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放榜當日, 人山人海。
排名前列的學子喜極而泣, 家中門庭若市。
而且劉荨這次特別大手筆。只要是在他管轄地, 入選學子都會由朝廷快馬加鞭,将喜報送至籍貫處張榜公示。若家人還在籍貫地,則需要當地地方官派官吏親自前往送喜報祝賀。
當然,如果是排名靠前的,恐怕地方官自己都要去道賀了。
羅朗的喜報不僅送往建業, 還送往了雍州牧府邸中。
羅逡早就等候着報喜使者到來, 準備跟随報喜之人卸職。
而建業中被清洗過一次的羅家人,在報喜者敲鑼打鼓到來後, 都愣住了。
就算家裏有人當上大官, 羅家也沒有見過如此浮誇的場景啊。
地方官親往道賀這就算了,門口十裏彩棚, 還要燃放爆竹,這噼裏啪啦聲都讓最近比較低調的羅家人給吓到了。
這裏的爆竹是真正的會爆的竹子,即在火盆中丢進去竹節,讓竹節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音。
原本爆竹是為了春節驅趕年獸,現在早已經用作喜慶時候增添熱鬧的手段。不過用來給家裏當官之人道喜……嗯,現在還沒當上官呢,所以那狀元怎麽比當年羅家人當上三公還厲害些似的?當時他們家中也就是門庭若市,拜訪之人絡繹不絕, 地方官自然也會來道賀。
但那都是私人行為。現在地方官道賀,可是朝廷要求,還必須穿着官服, 帶着一列整齊的官兵,擡着書寫着”狀元“二字”的牌匾,親自道喜。
門口那十裏彩棚,還有那噼裏啪啦的爆竹,都是官府行為,是朝廷規定的。
而且,據建業新任的地方官說,官服還會在狀元籍貫地樹立狀元牌坊,甚至新修的書院中也會挂上狀元的畫像,以供以後學子瞻仰。
我累個去,這也太可怕了。
羅家人眼睛瞪得溜圓,簡直不敢相信。
Advertisement
他們本就是鐘鳴鼎食之家,後因羅家被人撺掇造反之事,本宗旁系被砍了不少人,幸得還有一幫人提前站好隊,羅逡和羅朗得了皇帝陛下的重用,才讓羅家勉強保住建業世族的地位。
在這亂世之中,家族中人站不同的對很常見。但向皇帝陛下那樣,絲毫不顧及自己陣營裏的羅家人,對着叛逆之人下狠手,卻不常見。
這讓一些沒有動手的羅家人都有些憤憤不平。
不過後來有人嘲笑他們,這也幸虧是亂世,皇帝陛下才只誅首惡。若是在平常,他們怕不是羅家滿門抄斬,而是株連九族了。
羅家人這才意識到,皇帝陛下是不同的。
其他人放過一馬,是擔憂世族力量,也是因為位置不正。各個勢力主本就和世族們屬于同等地位,雖然被視作主公,但天生氣勢就弱了幾分。世族背叛他們,另投主公,也沒有任何心理壓力和輿論壓力。
當皇帝陛下不同。
漢室幾百年,皇帝陛下本就是這天下的主人。他不是在争奪天下,而是在平叛。他們羅家人起兵,也不是逐鹿天下,而是謀逆。
謀逆之人,只誅首惡,也只有在這亂世之中,皇帝陛下要用其他羅家人,才可能發生的事。
随着皇帝陛下聲望越來越高,連普通老百姓都指着羅家門第指指點點,還有人說,若不是羅逡羅朗父子,他們定是要在這門前潑糞才是。
羅家人對此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沒聽到成都那些曾經的豪族被斬後,被家人收斂的屍體都被老百姓偷偷挖出來暴屍荒野了嗎?
他們至少還有羅逡羅朗父子兩護着,沒落到那種地步。
後來羅逡任了雍州牧,他們的處境好了許多。
他們只要拿出自己是支持羅逡的人,被殺之人不過是羅家清理門戶之人,日子就好過起來。到最後,他們自己都信了。
沒錯,羅家一直是漢室忠臣,沒看我們的家主都去成都了嗎?剩下反叛的人,不但是謀逆,還是背叛家族,活該去死。
他們還是那一身清白,擡頭挺胸,牛逼得不行的羅家人。
羅逡得知此事之後,直接笑出聲。
這笑,當然不是開心的笑。
羅逡讓人給家裏去信一封,實話他們不愛聽,羅逡只能拐彎抹角的來。他信中道,羅家人雖然頗受皇帝陛下器重,但畢竟是後來之人,還有人拖後腿,因此他和羅朗再厲害,也很難跻身朝廷前列。因此羅朗決定放棄官職,參加科舉,孤注一擲,洗刷羅家污名。
希望羅家人不要拖羅朗後腿,不然他這個在家族中出了名的混不吝的人可是不會手下留情。
剛嘚瑟起來的羅家人立刻就安靜了。
現在羅家榮辱全系于羅逡羅朗父子二人手中,羅逡又是出了名的世族另類——這另類還是羅逡現在有權了之後別人改的說辭,以前羅逡在世族口中可是“敗類”。
畢竟像他這種只顧自己不顧大家族的人,也是羅家老太爺心軟,還給了他一個地方官做。若是遇上暴脾氣的家族族長,早就被打死了。
誰說虎毒不食子?世族兒子那麽多,打死一兩個算什麽?
不過羅家人還是不覺得羅朗去争取那個什麽狀元有什麽用。
羅朗都已經入朝為臣,還是皇帝陛下近臣,比那什麽狀元不是強多了?何必去跟那被世族看不起的庶族搶什麽科舉名額?
不過現在他們再次确信,為什麽羅朗能在這麽年輕就被羅家老太爺定為家主,是有原因的。
看,別人還在躊躇的時候,羅朗已經包袱款款跟着天使去成都投奔皇帝,在羅家人,劃掉重來,是在部分背叛家族且已經被逐出家族的前羅家人拖後腿的前提下,還能給自己那不成器的爹賺個雍州牧——這時候他們仍舊不肯相信,羅逡是真有本事,
現在,在其他世族還在猶豫的時候,羅朗已經得知這狀元有多麽風光,搶在所有世族前頭,拿下了這科舉第一個狀元,還是三元及第。
羅家這下子可是風光透了,也洗刷了之前被那些前羅家人弄上的污名。
其他世家在給羅家道賀的時候也酸溜溜的。
他們話裏話外就是,這次是世族們幾乎沒有下場參考,考試的人毫無競争力,因此才讓羅朗奪得了三元及第。
羅家人笑呵呵,不做回應。
事後說這種話的人,都是沒用的人。既得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這話很快傳到了這一屆進士耳中,給本來十分高興的進士心中蒙上了陰影。
他們可不認為自己比不過世族,輸給羅朗他們是技不如人,但羅朗是誰?世族中又有多少敵得過羅朗?他們也是不怕風大閃了舌頭,自己不敢應戰,就只管在背後說酸話。
偏偏世族影響力大,還真的有人信了。至少世族自己信了。
應試之人中其實也有世族子弟,他們聽到其他世族,甚至自己世族中未參加之人的大話,心中也很是不爽。
三甲之中,探花季恒出身雖不好,父親乃是大宦官義子,但那大宦官風光過一陣子,他們家也是受了良好的教育,連世族當時都只能捧着他們,所以資源肯定是不缺的,所以輸給他也算服氣。
但榜眼楚通可是實打實的庶族子弟,甚至出身于貧寒之家,往上幾代都沒有做官之人。
而且若按照世族評價來算,季恒和楚通都算庶族。他們說庶族不算什麽,是因為他們沒有下場的緣故,那下場了又輸給這兩個庶族的世族子弟算什麽?
雖然應試世族子弟多得中,但他們輸給這兩人,心裏也不一定服氣。
不過皇帝陛下說将會将試卷刊印販賣,還會有考官評語,甚至排名前列之人,還會有皇帝陛下朱筆禦批,他們也就将不服氣忍了下來,準備等試卷公布之後,拜讀所有進士的大作,外加考官評語。
既然皇帝陛下敢來這麽一手,就說明他們心裏行得正坐得直。而且進士們也能從批語中,得知皇帝陛下和考官們的喜好,其他學子也能為下次科舉做準備。
而排名靠後的進士則捶胸頓足,可惜有了功名不能重考,就只能忍下去了。還好據說之後還有個武舉,這個擁有文進士之名也能考。
不過據說那個叫羅朗的瘋癫之人也要應考。
這人是不是沒完沒了了?!你都已經做官了,還是大官了,跟我們這些苦苦求前程的人争什麽啊?!信不信我寫文罵死你!這種人我絕對不會和他成為朋友的!!!
當然,很多人在立下了flag之後都被羅朗的臉以及人格魅力折服(最重要的是臉),最後背着手揚天長嘆兩字,“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