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節
始了。張氏正守在孝宗的病榻前,他的面色蒼白如紙,費力地喘息着。張氏趕忙靠過去,輕聲問道:“皇上要說什麽?”
孝宗直直的看着他,張了好久的嘴才說出一句氣若游絲的話來:“讓太醫都出去吧,我想和你單獨說說話。”
張氏語氣裏帶了些規勸的意思,“皇上……”明孝宗閉上眼去,不再說話。張氏沒有辦法,才轉過身去對一旁侯着的太醫們道:“你們先到殿外等着。”
太醫們恭敬的退了出去,明孝宗這才又睜開眼睛。他直直的盯着張氏看了一會兒,唇邊多了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這十幾年來,你的容貌似乎沒變多少,可我已經老得不像樣子了。”
張氏的眼睛滿是哀傷,可她仍然盡力擠出一個有些破碎的笑容。“皇上說笑呢,皇上還和我第一次見到時一樣呢,在我的心裏皇上從來沒有變過。”
孝宗無力的擺擺手,用略帶無奈的緩慢語氣說道:“哎,你呀就別再寬我的心了。”不只是外表,明孝宗的動作和神态都呈現出一種不合乎他年齡的老态。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虛虛的向上看,仿佛陷入了漫長的回憶之中。半晌,方又開口說道:“這一輩子好像很長,又像是一眨眼。我真的很累了,這山河我扛了許多年,如今半分力氣也沒了。一直以來,我做過些錯事,可總算不得太糟吧,等到了地下見到列祖列宗,我也能……也能……”
一陣猛烈的咳嗽打斷了他的話。張氏想要上前扶他喝水,他擺擺手拒絕了。孝宗的胸膛依然在猛烈的起伏着,他大口的呼吸着,如同一條脫水的魚。他的面色愈發蒼白,但看着張氏的眼睛期待而又熱切。
張氏的心中悲戚更甚,她努力的克制着自己的情緒,她的眼睛紅得厲害,卻沒有淚水滑落。她明白孝宗的意思,張氏開口說話的聲音抖得厲害,連她自己都覺得陌生。“皇上可是明君吶,天下的百姓都感念皇上的恩德。”
“哦,是嗎。”房間裏的氣氛依舊很哀傷,可孝宗的臉上卻浮現出一抹欣慰的神色來。他閉了閉眼睛,微微的松了一口氣。這些年以來的殚精竭慮終于可以放一放了,窮盡一生去體會到的這些感情和悲喜也終于都将要離他而去了。
孝宗握住張氏的手,卻沒有多少力道。“你不要悲傷,我自覺大限将至,生死由命,沒什麽了不得的。我已經給照兒打點好了一切,有這麽多賢良的大臣輔佐他,我很安心。”提及太子,他的語氣變得柔和很多,朱厚照和張氏是他久居深宮的人生中唯一的一抹暖色,也是他區別于諸位帝王的重要标志。
張氏的眼淚猛然滑落,她的臉上出現了兩道清晰的淚痕。孝宗想伸手替她拭淚,手臂懸在了半空中,又無力的垂下。張氏見狀,趕緊低下頭用手帕擦了淚,待悲傷隐沒了些後才擡頭安慰孝宗道:“皇上一定會好起來的,一定會好起來的。”
明孝宗無力的笑了一下,注視着張氏一字一句地說道:“我走以後啊,你要好好的過,你的日子還長呢。我把你扔下,自己先逃了,你不要怨我。”
話已至此,張氏也沒有再說自欺欺人的話。“臣妾不怨,這二十年來臣妾一直都過得很幸福。皇上,若真有來世,你等一等我。”
“到那年歲,我已徐徐老矣,你該不認得我了。”
“我能認得的,我總能認得你。”
Advertisement
“好,來世我等着你。”
這場戲到這兒算是結束了,後來的一場對內閣托孤的戲已經提早拍完了。導演示意結束以後,在場的人都微微松了口氣。林柒和裴濟當下的距離最為相近,所以在所有人之前他們先來了一個禮節性的擁抱。
裴濟一句話說得真誠,“這段時間謝謝了。”林柒也微微笑道:“我也謝謝你。”
在場的工作人員都為裴濟獻上了掌聲,導演也按例送上了鮮花。裴濟和衆人熱切的道別以後,離開了劇組。林柒想,觀衆和歲月一定不會辜負他這一番辛苦。
林柒和了了往休息室走的路上,她半開玩笑的問林柒道:“你對裴濟很有好感?”林柒先是嚴肅地否定了她八卦的猜想,又認真地說道:“能對自己選擇的事業抱有如此大熱忱的人,定然不會差到哪裏去。”
了了覺得她言之有理,也緩緩說道:“裴先生确實人很好,也很敬業,一點兒明星的架子也沒有。”
林柒不置可否,“好啦,我們幹嘛老是說這些大道理。裴濟的戲份已經殺青了,我的工作也快要結束了。這段時間你也很累吧,再堅持幾天,等這部戲結束了我們就好好地休息一下。”
當天下午,林柒又拍攝了一場和正德皇帝的對手戲。當天的拍攝結束後,林柒就回了酒店休息,上午的那一場戲還是耗費了她一些精神和體力。
她靠在沙發上,心不在焉的用手中的遙控器更換着頻道。一輪下來,也沒能找到一個感興趣的節目。她懶得起身,又往沙發裏面縮了縮,繼續周而複始地重複這個過程。
遠遠放在一旁的手機發出了微弱的響聲。林柒沒有動作,只是懶懶的往旁邊看了一眼。她辨認出那是宋鄞濯的來電,幾乎毫不遲疑的跳下沙發接通了電話。
林柒聽到宋鄞濯的聲音,原本的十分疲憊消減了八分,那剩餘的,也被她小心地隐藏起來。林柒如此,宋鄞濯又何嘗不是呢?
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懷有真切的情感,他會忘記自己的負面情緒,卻對對方的辛苦愈發敏感。
宋鄞濯問林柒最近有沒有發生特別的事情。林柒想了想也沒有什麽別的回答,就對宋鄞濯說:“我們這兒今天改朝換代了算不算?”
宋鄞濯微微地笑道:“怎麽,這進了劇組就與世隔絕了?”然後他向林柒提起了最近發生的新鮮事。他先是提起林栩,說道:“許姝媛最近纏上了林栩。”
林柒細細品味着他的措辭,她有些疑惑地重複到:“許姝媛?”宋鄞濯輕聲肯定,接着問林柒道:“你不是見過她嗎?你對她第一印象怎麽樣?”
林柒細細回想了一下,緩緩說道:“說老實話,我的直覺告訴我那是個不簡單的女人。雖然我不應該輕易對一個人下論斷,但我和她相處那短短的一會兒,我就覺得很不舒服。仔細想想她的行為處處得體,我也很疑惑于這種感受。”
她想到林栩又繼續說道:“我哥哥這個人你也是了解的,他心思重,有什麽事兒願意自己藏着,不會輕易對別人袒露。這些年,大家雖都記挂着他的婚事,但許姝媛未必是多麽适合他的人。”
宋鄞濯也默認了她的說法,他略帶憂心地囑咐林柒道:“你不要同林栩提起這件事。”
林柒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輕聲說道:“放心吧。我哥能自己解決好這些事,我們就不要再給他增添壓力了。”
宋鄞濯隐約覺得她興致不高,又寬慰她道:“最近倒也不只有這些煩心事。趙祁和北初發展得就很順利。”
林柒覺得他不會無緣無故地說這話,就開口問道:“如何?”
“北初可能還沒來得及告訴你,她和趙祁已經見上家長了。”
林柒心裏想,大概是近日忙于拍戲的緣故,自己還真有些與世隔絕的意思。她先是愣了一下,才緩緩地疑問道:“你是說趙祁去過青島了?還是北初去拜會了趙祁的父母?”
宋鄞濯不慌不忙地解答了她的疑惑,“是趙祁去了青島,就今天。”
林柒不由得感嘆道:“兵貴神速啊。”北初和趙祁實在是很聰明的一對兒,他們老早的就确定了自己想過的生活以及想要相伴一生的人。雖然他們還是傾向于對外界隐瞞戀情,但私下裏這一步步走得真是毫不遲疑。
林柒進組不過旬月,外面的世界竟然發生了這諸多變化。她也在想,他日拍攝結束,自己和宋鄞濯的戀情也會逐漸浮出水面,但她并不為此事感到惱苦。從一開始她就沒想對外界隐瞞什麽,宋鄞濯值得她明白坦蕩地去喜歡和愛,而正視自己的感情也是她的驕傲。
第☆、張氏末路
後來的小半個星期,林柒還是在重複着她的工作日程。她經常性的和宋鄞濯聯系,當然也沒有忘記和上海青島的家人通話。
她這段日子拍的戲大都是為了順應情節的發展,在此就不多做贅述。其實一個演員決定選擇一個角色或者劇本,為之投入辛苦兩三個月甚至更久,不過只是為了遇到那麽一兩場戲,經歷以後只要提及就能揚眉一笑的三四分鐘。
人生想必亦是如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是為了偶然活着的。
幸好,林柒遇到了這一部戲,這是她演藝生涯中一個不大不小的轉折。
現在林柒所拍攝的故事背景已經轉移到了正德末年,朱厚照在經歷了自在逍遙離經叛道的一生後,一次失足落水竟然讓他丢掉了性命。正德皇帝離奇的死亡就此成為了漫長的明朝歷史中永恒的一個謎。
皇帝的突然離世,讓朝野內宮都陷入了慌亂。大臣們紛紛上書請太後出面主持大局,為首的是楊廷和。他在朝中身居高位,又是帝師所以頗有威望。
林柒當下穿得已經是太後的服制,用色愈發深邃,與前幾日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度。
林柒本人只有二十二歲,所以後期的這幾場戲所有人都覺得是在冒險,無論是自身氣質還是生活閱歷她都與角色要求相去甚遠。連林柒自己也沒有多大的把握,她很清楚自己的這場戲未必會是板上釘釘,如果實在力不從心,也無非是換個備選方案而已,只要有好劇本,好演員自然是數不勝數。可她還是想盡力地一試,至少不給自己留遺憾。
現在還未正式開拍,林柒和衆多演員們開始投入排戲。入組一個多月以來,她的拍攝地點第一次從後宮轉移到了前朝。林柒身居宮殿的高處,看着殿下整齊站着的群演。她的妝容雖已描畫妥當,但身上穿的還是自己厚實的外套。整個殿內除去演員,工作人員也不再少數,但現場的氛圍卻絲毫不見嘈雜。雖未正式開拍,其莊嚴程度就已經可見一斑,林柒說着自己的臺詞,她仿佛真的能感受到幾百年前一個泱泱大國的莊嚴與氣度,與戲中內容無關的那些現代人在她的眼中竟漸漸的消隐了。
整個排戲的過程并不算短。結束後,林柒顧不得休息,疾步走回化妝間更換戲服補化妝面。她閉上眼去回憶方才的流程,化妝師在她的臉上到處抹抹擦擦。片刻之後,化妝師完成了最後一個步驟。
林柒緩緩的睜開眼,仔細地看着鏡子裏的自己。那是一個已至暮年的婦人,面容蒼老兩鬓落霜,臉上爬滿了的皺紋如同一條條深邃的溝壑。林柒沒有太大的情緒,心裏只是默默的想:哦,原來我老了是這個樣子。
她并不像大多數女人那樣害怕容顏老去,她覺得一個女人一生中外表和內裏的總和總是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數值上下,而顏色的日漸寡淡似乎又是個不可違逆的命題,所以縱使将來犧牲掉些顏色換得玲珑心竅和自在心境也不失為一樁好買賣。
劇組做好拍攝的準備後,林柒拖着大氣而厚重的服飾站在殿門外等着。戲服雖然精致繁瑣,卻并不能抵禦十二月的寒冷。林柒看重這個角色勝過她之前的每一個選擇。
導演給了她一個眼神示意,林柒沒有說話微微點了點頭。
正式開機。随着一聲“太後駕到”衆臣齊齊跪地,張氏步伐緩緩地走入大殿,在她的兩旁皆是俯首行禮的大臣。正值大喪期間,大殿裏的氣氛莊嚴而肅穆。張氏一步步行至奉天殿的高處,站在了離龍椅尚有一段距離的位置。
待大臣們都免禮起身後,張氏低沉的聲音方才從高處落到他們耳中,字字清晰而有力。“列位臣工,皇帝駕崩,但國不可一日無君。皇帝沒有子嗣,按照規矩該是從宗室中選出一位繼任新君。哀家和內閣幾位大人覺得興獻王之子聰明伶俐堪當大任,諸位大人覺得如何?”
大臣們當然異口同聲道:“太後英明。”而那位被千挑萬選出的少年朱厚骢,也就是後來的嘉靖皇帝。
張氏又接連宣布了幾道懿旨,其中內容包括遣散部分太監,拆豹房等等。正德皇帝駕崩後,張氏已迅速的反應抓住了江彬的餘黨,奪回了京都警衛部隊的兵權。她和楊廷和的通力合作穩住了朝廷內外紛亂的局勢,使大明朝平穩地完成了帝位的過渡。而她的這一系列行為也印證了她不是僅僅一個偏安後宮的女人。
懿旨宣布完畢,張氏一步步走下玉階,在大臣們“恭送太後”的聲音中走出了奉天殿。在大殿的門口她仰起頭望了望天,随即又步伐穩健地繼續向前走。
她的神色沒有絲毫異樣。只是沒有人知道,那方才的剎那失神,是不是因為她想起了成化二十二年的那一天,那是她和這座皇城的初相見。
導演示意拍攝結束,林柒站在原地松了口氣。導演走過來對她笑笑,誇贊道:“演得不錯。”林柒輕聲道了謝,方才覺得身上的服飾有些重。
此時還未到中午,她在拍攝現場見到了一個人,那是飾演嘉靖皇帝的演員楚逸。這部戲看似主線劇情跨度很長,但大多數的戲份都集中在孝宗英宗父子在位期間,而到了嘉靖年間,只選拍了一些前朝大臣後妃的結局片段,以營造出時過境遷的感覺。
而林柒和這位男演員的對手戲,也是她個人在這部作品中的最後一場戲份。如果沒有意外,今天下午她将完成自己在橫店的全部工作。
林柒和楚逸抓緊時間商榷了最後一場戲的流程,她承認自己确實有些歸心似箭,而北京已經逐漸代替青島和上海成了她下意識會想起的那座城。
當天下午一點多鐘,林柒在太後的寝宮中進行拍攝。此時,已經是嘉靖二十年了,張氏的年歲已經七十有一。嘉靖自即位之後,對這位前朝的太後娘娘就十分冷待。
現下,張氏的弟弟被查有罪。此前嘉靖皇帝的“大議禮”事件,已經在阖宮之中鬧得沸沸揚揚。經過那次事件,他确立了自己生身父母的地位,所以此時張氏“皇伯母”的身份是非常尴尬的。
嘉靖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