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新房子
莫小林在罐頭廠的平靜日子就這麽不緊不慢的過着,上班兒,下班兒,吃飯睡覺,熱情的大姐大媽們知道他家裏人已經開始給他相對象以後,也都消停了下來。
坐辦公室的工作清閑又舒适,沒有了那些老是打聽他家庭情況,想要給他介紹對象的大姐大媽們,莫小林這陣子心情一直不錯,經常揣一把糖在兜裏,有空就找廠裏的老人們聊聊天兒,說說話。
老頭兒老太太們也是有自己的交際圈子的,莫小林又去供銷社買了兩次糖才打入他們的小圈子。
回收站老大爺的小圈子人員複雜,有跟他一樣的看門老頭,也有戰場上退下來的老兵,還有從政府退下來的科長處長什麽的,不管是誰,地位如何?他們活的夠久,又經歷了戰亂和平到新華國建立,見證了國家最開始最艱難的時期,豐富的人生經歷,讓他們總是有很多故事可以說的。
廠裏退休或者即将退休的老頭老太太們,屬于工人階級的小圈子,他們大半輩子都在工廠裏,特別是新華國成立以後,工農階級翻身做主人,把他們和工廠更緊密的結合了在一起,剛開始困難的時候,廠裏有些宿舍樓和廠房都是他們自己建起來的,所以他們以廠為家,愛廠愛家,對自己工人的身份自豪不已,即使幹了一輩子,仍然是個普通工人牙都掉光的陳大爺說起他年輕時候的風光歷史,和工廠一起的歲月變遷,依然挺直了腰,相當的驕傲自豪!
更別說還有好些經過自己的努力奮鬥,成了高級技工或者工程師的睿智老人們,他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勵志劇,不僅讓莫小林積累了寫作素材,還讓他受益匪淺。
在老人們中間混久了,又聽他們講了那麽多以前過日子的艱難,莫小林對現在沒油沒肉,啃糙玉米餅的生活也不再抱怨了。
穿到這個年代,雖然缺少油水,沒有上輩子那樣的大魚大肉,可也能填飽肚子。
國家雖然秩序混亂,百廢待新,可至少有國有家,有可愛的軍人們擋在外面,不用經歷戰火流離,能呆在平靜的小縣城裏上着班,寫點兒東西,賺着稿費,再想想怎麽把神奇的空間豐富豐富,或者跟人換點兒肉票,多吃一頓肉,家裏的老娘準備給他介紹一個什麽樣的對象?上次的奶糖侄子們一人半個吃的,可憐兮兮的,這個月放假的時候得多買點兒回去。
這麽想一想,這樣的日子,過起來也是有滋有味兒的,必須得細細品味,好好珍惜才行。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的很快,這個月莫小林不僅工作的時候腦子停不下來,下了班還要到處走走看看,找人聊天兒講故事,晚上回到宿舍又得忙着把一天的收獲都寫下來,這樣忙起來,好像沒怎麽感覺到時間的流逝,一個月就過去了。
因為今天要回家,莫小林一下班兒領了工資,就急急忙忙回宿舍收拾東西了。
家裏什麽都有,他又只回去住一天,把他娘特地交代,把他沒穿過幾次的工作服收起來準備帶回家,莫小林就開始清理這個月的錢票了。
從空間裏拿出一堆錢和票和這個月發的工資放一塊兒,除了這個月開始要上交的一半兒工資十多塊錢,先拿出來放在一邊,其他的都是他自己的私房錢了。
數了數,上個月剩的錢和這個月的工資稿費加起來現金還有六十七塊五毛錢,加上他這一陣子到處轉,用錢跟人換的兩斤糖票,半斤肉票,三尺布票,兩張肥皂票,再加上他自己的供應,幾張工業票,香皂票怎麽的現在也算身家豐厚了。
有了錢就得花,莫小林也不是個節約的人,出了宿舍,就先去了供銷社,準備把身上的票都換成實物。
莫小林也沒在城裏買過肉,經驗不足去的太晚,哪怕因為月底發工資,供銷社多加了供應,肉也還是已經賣光了,門口的肉攤子都收了。
沒買到肉,莫小林也沒時間遺憾失望,急忙又擠過去買糖去了。
三嫂肚子裏的孩子快要出生了,老娘早就跟他念叨,要是能弄到糖票就多買點兒紅糖回家,所以莫小林除了給孩子們買了三兩奶糖,把剩下的糖票都買了紅糖。
又去買了肥皂、香皂、蛤蜊油,還用工業票買了兩雙膠鞋,準備拿回家給爹娘穿,除了那三尺布票,莫小林嫌太少,準備以後多湊點兒再說,其他的票據都讓他用完了。
這時候剛發完工資,買東西的人很多,莫小林買完了東西,好不容易才提着一大包擠了出來,在門口歇了一會兒才轉身往公交站走去,準備回家。
這時候的房子蓋的簡單,挖上地基石頭磚頭往上堆,架了房梁屋領子,蓋上瓦片就完事兒。
現在也不是農忙,老莫村的人姓莫的占大多數,鄉裏鄉親沾親帶故的,幫忙的人多了,房子就蓋得更快了,就一間屋子,磚瓦也都在院子裏,不到二十天就忙完了。
莫小林回來的時候,老莫家的磚瓦房已經蓋好了,莫老爹和莫大娘也搬進去好幾天了,家裏的孩子們搬進了老兩口以前住的老房子,中間用剩下的石頭和磚隔了半面牆,現在孩子還小,都睡在裏面的炕上,以後長大了分開睡也方便。
這樣不僅孩子們自己睡的新鮮又高興,莫大林和莫二林兩夫妻這幾天,沒有孩子在炕上擠着,也都睡得松快多了。
所以莫小林這次回來的時候,老莫家的氣氛很好,在院子外面就能聽到家裏的歡聲笑語了。
看到莫小林拎着東西回來,莫大娘剛滿臉笑容的接過他手裏的東西,剛準備坐下歇歇,莫大林就笑的裂着嘴湊過來,拉着莫小林去看新房子了,二林,三林和孩子們也一起,都跟過去湊熱鬧了。
新房蓋得敞亮又結實,漂亮的紅磚房在周圍一圈兒灰突突的泥土房裏,異常紮眼。
莫小林一邊跟着看,一邊聽大林說着家裏的風光和變化。
“小林!你看房子漂亮吧,這磚瓦房,除了老莫叔就我們家有了,上梁那天老多人來看了。”
“你看這門可是新做的,還刷了好幾層桐油。”
“還有這玻璃窗,還是爹特地托人去鎮上琉璃廠弄的呢!不僅比我們房間那個厚實,還透亮多了。”
“爹娘搬了新房子,把臭小子們弄出去了,我睡覺都敢翻身了,可舒坦了。”
……
“長富呀!你們幾個小崽子又不是沒看過新房子,咋又進去看了呢?都把身上的泥巴草啥的抖到新房子裏去了,都快點兒出來,你們小叔又買了上次的大白兔奶糖,都來吃糖了。”
莫大娘扯着嗓子一喊,孩子們風一樣呼啦啦的,又都跑了出去了。
莫小林他們在新房子裏面又轉了兩圈兒,一邊說話一邊到處摸摸看看,不一會兒也出去了。
由于今天要等莫小林回來一起吃飯,大家都餓着肚子呢,估計外面飯菜也擺好了,就沒在新房子裏繼續轉悠,說說笑笑的出來了。
飯桌上,莫大娘說起了給莫小林找的相親對象。
“哦,對了,小林,你的工作服拿回來沒?”
“嗯,拿回來了!”
“你明天相親,可不能太随便了,待會兒洗了澡,明天就穿上工作服去,聽見沒有?人家大山跟徐會計家的閨女相對象的時候就是穿着工作服去的,一眼就相中了,都說大山穿上工作服人都比以前好看了,我們小林模樣長的俊,穿上工作服就更好看了,就沒有姑娘相不中的。”莫大娘咽下嘴裏的玉米餅,喝了一口紅薯粥,說這話的時候擡起了頭,自信驕傲。
莫小林這時候雖然有點兒不好意思,不過看老娘這麽重視,但說了半天都沒有介紹到他明天要相親的那個姑娘,不由有點兒好奇地問道:“娘!你說了半天,都沒說我到底要跟誰相對象呢?”
“娘,你還說小林不開竅,不知道着急娶媳婦兒呢?你看這不是急了嗎?”都怪莫小林平時端的太穩,這下稍微露個頭就讓莫大林打趣了。
“對,這是憋不住了吧!哈哈!”莫三林緊跟着笑話道。
莫小林一擡頭看全家都忍着笑意,盯着他呢,也很懵逼,他不就問了一句相親對象嗎?咋就這麽好笑了?
“大林你說啥呢?你這當大哥的怎麽能這麽取笑弟弟呢?吃飯呢!肚子不餓了,都好好兒吃飯。”知道小兒子臉皮薄,看他這會兒呆呆的樣子,怕把他笑的羞惱了,莫大娘故作嚴肅地敲打了莫大林兩句,打了圓場。
可她眼角的笑意,透露了她也在看兒子笑話的好心情。
莫小林這時候也反應了過來,他平時對相對象的事,都反應平淡,态度敷衍,這一句話問的可不就顯得着急,崩了人設,讓一家人都看了笑話。
對笑的最猖狂的莫三林翻了個白眼兒,默默地啃着玉米餅,喝着紅薯粥,心裏幼稚的想着:哼!我還真不着急,偏就不問了,讓你們看笑話,有本事憋住了,別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