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圖書館配
九月。
陸鳴鴻順利接手北京國卷和湖南魅影,吳純鈞的奸計沒有得逞。
又到了報選題的時候了,陸鳴鴻一一檢查選題表。
“朕與XX不得不說的故事、原來你是這樣的王陽明、最偉大的學生……什麽鬼書名啊?”陸鳴鴻低低哀嚎一聲。
“呵呵,”吳純鈞在對面幸災樂禍,“習慣就好。還有,書名跟封面廣告語不能出現國家級、最高級,剛才‘最偉大的學生’得換個書名。”
“‘最’字都不能用了嗎?”
“也不是,像‘最難忘的事’‘遇見最好的自己’這種主觀性很強的,不受限制。”
陸鳴鴻點點頭,繼續看選題表。
書名、作者、編著方式、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字數、圖片、類型、分類、版次、起始印量、出版時間……
編著方式有編、主編、編著、著,有些是有繪圖的,第二作者的編著方式就是繪,翻譯作品則是譯。
簡介沒問題,但是書名就不能正常點嗎,為了博眼球也是挺拼的,現在市面上也确實有很多這種嘩衆取寵、過度營銷的書名。
字數、圖片都是預估的。類型根據內容簡介填。圖書分類是按照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簡稱中圖法)填的,但是有時候不大好判斷。比如《你不是缺少才華,你是不懂說話》,內容是職場勵志,這是該歸到B84心理學、C91社會學、C96人才學還是H0語言學?不得已,陸鳴鴻只好從書架上找一些主題類似的書作參考。
總算都檢查完了,也跟合作方溝通了換書名的事,把選題表發到總編室。
現在他手上兩個客戶,到稿的就有七八本了,足夠做一段時間的。想了想,發QQ信息給盧綠沉,問她有沒有時間接一本耽美小說去看。
[書名叫什麽?人設怎麽樣?姐姐我可不是什麽稿都接的哦。]
[《修羅與蛟龍》,主角是一只善良的修羅和一條單純的蛟龍。]
[獸獸?可沒有人獸刺激。]
[這麽重口味?都是化成人形的啦。]
[年上還是年下?]
[呃……應該是互攻?話說就算有H描寫也删了好吧。]
[切。罷了,寡人接受了。]
[謝主隆恩orz]
能跟一個資深腐女毫無隔閡地溝通,陸鳴鴻覺得自己不再純潔了,默默哀悼一下節操君。
耽美小說、漫畫雖然以前就有,卻是這近十年才大為風行的。耽美這個詞來自于日語,指“少年愛”“美少年之戀”,本來不是指同性戀,也不是BL(boys love),只是因為美少年之間的那種悲劇美讓人難以抗拒,所以最為深入人心。随着耽美作品的傳播,同人群體也逐漸壯大起來,才發展成今天的局面,成為一種青少年女性群體亞文化。
耽美作品在國內流行起來,自然少不了日本漫畫、動漫的推動,但其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在于迎合了女性的心理需求。耽美漫不同于GAY漫,耽美文學不同于同志文學,是以女性視角來展開的,其實迎合的是女性對于完美愛情的幻想、對性的需求,并且是與傳統的男性向文化截然不同的,颠覆男性中心主義的。
腐女是耽美作品的主要傳受者,其實她們都是渴望被愛的人,她們自身并不是同性戀者,甚至并不能接受現實中的同性戀。耽美作品中,美型少年(就算是大叔也是帥氣有魅力的大叔)是必要條件,顏值高才是真理。
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解放,傳播手段發展,女性更有條件追求這種娛樂。有市場需求就會刺激供應,現在連正常向的電視劇也開始玩擦邊球。耽美作品一再泛濫,良莠不齊,各種梗都被用爛了。其中也有很多純粹為了追求刺激或者滿足陰暗心理的情節,其實會對社會尤其是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響。
耽美文化畢竟屬于非主流,只是女性市場确實是不容忽視的,并且具有重要發展潛力的市場,看近年來的網絡游戲也向女性市場靠攏就知道了,像什麽《戀與制作人》《旅行青蛙》。而且能夠出版的,也基本是“清潔版”“小清新”的,出版規範還是要的。并且不得不承認,有些耽美作品寫得實在不錯,不論是文筆還是故事,甚至還很有知識性。比如阿堵大大的多篇小說。
再看看現實中的腐女,不管是盧綠沉這種顯性的,還是陸鳴雁這種隐性的,至少從耽美中獲得的更多的是快樂,說起耽美就雙眼放光,不也很好嗎?
至于YY他和純鈞這件事,嗯,不跟她計較……
半個月後。
雖然陸鳴鴻說不計較盧綠沉YY他,但是,為什麽要帶壞他妹妹?
事情是這樣的,上周琶洲那裏舉辦了動漫展,然後陸鳴鴻就收到了妹妹發來的照片,他都不知道自家妹妹還玩COSPLAY。照片上老妹穿着漢服,不知道扮的是哪個人物。旁邊那兩個他倒是認得出來,一個是《怪化貓》的主角賣藥男,另一個是《黑執事》裏的少爺夏爾。這兩個人怎麽覺得有點眼熟?再看看老妹發來的文字:“哥,在漫展偶遇你的同事~同道中人,相見恨晚~”同事?同事!這倆貨不就是天天在YY他跟純鈞的盧綠沉跟她的室友陳佳瑤嗎?!咦,扮相還不錯啊。
事實證明,陸鳴鴻還是太嫩了。三個女人一臺戲,兩個腐女那是源源不斷的戲碼。自從漫展事件之後,老妹就時不時發微信來關心下他跟某男性同事的“感情生活”。他很想搖着老妹的肩膀大聲呼喊:“咱家就我一個男丁,你就不怕老陸家斷了香火嗎?”
當然,陸鳴雁要是知道了她哥的想法,肯定會說:咱家又不是有皇位要繼承。
總之,自己妹妹已經被老盧徹底帶壞了。本來還只是個隐性的,如今真真應了那句話:一入腐門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
罷了,反正自己跟純鈞工作上是搭檔,幻想裏被組成CP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社的QQ群裏,發行部的楚姐在催編輯們發書目資料了,要去參加9月下旬在北京的秋季館配會用的。
陸鳴鴻特地了解了一下館配會。
通俗地說,館配商為各類圖書館配送圖書的業務稱之為圖書館館配,用以區別傳統的零售圖書業務。這個行為的完成涉及館配商、圖書館與出版社,館配商是連接圖書館和出版社之間的橋梁,它承擔着圖書資源的采購、分銷、物流配送等服務。圖書館,尤其是高校圖書館一般只采購當年最新出版的圖書,并且是符合圖書館收藏的學術類圖書品種,而圖書館館配的市場份額應該為整個學術類圖書市場的50%左右。去年六月在湖南長沙的館配交易會上,6小時成交的訂購碼洋(圖書定價總額)就達1.2億。
每年全國大大小小的館配交易會有幾十場,不同地區、不同規模的館配會也各有特點。像今年的全國夏季館配會,就邀請了500多家出版機構,供1000多家圖書館和實體書店進行現采、樣采。而有些館配會除了實現新書樣采以外,還設立館配電子書展區、圖書館設備展區、少兒類圖書展區和自助圖書館的體驗專區;舉辦學術論壇,邀請圖書館學專家,從政策導向及市場需求等方向,對圖書館服務如何轉型升級以及館配商如何應對等進行交流探讨。有些則設立多元文化體驗館,集數字出版、文創産品、音像視頻等多元體驗于一體;進口圖書館,集中展示近萬種适合館藏的進口圖書;開辟分類主題館如科技館、社科館、文藝館、童書館、教育館等。全國館配市場1年的碼洋高達100億元。
那圖書館為什麽不直接從出版社采購圖書,而需要館配商作為連接出版社的橋梁呢?一是根據政府采購規定,圖書館要與中标的圖書代理商也就是館配商合作,才能履行後期的財務程序;二是由于每個圖書館在單個出版社采購的圖書數量有限,出于物流成本的考慮,出版社也不便于直接為圖書館配送圖書;三是圖書館對圖書的服務要求較高,希望供貨方做好配套的工作,比如采訪數據、編目數據、貼磁條(現在很多館已改為RFID芯片)、貼條形碼、蓋館藏章、貼書标、貼色标、駐館加工、上架等,這也讓一些中小型出版社難以承受。當然也有例外,如果急需采購小批量圖書,有些圖書館也可以直接從出版社購入,說明情況後得到財務部門的許可。但這只是應一時之需,不是一個常态。到今天,館配市場大致已走過了60餘年的歷程。在此過程中,先後出現了新華書店、聯編中心與民營館配商三個陣營。
最開始是新華書店一家獨大,20世紀90年代後期,聯編中心與之分庭抗禮,計算機技術開始在圖書館界應用,計算機編目逐步取代手工編目,到了21世紀初,群雄逐鹿的民營館配商開始占據多半的市場份額。現在的圖書館配市場,民營館配商占據着六成以上的市場份額,新華書店僅擁有三成左右的市場份額(零售市場是新華的陣地,民營企業無法企及)。而随着數字化的加深,電子書館配市場也将是館配商們競争的新戰場。
所以對于出版社自身的發行系統而言,館配也是很重要的。
陸鳴鴻寫着資料,忽然想到了老妹在漫展拍的那張合照。每年全國各種各樣的博覽會、訂貨會、交易會成百上千,琶洲那裏就經常舉辦,南國書香節也是在那裏的。大家都把書擺出來,我們一家小小的出版社能有多引人注意呢?可不可以弄點造型什麽的?
[驚鴻:@楚姐,館配會現場是怎麽樣的呀?]
[楚:館配會現場照片.jpg]
[驚鴻:哦~我在想我們可不可以設計個吉祥物,像騰訊的企鵝、U17的妖氣娘,将我們社的形象給人格化,然後做個kt板或者易拉寶,比較醒目。]
[王乾:這個想法不錯。@美編-阿志,可以設計一下。]
[志:我們也是很忙的。有沒有績效啊?@王總監]
[劉承影:志哥,談錢傷感情,你的理想還在嗎?]
[志:少來,談感情傷錢。]
[楚:現在是來不及了,下次吧。]
[社長-張:年輕人有想法值得表揚。@美編-阿志,可以試試看,做得好可以提績效。]
[王乾:社長都發話了,好好幹。]
[驚鴻:是這張照片讓我有了靈感。漫展合照.jpg]
[盧綠沉:我去!小陸不帶你這樣的。]
[陳佳瑤:小陸同學,我要告你侵犯隐私權。]
[甲:哇!]
[乙:不錯嘛!!!]
[丙:原來漫展是這樣的?]
[丁:這COS的是誰啊?]
[戊:老司機下次也帶帶我呗。]
[己:館配會直接讓她們站旁邊,更顯眼了。]
[庚:衣服自己做的嗎?]
[辛:為什麽不幹脆組個CP?]
[陳佳瑤:不要刷屏啊!!]
[驚鴻:叫你帶壞我妹。奸笑]
[盧綠沉:我看錯你了。震怒。我決定了,我要讓老吳做攻。]
[絕世好劍:我都不開口了,這樣也躺槍。]
[編輯-鄭:這話題還拉得回來嗎?]
[楚:資料都寫好了嗎?怒。]
QQ群偃旗息鼓。
作者有話要說:
館配是圖書出版後的歸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