接待的事情?”
“那大堂哥打算投多少錢進去?”
“最少一萬。”看到楊茂德皺眉,他趕緊說:“又沒讓你一個人出,我和你嫂子手頭還有點錢,又從我媽那裏湊了點一共有五千,你再出五千就行。”
“五千倒不是拿不出來,多久能回籠?能賺多少?”
“我們打算弄個香煙店,你也曉得現在外頭到處在關大煙館,人家都開始興抽紙煙了,有點錢的都抽雪茄。”他神秘兮兮的跑到楊縣城的辦公桌邊翻找,片刻取回來一個銀制精美的方盒,打開一看裏面是精美的雪茄煙,包裹在上面的金絲标簽标注着特供兩字。
“袁經理送的,據說一支二十個大洋。”
楊茂德用手擺弄了一下裏面的雪茄,标簽上除了特供兩個漢字其他都是外文,但不是英文更像是德文或是法文。
“來一支?”楊茂泉得意的揚揚眉。
“算了。”楊茂德推辭,誰知道裏面有什麽?他還喝着戒煙藥哩。
“咋樣?支持支持你哥呗。”楊茂泉也不敢抽,這東西他老爹寶貝得很,自己也舍不得抽就不時的拿出來看看。他知道自家老爹不是抽不起,而是在這窮鄉僻壤的地方,有錢也沒地方買去,這一點小事卻對他觸動很大,楊茂泉知道即使自己再有錢,也不過是鄉下的土財主罷了。
“我要回去跟我爹商量。”
楊茂泉吊吊眼角不屑的說:“小屁娃兒。”
楊茂德也不惱只是笑了笑:“今天就不在這裏住了,我和伍哥到旅館住去。”
“那你啥時候能給我準信兒?”楊茂泉追問。
楊茂德想了想:“二十九吧,逢集,成不成我都從玉山那邊給你打電話。”
楊茂泉這才滿意的點點頭放他離去,外面下着雨,楊茂德盯着院子裏昏暗的燈光看了片刻,要說城裏唯一讓他覺得喜歡的便是夜晚的電燈,比蠟燭強多了。跟随出來的楊茂泉,讓自己媳婦趕緊回屋拿了傘出來,楊茂德道了謝撐着傘走進沙沙的雨幕裏。
此時的楊家大院也籠罩在一片銀白的雨幕裏,阿祖站在屋檐下看着天地連成一線的水色,身後的茂梅跟她說了好幾句卻見她沒有回應,于是拐了拐旁邊的茂蘭。
茂蘭正在幫茂菊配線,見茂梅給自己使眼色才擡了頭對阿祖說:“嫂子莫擔心,這會兒哥早就到縣城了,淋不着。”
阿祖一怔:“我沒擔心。”
回頭看三個偷笑的小姑,無奈的笑笑:“我是在想,不知道送油的人回來是不是要淋雨。”
“那你就更不用擔心哩。”茂菊用針在頭發裏劃了劃然後繼續縫手中的紅色旗袍滾邊:“這一路都是我家的佃戶,落雨前随便找誰家都能躲雨,路上不好走估計要歇一晚上。”
“嫂子,這畫上的女人真的光着大腿的?”茂梅望着牆上阿祖上次帶回來的廣告畫:“我們要這麽穿,估計要被爹罵死了的。”
“也不是光着腿,就是穿了肉色的絲襪,像褲子一樣。”但是貼身和肉色所以看起來确實是光着白花花的腿。
“誰說要像她那麽穿了。”茂菊白了妹妹一眼:“你不曉得裏面穿褲子?”
茂蘭掀一掀前後兩片長擺:“但是這麽着做事都不方便,就是燒火或是洗東西蹲下來也會拖在地上。”
“不是做給你們穿的。”茂菊從她手裏拽了出來:“我自己穿,反正我也不燒火也不洗碗。”
茂梅一聽就不樂意的嘟嘴:“三姐你咋能這樣哩,偷懶不做事還想穿新衣服。”
“哪個叫你們意見多?”茂菊沒好氣的說:“好看的新衣服不就是為了穿出來好看?一會兒挑露腿,一會兒挑不方便,那你們就繼續穿舊衣服好了。”
“我穿我穿。”茂梅趕緊點頭:“等燒火洗碗的時候換下來就是了。”
茂菊哼了哼給她一個算你識相的眼神:“我先做出來看好不好看,要是好看,過年的新衣也做成這個樣式的。”
茂梅挑了翠綠的線出來在自己那塊銀月色的布上比了比:“三姐,給我繡個青花呗,就像上回小襖盤扣上那種。”
茂菊看了看:“成,嫂子上回帶的繡線不少,你把翠綠的挑出來跟衣料放一堆。”
“嫂子,你這米黃料子上陪什麽花?”茂蘭比劃了一會兒然後擡頭問阿祖。
“還是先不要給我做了吧。”阿祖搖搖頭:“我櫃子裏還有好多新衣服。”
“要做當然我們一人一件。”茂菊手下針走得飛快:“嫂子莫見外。”
阿祖笑着說:“我可不是見外,秋冬的衣服我都沒有哩,到時候可得麻煩三妹幫我多做幾件。”
她這話說的不假,從上海帶回來的舊秋冬的衣物很少,趕制嫁衣的時候也沒有給她準備秋冬季的東西。
“嫂子放心,保管給你打理得巴巴适适(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