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喪心病狂
康熙明白過來, “你不傻也不瞎, 是無知。”
“你才無知!”劉徹下意識在心裏反駁一句。
康熙不想和他吵, “好好好, 我無知。”
“你這人, 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劉徹皺眉,敷衍誰呢?
康熙揉揉額角,耐着性子給他解釋,“漢人女子裹腳,這個習俗是從宋末開始, 盛行于前朝。本朝不止一次禁止女子纏足,然而收效甚微。漢人還覺得皇家多管閑事, 連腳都要管, 民怨四起,朕近些年就沒再管過。”
王氏惴惴不安地喊:“皇上?”
康熙拍他一下劉徹,劉徹陡然醒來,擠出一絲笑, “你辛苦了。”
“能為皇上生兒育女,妾身不苦。”王氏道。
預産期就這幾天,劉徹擔心她多慮,“不,是真的辛苦。朕以前知道婦人生子辛苦,沒想過這麽苦,腳都變形了。”
王氏看了看胖了幾圈的腳,覺得污了皇帝的眼, 不禁低下頭解釋,“過些天就好了。”
“朕知道。”劉徹道,“惠妃她們忙着小選,不在這裏,有什麽事直接令人去找顧問行。”
王氏:“謝皇上。”擡起頭,面露遲疑之色。
劉徹對王氏無感,對一個懷了別人孩子的女人更沒什麽感覺,可一看她的腳,就忍不住同情她,便主動問,“有事?”
王氏低頭看看十五阿哥,“再過些日子十五阿哥就滿三歲,好去尚書房,求皇上給十五挑幾個師傅。”
“尚書房?”劉徹愣了一瞬,反應過來就看康熙,“她說什麽?”
康熙想說,去尚書房讀書,擔心劉徹罵他喪心病狂,“三歲開蒙,和正式上課不一樣,跟師傅認認字,學學怎麽握筆。”
Advertisement
劉徹收回視線,“朕知道了。回頭讓他和東宮的大阿哥一起。”
“謝皇上。”王氏大喜。
皇上寵她,從她為皇帝生下一個兒子,肚子裏還揣一個,都沒升她的分位,王氏便知道皇帝不會為她破例。憑她的出身,到老也就是個嫔。待皇帝百年之後,她還得看新皇臉色過活。如果兒子能跟東宮交好,她是庶妃,新皇也不會虧待她。
想到這些,王氏就忙問,“要準備些什麽?妾身現在就去給十五準備。”
“還早。”劉徹見她真高興,也忍不住笑了,“先讓十五跟那孩子熟悉熟悉,免得以後上課打架,下課摔跤。”
王氏坐下,“不會的。”随即交代十五阿哥,“大阿哥是你的侄子,你是叔叔,以後要好好照顧大阿哥。”
“他還小,跟他說這些,他也記不住。”劉徹道,“明年再說吧。對了,此事保成還不知道,朕得跟保成說一聲。”
王氏站起來,“妾身送皇上。”
“不用。”劉徹擡擡手,沖康熙使個眼色,走了。
康熙跟上去,到清溪書屋,忍不住說,“你對王氏挺好的。”
“我是可憐她。”劉徹聽他話音就知道他又酸了,“你也沒懷孕,怎麽這麽愛吃益母果?”
康熙不解,實話實說,“朕不喜歡吃益母果。”
“為何從裏酸到外?”劉徹反問。
康熙噎住,瞪他一眼,不打算理他,忽然記起他剛才說的話,“什麽叫可憐她?”
“她的腳。”劉徹也擔心他誤會,繼而借別的事發作,“你們這裏的女人真可憐。從小把腳裹壞,長大後嫁了人,只能呆在後院,偏偏後院還不安全,一不小心就會被小妾弄死。唉!”長嘆一口氣,“幸虧你是男人。”
滿族主婦厲害,能被小妾拿捏的并不多。康熙不甚贊同他說的,一見他臉上慶幸的表情,幹脆說,“朕是女人,你也到不了朕身上。”
“你說的也對。”劉徹坐下來,給自己倒杯水,“打個商量,以後不論大選還是小選,都不用纏足女子。我怕半夜裏做噩夢。”
康熙脫口道:“本來就不用。”
“王氏怎麽回事?”劉徹問。
康熙啞了。
劉徹見他說不出話來,“她是怎麽通過大選的?”
康熙臉色微變。劉徹不着急,撐着下巴等他解釋。康熙表情微妙,“……她沒參加選秀。”
“那是如何進來的?”劉徹好奇地問,“底下人送的?”
康熙想點頭,随即又搖頭,“朕下江南的時候帶回來的。”頓了頓,“起初朕不知道她纏足。”
“到床上才知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除了近身伺候的也沒人知道,所以你就把人帶回來了?”劉徹替他說。
康熙的臉通紅通紅,在劉徹篤定的目光下點點頭,“差不多。”
劉徹不在乎女子的出身,會特別強調是那雙腳太滲人,“剛才說滿族女子不纏足,那你能确定漢軍旗裏沒有嗎?”
“這不用說。”康熙脫口而出,“八旗女子都不準纏足。”
劉徹提醒他,“王氏就是漢軍旗。”
康熙呼吸一窒,“她,她得怪她母親。她母親是蘇州人,那邊的女子十之有九都纏足。京城這邊就沒有。”
“那她母親為何敢給她纏足?”劉徹不懂。
康熙想想,“大概是給她纏足的時候,他們一家還沒入旗。”
“難怪呢。那八旗子弟喜不喜歡纏足的女子?”劉徹又問。
以前康熙敢保證不喜歡,而他以前也以為八旗的爺們不可能喜歡男人,淩普卻敢給太子遞男男春/宮圖冊,“不好說。”
“宮裏除了王氏,還有嗎?”劉徹又問。
康熙不能确定,“紫禁城那麽大,宮女衆多,小選不如大選嚴,偷偷給驗身的嬷嬷塞些銀子,或者是那些嬷嬷和太監的親戚,不查直接過,也不是不能進來。不過,纏足女子走路和不纏足的不一樣,一般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別說王氏,王氏那雙腳纏的并不嚴重。”
“四個腳趾頭都變形了,還不嚴重?”劉徹驚呼道。
康熙點頭,“朕沒騙你。王氏只是後面四個腳趾頭歪了,可能是她父親發現後就不準她再纏。朕聽說真正纏足,是把四個腳趾頭掰到腳底下,大腳趾也是歪的,腳三寸大,你從上往下看只能看到大腳趾蓋。”
劉徹目瞪口呆,“你……沒騙朕?”
“不信你問保成。”康熙說着,忽然想起一件事,“漢人女子比滿族女子會打扮,父輩學識好,當成才女養,也就是會彈琴的,多數都纏足。
“你想找個漂亮溫順柔美的知己,怕是只能從纏足女子中找。秀女出身雖好,會跳舞和唱曲的寥寥無幾。”
劉徹猛地直視康熙,再說一遍!
“朕沒騙你。”康熙道,“這事都不用問保成,問梁九功就行了。”
劉徹頓時不想再談這事,“如果再下禁令?”
“老百姓會詛咒朕,甚至刺殺朕。”康熙道,“在外人眼中,你就是朕。”
劉徹揉揉額角,“所以宮中侍衛皆是八旗子弟?”
“近身侍衛皆是。不是朕不想用沒入旗的漢人,是朕不敢用。”說起這事,希望滿漢一家親的康熙也忍不住嘆氣,“早些年朝廷下旨易發,就死過不少人。到現在百姓還因此記恨朝廷。”
劉徹心累,“放任那些愚民纏下去?”
“朕如果有個皇後,還能再試一次。”康熙思索道,“比如皇後心疼纏足女子,發中宮箋表,不準民間再纏足。”
劉徹:“太後不行?”
“皇額娘連滿語都說不清,她發懿旨也沒人聽。”康熙看着他道,“還會認為朕用皇額娘的名義發的。”
劉徹禿頭,沉吟片刻,“那就……讓太子妃試試。”
“誰?”康熙不禁問。
劉徹:“我記得你之前想讓你兒媳婦統攝後宮,說她是未來皇後,以她的名義下旨也不行?”
“還真不行。”康熙道。
劉徹想一會兒,“小選和大選的時候讓太子妃過去,當着秀女的面說她心疼纏足的女子,十分厭惡命小輩纏足的長輩?”
“或許可以一試。”康熙說着,頓了頓,“反正婦女的事,由你我出面,一定會激起民憤。”
劉徹:“那就這樣做。梁九功,宣太子。”
“嗻!”梁九功跑進來應一聲,就跑去讨源書屋。
劉徹猛地想起,“太子不知道王氏那個吧?”
“不知道。”康熙道,“不脫掉鞋,惠妃她們也看不出來。”還有一點康熙沒說,王氏的腳太明顯,哪怕王氏美若天仙,他也不敢把人帶回來。
劉徹放心了。
太子過來聽他爹說完,整個人不好了,但他更想知道,“汗阿瑪怎麽突然想起說這事?”
“朕聽說最近幾年入旗的漢人的閨女都纏足,擔心她們通過小選混入宮中,氣得老祖宗給朕托夢,所以才想讓太子妃出面,敲打一下纏足的旗人。”劉徹胡謅道。
太子眉心一跳,老祖宗又托夢了?該去投胎不去投胎,天天瞎托什麽啊,還嫌不夠亂麽,“可是汗阿瑪和太皇太後下令禁止纏足,老百姓都不理你,讓石氏出面,禦史不會專章參劾石氏?”
“禦史多是旗人,他們不敢。”劉徹道。
太子:“可是江南文人?”筆杆子能殺死人。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康熙接道。
劉徹把這句說給太子聽,接着又說,“不用管他們。他們鬧由他們鬧,鬧煩了,朕都把他們送去戰場。”
“啊?”太子驚得張大嘴,“汗汗阿瑪說笑吧。”
劉徹:“你沒聽錯。明年征讨準噶爾,急需兵丁,回頭哪個地方鬧得厲害,朕就令人去哪兒征兵。朕以往懶得跟他們計較,真以為朕怕了他們,治不了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