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章節
身。便當遁跡塵中,栖心物外,澄清一氣,生死長存。”嵩曰
:“不然,遺爾千金為居山之所給。”紅線曰:“事關來世,安可預謀。”嵩知不可駐,
乃廣為餞別:悉集賓客,夜宴中堂。嵩以歌送紅線,請座客吟朝陽為詞曰:“采菱歌怨木
蘭舟,送別魂消百尺樓。還似洛妃乘霧去,碧天無際水長流。”歌畢,嵩不勝悲。紅線拜
且泣,因僞醉離席,遂亡其所在。
十二 王敬宏仆
唐文宗皇帝很喜愛一個白玉雕成的枕頭,那是德宗朝于阗國所進貢的,雕琢奇巧,真
是希世之寶,平日放在寝殿的帳中,有一天忽然不見了。皇帝寝殿守衛十分嚴密,若不是
得寵的嫔妃,無人能夠進入。寝殿中另外許多珍寶古玩卻又一件沒有失去。文宗驚駭良久
,下诏搜捕偷玉枕的大盜,對近衛大臣和統領禁軍的兩個中尉說:“這不是外來的盜賊,
偷枕之人一定在禁宮附近。倘若拿他不到,只怕尚有其他變故。一個枕頭給盜去了,也沒
甚麽可惜,但你們負責守衛皇宮,非捉到這大盜不可。否則此人在我寝宮中要來便來,要
去便去,要這許多侍衛何用?”衆官員惶栗謝罪,請皇帝寬限數日,自當全力緝拿。于是
懸下重賞,但一直找不到半點線索。聖旨嚴切,凡是稍有嫌疑的,一個個都捉去查問,坊
曲闾裏之間,到處都查到了,卻如石沉大海,衆官無不發愁。
龍武二蕃将王敬宏身邊有一名小仆,年甫十八九歲,神采俊利,差他去辦甚麽事,無
Advertisement
不妥善。有一日,王敬宏和同僚在威遠軍會宴,他有一侍兒善彈琵琶,衆賓客酒酣,請她
彈奏,但該處的樂器不合用,那侍兒不肯彈。時已夜深,軍門已閉,無法去取她用慣的琵
琶,衆人都覺失望。小仆道:“要琵琶,我即刻去取來便是。”王敬宏道:“禁鼓一響,
軍門便鎖上了,平時難道你不見嗎?怎地胡說八道?”小仆也不多說,退了出去。衆将再
飲數巡,小仆捧了一只繡囊到來,打開繡囊,便是那個琵琶。座客大喜,侍兒盡心彈奏數
曲,清音朗朗,合座盡歡。從南軍到左廣來回三十餘裏,而且入夜之後,嚴禁通行,這小
仆居然倏忽往來。其時搜捕盜玉枕賊甚嚴,王敬宏心下驚疑不定,生怕皇帝的玉枕便是他
偷的。宴罷,第二天早晨回到府中,對小仆道:“你跟我已一年多了,卻不知你身手如此
矯捷。我聽說世上有俠士,難道你就是麽?”小仆道:“不是的,只不過我走路特別快些
罷了。”
那小仆又道:“小人父母都在四川,年前偶然來到京師,現下想回故鄉。蒙将軍收養
厚待,有一事欲報将軍之恩。偷枕者是誰,小人已知,三數日內,當令其伏罪。”王敬宏
道:“這件事非同小可,如果拿不到賊人,不知将累死多少無辜之人。這賊人在哪裏?能
禀報官府、派人去捉拿麽?”小仆道:“那玉枕是田膨郎偷的。他有時在市井之中,有時
混入軍營,行止無定。此人勇力過人,奔走如風,若不是将他的腳折斷了,那麽便是千軍
萬騎前去捉拿,也會給他逃走了。再過兩晚後,我到望仙門相候,乘機擒拿,當可得手。
請将軍和小人同去觀看。但必須嚴守秘密,防他得訊後高飛遠走。”
其時天旱已久,早晨塵埃極大,車馬來往,數步外就見不到人。田膨郎和同伴少年數
人,臂挽臂的走入城門。小仆手執擊馬球的球杖,從門內一杖橫掃出來,拍的一聲響,打
斷了田膨郎的左足。田膨郎摔倒在地,見到小仆,嘆道:“我偷了玉枕,甚麽人都不怕,
就只忌你一人。既在這裏撞到了,還有甚麽可說的。”将他擡到神策軍左軍和右軍之中,
田膨郎毫不隐瞞,全部招認。文宗得報偷枕賊已獲,又知是禁軍拿獲的,當下命将田膨郎
提來禦前,親自诘問。田膨郎具直奏陳。文宗道:“這是任俠之流,并非尋常盜賊。”本
來拘禁的數百名嫌疑犯,當即都釋放了。那小仆一捉到田膨郎,便拜別了王敬宏回歸四川
。朝廷找他不到,只好重賞王敬宏。(故事出康骈《劇談錄》,篇名《田膨郎》。)文宗
便是“甘露之禍”的主角。當時禁軍神策軍的統領叫做中尉,左軍右軍的中尉都由宦官出
任。憲宗(文宗的祖父)、敬宗(文宗之兄)均為宦官所殺,穆宗(文宗的父親)、文宗
則為宦官所立。由于槍杆子裏面出政權,皇帝為宦官所制,文宗想殺宦官,未能成功,終
于郁郁而終。王敬宏是龍武軍的将軍,龍武軍屬北軍,也是禁軍的一個兵種,他是受宦官
指揮的。
十三 昆侖磨勒
《昆侖奴》也是裴??所作。裴??作《傳奇》三卷,原書久佚,《太平廣記》錄有四則
,得以流傳至今。《聶隐娘》和《昆侖奴》是其中特別出名的。《昆侖奴》一文亦有記其
作者為南唐大詞人馮延巳的,似無甚根據。本文在《劍俠傳》一書中也有收錄。《劍俠傳
》托言唐代段成式作,其實是明人所輯,其中《京西店老人》等各則,确是段成式所作,
收入段氏所著的《酉陽雜俎》。故事中所說唐大歷年間“蓋天之勳臣一品”,當是指郭子
儀而言。這位一品大官的豔姬為崔生所盜,發覺後并不追究,也和郭子儀豁達大度的性格
相符。
關于昆侖奴的種族,近人大都認為他是非洲黑人。鄭振铎《中國文學史》中說:“《
昆侖奴》一作,也甚可注意。所謂‘昆侖奴’,據我們的推測,或當是非洲的尼格羅人,
以其來自極西,故以‘昆侖奴’名之。唐代敘‘昆侖奴’之事的,于裴氏外,他文裏尚有
之,皆可證明其實為非洲黑種人。這可見唐系國內,所含納的人種是極為複雜的,又其和
世界各地的交通,也是極為通暢廣大的。”
但我忽發奇想,這昆侖奴名叫磨勒,說不定是印度人。磨勒就是摩羅。香港人不是叫
印度人為摩羅差嗎?唐代和印度有交通,玄奘就曾到印度留學取經,來幾個摩羅人也不希
奇。印度人來中國,須越昆侖山,稱為昆侖奴,很說得通。如果是非洲黑人,相隔未免太
遠了。武俠小說談到武術,總是推崇少林。少林寺的祖師達摩老祖是印度人,一般武俠小
說認為他是中國武術的創始人之一(但歷史上無根據)。磨勒後來在洛陽市上賣藥。賣藥
的生活方式,也似乎更和印度人相近,非洲黑人恐怕不懂藥性。《舊唐書·南蠻傳》雲:
“自林邑以南,皆拳發黑身,通號為昆侖”,有些學者則認為是指馬來人而言。唐人傳奇
中有三個美麗女子都以紅字為名。以人品作為而論,紅線最高,紅拂其次,紅绡最差。紅
绡向崔生作手勢打啞謎,很是莫名其妙,若無磨勒,崔生怎能逾高牆十餘重而入歌妓第三
院?她私奔之時,磨勒為她負出“囊橐妝奁”,一連來回三次,簡直是大規模的卷逃。崔
生被一品召問時,把罰責都推在磨勒身上,任由一品發兵捉他,一點也不加回護,不是個
有義氣之人,只不過是個“容貌如玉”而為紅绡看中的小白臉而已。崔生當時做“千牛”
,那是禦前帶刀侍衛,“千牛”本是刀名,後來引申為侍衛官。
附錄 昆侖奴
大歷中有崔生者,其父為顯僚,與蓋代之勳臣一品者熟。生是時為千牛,其父使往省
一品疾。生少年容貌如玉,性禀孤介,舉止安詳,發言清雅。一品命妓軸簾召生入室,生
拜傳父命,一品忻然愛慕,命坐與語。時三妓人,豔皆絕代,居前以金瓯貯含桃而擘之,
沃以甘酪而進。一品遂命衣紅绡技者,擎一瓯與生食。生少年赧妓輩,終不食。一品命紅
绡妓以匙而進之,生不得已而食,妓哂之。遂告辭而去。一品曰:“郎君閑暇,必須一相
訪,無間老夫也。”命紅绡送出院。時生回顧,妓立三指,又反三掌者,然後指胸前小鏡
子,雲:“記取。”餘更無言。生歸達一品意,返學院,神迷意奪,語減容沮,? 然凝思
,日不暇食。但吟詩曰:“誤到蓬山頂上游,明珰玉女動星眸。朱扉半掩深宮月,應照?
芝雪豔愁。”左右莫能究其意。時家中有昆侖奴磨勒,顧瞻郎君曰:“心中有何事,如此
抱恨不已?何不報老奴?”生曰:“汝輩何知,而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