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請客
想通了的莫小林,忽然就覺得他不應該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來寫爛俗賺稿費。
他更應該多寫點兒這樣有營養,有追求,類似金心靈雞湯的小散文。
雖然寫因為上輩子的經驗,還有那信息大爆炸的各種各樣的點子和靈感,寫起來得心應手,就像他上個月寫的那兩篇一樣,一點兒都不費心力。
再加上寫怎麽都得好幾萬字,那稿費也很可觀,對極需錢財改善生活的莫小林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可只要一想到這是他用上輩那些抗日神劇編出來的無腦爽文,脫離實際不說,也只能讓人們看個樂呵,莫小林忽然覺得有點兒羞愧了。
他跨越了幾十年的時空帶着神奇的空間穿越了過來,難道就是為了用那些老掉牙的的靈感點子寫兒沒有營養的文章死命賺錢,然後多吃幾頓肉,多買幾件新衣服嗎?
這也太沒追求了。
寫賺錢雖然不能放棄,但他不能再用上輩子的見聞随便拼湊了,沒有自己的靈光,自己的感悟,寫出來的東西是沒有靈魂的,寫的再多都不會提高他的寫作水平。
反而會磨掉自己的天分靈性,以後想寫點兒自己的有內涵深度的,反而寫不出來了。
看來像這兩篇成功的小散文一樣的文章,也不能放棄。
別看這兩篇小散文,好像成功的挺輕松,可那是因為現在的報紙上非常缺乏,那些貼近農村生活,反映新華國的農民們生活美好又積極向上的文章。
而且這些事兒都是他的親身經歷,又有後世積累的文化底子,才能寫出這樣輕松有趣又積極美好的文章。
以後要是還想寫這樣的小散文,就得仔細觀察,多找人聊天兒,聽人講故事,多積累寫作素材,不然是寫不好這樣的文章的。
現在時代特殊,題材真沒有多少選擇的于地,抗日安全又流行,還是得繼續寫下去,生活還是得改善的。
不過也不用全部生搬硬套上輩子的電視劇,這時候戰争也才過去幾十年,好多老人都是從那個時候走過來的,退伍的老兵,各個廠裏村子裏都有不少,多找他們聊聊天兒,不愁沒有寫作素材。
看來以後的下班兒時間都會很忙碌了。
既然想了這麽多,當然要付諸行動,當天下午下了班,莫小林就準備去回收站了。
記得剛進城那天去回收站買舊桌椅的時候,看到那個看門的老頭,好像穿了一身補了好多補丁的,破舊的老式軍裝,他應該是一個上過戰場的老兵,就算不是,這麽大年紀了,也應該有不少故事可以聊。
而且有了這個借口,也可以去回收站順便淘淘寶。
為了要聽故事收集寫作素材,莫小林特地去供銷社買了1斤水果糖,在兜裏放了不少,這才出了宿舍朝着回收站走去。
到了回收站的時候,果然看到老頭兒正坐在大門口,敲着煙杆兒,也沒有穿上次那件破舊的老軍裝。
莫小林走了過去蹲在老大爺的邊兒上,“大爺你好!我是罐頭廠的,最近在給報社投稿,想找點兒舊報紙雜志什麽的多看看,最好各個時期各個種類都找一點兒,您看方便不?”
聽了莫小林的話,老大爺也不再鼓搗他的煙杆兒了,驚訝的看了過來。“喲!小夥子挺有能耐呀!還能靠筆杆子吃飯吶?”
“哪裏!兩三個月,寫了好幾篇文章也就中了一篇,這不是想多找點兒報紙雜志研究一下,下個月回家就得相媳婦了,我這也剛上班兒,手裏沒錢,想賺點外快,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塊料?”為了找借口進回收站買東西,莫小林沒有說實話,半真半假的糊弄着。
“那也很有本事了,小夥子很有成算嘛!嗯……政府那邊頭幾天賣了一批廢紙過來,他們那裏什麽報紙雜志都有訂,種類挺多的,在那個屋,你自己看去。”老大爺一邊說着話,一邊朝着回收站裏面,他上次跟大林一起進去那個房間指了指。
“謝謝你了大爺!”莫小林道完謝就朝那邊屋子走去。
進了房門一看,老大爺坐在大門邊兒上看不到屋子裏面,就沒有關門,一邊從政府賣過來的那批廢紙裏面找報紙雜志,一邊觀察着屋子裏又多出來的那些木料家具,破瓷器。
大東西他不敢動,往空間裏搜了個梳妝匣子,又在那堆瓷器裏,收了兩個看得順眼的完好的碟子和碗,就沒敢再做小動作,專心致志的整理起了報紙。
出去稱重的時候,莫小林跟老大爺套着近乎,聊着曾經,看老大爺也看出了他的目的,很有眼色的抓了一把,特地買來聽故事的糖給他。
知道這小夥子要寫文章賺稿費,這是想聽故事呢!
得了糖的老大爺,想着家裏喜歡吃糖的大孫子,滿是皺紋的臉上,笑眯了眼,也來了興致,從他小時候擦鞋賣報紙開始,然後怎麽參軍受傷退伍,一直講到了頭兩年還在政府看大門兒,現在因為年紀大了調到了回收站。
一個多點兒,莫小林聽得津津有味,雖然老大爺講的啰啰嗦嗦,不上有些記不清了,前言不搭後語,但這是他一生的經歷,幾十年的人生,經歷了颠沛流離,戰亂,和平也算是豐富多彩了。
太陽已經快落山了,一點兒餘晖照的路面昏黃昏黃的。
莫小林把剩下的糖都給了還沉浸在回憶裏的老大爺,踏着斜陽,抱着一堆報紙準備快點兒回宿舍去,把剛才聽到的故事記錄下來。
宿舍樓裏昏暗的燈光下,莫小林正坐在書桌前全神貫注的奮筆疾書。
寫完了老大爺的回憶錄,莫小林突然來了靈感,拿起紙筆又馬上重新開始寫了下來,直到現在,窗外的月亮都爬上了天空,他才終于寫完了大綱,放下了筆,端起書桌上已經冰涼的茶水喝了一口。
老大爺的一生很好的反映了舊社會的窮苦,戰争的艱難和新華國的和平美好,莫小林準備把它寫成中長篇的。
不過這得花費不少時間,不知道要幾個月才能寫完它,下個月還得回去相親,這期間肯定不能沒有一點外快收入吧!看來還得多找人說說話,講講故事,寫點兒小短篇的散文什麽的。
莫小林一邊在心裏這麽打算着,一邊把剛寫好的大綱,收進了抽屜裏,準備休息了。
……
第二天莫小林并沒有時間繼續聽故事了,下午一下班他就熱情的找了秦濤同志一起去了國營飯店。
由于已經定好了時間,王大胖同志一會兒也該到了,國營飯店供應又緊張,怕一會兒好肉好菜都賣完了,莫小林就先把飯菜都點上了。
一個紅燒肉,一個小雞炖蘑菇,一個炝土豆絲兒,還有一個雞蛋湯,再來十幾大肉包子和一大盆白米飯。
要不是王大胖同志幫了他這麽大忙,莫小林都不能請人吃這麽豐盛的一頓飯,而且這個年代的人胃口大,吃的都多,他點的飯菜分量都很足。
錢和糧票就不說了,上個月省下來的肉票和這個月的全部肉票都用在這頓飯上面了,幸好從家裏拿了兩瓶肉醬,要不然吃完這頓飯,這個月他都沾不上油水了。
雖然莫小林在心裏哀悼的自己可憐的肉票,不過臉上卻是一臉熱情的笑容。
一邊招呼姍姍來遲的王廠長,一邊又跟秦濤同志訴着苦賠罪,說他剛上班兒沒弄到酒票,陪完罪又去買了幾瓶汽水,這頓晚飯耽擱了好一會兒,三個人才開始吃了起來。
這頓飯在這個年代還是挺豐盛的,即使沒有酒,也不算小氣了,哪怕經常出來應酬的王大胖這也吃得挺滿意的,更不用說普通工人家庭的秦濤了。
莫小林點的飯菜不少,分量都挺足,三人吃飽喝足以後都還剩下了幾個肉包子。
王大胖這個當姐夫的沒有要,莫小林就都給秦濤裝上了,讓他拿回去給家裏人嘗嘗。
看到莫小林這麽會來事兒,工作也不錯,王大胖還想把老大難的表妹介紹給他呢。
要不是莫小林知道內幕,并明确的表示,他娘已經開始在鄉下相看了,這個月放假就要相親去,還暗示他想找個老實勤快,漂亮的點兒了媳婦兒,這才打消了王大胖做媒的念頭。
別看莫小林才來縣城幾個月,王大胖那個表妹他也聽秦濤怨過好幾次了,不僅人長得五大三粗不好看,脾氣還不好,看不起秦濤他姐這個普通工人家庭出來的表嫂,經常擠兌秦濤這個娘家人,要不然秦濤也不能經常跟他抱怨。
因為在肉聯廠上班高傲的不行,相了好幾次親,嫌這個長得不好看,那個工作不夠體面,拖到二十六了還沒嫁出去,哪怕看到王大胖滿臉失望的樣子,莫小林也堅定的拒絕了,這樣家庭條件好又驕傲的姑娘他可不敢招惹。
又想到辦公室的秦大姐和宿舍樓的馬大姐都很關心他的個人狀況,旁敲側擊了好幾次了,唉!同志們都太熱情了!
看來這個月回去相親不能敷衍了,不管在哪個時代,大齡未婚男青年都是大家重點關注的對象,實在是傷不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