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定制圖書
陸鳴鴻還在奮戰那套書的時候,他們迎來了四個1,以前是光棍節,現在已經變成了網購狂歡節了。
不過穗城社的編輯們對此并不是很熱衷,沒為那兩千多億的銷售額做出多少貢獻。他們有自己的過節傳統——單身狗行動。
單身狗行動每年的具體做法不同,有一年剛好是周末,他們糾集了全社的單身狗,跑到電影院把好座位的單號都給定了,結束之後大家一彙合,都笑噴了,越想越幼稚,成為每年必談的“佳話”。
“這不是應該在情人節做的嗎?”陸鳴鴻邊笑邊說。
“在光棍節做,名正言順,情人節做就太刻意了,暴露了牙酸的嘴臉,有辱斯文。”劉承影給他解釋,順便把所有參與的人損了一遍。
“去年是跑到大夫山開單身派對,今年我們做什麽好?”陳佳瑤問。社裏還是有不少單身的小年輕的,男女都可以參加。有時候覺得好玩,已婚的也會來渾水摸魚。
程西鳳虛指了一下陸鳴鴻,“小陸是新人,你出個主意。”
陸鳴鴻略想了想,便道:“你們玩過真人CS嗎?”
他一說完,杜君山就舉手贊成了,“這個我喜歡。”一看就是在家沒少打野戰游戲的。
其他人略有點茫然,陸鳴鴻接着說:“就是野外對戰生存游戲。我爸有個客戶在郊區圈了一塊地搞這個,提供服裝跟道具出租,人均180,提前預約還有可能跟另一支隊伍對戰。打完還能‘交換俘虜’‘訂立盟約’把酒言歡。”
這特麽不就是變相聯誼麽?
聽起來還不錯的樣子……在群裏詢問一圈之後,居然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
不過他們不是四個1那天去的,而是推遲約在了周六。
編輯部去了六個人,其他的“老胳膊老腿”就沒去,加上其他部門的,一共有十三個。到了地點,領了道具,穿好迷彩服出來,雙方隊伍打了一聲招呼,就分到兩塊基地去了。雙方情況看起來差不多,都是沒玩過的,只不過那邊多兩個人。
結果玩起來之後是笑料百出,他們一方穿的是藍色迷彩服,手臂上綁黃色布條,一方穿的是綠色迷彩服,手臂上綁紅色布條,挺好認的,結果雙方交戰之後還是有人被自己人“打死”了,據說那人知道到自己頭盔上彈出一個圓圈的時候愣了好久。還有的人是被自己蠢死的,準備去偷襲敵人的時候居然被自己絆倒了,一下子倒在敵人的攻擊範圍內,一臉懵圈。對方把他“打死”之後笑了很久。
陸鳴鴻找吳純鈞組了兩人小隊,互相掩護,一步步逼近對方基地,跟敵方的隊長杠上了。陸鳴鴻射擊的準頭還不錯,但也只把對方“打傷”,自己也“身受重傷”。然後為了保護純鈞,舍身擋子彈,在頭頂圓圈彈出來之後,拉着純鈞的手喊:“快走,不要管我,為我報仇!”然後頭一歪,一命嗚呼了。
吳純鈞:……
陸鳴鴻你這麽愛演,你家裏人造嗎?
吳純鈞目測打不過,先戰略撤退,找隊友彙合,路過兩具正在聊天的“屍體”,還打了個招呼,順便拿走了他們的武器。
……你也挺入戲的嘛。
……
雙方都差不多“死光”的時候,終于是停戰簽訂和約了。然後圍了三個爐燒烤。開始聊天之後才知道,對方是同學聚會活動,是今年夏天畢業的,現在在不同公司上班。陸鳴鴻說自己也是今年畢業的,現在是編輯,趁機宣傳了一下穗城社,還留了名片給幾個人。
吳純鈞還在想,他是啥時候印的名片?
過了單身狗行動這個小插曲,又該回歸神聖的工作日常了。
陸鳴鴻快做完那套叢書的時候,接到了一本定制書。所謂定制書,雖然也是客戶的書,但他們要負責從選題申報到印刷、運輸的整個流程,除了書稿是對方提供的,其他的包辦。
因為主題看起來很安全,所以雖然選題申報上去還沒有批複,但稿件已經開始在處理了。
陸鳴鴻首先檢查了稿件的完整性和體例的統一,整理出意見反饋給客戶,那邊回說幾天後提供資料過來。四天後陸鳴鴻再去催,那邊依然說幾天後。第二次催才發過來。這時候選題批複都下來了,果然是通過的。
大問題處理了之後,開始審稿,又處理了一些細節問題,确定沒有敏感問題和導向問題之後,填好審稿意見,提交給總編室,申請書號和CIP。
稿件“齊、清、定”之後,填寫發稿單和排版設計單,交到技術部。技術部下面分美編室和出版部。
技術部的莫總看了下計劃安排,說:“現在社裏的美編都有工作,這本稿就外發排版吧,你找美編給你做個版式,我發給排版公司。”
外面是有專門接單的排版公司的,基本每個出版社和圖書公司都會跟一兩家排版公司合作,畢竟內部的美編并不總能消化所有的稿件,甚至有些圖書公司并沒有自己的排版人員,而是全部外包給固定的合作公司。
陸鳴鴻又拿了設計單和稿件去美編室。室友小龍正是個美編,于是先從熟人下手。
小龍:“封面設計一般是我們社裏自己做的,內頁我明天設計好版式發你看看,你确認沒有要修改再讓莫總發給排版公司,有問題還是盡早解決的好,留到後面很麻煩。”
陸鳴鴻:“OK。”
“總共有多少級标題?我找最多級的那篇來做。”
陸鳴鴻翻了下稿件,“有四級,這裏。”
小龍看了下設計單,“13印張?16開的13印張就差不多200P,你這個word稿都有230P了,到時候可能會太密。”
“前後浮動1個印張沒問題。排出來看看吧。”
兩人又交流了幾個問題。
第二天收到小龍發來的文檔,陸鳴鴻檢查了一下,又咨詢了一下客戶的意見,然後讓小龍稍作修改,便發給了排版公司。
接下來靜等返稿就行了,純文字會排得比較快,這本因為有不少圖,可能要排四五天。
吳純鈞提醒:“你記得跟作者那邊确認圖片是有版權的,不能網上随便下載來用。”
陸鳴鴻點點頭,“我明白。”
封面的設計就沒有那麽快了,畢竟需要“靈感”,而且一般會設計出兩三個來挑。
等待的時候要趕緊做其他的稿件,他手上可是有兩家固定客戶的,已經積了好幾本稿了。
幾天後初排後的稿件送來了,陸鳴鴻進行了檢查,又請教了劉承影幾個問題,把其中一些圖給稍放大改成出血圖,然後填寫校對交接單,發給校對室。第一個校次正好是室友小韓接的。陸鳴鴻同時還複印了一份寄給客戶去看。
小龍發來的封面小樣,陸鳴鴻看了許久,跟他預想的有些出入。
這本書的主題是城市建設,這幾個封面都用了一些頗有創意的建築做造型,密集堆砌卻能繁而不亂,從封一延伸到封四,體現自近而遠的透視,大圖小字的對比加大封一正中線條的沖擊力,體現了一種冷峻的規劃感。
但是,這本書的字裏行間卻透出一種揮之不去的人文關懷,即使在講城市規劃,也體現出一種對于美好的憧憬。實際上這本書的專業性并沒有那麽強,更像面向大衆而非從業者的,是一個老人帶着回憶授課,而不是一個領導者冷冰冰地下指令。
陸鳴鴻覺得自己沒有跟美編溝通好,畢竟對書稿內容最熟悉的是編輯,美編只能根據編輯的描述去設計,小龍就從“城市建設規劃”的角度去設計了。
陸鳴鴻去找小龍再溝通的時候,略有點不好意思,畢竟要推翻人家花了挺長時間辛苦做出來的東西,還是因為自己的過失。但是又不能不做,據說編輯和美編之間的“相愛相殺”是很常見的,陸鳴鴻想想有點汗顏,以後還能愉快地做室友嗎?
事實證明,陸鳴鴻想多了,小龍聽了他的描述之後,只是笑眯眯地提出讓他替自己做一次宿舍清潔值日,便沒有再為難他。
呵呵……
“這樣的話就要降低一點設計感,封面的造型也不是全不能用了,留幾個,擺放得寬松一點,再加一些點綴,添幾個人影,不做特寫,圖小一點,字大一點,降低跳躍率,畫面的氣質溫和一些,應該就差不多了。”
……無辜地眨眨眼睛,陸鳴鴻覺得,自己該找些封面設計和版式設計的書來充充電了。
一校返稿,陸鳴鴻進行處理,大部分修改采納了,客戶那邊的校樣還沒有看完,先不管,陸鳴鴻便把一校稿發給排版修改。很快二校稿出來,繼續發校對室。二校是另一個校對員看的。
二校返稿的時候,客戶那邊還是沒有看完,陸鳴鴻催了兩天,才把意見彙總好,在這個校次一起修改了。接着就是三校,是校對室的主任看的。
CIP也已經下來了,三校稿修改核紅之後,核算了印張、字數,确定了定價、印刷廠,就直印了一本寄給客戶簽印。
簽印稿寄過去三天了,然後石沉大海。陸鳴鴻催了催,結果對方的編務說,領導還有點意見,想要改一下目錄。陸鳴鴻頓時體會到什麽叫“一口老血差點噴在電腦屏幕上”。出版部那邊已經聯系好印廠,正好這幾天能夠讓這本書插隊,要是延遲就跟其他書撞了。
[穗城社-陸編輯:上次不是說确定了嗎?]
[XX小編:上次是領導A說的,這次是領導B想要改。也沒有大改動,就是加一點東西,再稍微改一下目錄。]
[穗城社-陸編輯:目錄改正文就得跟着改,這就不是小改動了。而且加那一點東西就要多出1P,就得硬生生加3P白頁來湊,本來剛好的14印張,就得變成14.25了,還是加在中間,後面的所有頁碼都要跟着變,頁眉也得全部重新檢查一遍。非整數的印張,印刷上也更麻煩。]
都要簽印了,這個時候還來這麽大變動,真是有點不懂事。
[XX小編:那能不能調一下,還是調到14印張。]
[穗城社-陸編輯:調的話必然動版,那就大工程了,一般簽印階段我們不做這麽大的修改,除非真的是很必要的修改。而加進來這些內容,并不是很必要,原來的文章已經把事情講清楚了,沒有必要再強調。]
本來這書的內容他還挺喜歡的,無奈“領導”總是覺得自己的意見好。
[穗城社-陸編輯:再說目錄,目錄一方面是為了方便檢索,另一方面也能夠體現出一本書的精神氣質和整體風格。這本書內容有理性也有感性,行文溫和,剛柔并濟,現在的目錄設計,在标題下加一兩行摘錄點睛,2P正好排得寬松一點,留白多,版面顯得清晰整潔,正能體現剛柔并濟這一點,修改之後就顯得略呆板了。]
正好最近看了點這方面的資料,還熱乎着,現炒現賣。
對方似乎也被說動了。
[XX小編:好吧,我會把你的意見傳達給領導的。]
之後不久,對方就發來說領導已經簽印,可以下印廠了。
呼一口氣,這才對嘛。外行指導內行,多數時候是拖後腿的,這時候就要用專業(裝逼)碾壓對方。
書終于可以印了,為了節省寄藍樣的時間,也為了确認封面調色效果,陸鳴鴻要到印廠盯印。
第一次到印廠,陸鳴鴻還頗有點興奮,問了帶領他的人許多問題,雖然有很多聽不懂,也算大致了解了印刷的流程。印刷廠車間有很多臺機器,各個流程流水線地運作着,輸出菲林打樣之後,制版、上機印刷、裝訂、折頁、裁切、覆膜、裱糊、打包,忙碌而有序。
他的這本書只是平裝、膠印,倒沒什麽複雜的,天黑之前就回家了。
從印廠回去的那個晚上,陸鳴鴻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一本書的一生。
一個作家在紙上寫下文字,紙張飛到出版社落入編輯手中,編輯修改之後飛入美編的電腦,排版完成飛到出版部的電腦轉曲變成文檔,經由網絡線路傳輸到印廠,制版,輸出一張張大紙,一雙手将之折疊,貼上封面,書本飛向書店,被一雙手取走,翻閱,合上,打開,合上,折損,殘舊,束之高閣,落塵,重見天日,翻閱,合上,插入書架,俨然成列……
作者有話要說:
一本書的誕生是一個頗長的鏈條。PS,某腐一直想去玩真人CS,可惜一直沒有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