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年度選題
十二月份的時候,社裏開了一次年度選題會。
對于新編輯而言,每次的選題會也都是培訓會,正是需要多多觀摩學習。
社長親自主持會議。開場白不長,很快就輪到策劃編輯們一一報告。
按照順序,編輯一室先上,柳陽春先報告了一下之前調研的情況,然後就明年的品種調整解釋一番,各科對應負責人時不時補充幾句。但相對私企來說,出版社的改變還是比較保守的。
接着是二室。童書項目不少,各種類型都有了——兒童文學、幼兒啓蒙讀物、故事繪本、科普百科,有可以直接撕下來做手工的,還有讓小孩子在上面記日常觀察的,其中一本《四季剪影》展開來還有立體的剪紙。
童書總是很有趣的,輪到二室做報告的時候,小年輕們童心未泯,差不多都被勾動了。二室的多數選題也是做過的種類,新嘗試是有聲讀物。
有聲圖書主要是低幼有聲啓蒙圖書,是利用點讀筆實現“人機互動”,甚至可以玩游戲,多感官刺激孩子的學習體驗,算是對傳統童書的一種颠覆。這項技術發展也有好幾年了,越來越普及,随着技術的不斷完善,未來會是圖書市場一種常見的類型。
至于聽書和有聲漫畫,依靠的技術并不在此,屬于另一回事了,不做讨論。
(吳純鈞手上的杭州動翻是專出漫畫的,陸鳴鴻手上的湖南魅影也有部分漫畫,經他們手出版的漫畫書,有一些也已經實現了有聲化,有些甚至在籌備動畫化。動畫化畢竟要花費的時間、人力、金錢要多得多,相對地,有聲化只是加個配音,要容易得多,算是一種取巧、過渡的形式吧。)
其實二室以前也有做過有聲讀物,只不過他們只負責內容審校,其他由合作方解決,這次是想找技術方面的合作者,做自主策劃的項目。
二室報告完之後,社長說:“現在的父母都是很在乎孩子的教育的,內容是給孩子看的,但買單的是大人,你們自己從父母的角度覺得這樣的書會買給自己的孩子看,這樣的選題才有意義。”
龍芽芽道:“孩子要有趣,父母要學習性,封面設計上表現好這兩項訴求,營銷話語也注意一下,我想父母跟孩子都會喜歡的。”
社長點點頭,“随着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未來的童書市場只會繼續擴大不會萎縮。你們也積累一點經驗了,這次我選題我看都還不錯,那就撸起袖子好好幹吧。”
前面兩室做完報告的時候一早上就快過去了,劉承影輪到下午第一個上場。
“各位領導、同事,大家下午好。我的選題是《尋找城市之影——城市廢墟紀行》。”劉承影手裏拿着遙控筆朝投影幕動動,紅點在書名畫了兩個圈之後一頓,頁面跳到下一頁。
“首先是選題緣起。這是一本旅游書,比較特別的是,旅游的地點不是著名的景點,而是廢墟。餘秋雨說過,廢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廢墟讓我們把地理讀成了歷史。廢墟旅游也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旅游形态,尤其受年輕人的歡迎,形成一個旅游群體。國外也有人專門為此出書。國內還比較少,做得好後期可以考慮做成以城市為系列的。目前這一本算是試水。
“随着物質生活越來越好,旅游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每年計劃之一,旅游的內涵也在改變。旅游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再是與生活割裂開的。人們想獲得的旅游體驗,不再跟過去一樣,跑到一個有名的地方看看新鮮、拍幾張照,人們更想要體驗當地人的文化、生活方式。全域旅游的概念漸漸被業界所接受,甚至出現在中央發布的文件中。
“賣書,一者販賣知識,二者販賣故事。通過旅游講故事,是旅游文學的一大方向。現在網絡這麽發達,幾乎什麽訊息都能找到,傳統的旅游攻略圖書已經沒有什麽市場了。以廢墟為主題的旅游故事,倒是可能開一片天地。關鍵是正好遇到适合的作者。
“其實我一開始準備做的不是這個主題,我找的是A部長羅先生,但是他太忙,在跟他兒子兒媳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對小夫婦挺有想法,經歷也算豐富,值得一做,最後就變成了這樣的選題。”
陸鳴鴻聽到這裏,笑了一下,一副get到新技能的表情,原來還可以這樣呢。
“作者是羅先生的兒子羅昭華跟兒媳丁敏君。”PPT上放出兩人的合照和簡介。“羅昭華,清華大學畢業,現在一家公司做軟件設計師,29歲。丁敏君,華北師範大學畢業,現在一家廣告公司擔任培訓師,27歲。兩人前年結婚,目前未有小孩,每年都會一起到處旅游。有趣的是,羅的父母是山東人和陝西人,丁的父母是廣東人和安徽人,小夫妻身上集了四個省份,也算個小混血了。
“他們去過的地方不少,有時候還會拍一些視頻傳到網上,之前就傳過抖音,甚至還開過直播,小年輕比較能玩出花樣,在朋友圈、豆瓣也算集了一些粉絲。羅先生說如果真的做出書,他可以在封底寫推薦語,也可以幫忙邀請一些人來寫。”邀請的自然都是在業界略有名氣的啦。
吳純鈞心底哀嘆一聲:人生贏家都跟人生贏家在一起了,果然世界沒有他們屌絲什麽事。偏偏作者裏面不乏人生贏家,雖然現在出書的門檻很低了,但也夠被虐的了。
PPT跳到下一頁,劉承影接着講:“市場競品分析。我在當當、亞馬遜、京東等網上書店都搜過了,同類的書不多,主要有這幾本。”PPT上播放了幾頁截圖及相應分析。“這些書所包含的區域各不相同,描寫的角度也各有側重,有的偏記錄,有的太簡單,語言缺乏靈動,插圖不多,市場評價也一般般。這些書的缺點就是我們要在新書裏克服的。既然要講故事,要麽把故事講得有趣,要麽把故事講得有深度。”
陸鳴鴻挑一挑眉梢,記下來。
“特色、賣點分析。第一點,填補市場空白。第二點,呼應‘中國當下之痛——鄉愁的消失’這樣一個主題。雖然廢墟旅游已經有一定的群衆基礎,但畢竟還是少數的,走市場的話,共鳴度還是太低了,然而基于廢墟的思考,對于人類發展進程的反思,換一個角度去講城市的故事,換一個入口走進城市的歷史,還是以年輕人的視角,糅合一些對新生事物的感受和觀點,這就不一樣了,就算是對廢墟沒有興趣的人,也能夠從字裏行間獲得他們自己的體驗,這樣共鳴度會更高。”
陸鳴鴻眼睛一亮,這價值,上得高啊。
“計劃第一本寫20章,目前已經寫了七八章,”PPT繼續跳轉,“這是目前寫好的樣章,文字方面還需要錘煉,插圖也要再選擇。初步計劃一個月寫3到4章,明年4月完稿,六七月制作完成。
“營銷方面,可以把他們之前拍的視頻加工一下,放到網店做宣傳,也可以把之前的拍的照片選擇一些組成一個系列,做一個小型展覽,書出來之後也可以到書店做活動、簽售,同時直播,還可以邀請另外一些旅游達人或者業界名人做互動,作者也會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打打廣告,到時候多個平臺同時推動,把話題炒起來。”
PPT到了最後一頁“謝謝觀看”,劉承影面向大家:“以上就是我第一個選題的情況。”
底下叽叽喳喳議論了一下,然後開始一一發表意見。
“基于廢墟的思考,這一點不錯,書名就比較中規中矩,沒有體現思考這個點。”
“從作者的學歷看還不錯,之前有出過其他書嗎?”
“沒有,這是第一次出書,之前寫過游記。”
“既然是旅游書,可以考慮成書附贈明信片。”
“我倒覺得明信片不太必要,感覺不搭。”
“插圖取景得巧,不然起不到什麽作用。”
……
看大家說得差不多了,社長才開始發言:“代入性與互動性是未來的趨勢,不只是旅游,很多方面都是。這個選題不錯,具有營銷價值,也有可操作性。制作過程中要時刻注意選題的核心,文本定位、形式定位、裝幀定位都要協調好。多花點力氣做好一本書,争取為社裏多樹一個品牌。”
“明白。”劉承影點點頭。
“成本方面怎麽談的?”
“作者那邊可以出兩三萬。”
社長沉吟一下,接着說:“既然作者有一定的群衆基礎,可以跟作者溝通,讓他們衆籌。”
吳純鈞愣了一下,聽過衆籌治病的、衆籌開店的,沒聽過衆籌出書的。反看劉哥,一臉風輕雲淡的淡定。
“判斷一個選題是否具有品牌發掘價值,一個看選題本身,第二看作者。在出版界,作者資源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資源了。有故事的作者更是好作者,可以成為營銷的動力。比如說《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生活困難的單身媽媽堅持寫作最終獲得成功,這樣一個勵志故事本身就是極好的營銷素材,是一劑能夠調動讀者興趣的興奮劑。老劉你是社裏的老編輯了,你說說你這次是怎麽找到作者的,讓他們學學。”
劉承影點點頭,說道:“一開始我打算做另一個主題的,我找到一些相關主題的書籍,從中篩選出最吻合的文風和內容,然後上網查找作者,恰好百度上能搜到作者資料,知道了他在業界的一些業績,小有名氣,也出過幾本書了。網上沒有更詳細的信息,于是我打電話到那本書的出版單位,找到責編溝通。因為我有認識的人也在那家出版社做,就拜托他幫忙,最終成功拿到作者的聯系方式。
“約好時間到對方家裏去,但是羅部長本身也挺忙的,對于再出一本書沒有多大的興趣。那時他兒子兒媳也在場,我就跟他們聊了起來,發現他們倆人的旅游經歷也挺豐富,說起旅游的感受也很能體現年輕人的價值觀,我就順勢邀請他們寫書。
“羅部長雖然自己不出書,對于孩子要出書還是支持的。小夫妻兩個是第一次出書,也挺興奮的。後來我又約他們談過幾次,敲定了寫作的核心內容和形式。
“新人作者雖然沒有足夠的名氣,但有可塑造的基礎。并且比起‘有經驗’的作者,新人總是比較能夠尊重編輯的專業性和權威的,你跟他們說的東西他們都會好好考慮,不大會有成見。”
看劉承影說完了,社長補充:“選題策劃能力和挖掘優質作者資源的能力是一個編輯的核心能力。你們要多逛網站,什麽論壇、豆瓣、知乎、天涯、馬蜂窩,多去認識一些有趣的人,看到某些領域的專家就去勾搭一下,好作者不是你坐在辦公室裏就能找到的,我們以前沒有網絡,還要跑到書店去翻版權頁,抄作者,抄責編的聯系電話,你們現在多方便啊,要好好利用。”
“策劃作品的時候要有IP思維,做出口碑,成為一種現象,成為我們社的品牌,讓人提起這本書就想起我們穗城社,想到穗城社就聯想到我們社的品質,就像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三聯書店那樣。”說着轉頭對着吳純鈞和陸鳴鴻,“你們四室偶爾也提提選題。”
陸鳴鴻應了,吳純鈞默默地低頭看鞋子尖。
劉承影又接着說了兩個選題,然後程西鳳報告了一本主題出版的,梅花說的是一套合作書,看內容還不錯,打算跟對方談談,改為本版書在社裏發行。
四室一向是沒什麽選題的,只是彙報了今年的合作情況,并且預估一下明年的。雖然下半年的書號減少了一點,但工作量不減。有的合作方投機取巧,把多本書組成一個系列,改成了套書,合一起的定價是高了,關鍵是他們本來就不打算走市場,不怕影響到銷售。明年還是要把好選題關,最好減少一些選題,就算是營收壓力,“薄利多銷”的策略也不該長期持續,把編輯變成廉價勞動力是缺乏遠見的。
開了一整天的會,散會的時候每個人都有點頭昏腦漲的,收拾收拾,晚上少不了又是出去搓一頓。
年度選題會都開完了,年終(獎?但願有)還會遠嗎?
當然,在此之前還有一項每年必備的任務……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場景模拟某腐的親身見聞,僅是一個普通的個例~話說現在的童書真是有些泛濫,因為是個香饽饽,又沒有什麽準入限制。PS,某腐真的不知道要怎麽勾搭作者,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