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一舉三得
太子見他爹說的認真, 很是無語, “汗阿瑪, 征兵兵部那邊都有章程, 據兒臣所知, 獨子無需上戰場,還有——”
“沒有。”劉徹道,“妄議朝政,這一條就行了。”
太子心中一凜,急切地問:“汗阿瑪要搞文字獄?不可!”
“文字獄?”劉徹不懂, 看向康熙。康熙大致給他解釋一遍。劉徹明白了,“不是。朕不殺他們, 也不會搞連坐。”頓了頓, “朕其實也不想,是見他們一個個那麽關心朝中大事,才送他們去戰場,為朝廷效力。像朕這麽善解人意的皇帝, 從古到今也找不出第二個。他們再寫文罵朕,朕不跟他們計較,老天爺都不會放過他們。”
太子徹底無語,見過臉皮厚的,沒見過他爹如此“厚顏無恥”的。到底是哪個祖宗教的?太子萬分好奇,“汗阿瑪不擔心民怨四起?”
“那群書生手無縛雞之力,除了以死明志,還會什麽?還能幹什麽?”劉徹滿臉嘲諷, “你不是外人,朕不怕你知道,朕恨不得天下酸儒全學屈原跳汨羅江。”
太子吓一跳,慌忙往外看,見梁九功守在門外,松了一口氣。
劉徹被他的動作搞笑了,高聲道,“梁九功,朕說的對不對?”
梁九功受過宮刑之苦,是因為家裏窮,逼不得已。纏足不是。聽人說纏足比宮刑還痛苦。宮刑一刀切,纏足長年累月,梁九功以己度人,“皇上說得對。”
“酸儒該不該殺?”劉徹又問。
梁九功走到門口,躬身道,“不該髒了皇上的手。奴才以為戰場極好,能保家衛國,還能建功立業,從戰場回來,他們也不會再紙上談兵。”
“對!一舉三得。”劉徹指着梁九功對太子說,“聽聽,虧你還是太子。”
太子想嘆氣,“汗阿瑪,這樣做天下會亂的。”
“你以為朕要把所有不聽話的都弄去戰場?”劉徹白了他一眼,“你雖不是酸秀才,怎麽也長了一個榆木腦袋。殺雞儆猴知不知道?要不要朕掰開揉碎解釋給你聽?”
太子忙說:“不用。兒臣知道。”
“知道就好,回頭告訴太子妃,讓她回去兩趟。”劉徹道,“對了,還有一事。”随即把十五阿哥的事告訴他,“你大兒子三歲了?身體太弱,別急着給他開蒙,跟小十五玩些日子,養好身體再去尚書房。”
Advertisement
東宮大阿哥能不能活着長大都得兩說,太子不會要求他像自己一樣能文能武。再說了,他也不希望庶長子太出衆,壓的嫡子擡不起頭,“汗阿瑪比兒臣會養孩子,兒臣聽汗阿瑪的。”
“行了,退下。”劉徹道,“朕累了,想眯一會兒。”
太子:“兒臣告退。”回到讨源書屋,就令小順子挑個機靈的太監去紫禁城,問問惠妃小選和大選最後一天,分別定在哪天。
下午小太監回來複命,太子妃收到宮外遞來的消息,她祖父和碩額驸華善病重的消息。
太子便把選秀的事往後推,去清溪書屋請太醫。
金烏西墜,在殿內待半天的劉徹出來走走,打算等一下用晚膳。見太子行色匆匆,不禁沖他招招手,“出什麽事了?”
太醫這種事無需太子出面,他擔心小順子請不動太醫院院使,才親自跑一趟。把石華善的事告訴他爹,太子就請他爹允許太醫去石家給石華善看病。
不說石華善是太子妃的祖父,憑他是和碩額驸,嫡子石文炳死在任上,劉徹也會同意。太子見他爹非常痛快,不禁慶幸他爹只是偶爾不正常,“謝汗阿瑪。”
“別急着謝朕,朕還沒說完。”劉徹道。
康熙忍不住開口,“宮門快下鑰了,你讓梁九功先去找太醫,然後再跟保成說。”
劉徹在心裏“嗯”一聲算是同意,命梁九功替太子跑一趟,随後就說,“石華善年過古稀,頭痛腦熱都能要他的命,你要有心理準備。”
太子婚前死了岳父,不想剛成婚沒多久又死一個親人,蓋因再來一個,還沒出孝的石家子弟又得守孝,“聽石氏說她祖父身體很好。”
“很好最好。”劉徹見他不願承認事實,“但人死如燈滅,誰也說不準。石華善是石氏至親,有個好歹她至少得守半年孝。你年紀不小了,膝下只有兩個孩子,還都是庶子,你得加把勁,保成。”
太子臉皮薄,劉徹沒敢說太直白。而太子聽他說完,臉也通紅通紅,跟中暑似的,喃喃道,“兒臣知道。”
“還要放在心上。”劉徹道。
太子頭疼,“兒臣謹記。汗阿瑪,石氏挺擔心她祖父,兒臣回去告訴她,院使已過去。”
劉徹擺擺手,佯裝不高興的說,“知道你不想聽朕唠叨。”
太子張嘴就想反駁,又擔心他爹準備好了一籮筐話堵他,打個千轉身走人。
劉徹看向康熙,“我這個假父親對孩子用心吧。”
“用心。”剛才那番話,換作康熙真不好意思說出來,“要不要去園子裏走走?”
劉徹被康熙盯着看書批閱奏章,這會兒是手疼脖子也痛,而離天黑下來還有一個時辰,便在心裏問,“去看看你那群小兒子。”
園子大,劉徹還不甚熟,康熙走在前面帶路。
劉徹走得滿頭大汗,正想停下歇歇,聽到叽叽喳喳的聲音,走過去,看到小十三和小十四手裏各拿一個東西,“他們在幹什麽?”
“放風筝?”康熙指着天空,示意他擡頭,“這麽熱的天,他們竟然在放風筝。”此話一出,就看到遠處還有個很小的小孩,靠着比他本人還粗的樹上,睜大眼睛看,滿臉希冀,“那是保成的兒子?”
劉徹看過去,“看身板像。大概是被天上飛的風筝吸引出來的。”說着話走到跟前,想喊名字,忽然想到孩子沒名字,不禁說,“玄烨,給他起個名字。”
康熙看了看夕陽,“叫弘陽好了。”
劉徹順着他的視線,“別胡扯,好好想一個。”
“初升的太陽。”康熙道,“你這樣跟他說。”
劉徹不滿意,“你長孫。”
“那你起。”康熙道。
劉徹噎了一下,瞪他一眼,彎腰抱起小孩兒。小孩兒吓一跳,條件反射抓住劉徹的衣服,一看是個他不認識的人,立刻掙紮。
“別怕。”劉徹見他輕的跟鴻毛一樣,拍拍他的背,“從今天開始,你就叫弘陽。”
小孩愣了愣,反應過來,就問,“我叫弘陽?我阿瑪給我起的嗎?”
“笨蛋。這個是你皇瑪法。”劉徹聲音不高不低,足夠不遠處的幾個小阿哥聽清楚。十四阿哥大聲道,“還不快謝恩。”
小孩又掙紮着要下來謝恩。
劉徹笑笑,揉揉他的腦袋,就對小十四說,“風筝給弘陽玩玩。”
“讓太子二哥給他買。”劉徹對便宜兒子和顏悅色,十四阿哥又從十一阿哥口中得知,他們喜歡男人,他爹也不會生氣,就大着膽子說,“太子二哥有錢,汗阿瑪給的。”
滿頭大汗,氣喘籲籲的小十一走過來,遞給他爹,“玩我的吧。”
小孩下意識想伸手,伸到一半,停頓一下,“謝謝叔叔。”
“是不是不知道他是哪個叔叔?”劉徹說着話看一眼康熙,生這麽多兒子,三歲大的孩子都認不全。康熙瞪他一眼,向十三和十四走去。劉徹笑笑,伸手接過來遞給大孫子,“這個是你十一叔。”
小孩抱着風筝線,奶聲奶氣道:“謝謝十一叔。”
劉徹想把他放在地上,擔心小孩不會玩,而他又許久沒玩過,以前玩的風筝也不如現在的精美,幹脆握着小孩的手,“皇瑪法教你。”
“汗阿瑪會嗎?”十四阿哥把他的丢給十三阿哥,好奇地跑過來。
劉徹:“沒朕不會的。”他不如康熙,會開方抓藥,懂養生,還會種田,可要說起玩,難不倒他,“我還會蹴鞠,改天咱爺倆比一下?”
“蹴鞠?”十三阿哥驚呼,“汗阿瑪何時學的?”
劉徹大言不慚,“沒學過,看過一次就會了。”
十四阿哥頓時想翻白眼,不想搭理他,心中忽然一動,指着天上,“汗阿瑪看那是什麽?”
劉徹下意識擡頭,“風筝啊。”
“風筝在飛?”十四阿哥問道。
劉徹:“廢話!”
“汗阿瑪可知風筝為何會飛?”十四阿哥說着,躲到嬌弱的十一阿哥背後,“因為汗阿瑪在地上吹。”
“噗!”康熙笑噴。
劉徹愣了一瞬,反應過來,“好你個胤祯,竟敢打趣朕,看朕——”擡起手,看到手裏還握着一個小手,“朕今兒不收拾你,都不是你爹。”便宜孫子放在地上,“十一,教你侄子玩會兒。”沖十四阿哥大步走去。
十四阿哥拔腿就跑,邊跑邊叫屈,“孩兒誇汗阿瑪,汗阿瑪反而要揍兒子?天下可沒這樣的爹。”
“有沒有也是朕說了算。”劉徹邁開長腿追上去。
十四阿哥見狀,心中一凜,他汗阿瑪來真的?慌忙往四周看,空曠的園子,除了他們就只剩奴才,偏偏他四哥不在暢春園,他八哥不在,他額娘也不在,“弘陽,救救你十四叔。”
小孩兒轉身看過去,疑惑不解,“救救?”
十四阿哥不管他願不願意,拽着小孩的胳膊,拎着他擋在身前,又繞到十一阿哥身後。劉徹猛地停下,慌忙說,“快把他放下。”
“汗阿瑪不揍兒子,兒子就放下他。”十四阿哥歪着頭道。
小孩眼中瞬間蓄滿淚水,劉徹後退一步,“我不揍你,快松手。”
十四阿哥下意識松手,撲通,小孩掉在地上,再也忍不住,咩一聲哭出來。
“咋了?”十四阿哥吓一跳。
劉徹撈起便宜孫子,“不哭,不哭。”擡腿朝十四身上一腳,“不打你,我今天打不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