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章節
,帛不過數尺,錢不過數百;而能以勤儉足用,非公
宴,未嘗舉樂。招撫流散,輕徭薄斂,未及數年,公私富庶,幾複承平之舊。”可見政府
要富足,向百姓搜括并不是好辦法。稅輕,征發少,對百姓仁厚,經濟上的控制越寬,公
和私都越富庶。單是公富而私不富,公家之富也很有限。五代十國時天下大亂,楊行密所
建的吳國卻安定富庶,便是輕徭薄斂之故。楊行密軍力不強,部下亦沒有甚麽了不起的将
才和智士,但愛民愛士。朱全忠數度遣大軍相攻,始終無法取勝。昭宗天複三年,朱全忠
又和楊行密交戰。張訓和王茂章等攻克密州張訓作刺史。朱全忠大怒,親率大軍二十萬趕
來反攻。張訓眼見衆寡不敵,與諸将商議。諸将都說,反正密州不是我們的地方,主張焚
城大掠而去。張訓說:“不可。”将金銀財寶都留在城裏不取,在城頭密插旗幟,命老弱
先退,自以精兵殿後,緩緩退卻。朱全忠的部将率領大軍到來,見城頭旗幟高張,而城中
一無動靜,疑有埋伏,不敢進攻,等了數日才敢入城,見倉庫房舍完好,財物又多,将士
急于擄掠享受,誰也不想追趕。張訓得以全軍而還。楊行密晚年,大将田? 、安仁義、朱
延壽等先後叛變。五代十國之時,大将殺元帥而自立之事累見不鮮,田? 這些人擁兵自雄
,不免有自立為王之意,但一一為楊行密所平定。安仁義是沙陀人,神箭無雙。歐陽修《
五代史》中載稱:“吳之軍中,推朱瑾善槊,志誠善射,皆為第一,而仁義常以射自負,
曰:‘志誠之弓,十不當瑾槊之一;瑾槊之十,不當仁義弓之一。’每與茂章等戰,必命
Advertisement
中而後發,以此吳軍畏之,不敢行近。行密亦欲招降之,仁義猶豫未決。茂章乘其怠,穴
地道而入,執仁義,斬于廣陵。”朱延壽是楊行密的小舅子,擁兵于外,将叛。楊行密假
裝目疾,接見朱延壽的使者時,常常東指西指,故意說錯。有一日在房中行走,突然在柱
子上一撞,昏倒于地,表示眼病重極。朱夫人扶他起身,楊行密良久方醒,流淚道:“吾
業成而喪其目,是天廢我也。吾兒子皆不足以任事,得延壽付之,吾無恨矣!”宣稱朱延
壽是他最最親密的戰友,決心指定他為接班人。朱夫人大喜,忙派人去召朱延壽來,準備
接班。朱延壽不再懷疑,興高采烈的來見姊夫。楊行密在寝室中接見,便在房門口殺了他
,跟着将朱夫人也嫁給了別人。殺朱延壽這計策,頗有司馬懿裝病以欺曹爽的意味,這巧
計是大将徐溫手下謀士嚴可求所提出的,因此徐溫得到楊行密的信任重用。楊行密病死後
,長子楊渥繼位,為徐溫所殺,立楊行密次子隆演,吳國大權入于徐溫之手。徐溫的幾個
親生兒子都沒有甚麽才能,徐溫死後,大權落入他養子李? 手中。李? 奪楊氏之位自立,
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大名鼎鼎的李後主,便是李? 的孫子。楊行密少年時為盜。歐陽
修對他的總評說:“嗚呼,盜亦有道,信哉!行密之書,稱行密為人寬仁雅信,能得士心
。其将蔡俦叛于廬州,悉毀行密墳墓及俦敗,而諸将皆請毀其墓以報之。行密嘆曰:‘俦
以此為惡,吾豈複為耶?’嘗使從者張洪負劍而侍,洪拔劍擊行密,不中,洪死,複用洪
所善陳紹負劍不疑。又嘗罵其将劉信,信忿,奔孫儒。行密戒左右勿追,曰:‘信豈負我
者耶?其醉而去,醒必複來。’明日果來。行密起于盜賊,其下皆骁武雄暴,而樂為之用
者,以此也。”徐溫是私鹽販子出身,對待部下就不像楊行密這樣豁達大度。他派劉信出
戰,一直擔心他反叛。劉信知道了,心中很是生氣,打了勝仗回來,徐溫設宴慰勞,喝完
酒後大家擲骰子賭博。歐史載稱:“信斂骰子,厲聲祝曰:‘劉信欲背吳,骰為惡彩,茍
無二心,當成渾花。’溫遽止之。一擲,六子皆赤。溫慚,自以扈酒飲信,然終疑之。”
劉信擲骰子大概會作弊,将這種反不反叛的大事,也用擲骰子來證明,而一把擲下去,六
粒骰子居然擲了個滿堂紅,未免運氣太好了。《江淮異人錄》的作者吳淑是江蘇南部丹陽
人,屬吳國轄地,所以對當地的異人奇行記載特詳,他曾參加《太平禦覽》、《太平廣記
》等書的編纂。
二十六 潘??
據《南唐書》載,潘??常在江淮之間往還,自稱“野客”,曾投靠海州刺史鄭匡國。
鄭匡國對他不大重視,讓他住在馬廄旁的一間小屋子裏。有一天,潘??跟了鄭匡國到郊外
去打獵。鄭匡國的妻子到馬廄中看馬,順便到潘??的房中瞧瞧,見房中四壁蕭然,床上只
有一張草席,床邊有一個竹箱,此外便一無所有。鄭妻打開竹箱,見有兩枚錫丸,也不知
有甚麽用處,頗覺奇怪,便蓋上箱子而去。潘??歸來,大驚,罵道:“這女人是甚麽東西
!竟敢來亂動我的劍,幸虧我已收了劍光,否則她早已身首異處了。”有人将這話去傳給
鄭匡國。鄭匡國驚道:“恐怕他是劍客罷!”求他傳授劍術。潘??道:“姑且試試。”和
他同到靜院之中,從懷中摸出那兩枚錫丸來,放在掌中,過得不久,手指尖上射出兩道光
芒,有如白虹,在鄭匡國的頭頸邊盤旋環繞,铮铮有聲不絕。鄭匡國汗下如雨,顫聲道:
“先生的劍術神奇極了!在下今日大開眼界,嘆觀止矣。”潘??哈哈一笑,引手以收劍光
,複成錫丸。鄭匡國上表奏聞南唐國主李?? ,李??召見潘??,命他住在紫極宮中。潘??過
了數年,死在宮中。
吳淑的《江淮異人錄》中,也記有潘??的故事。
潘??是大理評事潘鵬的兒子,年輕時住在和州,常到山中打柴販賣,奉養父母。有一
次過江到金陵,船停在秦淮口,有一老人求他同載過江。潘??見他年老,便答應了。其時
大雪紛紛,天寒地凍。潘??買了酒和老人同飲。船到長江中流,酒已喝完了,潘??道:“
可惜酒買得少了,未能和老丈盡興。”老人道:“我也有酒。”解開頭巾,從發髻中取出
一個極小的葫蘆來,側過小葫蘆,便有酒流出。葫蘆雖小,但倒了一杯又一杯,兩人喝了
幾十杯,小葫蘆中的酒始終不竭。潘??又驚又喜,知道這位老丈是異人,對他更加恭敬了
。到了對岸,老人對他說:“你奉養父母,身上又有道氣,孺子可教。”于是授以道術。
潘??此後的行徑便甚詭異,世人稱他為“潘仙人”。有一次他到人家家中,見池塘水面浮
滿了落葉,忽然興到,對主人道:“我玩個把戲給你瞧瞧。”叫人将落葉撈了起來,放在
地下,霎時之間,樹葉都變成了魚,大葉子成大魚,小葉子成小魚,滿地跳躍,把魚投入
池塘,又都成為落葉。他抓一把水銀,在手掌之中捏得幾捏,攤開手掌,便已變成銀子。
有一個名蒯亮的人,有一次到親戚家作客,和幾個親友一起同坐聚談。潘??經過門外,主
人識得他,便邀他進來,問道:“想煩勞先生作些法術以娛賓,可以嗎?”潘??道:“可
以!”游目四顧,見門外鐵匠鋪中有一鐵砧,對主人道:“用這鐵砧可以變些把戲。”主
人便去借了來。潘??從懷中取出一把小刀子,将鐵砧切成一片一片,便如是切豆腐一般,
頃刻間将一個打鐵用的大鐵砧切成了無數碎片。座客盡皆驚愕。潘??道:“這是借人家的
,不可弄壞了他。”将許多碎片拼在一起,又變成一個完整無缺的大鐵砧。賓主齊聲喝采
。他又從衣袖中取出一塊舊的手巾來,說道:“你們別瞧不起這塊舊手巾。若不是真有急
事,求我相借,我才不借呢。”拿起手巾來遮在自己臉上,退了幾步,突然間無影無蹤,
就此不見了。一本書他從未看過的,卻能背誦。又或是旁人作的文稿,包封好了放在他面
前,只要讀出文稿的第一個字,他便能一直讀下去,文稿中間有甚麽地方塗改增删,他也
一一照樣讀出來。諸如此類的行徑甚多,後來卻也因病而死。
二十七 洪州書生
成幼文做洪州錄事參軍的官,住家靠近大街。有一天坐在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