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王國君教跳忠字舞
? 一九六七年二月八日,是農歷除夕。
今年的年關與往年不同。堂屋裏的“天地君親師”換成了領袖的畫像。沒有了袅袅的香煙,沒有了紅紅的火燭,沒有了紙錢跳躍的火焰,甚至連清油燈那豆大的火頭都沒有。門和柱頭上沒了喜慶的對聯,依舊破敗而蒼涼地矗着。女人們的身上沒有了花衣服;男人們依舊穿着昨日的寒裝。祖宗的墳頭上沒有了飄飛的挂山錢和祭祀的香火。自從造反派挨家挨戶“破四舊”之後,沒有哪家再敢搞這些被稱為“四舊”的“封建迷信”的東西了。一切都是那樣的清冷和平淡,連空氣也變得沉沉。只有孩子們的追鬧嘻戲,才顯出一些新年來臨的氣息來。
年三十下午,王國君殺了一只大公雞——說是大公雞,其實也就四斤來往重。殺一只雞公,是沒有人管的——打幹洗淨之後,套根純子吊在樓杄上,便提了把鋤頭掏檐溝去了。他老婆陳冬秀也頭帶鬥篷,拿一把綁了很長杆杆的掃帚打掃房裏已經堆積了一年的揚塵。
大女兒翠翠上山割豬草——她要把明天的豬草都割好。正月初一,無論什麽人家都是什麽事情都不做的,這是上代人上上代人上上上代人傳下來的規矩。大兒子水泉上山撿柴——其實王國君也沒指望他兒子能撿多少柴,他知道他兒子不是這塊料。小兒子只有三四歲,跑進跑出的在家裏玩,時不時地問問:“阿伯,雞肉好沒?我要吃。”
高灣山頂上的大喇叭播放着《紅燈記》裏李玉和的唱段——“獄警傳,似狼嚎,我邁步出監……”
天色暗下來了,女兒和兒子都回來了。陳冬秀也把揚塵打掃幹淨,只有王國君的檐溝還沒掏完。女兒宰豬草喂豬,老婆開始做年夜飯——一年一次的年夜飯是必須重視的。
王國君叫水泉拿來鋤頭幫他把最後一點掏完,把裏裏外外又掃了一遍。
“阿伯,為啥子平時你們都不打掃,非得要等到大年三十才打掃啊?”
“哪個跟你說的平時沒打掃?我那地下好久又不是幹幹淨淨的?”陳冬秀反問水泉道。
王國君看了陳冬秀一眼,轉過臉來對着水泉道:“想知道啊?”
“想啊。”
“你曉得大年三十叫啥子不?”
“不是叫三十夜不?”
“這大年三十啊,叫做‘除夕’,是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除夕’中的‘除’字是‘去除’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是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歲尾年頭,人們都要除舊部新。‘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也就是說的這個道理。所以,各家各戶都要把房前屋後打掃得幹幹淨淨,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希望在新的一年裏能夠更好。這在從前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臘月二十三就要開始做的。”
“哦。”水泉好象明白了,埋着頭做着他手裏的事情。
幺爸兒王國成他們已經開始吃年夜飯了。孩子們也很知趣地都圍在竈邊,不去竈房門外。三十夜,是不能吃別人家東西的。
Advertisement
終于等到開飯了,孩子們急切地圍上桌子,喉嚨裏不住地吞着口水。年夜飯也着實簡單:一碗臘肉,挺肥的;一碗糖肉,也不瘦;一碗紅燒雞,土耳瓜比雞塊多——一只雞只燒了一個頭和一只腿,取其有頭有尾的吉意,其餘的還得留着,等有客人來時燒一點待客,直到新年過完;兩碗與肉一起煮過的蘿蔔,有紅蘿蔔、白蘿蔔,還有幾匹青菜葉子,寓意青青白白順順序序。
王國君把他媽請到上席坐下來。
全家都沒有動筷子。
桌子正面的板壁上貼着領袖的畫像。王國君叫全家人都在桌子面前站好。他說,從現在起,我們都要按照上級的要求,要憶苦思甜。列寧說過,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是□□把我們從苦難中解放出來,讓我們過上了幸福生的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要從心底裏忠于□□,忠于□□思想,忠于□□的革命路線。對□□、□□思想和□□的無産階級革命路線,要無限崇拜、無限熱愛、無限信仰、無限忠誠。我們每天說了啥話,做了啥事,都要向□□他老人家早請示晚彙報。我今天給你們做個榜樣,以後早晚都要做,先做了,才能吃飯。
他兩腳并攏,兩手貼腿,虔誠地面對□□像低下頭,口中念念有詞起來。
他老婆看他那樣,忍不住笑了笑。
他立馬制止,笑啥?這是嚴肅的事情,是忠不忠于□□的事情!
他的孩子們默默地看着他,不敢出聲。他念了些什麽,孩子們也不明白。直到他念完了,說了聲“吃飯。”大家才狼吞虎咽,風卷殘雲一般吃起來。
“好肥哦!”水泉夾了一塊肉放在嘴裏,那油從嘴角上冒了出來。他一邊嚼着一邊說道。
“就是要讨你這個吉口!”陳冬秀笑笑說。
随着一陣碗筷碰撞和咀嚼吞咽,那些飯菜,便剩者不多了。孩子們打着飽嗝摸着肚子很惬意地離開了桌子,王國君這才慢慢地吃着碗裏剩下的東西。
“要是我們過年也能殺上一頭豬,那就可以敞開肚子随便吃了。”他自言自語地道。
“糧食都不夠吃,你還想殺豬過年?你就想吧。”他老婆搶白道。
“偉大領袖□□教導我們說,‘窮則思變’,我想會有這一天的”,他說。
沒有鞭炮,沒有焰火,只有孩子們盡情的嘻鬧。這個時候,大人們是不會幹涉他們的。王國君搬來幾塊樹格蔸,在竈前的火塘裏燒起了格蔸火,他和孩子們圍着火烤着。
沒有點燈,因為煤油不多,要節約,不然連做飯、喂豬照明都不夠。火塘裏紅紅的火苗跳躍着,投射在周圍的壁頭上,滿屋子都是跳動的紅光。
“今晚都遲點睡哈,”王國君對孩子們說。
“為啥呢?”水泉問道。
“守田坎,不守田坎田坎垮了裝不起水,栽不起秧子,明年就沒得飯吃。”陳冬秀說。
“在這兒守到它就不垮了?”水泉歪着頭看着她問。
“垮了你就趕快修起啊。”陳冬秀笑了起來。
“古時候人們大年三十晚上都不睡覺,叫‘守歲’,”王國君說。
“為啥要守歲啊?”兒子問。
“打破砂鍋問到底!”陳冬秀笑着輕輕地打了水泉一下。
王國君的興致一下子上來了,滔滔不絕地講道:“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居住在深山老林裏,人們叫它‘年’。它的形貌兇惡,生性兇殘,專門吃飛禽走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人們都非常害怕它。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它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跑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口鮮,而且都是在天黑以後來,雞叫時候,它就回到山林中去了。”
“人們過這一夜,就象過鬼門關一樣叫人害怕,因為不知道什麽時候‘年’就會進來把他們吃掉。百姓們把這可怕的一夜稱為‘年關’。算準了這個日子,到了晚上,人們滅了竈裏的火,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院子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
由于這頓吃了以後,不知道明天是死是活,所以都弄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夜的習慣。”
“哦,真有‘年’嗎?”
“傳說,別怕哈。”
“哦。”
“明天早晨,都要早點起床。你阿伯早點去挑水,你姐幫搓湯圓。其他的都不準亂說話哈。”
“咋的?”
“初一早晨,男人早起挑水,招財進寶;吃湯圓,表示滾得起走;不亂說話,吉利。就你問題多!”陳冬秀說。
“哦。”
……
孩子們睡了,王國君和陳冬秀把泡好的糯米在手磨上推出來,壓在磨子下面才去睡下。
初一早晨,水泉起床的時候,母親和姐姐已經在竈上搓湯圓煮了。他洗了臉,就習慣性地跑到竈臺邊看。
那湯圓才丢下鍋裏的時候沉底,煮好了就浮上來。看得高興了,他随口說道,“有的沉下去,有的浮上來”。他母親聽了,舉起刷把頭說,“要不是初一早晨,我就給你封印了”。他摸不着頭腦了,明明是一些沉下去一些浮上來,我咋就說錯了?明明是要打我,咋又不說打,要說是封印呢?
吃過早飯,王國君把女兒兒子以及侄兒侄女招呼過來說,今天大年初一,高興。來,你們排好,我教你們跳“忠字舞”。
他先作了示範。來哈,看好。基本步,右腳左、左腳前、右腳右、左腳後,一、二、三、四,看好沒有?大家一起來!
孩子們嘻嘻哈哈一陣亂跳,亂成一團,沒學出個步伐來。他拿來火炭,在地上畫了幾個十字,叫他們踩十字的四方。這辦法挺靈,不一會,步子會了。可還得有手的配合。他示範了幾下,孩子們也跟着學。大女兒靈光,不一會就學得有模有樣,跳起來還真是那麽回事了。
他又進行了綜合訓練。他口裏唱着歌,叫孩子們跟着他的節奏來跳。“敬愛的□□,敬愛的□□,你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你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我們有多少貼心的話兒要對你講,我們有多少熱情的歌兒要對你唱。千萬顆紅心,向着北京,千萬張笑臉迎着紅太陽,祝福你老人家,萬壽無疆!……”
“來,加上手的動作。”王國君拿出來兩根紅布帶,一手拿一根,随着腳步,搖動起來。那舞步,那節奏,那舞動的身軀,那洋溢的笑容和飄飛的紅布帶,使他忘卻了一切。
孩子們也跟着搖頭晃腦,手舞足蹈,嘻嘻哈哈……
新年的喜氣,充滿了整個院壩,飄進了每個人的心裏……
“哥,杜文龍在喊。”王國成從外面回來,對王國君說。
“喊啥?”
“喊人些拿起鋤頭去鏟草皮,搞‘三面光’。說是要過革命年,出政治工……”
“哦。哪,去嘛。”他扛起一把鋤頭,出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