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〇畢業典禮
融入辦公室的氛圍之後,時間就過得比較快了,很快就一個月了。
第一本稿雖然吳純鈞說他做得不錯,但還是有幾個問題的,比如他忽略了頁眉和頁碼,也沒有檢查目錄跟正文的對應。
陸鳴鴻把自己犯過的錯都記錄在筆記本上,避免再犯。
後來又做了兩本稿,吳純鈞會先跟他說一下概況,提點他該注意的地方,等他做完就檢查,再把不足的地方指出來,順便教他一些新東西。陸鳴鴻覺得這樣邊工作邊學習,也很好。
“內容上你基本可以自己把握了。版權頁會看了嗎?”
“除了開本的尺寸有時候會混淆,其他會看了。”
“嗯,一般來說CIP數據排版人員都是直接複制過去的,不大會錯,就是要注意格式。但你要是覺得有錯,也可以上網站查,”吳純鈞點開自己網頁的收藏夾,指着刷出來的界面,“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網站可以查到,在這裏輸入CIP數據核字,就會出來這本書的CIP數據,”吳純鈞輸入一串數字,陸鳴鴻站在他身後看他操作,網頁刷新,“可以對照一下,CIP是一點都不能改的。除了重印的書會在初版時間後面加上重印的時間,其他都保持一致。”
“OK,明白。”陸鳴鴻點點頭,又問:“這個CIP是廣電總局分配下來的嗎?”
“不是,是編輯申請的,這個以後你做到這個流程我再教你。”
“了解。”
陸鳴鴻又接了一本新稿,坐回自己的工位。忽然想起來一件事,說:“純鈞,我下周要請假一天,回學校參加畢業典禮。”
共事了一個月,吳純鈞都差點忘記了這家夥還沒畢業的。“哦,好,這個你要先跟王總監當面請假,再上釘釘走流程。”
王乾是編輯部總監,進穗城社6年了,之前在很多家民營圖書公司和出版社待過,在出版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積累了不少自己的資源,編輯四室的項目大部分都是他拉回來的。
陸鳴鴻敲開了王總監的辦公室大門,“王總,我想請假,回校參加畢業典禮。”
“可以。”王乾笑眯眯地讓人坐下,“既然來了,先別急着走。小陸,你來了有一個月了吧?聊一下這段時間的感受。”
陸鳴鴻在王乾對面坐下,氣定神閑,“要說感受,總體就是充實。雖然只做了一個月,但是每天都學到不少東西,以前都不知道出版要講究的東西那麽多,感覺就像打開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哈哈,年輕人心态就是好。”王乾鼓勵一笑,“跟辦公室的同事都熟了吧?”
“是,他們都很有經驗,也很樂意教我,我覺得這樣的工作氛圍很好。”陸鳴鴻展露笑顏。
“這就好。”王乾點點頭,“剛開始做編輯,因為要注意的東西太多,又很瑣碎,年輕人很容易就不耐煩,覺得這是個枯燥的工作,你能這樣積極學習,很好,要堅持下去。”
“嗯,我明白。”
王乾收斂了一點笑意,回憶起往事,“我在出版行業做了差不多二十年了,也出過一些暢銷書,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自己還是挺喜歡做出版的,還是有點成就感的。”
王乾順手從口袋裏摸出一包煙,剛抽出一半,猶豫一下,又塞了回去,放在桌子上。
“我從畢業就開始做出版,一直沒有做過其他的。第一份工作還是很重要的,很可能就決定人一生要走的路。雖然現在的社會發展跟以前的變化很大,現在的人也更加浮躁,但要成事就要靜下心來做,這一點是沒錯的。”
“是。”陸鳴鴻不多作評論,邊聽邊猜測王總監是要表達什麽。
“出版這個行業的工資,是比不上金融、IT什麽的,這跟它的産業鏈長、投資大的特點有關。但它本身也有等級,真正厲害的編輯,月薪一兩萬也是有的。不同行業之間比薪資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在同行業內比才有意義。”王乾看着他,“工作就跟伴侶一樣,也要找自己喜歡的才行,你既然選擇了出版社,就說明你對出版是有興趣的。面試的時候我就覺得你是個有理想的人,出版行業也需要不斷補充新血進來,帶來一些新的理念。”
王乾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編輯是個需要沉澱的工作,你既然進來了,我希望你能保持學習的熱情,同時靜下心來研究出版的事,為出版社,也為你自己,創立一個品牌。”
離開王乾的辦公室,陸鳴鴻慢慢走回編輯部。畢業之後的1-3年內,是多數人探索選擇職業的時期,有的人會一直做同一份工作或者在同一個行業耕耘,有的人會不斷變換直到找到覺得适合自己的。王總監大概是怕他太快辭職吧。
說實話,以他的條件,的确還有很多選擇。不過,至少目前他對當下的生活還是很滿意的,暫時還沒有另覓高枝的想法。
第一份工作啊……
“……第一份工作,有的同學已經找到了,有的同學還在尋找。不管最終你們選擇的是什麽,我的建議是,去熱愛它。”演講臺上,優秀校友代表慷慨陳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前提是你要熱愛自己的行業,對工作始終保有激情、熱情,這樣你才有可能成為這一行業的佼佼者。我們每個人,走出華大的校門,就是華大的一張名片。希望當我們亮出這張名片的時候,看到的人會肅然起敬而不是鄙夷漠視。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維護母校的榮譽,讓‘今日我為華大驕傲,明日華大以我為傲’變成現實!這很高尚,也很簡單——去熱愛生活吧!社會的大門已經向你們打開,青春呼喚你們的創造,生命呼喚你們的輝煌。讓我們彼此期待,彼此見證,那屬于你們每一個人的未來!”
雷動的掌聲之後,就進入畢業典禮的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流程了——畢業證書授予及撥穗儀式。
偌大的禮堂,臺上是一排學校領導、老師們,臺下是數百學子以及他們的家屬。
“同學們,你們終于要畢業了。當年,你們帶着對知識的渴望而來;今天,你們将帶着母校的肯定而去。”在司儀的指示下,一排端着畢業證書的禮儀小姐魚貫而上,把證書放在各位領導、老師的面前。“接下來我們将要開始授予順利畢業的同學以學位證書,請念到名字的同學依次上臺。金融班22人,分別是……醫學班35人,分別是……公共管理班20人,分別是……”
每念一批名字就要起一陣騷動,尤其學生家長最為興奮,幾乎全程錄了下來。
“哥,怎麽還沒到你?”陸鳴雁手機早就準備就緒,卻一直沒有聽到自家老哥的名字。
陸鳴鴻卻很淡定,“按專業順序來的,快了。”
陸家夫婦就坐在旁邊,微笑地看着。
“……歷史班18人,分別是:林培軍、張展清、孫佳音……”
“哥你們學歷史的這麽少人啊?”
“歷史學本來就不熱門,這18人還是各有各的方向呢,一個導師也就帶兩三個學生。”陸鳴鴻一邊同妹妹說話,一邊留意司儀報名字。
“……陸鳴鴻……”
終于聽到自己的名字,陸鳴鴻快速地站起來,稍微整理了一下着裝,然後步履從容地走上臺。站定,恭敬地接受老師把碩士帽的流蘇從右撥到左,雙手接過學位證書。轉身,看向臺下,一眼就找到了自己家人所在的位置,嘴角上翹。
“小陸這張照照得可真帥。”盧綠沉點開朋友圈的圖,手機都湊到吳純鈞的臉上去了,“整個一精英。”
其他人聽聞消息,紛紛掏出手機刷朋友圈。
吳純鈞瞥了一眼,認同了她的話。這張照片上的陸鳴鴻笑得穩重而深沉,跟平時那副傻白甜的樣子很不一樣,帶着一股自信,上翹的嘴角又透出一絲魅惑。
還真是“照騙”啊,吳純鈞心想。
其他幾張就都是跟其他人的合影,跟導師,跟同學,跟家人。其中有個女生跟他長得頗為神似,一看就知道是妹妹。旁邊的自然就是他的父母了。
吳純鈞刷完圖,仔細看他寫的文字:撥穗正冠,學将致用。校園若是象牙塔,社會則是更廣闊更精彩的樂園。汗水澆灌鮮花,淚水粉飾笑臉,我欲乘風破浪,直待攜手共行。
下面點贊的跟評論的已經蓋了幾十樓,吳純鈞想了想,也跟着點了一下贊。
看到朋友圈又有動靜,陸鳴鴻點開看一下,就看到那人的贊,于是又笑了一下。
“什麽好笑的嗎?”妹妹湊過來看。
陸鳴鴻把手機收起來,“沒什麽,同事點贊而已。”
“這麽久了,跟同事關系怎麽樣了?”媽媽關心地問。
“都挺好的,大概這個行業的人都比較單純,而且辦公室裏年輕人也不少。”
“那就好。我們也不管你太多,你自己選的職業,好好做就行。”
“行了,他有自己的想法。”爸爸開口,又轉向他,“既然你不想接我的生意,就要自己做出點樣子來,也不要你賺多少錢,但不能不思進取地混日子。”
“我知道啦,爸。”
“起碼自己把老婆本攢出來。”妹妹插嘴,惹得一家人都笑了。
說着話就走到宿舍了,室友們都在收拾,陸家也開始收拾起來。
陸鳴雁說:“姐姐雖然沒來,但她的車我們開來了,兩輛車,夠裝你的東西了吧?”
“夠啦,”媽媽邊利索地收拾邊說,“他才多少東西。”
小半天就都收拾好了,四人分兩次就搬完了,塞到兩輛車上。陸鳴鴻檢查了一下,确實沒有遺漏了,一些沒用了的東西早就賤賣的賤賣、送人的送人處理掉了。
陸鳴鴻最後看了一下又空又亂的宿舍,心裏有點感慨,三年前剛搬來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嗎?真是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三年的時間眨眼便過了,今日之後,大家就各奔東西了。
不過,大概因為對未來有着期盼,陸鳴鴻并不覺得多傷感,反倒有一種雀躍,好像要展開一段大冒險似的。
陸鳴鴻交出鑰匙,轉身離開,順手一帶,門在背後緩緩關上。
再見了,我的室友。再見了,我的學生時代。
作者有話要說:
聽說人數多的專業是派代表上臺領證書的,反正歷史系人少,是能上的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