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陳景書正在見客人。
客人不是別人, 正是賈政。
自黛玉去碧園之後, 賈府又派人來請了幾次, 去黛玉那裏的, 黛玉只管照着陳景書所說只表示自己不能做主,要去問陳景書的意思。
當然, 也有往陳景書這裏來的。
來的最多次的大概就是賈琏了。
然而賈琏帶着禮物登門多次,說賈政請陳景書去府上說話, 陳景書都一概推辭不去。
對于賈政這會兒還端着架子,陳景書确實有點看不上眼。
不過他也清楚,賈家兩府中要說細查起來,最清白的恐怕就是賈政了。
賈政此人才幹學識都平平, 卻也不是大奸大惡之人, 他任上或許出過差錯有過虧空,也幹過糊塗事,但到底沒有刻意去做什麽太大的壞事。
這也算是陳景書此時還願意見賈政的原因。
如果硬要說在賈府幾個男人中讓他撈個人的話,他寧願撈賈政。
可對于賈政來說則是另一重感受了。
按理說, 陳景書該算他的晚輩, 但如今他想要見這個晚輩一面,對方卻半點面子都不給, 哪怕他派了賈琏上門來請, 陳景書也完全不給面子。
可如今形勢越來越不好,前幾日賈珍和賈蓉才剛被抓, 而王熙鳳和賈琏夫妻兩人手上都不幹淨, 眼見賈珍被抓頓時更加驚慌, 心知抓了賈珍,距離抓他們也不遠了,再加上賈政也同樣憂心自己的事情,無奈之下只好暫時放下面子,帶上賈琏,兩人備好禮物上門了。
要說起禮物這事,這也是賈政心中對陳景書頗為不滿的一點。
之前賈琏幾次拜訪,每次都送上禮物,陳景書半點不推辭的都給收下了,最開始他們還以為這是好事,可後來發現,陳景書收了禮物,別說是給他們辦事了,就連見一面都不願意。
Advertisement
兩人客套一番,陳景書假惺惺的請賈政上座,等賈政坐穩當了,他才故作不知的問道:“不知舅舅今日來所為何事?”
陳景書随着黛玉的叫法稱呼賈政為舅舅,這似乎給了賈政一點信心,他清了清嗓子說道:“我此來是有一件事情想要請你幫忙。”
陳景書問道:“何事?”
賈政道:“你如今是太子左庶子,時常都是能見着太子殿下的,實不相瞞,近日府上确實出了些事情,不知若瑜是否能夠出面轉圜一番?”
此時的賈政覺得陳景書到底還是願意幫忙的,畢竟收了那麽多禮物,之前不過是年輕人氣盛,想要争幾分面子罷了。
陳景書道:“舅舅說的事情,我倒是知道一些,只是這事并不歸我管,何況聖上也只叫我教導太子殿下讀書,其他的事情恐怕就不好說了。”
一旁賈琏此時伸手摸出一疊銀票壓在桌上道:“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此番劫難若能渡過,日後還有謝禮送上。”
陳景書伸手接過銀票看了看,微微一笑:“這才開個頭就給四千兩,倒不愧是琏二爺,出手果真大方。”
他說到這裏,看着賈琏道:“說起來,近些日子琏二爺送了不少東西過來,對我關愛有加,倒叫我十分慚愧了。”
賈政心中一松,賈琏也覺得這是個好兆頭,便笑道:“叫什麽琏二爺,只管叫我琏二哥就是,自家兄弟這麽叫沒得生分了。”
陳景書淡淡一笑,摸出個賬本遞過去:“以前是我誤會貴府了,心中自然慚愧,哪裏還敢亂叫呢。”
看到賬本,賈琏猛然想到黛玉回門那天陳景書的說的話,心中突然就有了不好的預感。
倒是賈政對此一無所知,他甚至有些奇怪陳景書為何遞個賬本過來。
便接到手上,翻開細看。
這一看之下賈政卻是猛然臉色通紅,只覺得火辣辣的疼。
這是一本賬冊,一本詳細記載了當初賈琏從揚州林家弄走的東西總目的賬冊。
如果僅僅是這樣,賈政尚且不會如此,但這賬冊上居然還附錄了一份禮單。
這禮單不是旁的,正是這兩天賈家往陳景書這裏送的禮物!
這裏面居然有近半數的貴重物品是從當年林家的財産裏頭出的!
陳景書道:“我原先在黛玉的嫁妝裏頭沒有見到這些,還以為是這些年損壞了,心中還說貴府辦事怎麽如此不盡心,好好的東西,不過幾年就損耗了那麽多,卻沒想到貴府只是暫時保存,這會兒自己還有難處呢,卻不忘把東西給我送來,這叫我怎能不慚愧呢?”
賈琏的拳頭緊緊地捏着。
他知道,陳景書的這份賬冊不會假,心中不由埋怨王熙鳳平日裏雷厲風行的,怎麽到了這會兒辦事又不牢靠了?!
要說起來,這事上王熙鳳才是最冤枉的那個。
賈琏帶回來的東西裏頭,其中一部分他自己在路上就偷偷摸摸的處理了,甚至從中賺了一筆數量不小的私房錢,回去之後,這些東西也多數是填進了省親別墅的窟窿。
要說這個,賈府記往來的時候,總不能記某某東西是從林姑娘那裏挪用的呀,自然是編了其他名目的,再加上這些年也變賣出去不少,又有薛家先後填了不少東西進來。
薛家本就經營着幾家典當鋪子,京中典當鋪子之間自然也是有交流的,薛家路子最廣,在官府也有些臉面,自然有人得了好東西便又來薛家這裏出手。
如此幾番輾轉,再等最近購置東西送往陳景書這裏的時候,有些原本通過賈家流出去的東西他們自己竟然早就認不出了。
還有些就存在賈家的,也因為年代久遠,再加上最近事情多,不少可能成為‘證據’的賬冊都被毀屍滅跡,如此一來,也有不少東西不認識了。
這麽林林總總,陳景書最後竟發現賈家送他的禮物,有半數出自當年林家的家産。
這固然是一件令人氣憤的事情,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足夠說明賈家內裏的空虛了。
賈琏本以為陳景書會抓着這事不放,卻不想陳景書只是又送上了另一冊賬目道:“這是你們今日送來的東西裏有錯漏的,想是琏二爺記錯了?”
賈琏略掃一眼就知道,這是挑出了林家的東西之後剩下的,而陳景書此舉的意思很明白,這些不是黛玉的東西,他也不會要,賈琏等會兒就可以把這些都帶回去了。
雖然賈家如今确實內裏空虛,這裏頭甚至有些東西是從老太太的悌己裏出的,但賈琏更加清楚的是,此時太子那裏的事情要緊。
根據他們打聽到的消息來看,太子非常看重陳景書,對他幾乎言聽計從,若是陳景書幫賈家說情,說不定真的能讓太子網開一面呢。
可陳景書此舉卻讓賈琏如墜冰窖:“若瑜當真要見死不救?”
陳景書道:“非我不救,只是……就算是老天爺也只能救清白的人,何況是我?若諸位是被冤枉的,到時候擺出證據來,我自有話說,反之,便是我也無能為力,畢竟這差事是聖上派下來的,我又能說得上什麽話呢。”
賈政懷抱着最後一點希望:“那……兆源公那裏?”
陳景書笑道:“人走茶涼,大伯已經辭官許久了。”
人走茶涼,這可不就是當初賈家給陳孝祖的定義嗎?
賈政尚且不覺,但另一邊的賈琏看着陳景書,卻覺得冰冷可怕。
陳景書算計陷害了賈家嗎?
沒有,他只是什麽都沒有做,他只是在一旁看着而已。
哪怕是現在,陳景書的眼中沒有痛恨也沒有得意,他看着賈家人的眼神沒有任何溫度。
他僅僅是在看而已。
若非是陳景書太過傲慢,那麽就只可能是賈家還不夠資格入陳景書的眼。
至少陳景書沒有把賈家當做朋友,卻也沒有認為賈家是一個可以入他眼的對手。
送走了賈政和賈琏,陳景書略微松了口氣,他知道,賈家不會再來了,至少賈政肯定不會再來了。
不過在賈家的事情上,他也不可能真的什麽都不說。
若是時機合适,賈家男人中沒犯什麽大錯的,說說情給免了無罪也就是了。
到底林如海去後黛玉是養在賈府的,這會兒若是太過冷漠,那不是坑賈家,是坑黛玉啊!
說起黛玉,賈政這裏才走了沒多久,黛玉身邊的紫鵑便回來了。
陳景書有些意外道:“你怎麽突然回來了?”
紫鵑道:“奶奶聽說了香菱的事情,打發我回來請大爺一件事情。”
陳景書問道:“什麽事兒?”
紫鵑道:“奶奶聽說,香菱如今被刑部另行安置?因當年在賈家,香菱與奶奶也有些舊情,還随奶奶學過詩呢,奶奶那會兒對她便頗為憐惜,此時聽說了她的事情,便打發我問問大爺,能不能把香菱接到咱們家來,一來比刑部那裏要好些,二來以後也可以給她找一找家人。”
陳景書道:“甄英蓮是薛蟠案的證人,又是小時候被拐的,因此才會由刑部暫且管着,不過,只要到時候審理此案時她能出場,接她出來也不是不行。”
紫鵑道:“那可好,奶奶之前還擔心這事難辦呢。”
陳景書笑道:“這有什麽難辦,這點面子都沒有,我也太丢臉了些。”
果然,第二日他與趙載桓一說,趙載桓滿口答應,當天下午香菱就被送到了陳景書府上,陳景書卻是見也沒見,只叫人安排她暫時在客房住了一晚,第二天就送去碧園黛玉那裏了。
當然,和香菱一起送去的,還有一封陳景書給黛玉的書信。
黛玉有些好奇的拆開,就見上頭寫着:“你教她讀書?還教她作詩?我難道不是黛玉先生唯一的學生?既如此,我好還是她好?”
黛玉噗嗤一笑,拿起陳景書近日的畫作,想了想回道:“你有書畫我有詩賦,何須再問他人?”
陳景書收到的時候眨巴一下眼睛,嘿嘿兩聲。
黛玉真好。
比起陳景書,裕王的生母俞貴妃那裏可就沒那麽輕松了。
要說起來,俞貴妃此時可是完全說的上風光無限的。
畢竟皇後眼見着身體撐不過今年,就連太醫們也都個個束手無策,只是耗着各種名貴的藥材一時拖延罷了。
而兩位主理宮務的貴妃中,若論寵愛,賈貴妃與俞貴妃算是平分秋色,但架不住賈貴妃的肚子不争氣啊,俞貴妃可是育有皇子的,裕王更是衆兄弟當中頭一個封王的。
賈貴妃憑什麽和俞貴妃比呢?
只是叫俞貴妃想不通的是,賈貴妃前些日子居然突然失寵了。
嗯,等知道了外頭賈家的事情,可就半點都不叫人意外了。
多數是被宮外的家人帶累了。
賈貴妃的年紀本就不算很小了,肚子又不争氣,要說起來,被新人比下去也是正常的。
可俞貴妃沒有想到的是,賈貴妃居然會來找她,說的不是其他,正是請俞貴妃幫助賈家的事情,并且話中暗示了,若是俞貴妃幫她這一回,等日後皇後去了,她一定以俞貴妃馬首是瞻。
俞貴妃原本還有些疑惑,聽完賈貴妃的話心中卻是一陣冷笑。
還以為自己受寵吶?
何況要說寵愛這事,從當年賈貴妃省親之後就開始有苗頭了,俞貴妃當然不知道那是因為皇帝覺得賈家多從黛玉手裏摳走的每一文錢,都有他的一半,因此對賈家十分不滿。
搞不了那麽大場面你就不要搞嘛!
這些年也不是沒有皇妃回家省親的,有能力蓋省親別墅的那就蓋,沒有的,把家裏好好收拾一番也能湊合。
偏賈家倒好,沒錢還要充胖子,自己充不起,就摳朕的錢。
你說讨厭不讨厭?
有此一事,皇帝看着賈貴妃能開心才奇怪。
如今賈貴妃說要幫助俞貴妃,俞貴妃自然是眼皮都不眨一下。
別以為她看不清,賈貴妃自己都自身難保了,還支持幫助她?且先等這回的事情過去之後再說吧。
再說了,俞貴妃沒想當皇後呀。
若說當皇後,也就是讓裕王的出身顯得更好了一點,可那有什麽用呢?
想到自家兒子,俞貴妃嘆了口氣,對賈貴妃道:“前朝的事情我向來是不管的,至于說老二……他的事情自有他自己的主張,我對外頭的事情又不清楚,哪裏能随便做他的主?”
賈貴妃道:“我家與北靜王府世代交好,北靜王可是支持裕王的。”
這話就說的很露骨了。
明明白白的告訴俞貴妃,只要幫了賈家這一回,賈家日後必定支持裕王。
對此,俞貴妃滄桑一笑:“這也得他自己說了算呢。”
你盡管勸,他要是願意争權算我輸!
俞貴妃這些年早就認命了好嗎!
賈貴妃對此絲毫不知,還以為俞貴妃此言只是謹慎的表示她不會反對呢。
俞貴妃很絕望,陳景書也很絕望。
最近皇帝不知道犯什麽毛病,從得知他的畫是陳孝祖教的之後,時不時就畫了幅畫叫他過去看。
其中竟然還有不少是臨摹陳孝祖的作品。
當然,也不止是陳景書,每次皇帝叫人賞畫,裕王和太子必定也在的。
而皇帝每回必定要對陳景書問的一句話就是:“陳景書,你覺得朕這幅畫怎麽樣?”
陳景書還能說啥?當然是說好啊!
然後皇帝就會問他哪裏好,一定要陳景書深刻分析才算滿意。
哼哼,陳卿你看,果然還是朕學的最好嘛。
你這個侄子,沒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