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過完年, 曲紅梅一家子終于要搬家了。
遺憾的是, 肖承國沒有買到新房子,以前縣城裏是有不少舊房子的, 但是最近不知道怎麽的,那些舊房子,要麽被人買了, 要麽人家不賣了。
肖承國四處托人找關系買房,都沒買着, 只能作罷,住在局裏分得房子裏。
好在局裏知道他家裏的情況,而且有市裏的郝副局長照拂着, 局裏分了一套大點的屋子給他,面積不低于30平方米,在個職工家庭一家老小都住10幾平方米的年代,這個屋子算大了。
有了房子, 肖承國先把曲紅梅和兩個孩子的戶口、糧食關系轉去了縣裏, 再到單位住房附近的機關小學給兩個孩子提前報了名。一個讀小學, 一個讀幼兒班,便開始搬家起來。
要搬去縣城裏住,小英和佑佑都舍不得離開石頭, 一直問石頭:“哥哥, 你為什麽不跟我們一起去縣城?縣城多好玩啊,咱們可以一起玩,一起上學, 多好啊。”
石頭內心也舍不得,不過還是堅定的搖頭道:“我不去,我爺爺在哪,我就在哪,我不能離開他。”
石老爺子其實是想讓石頭跟着曲紅梅他們走的,可是石頭堅持要跟着他。
他身子骨不好,眼看沒幾年活頭了,不想麻煩人家兩口子,也舍不得離開自己呆了一輩子熟悉的鄉下。
猶豫了再三,他還是決定不去縣城,就讓石頭再陪他幾年,等他死了,再讓石頭跟着肖承國他們夫妻倆。
聽石頭說不去縣城,小英舍不得的哭了起來:“那石頭哥哥,你在家裏一定要好好的照看好我們的雞仔噢,我想吃它們生的雞蛋。”
因為住得是局裏分配的房子,自家養的雞自然是不能帶了,只能帶日常用具去。
小英舍不得石頭,也舍不得那些雞仔,眼瞅着再養個一年半載,那些雞就可以生雞蛋了。
她平生最喜歡吃雞蛋,以前在大院的時候,奶煮雞蛋都不給她吃。她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狗蛋幾個,狼吞虎咽的吃着雞蛋。自己只能吃捏碎的雞蛋殼過過瘾,吃雞蛋已經成了她平生的執念。
雖說現在日子過的漸漸好了,曲紅梅改過自新後,從未克扣過她的糧食,知道她喜歡吃雞蛋,總會去副食店買雞蛋給她。
她總吃不夠,總想吃自家母雞生的雞蛋,臨走前也不忘記囑咐石頭照顧好家裏的雞仔們。
石頭:“放心吧,雞仔們我會照顧好的,等它們長大以後生了雞蛋,我會全部存起來,攢到一定的數目就送到縣裏給你吃,一個不留。”
小英這才放心了:“那好啊,我等你。”
曲紅梅心裏也不好受,她能感覺到石頭是想跟他們一起去縣城的,可他孝順,知道自己爺爺身體不好,不願意去那喧嚣的縣城裏生活,只能按下自己蠢蠢欲動的想法,眼睜睜的看着他們走。
曲紅梅把石頭召喚到一邊,從包裏拿出五張大團結,二十斤糧票給他說:“媽走了以後,家裏就剩你們爺孫倆了,你要照顧好你爺爺,不要讓他老下地幹活兒,累壞了身體,不值當。這錢和糧票你都收着,以備不時之需,以後我和你爸每個月給你郵寄點生活費回來,供你讀書上學。你可不許推脫,這是爸媽的心意,你爸工作不忙的話,每隔五天回來看你們一次,忙得話就十天一次。等小英他們讀書放周末,我們便每周回來一次。我們不在家的日子,你要好好的照顧好自己,有什麽事情,去找大隊長,讓他給我們帶口信兒,我們會盡快趕回來。還有,我原本是想養條狗看家的,但是小英怕狗,我就沒養,我們走了以後,你可以養一條看家......”
她一字一句,仔細的叮囑着,像極了石頭娘在世的時候,把石頭當成心肝一樣疼。
石頭握着手裏的錢和飯票,不知道為何,心裏難過的想哭,那是一種離開疼愛自己的溫暖母親懷抱,即将一個人面對所有風雨的未知恐慌感。
他突然舍不得曲紅梅走了,緊緊抱着她,在她懷裏嗚嗚咽咽的哭了起來:“媽媽,我舍不得您。”
這是石頭到肖家後,第一次露出如此孩子的一面,曲紅梅怔了怔,眼圈一下紅了,伸手拍着他的後背道:“我也舍不得你,不過我們又不是生離死別,我們每個月都會見面的。好孩子,快別哭了,把錢收好,別讓其他人看見。”
石頭懂事的點點頭,轉身把錢藏在屋裏,接着跑出來,幫着肖承國忙裏忙外的搬東西。
局裏分的房子就是間空屋子,裏面什麽都沒有,家用具啥的,都得自己備。
床、櫃子這些,肖承國早就托人造了一套放在了新屋子裏,現在要搬的就是些被褥、衣服、曲紅梅前幾天在山上弄的豬肉,日用具等等。
這麽多東西,肖承國自然帶不走,于是借了大隊的牛車,把所有東西一股腦兒的往車上搬。
石老爺子一看車上有那麽多的位置,便把種在院子裏,還有十來顆新鮮翠綠,每顆不低于五斤重的大白菜全砍了。
又連扯兩三斤重的十來顆大蘿蔔放在車裏,還把曲紅梅以前做的醬菜酸菜壇子啥的,全都擱在了車上,讓他們帶去城裏吃。
曲紅梅他們原本不打算要的,可石老爺子堅持給,用他的話來說:“到了縣裏,又沒個土地給你們種東西,你們吃啥用都得買,那多費錢兒。把這些菜帶上,能節省錢不說,自家種得,味兒好,吃得又放心。以後家裏種了菜,每隔一段時間就讓承國來拿菜,你們就不用買菜了。”
曲紅梅看他一副生怕自家孩子出門餓着,有什麽沒東西沒帶上,到時候麻煩的樣子,只能無奈的統統帶上,跟石老爺子和石頭揮手道別,抱着小英和佑佑上到牛車,肖承國便趕着牛車,跑了起來。
車子跑動起來後,兩個孩子扒拉在車子邊緣,一直跟石頭揮手道別。
車子漸行漸遠,石頭和石老爺子的身形也越來越小,原本石頭是站在院門口目送他們的,看到車子跑得越來越遠後,他突然跑動了起來,一直跟着牛車後面跑。
那情景,是那麽的似曾相識,曲紅梅恍惚在石頭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子,眼淚唰的一下流了下來,沖着石頭大喊:“石頭,不要追了!當心磕着自個兒,媽很快回來,媽下周就回來看你!”
話音剛落,石頭跑得太急,一下從土墾滑落,倒在了地上。
小英和佑佑一同“啊!”了一聲,佑佑急的大哭起來,喊肖承國:“爸爸!石頭哥哥摔倒了!我們回去,快回去!哥哥摔倒了!”
肖承國抿着嘴沒吭聲,手上鞭子一揚,狠狠抽在了水牛的背上,水牛吃痛,跑的更快。
很快石頭的身影消失在衆人的面前,牛車後面的母子三人哭得稀裏嘩啦。
車子行進了一段距離,後面三人越哭越厲害,肖承國沒辦法,把牛車停靠在一邊,轉身去到車後頭,抱着娘仨挨個哄:“別哭了,我們又不是不回來了,過幾天我們就回去,我們能見着他們。”
曲紅梅紅着眼睛:“可是石頭摔倒了,他一定摔得很疼,也許摔破了皮,需要我給他上藥。那個傻孩子,受了傷也不知道上藥,就知道傻傻的挨着,萬一留下傷疤可怎麽好......”
小英委屈狀:“石頭哥哥一定摔得很嚴重,喂不了我的小雞仔了。小雞仔吃不飽就長不大,長不大就生不了雞蛋,我的雞蛋......”
佑佑抽噎着:“石頭哥哥,我好想您,我的玩具你還沒給我做好......”
肖承國:.......
最終一家人還是沒掉頭回去,因為肖承國說了一句,石頭已經是大孩子了,磕着碰着,他會自己處理傷口,他們掉頭回去,又得一番‘生離死別’,到時候還要不要搬家了,娘仨這才作罷。
牛車一路晃悠悠,中午之前到了縣公安局家屬樓區的大院門口。
家屬樓就在縣公安總局的後面,臨近縣委政府大樓,中間隔了一條水泥路。
政府大樓是全新的五層紅磚摟,公安家屬樓則是青磚瓦房和兩棟紅磚筒子樓混搭。
肖承國知道曲紅梅不喜歡住那些格局小的屋子,便沒要那種十幾平米的紅磚樓,要的是樓下那種年代久遠,看起來有些舊的青磚瓦房。
瓦房格局都比較大,一個院子裏面住四戶人家,大家共有一個廁所,一個水籠頭。
比那些紅磚樓,一層七八戶人家共用一個廁所,一個水籠頭方便多了。
縣公安局的家屬樓,自己占一個大面積的地方,四面修有圍牆、大鐵門,門口有門衛,不是裏面的家屬進入的話,需要登記,治安方面十分安全。
從大門進去,就是兩棟嶄新的紅磚樓房,緊接着是一個很大的食堂,家屬娛樂活動室,一個小操場和小花園。
再往前走,就是一片片低矮陳舊的青磚瓦房,這裏就是曲紅梅他們要住的地方。
這會兒快到飯點了,家屬樓很多家屬正準備做飯菜,或者去食堂打飯菜。
肖承國把牛車停在家屬樓門口,引來很多家屬的目光。
有那認識肖承國的人,就笑着跟肖承國打招呼:“喲,肖公安,分了房子,終于把媳婦兒和孩子接到咱們這裏來了啊。這是弟妹吧,長得可真俊,倆孩子也長的好看,肖公安可真有福氣!”
說這話的叫林大姐,是縣公安李科長的愛人,在公安資料室做着閑差。
為人直爽,脾氣很好,跟大家夥兒都處得來,還是個熱心腸的人兒。
他們兩口子跟肖承國他們住一個大院裏,趕巧碰上了肖承國他們一家子,笑着誇贊了曲紅梅娘三一番。
好聽的話誰都愛聽,肖承國也不例外,驕傲的挺起胸脯,“林大姐說得是,我也覺得我有福氣,能娶着這麽俊的老婆,生了這麽好看的兩個孩子。”
曲紅梅坐在車上,聽到他如此不害臊的話兒,臉忍不住紅了紅,拿眼瞪肖承國:“也不介紹介紹。”
她初來乍到,兩眼抹黑,誰都不認識。她看得出來那個大姐沒惡意,也不知怎麽稱呼人家。
“是我的錯兒。”肖承國回過神,跟曲紅梅介紹說:“梅梅,這位是林大姐,李科長的愛人,跟咱們住一個大院兒。林大姐,這是我愛人曲紅梅,兩個孩子,女孩兒小名叫小英,男孩兒叫佑佑。”
曲紅梅自來熟的喊了聲:“林大姐好,您這是去打飯吶?”
小英和佑佑都記得媽媽教導的禮儀,出門遇上比媽媽年紀大的,甭管認不認識,都要喊嬸兒。
于是齊刷刷地喊:“嬸兒您好,您長得也很漂亮,也很俊。”
平心而論,林大姐長得真不俊,細眉細眼的,皮膚還不好,有很多血絲和斑點,一笑起來眼睛彎得只有一條縫兒。但勝在她的長相比較和善,看着很好相處,跟好看絕沾不到一點邊。
曲紅梅嘴角抽了抽,深知道這倆孩子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領,也不知道他們是打哪學的。
林大姐還頭一次被小孩子誇贊她說好看,登時眼睛笑成一條縫兒,“喲,這倆小乖乖的嘴兒可真甜,太讨人喜歡了。”
又對曲紅梅說:“你是曲知青吧,我聽肖公安提過你,說是你北京人兒,父母在北京教書,你是高中畢業,可是個文化人兒呢。我是打算去食堂打飯的,你先別搬家,趕了大半天的路,肯定餓壞了。你先随我去食堂把飯打了,不然一會兒好菜都被打完了,你們只能啃冷饅頭。一會兒打完飯,我叫人過來幫你們搬東西。噢,對了,你有飯盒沒有?沒有,我回去給你拿個。”
林大姐是故意說這番話,提起曲紅梅是北京人,給那些看不起肖承國和家人是鄉下人出門的人一個警鐘。
告訴他們,人家兩口子是有背景的人,別想着人家是新來的,就可勁兒的欺負人家。到時候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都沒地方去哭。
一時周遭看熱鬧的人們都神色各異,肖承國是個瘸子,被郝副局長特招進刑偵大隊當公安已經是破格。
大家聽聞他是泥腿子出身,以前雖然當過幾年兵,不過是過去式了,大家夥兒都等着看笑話兒,看一個腿瘸的公安是如何去工作,如何追捕犯人。
沒成想,人家肖承國工作了一個多月,就連破兩個大案子,還領頭抓捕了十幾個重案犯。
據說當時有個罪犯逃跑,肖承國立馬追了上去,跑起步來健步如飛,一點都看不出來是個瘸子。
上頭嘉獎了肖承國兩回,聽說他要分房,還專門給他分了一套科級幹部才能分到的30多平方米的寬敞房子。
這種待遇,足以證明上頭對肖承國有多重視,他升職當幹部是遲早的事兒。
現在他的愛人背景也不小,一時衆人不敢小瞧他們,湊了一會兒熱鬧後就各自散去。
曲紅梅哪裏不知道林大姐的心意呢,原本還奇怪這個跟她素未謀面的人怎麽幫着她說話。當看到林大姐手裏拎了好幾個飯盒,其中有個飯盒是嶄新的,橢圓形時,曲紅梅一下明白過來了。
那個造型的飯盒是北京特有的飯盒,是當初曲父從北京全聚德烤鴨店拿回來的,造型別致,他們縣城是沒有那個造型的。
顯然是肖承國拿了一個飯盒給林大姐,人家記得肖承國的人情,這才幫着他們說話。
曲紅梅樂了,忙從牛車上的行禮裏,拿出四個跟林大姐手上一樣的嶄新飯盒出來,露出一口白牙道:“我有飯盒,勞煩林大姐你帶我去打飯。”
林大姐卻沒動,朝肖承國的方向努努嘴,曲紅梅有些懵逼,心說這什麽情況。
肖承國從自己的口袋裏掏出幾張糧票和一張飯卡遞給她說:“家屬樓的食堂隸屬于局裏,公安各部門和家屬都在食堂吃飯,雖然有福利,不過吃飯得自己給票,還得拿飯卡,不然有錢也買不到飯吃。”
原來如此,曲紅梅恍然大悟,瞧着周圍的人行色匆匆,拎着一堆飯盒往食堂跑的樣子,當下也不敢耽擱,抱着四個飯盒跟着林大姐往食堂走。
兩人到食堂的時候,食堂裏人聲鼎沸,大部分都是家屬區的女人們拎着飯盒過來給一家老小打飯,也有很多公安和公安局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來食堂吃飯。
林大姐帶着曲紅梅到一處人少的窗口排隊,有和林大姐相熟的中年婦人看見她領着一個年輕的女人過來,就問她是誰。
林大姐笑着答:“這是肖公安的媳婦兒,曲紅梅同志。人家可從是北京下鄉來的知青,現在跟着肖公安到縣裏來,你有啥好工作,記得給曲同志打聲招呼,以後大家也有個伴兒。”
“喲,北京人兒啊!”中年婦女驚訝的瞪大眼睛:“你咋不回北京呢?前段時間不是有回城函可以回城。”
林大姐就說她:“這話說得,那回城函可是優先那些未婚未育知青們,曲知青都已經結婚生子了,回城就得離婚才能回去,你看咱們曲知青像那種人嗎?!”
我就是那種人,前世就是。曲紅梅心中苦笑,面上笑着跟林大姐說:“不瞞林大姐您,我剛開始聽到知青可以回城,心裏老激動了,千方百計的想回去。後來一想,我回去了又能做什麽?時代變了,父母也變了,回去也只是換種方式活着罷了。既然到哪都是個活兒,那我還回城做什麽,我就守着我的愛人孩子也是一樣過。林大姐你說得對,我最近在找工作,您要是有什麽好工作有空缺的,一定要記得知會我一聲,我一定會好好的報答您的。”
之前曲紅梅就跟肖承國商量過,要在縣城裏找份工作做,她不想當米蟲,想打拼自己的一番事業。
肖承國原本打算在公安局給她找份閑差的,被曲紅梅拒絕了。
肖承國才到公安局上班一個多月,自己都還沒站住腳跟,就給她開後門弄工作,鐵定會引起別人的不滿,說不定舉報肖承國,開了他這份工作。
能得到這樣一個國家機關人員的工作不容易,曲紅梅不想肖承國丢掉這份工作,便打算在外面找份工作做。
以她高中文化的學歷,要找份好工作并不難,也就不推掉林大姐的好意。
跟林大姐說話的女人姓許,別人都叫她許大姐。
許大姐一聽曲紅梅是北京來的,頓時高看了曲紅梅兩分,說:“林大妹子,你還別說,我這兒,真有幾個空缺位置。你知道咱們縣裏的煉鋼廠吧,67年的時候精簡下鄉了不少工人回鄉下,現在時代不同了,國家鼓勵工廠加多生産,促進多個工作崗位,那個鋼鐵廠最近在招人呢。”
“鋼鐵廠招人?”林大姐皺眉,把許大姐從後面拉到她和曲紅梅排隊的中間位置來,也不管旁人的抗議聲,用三個人聽得見的壓低聲音說:“許大姐,那鋼鐵廠是重工工廠,都是男同志幹得活兒,曲知青一個嬌滴滴的女人家,哪幹得了那些粗活兒。”
許大姐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這次鋼鐵廠不僅僅是招工人,鋼鐵廠的廠委還招職工、會計,廠裏的工會也招職工,職位很多,但都是高學歷的優先,曲知青不是高中文化,要去應聘這些閑差,綽綽有餘。”
鋼鐵廠的廠委和工會招人?曲紅梅眼睛都亮了,平心而話,她是不想去做工人的,倒不是她吃不了苦,而是她的學歷擺在那裏,當個工人實在大材小用。
這時代的人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鄉下的人能讀個小學,認識幾個大字兒,人家都覺得你是個文化人兒了。
這時代可沒有九年義務讀書的說法,孩子們都得從小學開始考,比如小學考初中,考中了才能繼續讀,沒考中除了複讀之外,只能放棄學業幹活去。
一個落後的鄉村大隊裏,家裏有個考中初中的學生都算不得了。
要是考中了高中,那等同于天上掉餡餅兒,因為在67年以前,靠中了高中,國家是分配工作。
如果考中了大學,那就是文曲星下凡,國家不但管分配工作,優異者還會送出國去深造。
等學成歸來,各種頂好的工作和福氣排排隊的等着,那是讓人羨慕都羨慕不過來的天大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