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吳家村的學堂建在村子最南邊,緊挨着吳氏宗祠。
九月中旬,正是秋收開始的時節,農家的孩子大多要回家幫忙幹農活,因此學堂裏的學生比平時少了很多。學堂的先生王秀才也多了一些空閑。
所以,村裏的姑娘們會趁機來學堂偶遇王秀才。
對于普通的農家女子來說,能嫁給一個有秀才功名的讀書人,已經是她們最好的歸宿了。尤其是,這個讀書人不僅年紀輕輕,還長得十分俊秀。
吳軒和豆豆過來的時候,正好就撞上了這樁農家女子偶遇俊俏書生的戲碼。
而這個農家女子,兩人還都認識,正是于大妞。
于大妞把王秀才攔在學堂門口,手裏拿着一個繡青竹的素色荷包,道:“這是我親手繡的,手藝不精,還請先生不要笑話。”
王秀才道:“姑娘過謙了,這荷包如此精致,可見姑娘繡工十分精湛。只是無功不受祿,王某不能收姑娘的荷包。”
于大妞扭扭捏捏道:“那天先生來我家下聘,我,我對先生一見傾心——”
“姑娘慎言!”王秀才打斷了她,“我何時去過你家下聘?”
“你,你竟然不記得我了!”于大妞用力捏着手裏的荷包,原本挺漂亮的荷包被她捏的皺皺巴巴的,“那天我給你倒的茶,但是于豆豆拒絕你之後,你竟然直接追出去了。我給你倒的茶你一口都沒喝!”
提到于豆豆的名字,王秀才這才仔細看了看面前的女子,仿佛有了一些印象,他道:“抱歉,我沒有認出姑娘,原來姑娘是豆豆的姐姐。”
“什麽姐姐,我是他妹妹!”于大妞大聲吼道。她和于豆豆比起來,唯一的優勢就是年齡了。現在竟然被愛慕的人說她比于豆豆老!
“實在抱歉。”王秀才連連道歉,“我剛來吳家村兩個月,對村裏的人還不太熟悉。”
“不熟悉你還跟于豆豆提親!”于大妞憤然道,“你連我們家的人都認不全,一看就心不誠,怪不得于豆豆不同意嫁給你。”
一句話戳中了王秀才的痛點。他黯然道:“是我的錯,我應該做好準備再去的。”
他第一次看到于豆豆,瞬間驚為天人,又向村裏人打聽了一下,知道豆豆患有心疾不能幹活所以娶不到媳婦。他直接就上門提親了。
他想着自己是秀才,家境也不錯,豆豆應該很樂意的。誰知竟被當場拒絕,連個考慮的機會也沒給。
“一見鐘情,情難自禁。”王秀才嘆息一聲,“誰知卻是落花流水,空餘嗟嘆!”
——
“你那不叫一見鐘情,叫一廂情願。”吳軒聽到這裏,實在受不了了,這個王秀才是從哪裏冒出來的,也敢觊觎他的豆豆。
他攬着豆豆的肩膀道:“我們兩個才是标準的兩情相悅,天生一對!”
“于豆豆,你們躲在背後偷聽!”王秀才還沒說話,于大妞先炸了。一想到她剛才告白的樣子都被于豆豆看到了,于大妞就嘔的要死。她用指甲狠狠地掐手裏的荷包,仿佛這個荷包就是于豆豆。
豆豆反駁道:“才沒有偷聽,我們一直正大光明地站在這裏!是你們兩個聊得太投入了,沒發現我們。”他瞅了瞅于大妞手裏的荷包,道:“你手裏拿的荷包,跟我上個月丢的那個挺像的。”
“這是我自己繡的!”于大妞大聲強調,并把荷包胡亂塞進了袖子裏。
“算了,當送你了。”豆豆無所謂地擺擺手。那是他成親前繡的,準備給吳家人當禮物的荷包。當時繡了好多,但直到現在也只給了大伯和大伯母兩個,其他的都送不出去。
王秀才看了看于豆豆,又看了看于大妞,問道:“姑娘,那荷包你還送我嗎?”
“你剛才不是說不要?”于大妞已經被氣得抛棄了裝出來的腼腆樣子,恢複了潑辣蠻橫的語氣。剛才她好聲好氣地送,王秀才直接不要,現在知道是于豆豆繡的了,竟然又來找她要,想得美!
“要不,我花錢買?”王秀才提議。
“不賣!”于大妞怒氣沖沖地甩袖子走人了。今天在于豆豆面前丢了這麽大的面子,真是氣死她了。哪裏還有心情勾搭什麽王秀才。
王秀才掩下沒得到荷包的失望,轉頭看向吳軒和豆豆。他已經知道了豆豆成親的消息,但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吳軒。看着好像和傳言中不太一樣。
“豆豆,你是來找我的嗎?”王秀才問道。
“不是,豆豆只是陪我過來。”吳軒上前一步,擋住王秀才的視線,“是我來找你,我要進學堂讀書。”本來吳軒打算和豆豆一起上學的,現在看來,只能他自己來了。
“你要進學堂讀書?”王秀才看着吳軒比他高出整整一個頭的高大身軀,實在想象不出吳軒坐在教室裏,和一群孩子一起誦讀《弟子規》的場景。
吳軒點頭,一副我就是要上學的表情。
“這是束脩。”豆豆遞上荷包,裏面裝着一百文錢。
這個荷包跟剛才于大妞手裏的款式差不多,上面繡的蘭花。王秀才接過來揣進袖子裏,對豆豆笑道:“你們随我到學堂裏來。”既然吳軒這麽好學,那他只好勉為其難收下這個學生了。
而且吳軒來了學堂,豆豆以後肯定也免不了會過來。
吳軒重新上前一步,擋在了王秀才的視線,“我跟你去就行了,豆豆需要回家休息。”
豆豆也道:“我先回去了。”豆豆壓根不知道吳軒曾經打算過,拉他一起來學堂讀書。他小時候和村裏同齡的孩子一起上的學堂,雖然因為身體原因總是缺課,但該學的也都學過了。
王秀才望着豆豆的背影,滿臉依依不舍,被吳軒一巴掌拍在了肩膀上:“夫子,我們去學堂吧!”
“嘶——”王秀才疼得縮了一下肩膀。
——
王秀才簡單問了問吳軒的情況,知道他從來沒上過學之後,直接把他安排在了年齡最小的丁班。
丁班都是七八歲上下的孩子,太小還幹不了農活。農忙時節家裏大人都去幹活了,孩子放在學堂裏最合适不過。所以在其他班缺課嚴重的情況下,丁班的學生是最多的。
吳軒被安排在教室最後一排,一群小孩子好奇地扭過頭看他。
王秀才進門輕咳一聲,孩子們立刻面向前方乖巧坐好。
王秀才先領着孩子們背誦了昨天學過的句子,然後一個人聲情并茂地朗讀了《弟子規》全篇。讀完還特意朝吳軒的方向瞥了一眼,收獲了吳軒面無表情的凝視。
“好,今日我們學習下面的句子。”王秀才道,“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
王秀才讀三個字,孩子們跟着讀三個字。
“事非宜——”
“事非宜——”
“勿輕諾——”
“勿輕諾——”
一遍一遍又一遍,重複重複又重複。
整個教室裏回蕩着孩童嘹亮的讀書聲,王秀才也耐心十足地一遍遍教授。
當他們把同一個句子重複了第五十三遍的時候,吳軒坐不住了。
他覺得他做了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他為什麽要來學堂讀書?他真的要和這些孩子一起學習半年嗎?天吶,這簡直不敢想象。
不行,計劃必須改變。他不能再考慮什麽循序漸進了,他是天才,他要跳級!
終于熬到了這堂課結束,吳軒找到王秀才,把全篇《弟子規》給他背了一遍。
王秀才詫異:“你不是沒上過學堂嗎?”
吳軒面色不變地扯謊:“豆豆教我的。”
“《三字經》《千字文》你會嗎?”王秀才問道。
吳軒點頭,繼續扯謊:“會。”
王秀才沒有絲毫懷疑地相信了。他對吳軒并不了解,只聽村裏人說過幾句吳軒腦子不太好之類的話,看這情況,應該是村裏人誇大其詞了。
他道:“那你應該升入丙班。”
吳軒謹慎的問道:“丙班的課程是什麽?”不會還是搖頭晃腦一遍遍背書吧。
王秀才道:“丙班開始習字,每日三個大字。每旬再學一句論語。”
吳軒勉強點頭,行吧。
——
從此,吳軒開始了裝不會寫字的日子。
王秀才教完每天的背誦內容後,會輪流到各班巡視,檢查孩子們的學習情況。
他站在吳軒的書桌前面,面色疑惑地盯着吳軒寫字。
明明握筆的方式完全不對,每個字也都寫的歪歪扭扭,但神奇的是,吳軒的紙上幹幹淨淨一個墨點都沒有。他每一次下筆都輕重有度,每一次沾墨都濃淡适中,甚至每一個字都歪斜得頗具美感。
就像,就像是故意寫成這樣似的。
面對質疑,吳軒絲毫不要臉皮地嘚瑟道:“因為我是書法天才!”
王秀才依舊用懷疑的眼神看他,吳軒坦坦蕩蕩回以微笑。他也沒說錯嘛,從小時候起,每次他比賽拿了獎,都有人誇他是書法天才。
就這樣,吳軒靠着厚臉皮一路跳級。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從甲班順利畢業了。
村子裏也流傳開了關于他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