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五月底,魏善的婚事定了下來,是工曹尚書家的三女。
婚事定下來之後,對方跟随母親入宮請安,顧香生也見過幾面,是個溫婉大方的清秀佳人,當然比不上程翡絕色,但總的來說也算不上差。
之前李德妃拿出幾個人選,讓顧香生掌眼時,曾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大意是不要太好,也不能太差,要符合陛下的喜好。
顧香生後來卻不過情面,幫忙挑了幾個人出來,至于李德妃覺得滿意與否,皇帝最後會否采納,她并沒有去關心,直到女方最終确定下來,她才明白李德妃口中的“不要太好,也不要太壞”是什麽意思。
工曹就是後世的工部,在六部中墊底,比起吏曹、戶曹、兵曹這些手握人事調遷或錢權當然算不上好,但是相較皇帝給魏節選的婚事而言,女方門第還算高出一截,因為魏節未來的妻子出身鴻胪卿家,品級上比六曹尚書低了半級。
最重要的是,女方不是像程家那樣的勳臣世家,而是實打實的文官門第。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即使之前皇帝對魏善再偏心,但在涉及皇權的問題上,父子親情也要靠邊站。
不過顧香生早就在史書裏看過更加誇張的,對此見慣不驚。
比起那些因為捕風捉影就動辄将妻兒滿門連根拔起的皇帝,當今這位天子多疑歸多疑,已經算是仁慈許多了。
不單顧香生不意外,滿朝文武似乎也都從上回的廢太子中吸取了教訓,為程載求情的奏疏基本都圍繞程載于國有功,如今天下未定,不宜斬殺功臣,不如讓他戴罪立功雲雲這些方面為他進行辯解,只字不提程載與魏善的關系,這就使得皇帝沒有被進一步激怒——他雖然扣下了所有求情的奏疏,卻也沒有表态要如何處置,就這麽不冷不熱地拖着。
魏臨并沒有落井下石,反倒還在皇帝面前為魏善求了兩回情,表示弟弟年幼無知,僅僅只是聽憑程載行事,即使有錯,也是不察之錯,而非十惡不赦。
皇帝對他友愛兄弟的行為表示嘉許,又因他近來在兵部的事情做得不錯,不驕不躁,比之以前越發沉穩,便特地在魏善大婚之前下了一道诏書,将魏臨的封號由“思”改為“淮南”,又恢複了魏節的爵位,還是臨江王。
當初魏臨由太子貶為思王,連個地名的封號都沒有,無疑是皇帝的一種懲罰,如今由思王變成淮南王,終于“升級”到可以和弟弟們平起平坐了,也是皇帝的獎賞。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很明顯皇帝這一手玩得非常娴熟,一邊糖果一邊鞭子,雙管齊下,由不得你不感激涕零。
然而在旁人看來,如今局勢就很值得玩味了,三位成年的皇子,俱都封王,地位不相上下,也許以前還能猜測皇帝比較中意益陽王,但現在,他們卻不敢下這個定論了。
Advertisement
在皇帝看來,他現在正當壯年,身體康健,并不需要一個太子來搶班登基,儲君之位過兩年再定也不遲,如今局面撲朔迷離,讓衆人無從站隊,無從投靠,正是再好不過的,大家不知道支持哪個好,就會收起那些小心思,老老實實當個忠臣。
但他覺得好,別人可未必,面上越是平靜,底下興許就越是暗潮洶湧。
永康二十二年的盛夏,當魏國大軍東進長驅直入吳越境內,将吳越都城牢牢占據,逼得齊軍不得不守住吳越北面那一小片區域時,益陽王的大婚如期進行。
比照魏臨的婚事,魏善的大婚中規中矩,寒酸自然不可能,要說奢華也談不上,魏善本人更是低調沉穩,令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昔日曾經比顧家還要煊赫的程家,伴随着程載的下獄而變得黯然失色,程家女眷深居簡出,極少交際應酬,唯獨嫡子程堂,因受父親牽連而遠調他方,越發顯得孤立無援。
九月初,在魏善之後,魏節也随之成親,女方就像之前說的,是鴻胪卿家的長女杜氏。
不過這些事情,于顧香生而言,僅僅只是旁觀,無從參與,真正讓她感到高興的,是九月之後接踵而來的喜事。
首先是他們終于可以搬出宮居住了。
在魏節成親之後,皇帝終于意識到,三個已婚的兒子住在宮裏是多麽不方便,即使宮廷足夠大,但這依舊很說不過去,成年兒子跟父親的後宮嫔妃成天擡頭不見低頭見,一不小心也許就會鬧出事來,所以皇帝終于下令,讓三人搬出宮去。
府邸是現成的,都是從前官員大臣,或者先帝兄弟們住過的府邸,可能有些還死過人,鬧過鬼,但皇帝不肯讓人重建,理由是皇室宗親更應厲行節儉,為天下表率,所以只是讓人修葺一番,到了九月中下旬一個黃道吉日,顧香生與魏臨他們拜別皇帝,就算是正式離宮了。
在此之前,長秋殿的物什其實已經陸續搬過去了,所謂拜別,走的不過是一道程序。
但這道程序對顧香生來說卻是意義非凡。
馬車一駛出宮廷,身上的枷鎖似乎一下子被去掉,整個人登時輕松了起來。
車內颠簸,魏臨也沒法看書,就那麽斜斜卧着,瞅着她笑:“有那麽高興麽?你之前想出宮也不算難,只要提前禀報一聲就可以了。”
顧香生伸了個懶腰:“可以後在自己家裏,我出門連禀報都不用了啊!”
魏臨:“無規矩不成方圓,若是宮裏頭也那樣,那就亂作一團了。”
顧香生笑道:“宮規自然是有必要的,只是我不适應而已。”
她眼珠一轉,落在魏臨身上:“不過,若是宮裏有個貌比潘安的美男子,我還是很樂意屈就一下的。”
海棠春睡,本就不應局限于女子,魏臨這一卧,随意中又不顯散漫,骨子裏那股端謹和優雅來自于從小養成,這一點,後世那些影視劇中的所謂美男子,是完全無法比拟的。
即使二人成婚一載有餘,她看魏臨,仍舊會不自覺出神。
魏臨好笑地伸手,對方自然而然就靠上來,讓他抱了個滿懷。
後者順勢握住她的腰肢捏了捏:“嗯,又胖了。”
顧香生:“……”
“哪裏胖了,詩情還說我最近瘦了!”不管什麽樣的女人,在這一點上都有別乎尋常的執着。
魏臨有意逗她:“詩情又沒摸過你的腰,她怎麽感覺得出來,不過胖些也好,你本來就太瘦了,身體養得更好些,聽說以後生養才更容易。”
顧香生臉皮再厚也厚不過城牆,聽見這些話,耳根都要紅了起來。
魏臨又不是柳下惠,自制力再好,對自己的王妃卻用不上,張口便将對方的耳垂含在嘴裏,感覺懷裏的身體瞬間軟成一汪春水,手順勢摸向對方的腰帶。
就在這時,馬車停了下來。
“殿下,王妃,我們到了。”楊谷的聲音自外頭傳來。
魏臨:“……”
顧香生撲哧一笑,推開身後的美人,整整衣裳,彎腰打開車門,沒等詩情上前攙扶,就先下了車。
見她徑自往裏走,也不等馬車上的魏臨,楊谷忍不住傻傻問:“殿下呢?”
顧香生頭也不回:“你家殿下喬遷新居,心情激蕩不能自已,得在車裏緩緩才能出來。”
楊谷:“……”
府邸比顧家還要小一些,據說是前朝一名大臣住過的,後來因故獲罪,全家有砍頭有流放的,一些人受不住打擊便在府裏上吊自殺了,後來又經歷了幾任主人,最後一任主人是當今天子的異母弟弟,因病早逝,後來就一直空置着,直到這次,魏臨他們入住。
說白了,這裏就是一處“兇宅”。
皇帝把“兇宅”賞給自己兒子當府邸,這心可真夠大的。
不過魏善和魏節他們那邊分到的府邸,據說也好不到哪裏去,相較起來,這邊還算精致,假山小池,雕梁畫棟,陳舊是陳舊了點,比不上嘉善公主府的富麗堂皇,不過仔細一瞧,似乎還有幾分野趣。
只要是能有地方住,能夠離開宮廷,即使是“鬼屋”,顧香生也願意住。
碧霄跟在她後面,一邊看,一邊啧啧出聲:“這都快比得上夏侯五郎那裏了!”
話剛落音,就被詩情白了一眼。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顧香生卻想起夏侯渝來,自從入宮之後,她就沒與對方見過面了:“阿渝現在怎麽樣了,你們聽過他的消息嗎?”
不提這茬還好,一提碧霄就忿忿不平起來:“聽說還是老樣子,深居簡出,陛下從來沒有召見過他,但因為魏齊交戰,底下那些人見風使舵,覺得陛下遲早都要殺了夏侯五郎,便連日常用度也都克扣……”
她的聲音戛然而止,因為詩情狠狠扯了一下她的袖子。
碧霄也意識到了,連忙住嘴。
但顧香生已經皺起眉頭:“這些事我怎麽從未聽說?”
碧霄幹笑:“您那會正忙着辦端午宴呢,後來又是益陽王和臨江王的婚事,婢子不想拿這些小事再讓您煩心,不過您放心罷,您入宮前就交代過,讓靈壽縣主幫忙照看些,他們想必不會疏忽的。”
顧香生搖搖頭,沒有說話。
她當初之所以沒有讓小焦氏和顧琴生幫忙,也正是因為夏侯渝身份敏感,擔心日後有事,白白連累了她們,魏初是宗室,又是本來就跟夏侯渝交好的,倒是沒所謂,但對方與鐘岷也剛成婚,只怕分身乏術,無暇顧及夏侯渝那邊。
現在伴随着吳越滅國,為了争搶這塊富庶的地盤,魏齊兩國完全打破了以往表面的和平,關系越來越惡劣,夏侯渝雖然是皇子,但齊國皇帝兒子不少,他這個庶子真談不上有多少價值。
也正因為這一點,永康帝現在雖然對夏侯渝不聞不問,好像完全忘了此人的存在,卻難保日後齊魏再度交戰,夏侯渝會不會直接被人殺了祭旗洩憤。
見她不太開心,詩情忙道:“您別為了這些事情操心了,反正咱們都搬出來了,大不了以後我與碧霄多去看看,送些東西!”
她們并不知道,顧香生已經想得更加長遠,而不僅僅是為夏侯渝眼下的境況擔憂了。
但她不想讓詩情碧霄跟着發愁,便也沒有多談,轉而說起府邸中的大小事宜。
家具都是全套新打的黃花梨木,由朝廷給錢,但陳設則寥寥無幾,長秋殿裏原先那些擺設,很多都屬于宮中內庫所有,不是魏臨個人的,不能一起帶回來,于是就需要另外購置。
魏臨個人的親王俸祿有限,兼領工曹也沒有額外的薪俸,可堂堂一個淮南王府,總不能讓客人在外面看着還光鮮,一走進去發現裏頭空蕩蕩的什麽也沒有,夫妻倆無可奈何,只得将先皇後的嫁妝拿出一部分,顧香生自己的嫁妝再拿出一部分,內外打理添置,如此一頓忙活,總算安頓下來。
堂堂一個淮南王府,比起豪富之家還顯得寒酸一些,楊谷和詩情他們都覺得還要再布置一下,但顧香生沒所謂,魏臨也不置可否,見夫妻倆都不放在心上,下人自然也不好再多說。
如此一來,王府內外最漂亮的地方,反而不是正廳偏廳或主人家居住的主屋,而是中庭和後院。
原本荒蕪凋零的院子,多了顧香生帶過來的那些花,又經過她巧手布置而變得生機盎然起來。
一年四季,無論哪個時候,只要從支起的窗戶往外望,總能看見花開的顏色。
饒是魏臨這種不愛吟風弄月之人,只要飯後有空,也總愛到院子裏走一走,瞧一瞧。
新家布置完畢,按照禮數,應該邀請一些親朋好友上門作客,擺上幾桌筵席,權作喬遷之賀。
不過這是民間的禮數,到了世家高門,喬遷宴就變成光明正大的交際借口,用以維系彼此交情。
也就是這個時候,顧香生才忽然驚覺,她的交際範圍居然很狹窄。
顧香生未出嫁時,就跟着家人出席過不少這樣的宴席,彼此大都是家世相當,然後男賓女客各自分開,女眷們互相結識,未婚少年男女也玩到一塊兒,談得來就多聊兩句,以後說不定能成為手帕交。
這種場合也往往會衍生出不少八卦,譬如說誰家男女私下彼此有意,借着這個機會暗中尋個場合說點悄悄話,譬如說哪位郎君被兩家小娘子喜歡,兩人為了搶奪小郎君的注意力争風吃醋互不相讓之類的,想當年,徐澈在顧香生和同安公主之間,也扮演着這麽一個類似的角色。
顧香生自己出席宴會時,身在其中,沒覺得這種宴會很難辦,尤其是在操辦過端午宴之後,覺得“大魚”都拿下了,“小魚”自然也不在話下,殊不知等自己經手,才發現區區幾桌筵席,看着簡單,其實內中也有很多講究。
顧家是王妃娘家,肯定是要請的,那王家和周家這種姻親請不請?會不會被皇帝誤以為魏臨趁機在結黨?要知道經過魏善和程載的事情之後,大家現在的敏感度都提高了許多。
還有,魏臨現在主持兵部,底下一定會有交好的官員,那這些人的家眷要不要請?請了,正好可以施恩,讓人家覺得淮南王對他們另眼相看,但也容易引人注目,所以這個人數和尺度的把握上,就要有分寸。
顧香生看着上面一大串的名單,覺得很是頭疼。
“我覺得我就适合弄點槐花雞啊之類的逗逗你們殿下,根本不适合做這種大事。”她托腮對楊谷如是道,一臉煩惱。
楊谷差點噴了,心說您還好意思提那槐花雞,上回殿下不吃,轉手賜給我,我吃了一半,當晚就拉了肚子。
不過這話可不能說出口,他笑道:“瞧您說的,端午宴那麽大一個宴會,您都操辦得那樣好,區區幾桌王府宴席,怎麽也難不倒您!”
自打他們搬進來,楊谷也就從長秋殿的總管,順理成章變成淮南王家令,也就是王府總管。
原先雖然是總管,但楊谷還是大部分幹着貼身內侍的活兒,現在搖身一變,要管着王府上上下下大多數內務,卻是跟顧香生的接觸反而更多一些。
顧香生道:“我原也是這麽想的,但後來發現,端午宴的人員是早就定好的,三品以上的京官及其家眷,還有外命婦,照着規矩請人,利索妥當,現在請什麽人,卻還需要斟酌再三,你在殿下身邊日久,對其中講究,想必比我還要熟悉,我想請你幫忙參詳參詳。”
她說得很客氣,楊谷卻不敢端架子,接過碧霄遞來的名單看了看,小心道:“上回奴婢好像聽殿下說過,陛下有意讓殿下去管戶曹。”
頓了頓,似乎怕顧香生不懂,又補充一句:“王家有個女兒與戶曹侍郎結了親。”
顧香生這就明白了,顧琴生是姐妹,請了沒關系,但為了避嫌,王家其他人最好就不要請了。
這樣一來,兵部那些官員家眷也就不用請了,叫上親朋,三五桌足矣。
“那就謝謝你了,楊谷。”顧香生嫣然一笑。
“不敢當王妃誇贊,殿下早有交代,讓奴婢聽憑王妃調遣,王妃若有事但請吩咐便是。”楊谷忙道。
如此一來,筵席就成了家宴,很符合魏臨低調謹慎的作風,不會惹來注目,既然是家宴,顧香生琢磨着連皇帝那邊也一并請了,雖然皇帝十有八九是不會來的,但無疑可以表示孝心。
楊谷十分贊同,又參與讨論了兩句,便先告退出來。
從長秋殿到王府,地方好像變小了,但他這個家令的事卻反而更多,如今府裏客房一角還需要修葺,他每日都得過去盯一會兒,忙得腳不沾地。
小徒弟安宜亦步亦趨跟在後頭,奉承道:“師父真是厲害,連王妃都要仰仗您!”
安宜是宮裏撥過來的,但他入宮沒多久,年紀又小,性子有些浮躁活脫,楊谷見他可堪造就,才會将他帶在身邊調、教。
他話一出口,後腦勺就被楊谷狠狠拍了一下。
這一下可是毫不留情,拍得安宜眼淚都冒出來了。
楊谷:“你懂什麽,不會說話就不要亂說,我不過是個奴婢,哪能将王妃與我放在一起比!”
安宜不知道兩人婚前鴻雁傳書的事,也沒見過春辭夏語等人說被攆走就被攆走的情形,自然也不清楚淮南王妃在淮南王心目中的地位。
魏臨素來心事深沉,就連楊谷這個跟随他多年的人,有時候也常常琢磨不透。
可魏臨對顧香生的在意,是明明白白擺着的。
這份在意到底多或少,楊谷說不好,可總比長秋殿所有人加起來還要多,這就足夠了。
王妃處事算不上老辣圓滑,但為人大方,對下人也和善,這樣的女主人,很少有會反感的,更何況淮南王夫妻二人琴瑟和鳴,成婚至今感情甚好,後院平靜,殿下才能集中精神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但楊谷隐隐有種感覺,這種平靜的生活,伴随着他們搬出宮,也許很快就會結束。
陛下讓三個成年的兒子都遷出宮,除了因為他們已經成家立業之外,其中未嘗不是存着讓他們彼此互相牽制平衡的心思,可若陛下還沒來得及立诏,就忽然發生不測呢,這皇位誰屬,難道還要讓三兄弟争搶一番麽?
可齊國早就虎視眈眈,屆時魏國又起內亂的話,該如何是好?
楊谷很惆悵地嘆了口氣,覺得自己區區一個王府家令,為了國家大事,真是操碎了心。
小徒弟安宜莫名其妙地看着師父嘆氣,湊過去讨好道:“您別擔心,您跟着殿下那麽多年,在殿下心裏,您的地位肯定比王妃重要的!”
楊谷沒好氣:“去去去!”
傍晚魏臨回來,顧香生将名單的事情一說,他點點頭:“這樣甚好。”
又道:“你就是王府的女主人,不同于在宮裏,現在許多事情都可以自己作主,你不必事事問我的。”
顧香生蹙眉:“可今天的事情,若非楊谷提醒,我估計是想不到那一層的。”
魏臨挽着她的手在庭中散步,聽到這話便笑了:“人哪裏有樣樣完美的,楊谷天生是該幹這個活兒的,而你只要從中把關就好了,其實就算請了兵曹和王家的人也沒什麽,陛下不會因此就疑我的。”
沒等顧香生發問,魏臨就主動給她解釋:“世人都道陛下多疑善忌,其實是他們沒看清其中的門道。你看陛下做很多事情,其實都是有深意的,他廢太子,其實不是厭棄了我,只是想要借機削弱我身邊的文官勢力,這次将程載下獄也是一樣,武将勳臣手中的兵權已經威脅到皇權了,這也是先帝想做而沒做完的事情,上次機會難得,陛下肯定不會放過。”
顧香生道:“我記得你上次說過,你與嚴家也有合作,那嚴家豈不是也……?”
魏臨道:“嚴家還不到那一步,陛下還要用他們對付齊國呢。”
顧香生張了張嘴,卻沒再說話。
別人能想出來,難道嚴家會想不到?
嚴家會甘心就這麽被當作消耗品麽?
魏臨跟嚴家有合作,他又是怎麽想的?
即使是夫妻,彼此也應抱有一點小秘密,打破沙鍋問到底并不是一個可愛的做法。
所以顧香生沒有再追問下去,因為她相信憑着魏臨的能力,是可以解決這些事情的。
魏臨轉頭,似乎看出她的想法,笑了笑,捏緊她的手:“你放心,我有分寸。”
有他這句話,顧香生的心仿佛也跟着定了下來。“嗯。”
“那是什麽花?”他指着廊下一小片紫色花問道。
顧香生:“桔梗,那是這裏原來就有的,我見生得還漂亮,就還讓它在那裏。”
魏臨唔了一聲,似乎想到什麽,語調微微遲疑:“這個,不能和雞一起吃了罷?”
顧香生:“……”
你的心理陰影到底是有多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