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珠錦換好衣服過來, 就看到和琳在那兒安慰豐紳殷德,豐紳殷德眼眶還是紅紅的,低着頭一聲不吭。
“叔父。”珠錦跟豐紳殷德一樣稱呼和琳,跟他打了個招呼。
和琳對珠錦的态度就沒有對待豐紳殷德那麽好了。
劉全找上他的時候, 把珠錦的反應都說了。在和琳看來, 珠錦剛嫁過來沒多久, 心還是向着外面的,根本沒把這個家當做自個兒的家, 否則怎能在知道和珅被捕入獄後這麽不盡心?
豐紳殷德難過, 也不見她來安慰。
“十格格。”和琳隐藏起怒火,态度并不恭敬,“兄長府上出的變故您可知道了?”
“叔父……”豐紳殷德感覺到了和琳的咄咄逼人, 他理解珠錦的苦衷, 并不想珠錦在他的親人這裏受委屈。
和琳把豐紳殷德當小孩子看,豐紳殷德性子又軟, 他的話根本沒被和琳放在心上, “十格格應該知道出嫁從夫的道理?您既然已經離開皇家, 便與和家一門榮辱與共, 兄長要是出了什麽事兒,對您沒好處。”
“叔叔, 十格格她……”
“德兒你別說話,十格格大家出身,我倒是想聽聽,她有什麽特別的見解。”
能在乾隆面前說得上話的, 除了和珅就是珠錦。珠錦不幫忙,和琳真的很生氣。
和珅落到這個下場,珠錦功不可沒。她與和珅也有感情, 再加上對豐紳殷德的愧疚,隐忍不發,反而做出堅強的模樣安慰別人,珠錦心裏也很難受。
現在被和琳質問,珠錦的委屈一下子就忍不住了。
她仍面無表情地看着和琳,眼淚不住地往下流。珠錦沒有拿帕子擦拭,微微睜大眼睛,直視和琳,“您的意思是我什麽都沒有做嗎?我今兒已經進宮去向汗阿瑪求情,可是證據确鑿,就算汗阿瑪有心饒恕他,也沒有理由寬恕,否則大清律令與國法何在?”
和琳印象中的十格格是個很強勢的人,完全把自家侄兒壓了一頭,豐紳殷德在她面前,就像只可憐的小羊羔,毫無主見,任人宰割。
沒想到說了還沒幾句話她就哭了,和琳有些心虛。
Advertisement
他怎麽着也都三四十歲的人了,至于跟一個小姑娘計較?豐紳殷德在他看來是個孩子,十格格和豐紳殷德歲數也沒差多少,一樣是個孩子,哪裏有那麽多花花心思?
但要是讓和琳道歉,他真拉不下這個臉來。
珠錦繼續道:“說來也奇怪,您為什麽不去責怪阿瑪他做錯事,反而怪我沒有救他?阿瑪如今已經不同于往日,何至于做出這等事情?莫非以為我是神仙,只要把我娶回家,便可以為所欲為,高枕無憂了?”
“十格格……”豐紳殷德頭一次見珠錦哭,心裏也難受得不行。是他太沒用了,一點忙都幫不上,反而讓珠錦忙前忙後,替這個家操勞。
不過豐紳殷德也習慣了珠錦處處都比他強,并未因此覺得難受。只想着快些做出一番成就來,好把妻子護在身後,替她遮風擋雨。
他身上沒有手帕,直接撚着潔白的袖口,幫珠錦擦眼淚。這個時候不好講長輩的壞話,豐紳殷德也不知該如何安慰珠錦,只一個勁兒地說,“你的委屈我明白的,我都懂,我不怪你,別哭了,我心疼。”
和琳被珠錦說的啞口無言。
确實是這個道理,只是和珅聰明,向來主意很準,和琳一直對和珅唯命是從,事實也是如此,他與和珅一文一武,穩步升遷,很快就會做到文官和武将之首,完成少年時的心願。
和琳比和珅小了幾歲,和珅對他來說,更像是父親,不止照顧他的日常起居,還教導他學業。他從來沒有想過反抗和珅的權威,也沒有想過和珅的對錯。
珠錦說:“您戰功顯赫,想來可以将功折罪,不會受到嚴重的懲罰。但是阿瑪可就未必了,他做出的功績,可有不少都是摻雜着百姓的血肉,功勞或許有,但絕對比不上過錯。在他做這些事的時候,您為什麽不勸着他?您難道不清楚,欠債還錢殺人償命的道理嗎?”
這話說的就過分了,對和琳而言,堪稱誅心。
和琳過來是為了商量對策的,看到珠錦之後怒從心中起,先把她說了一頓,話題莫名其妙就歪成了到底是誰的錯,最後又變成了和琳的錯。
和琳是個武将,思辨能力比不上和珅,很快就被珠錦帶到溝裏去了。他覺得有哪裏不對,理智地避開這個話題,“好了好了,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你剛才說已經進宮面聖,皇上那邊怎麽說?”
珠錦也不再糾纏,“自然是秉公辦理。阿瑪的同黨,也都會一網打盡,您最好早些做出準備。”
珠錦剛才說的都是真心話,和琳的戰功也就比福康安差一些,有時候他還會和福康安合作,算是武将中數一數二的官員。
而且貪污受賄的事情,和琳雖然也沾了,比起和珅就差了很多,而且許多事情都不是他親自經手的,應該不會論斬。
但他是和珅的親弟弟,乾隆怕和珅黨派勢力反撲,自然也要把和琳控制起來。
“您這段日子最好別亂走,也不要再見其他人,我是為了您好才有此一言。”珠錦抹了抹臉上的淚水,紅着鼻子對和琳道,“汗阿瑪大概早就派人盯着你們呢。”
和琳想明白珠錦話裏的意思,心中一冷,背後發涼。
确實有這個可能!
只要派人看着和府,劉全去跟什麽人接觸過一目了然,他也逃不了。恐怕那些能派上用場的人脈,早就被乾隆發現了!
他六神無主,只能向珠錦求教,“公主覺得我該怎麽辦?”
“等。”珠錦說,“什麽都不要做,只管等。”
和琳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照做。
他離開和府,回到自己府上,從此閉門謝客,誰也不見。偷偷過去找他,企圖尋求出路的人吃了個閉門羹,思考着要不要投靠別人,結果什麽都沒來得及做,就被血滴子抓進了獄中。
珠錦與豐紳殷德也在等。
和珅已經很久沒有回來了,豐紳殷德心裏急得很。馮氏也發現了不對勁,向劉全問過話,清楚前因後果之後,反倒比豐紳殷德更加鎮定。
“我早就知道會有這一日了,只是可惜了十格格,跟着我們一起受苦。”馮氏态度依然溫和,在這個時候有一種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的氣質,讓豐紳殷德心中堅定了很多。
珠錦說:“額捏還說這些做什麽?都是一家人了,再提那些沒影的事兒,反倒讓我覺得疏遠了。”
“是額捏不對,說錯了話。”
珠錦道:“阿瑪會有今日,與汗阿瑪脫不了關系,與我也不能說完全無關。說來說去,他也不過是想讨汗阿瑪歡心而已。汗阿瑪糊塗,到底是皇帝,沒人敢挑他的不是。”
豐紳殷德和馮氏都心道:也就你敢說他的錯處了。
珠錦把府上自個兒的嫁妝,還有馮氏的嫁妝,以及和珅這些年的俸祿列了個單子。弄得差不多之後,紀曉岚帶着人來抄家。
紀曉岚是個溫和的中間派,與和珅并無太大恩怨,抄家時也不粗魯,留足了面子。珠錦直接把單子交給他,讓他看着将其他東西拿走。
侍衛們又搜出來房契、地契,并着那些金銀珠寶、玉器古玩,绫羅綢緞一起列了個單子,粗略估摸着得有白銀七八千萬。
這個數字對所有人來說,都大得離譜。紀曉岚也吃了一驚,沒想到和珅家裏有這麽多錢。但是對珠錦來說,只能是平平常常。
畢竟歷史上的和珅被搜出的現銀就有兩億六千多兩,再折合那些産業,約莫總共十一億兩白銀。嘉慶拿着國庫每年七千萬兩的稅收與和珅的家産比較,瞬間就酸了。
這些錢對和珅來說,就是一堆擺設,對于清朝而言,卻是民脂民膏。
珠錦站在屋前,看着一箱箱的東西被擡走,心中毫無波動。豐紳殷德看到自幼長大的家變得面目全非,唏噓不已。
馮氏道:“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交出去也好。現在倒是清閑,總算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我打算把嫁妝拿出一部分換成現銀。”珠錦跟二人商量,“我的嫁妝裏有不少東西都用不着,只是容額捏和額捏怕我排場小了,特意添上的。不如讓它們做點實事,也不必放在箱子裏落灰了。”
豐紳殷德沉默不言。
“日後客人來的少了,用不着這麽多仆人待客,只留下一些使喚慣了的,其餘人都打發走吧。”珠錦早就覺得這裏人多了。
和珅出行排場很大,光是擡轎子的轎夫人數就不少,根本用不着這麽多人。
馮氏道:“那就依你之言。”
珠錦與馮氏商量着,決定好了未來的規劃。和珅的案子沒定下來,外面有侍衛在守着,不讓他們與舊部接觸,也是防着出什麽岔子。
豐紳殷德安心在書房讀書,珠錦陪他一起,遇到不懂的兩個人商量着解決。遭逢大變後,豐紳殷德成熟了不少,也能靜得下心了,學習進度突飛猛進。
雍正也參與了抓捕和珅一黨,他可以隐匿身形,最方便不過,一直沒有出現。等事情塵埃落定,他才回來找珠錦。
“弘歷要退位了。”
“不是先封皇太子?”等到在位六十年後再退位?“現在退位也好,汗阿瑪操勞這麽多年,是時候該休息了。好好玩幾年不比勞心勞力強?”
雍正在心裏認同了珠錦這句話。
弘歷記性差,眼神也不好,很容易疲憊,也常常有各種各樣的病痛,根本沒有精力把國家治理好。
退位無論是對永琰來說,還是對弘歷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珠錦現在覺得,現代的退休制度是多麽合理。
永琰繼位,還是沒判和珅的案子,珠錦他們沒機會參加繼位大典,只能通過雍正的轉述了解。
永琰改名字成了颙琰,乾隆交出皇位和印章,成為太上皇。
登基第一年不會改元,如今仍是乾隆五十八年。
颙琰毫不留情地将一幹貪污數額巨大的小官處死,确定無人敢有異動,撤回了在什剎海這邊的兵力,宣召珠錦與豐紳殷德進宮。
颙琰對他們兩個的态度還算溫和,大概是乾隆跟他說了什麽,并沒有因為讨厭和珅,遷怒他們。
“這段日子委屈你們了,汗阿瑪一直在念叨十格兒,朕召你們進宮,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想讓汗阿瑪安心。”颙琰說。
“皇上難道就沒有其他想說的?”珠錦朝他眨眨眼睛,“我猜您應該見過了,那位得力助手。想必也知道,十七哥說的是真的,也清楚我與那位的關系。”
颙琰看到珠錦對他的态度一如既往,莫名其妙松了口氣,連他也不知道在緊張什麽,“的确如此。”
珠錦觀察他的表情,失望道:“看來您喜怒不形于色的功夫修的不錯,我還以為您會大吃一驚。”
颙琰笑道:“朕最初确實很吃驚,只是已經過去了幾個月,還要再吃驚,像什麽樣子?倒是讓你失望了,沒能看得了朕的笑話。”
珠錦笑嘻嘻地朝他行禮,帶着豐紳殷德去拜見乾隆。
乾隆仍住在養心殿,只是他已經交付了權力,不好讓颙琰居住在毓慶宮,便讓人把乾清宮給收拾出來,讓颙琰住了進去。
以前的皇帝繼位後都住在乾清宮,住養心殿是雍正那邊留下來的傳統。現在雍正沒死,打破這個傳統,直接問他一句行不行,搬進去就得了。
養心殿的布置一如既往,只是少了那些折子,多了些西洋器物。
珠錦看得稀奇,“您還對這感興趣呢?”
以前乾隆都是直接斥責西方這些八音盒啊,火車模型啊什麽的是“奇淫巧技”,說他們費心搞這個,不想着種地都是“舍本逐末”,很看不上那些蠻夷。
“诶诶诶,你這是什麽态度?朕看着你是要上天了?有這麽對汗阿瑪說話的嗎?”乾隆退位後确實松快不少,他笑着跟珠錦說話,“你過來看看,這個什麽蒸汽。”
珠錦帶着豐紳殷德走過去,看着這些東西,有種穿越時空的恍惚。
“汗阿瑪,十五哥會開放通商口岸嗎?”
“怎麽?你喜歡洋人這些玩意?”
“喜歡啊,雖說賣的貴了些,但是咱們這邊能人輩出,什麽厲害的匠人沒有?多拆幾個,就把這些學會了,用不着費多大力氣。”珠錦說,“我平日裏除了看書,就是跟人說話解悶,怪無聊的,要是能多幾個小玩意兒玩,也挺有意思的。”
珠錦沒明說,就從這些小方面入手,讓乾隆更容易松口。
其實對于封建統治者而言,最可怕的是這些東西對整個社會制度的挑戰。
不過現在還遠,他們只能看到農民不事生産,導致國家糧食供應不足,會出現問題。
這個時候的肥料很簡單,老百姓也買不起肥料,只能用最原始的。地裏莊稼産量很低,時常發生災荒。
乾隆年間,陳振龍、陳經綸等人引進了番薯,後來陳世元父子在各地推廣,教導百姓種植。有了番薯之後,百姓的生活才好了許多。
陳世元已經在乾隆五十年逝世,他死後,乾隆還特地誇獎過他的功績。
除了引進新的品種之外,還沒人想過提高糧食産量。對于這個時候的人來說,實在太難了。哪怕珠錦也束手無策。
乾隆依然擔心這個,不過他都退位了,這事兒不歸他管,“喜歡你就去找你十五哥說去,跟朕說沒用。”
“那算了吧,十五哥剛登基,要忙的事兒肯定不少,我還是別在這時候去煩他了。”珠錦心想,等他全都忙完了,她再往跟前湊,建立起信任之後,就可以放心提要求了。
“豐紳殷德最近如何?”乾隆問。
和珅還關在大獄裏,迎接他的只有兩個下場,一是颙琰殺他以洩民憤,博一個好名聲。二是大赦天下,将他無罪釋放。
別人不知道,豐紳殷德那邊肯定清楚,和珅是活不下來的。
“有十格格在,奴才還好。”豐紳殷德這次的回話算不上得體,正常的回話應該先表達一番痛苦難過,顯示自己的孝順,然後再大義凜然地表達态度,在忠義之間做出選擇。
乾隆理解他即将失去父親,知道他怕禦前失儀不想講太多,随口應了一聲,沒有再問。
若是放在往常,乾隆是肯定不會這麽善解人意的,也就是跟着珠錦呆的時間長了,才能從豐紳殷德的态度裏品出這些。
沒過幾天,颙琰給和珅定了罪,判以淩遲處死。
珠錦聽到這個罪名之後吓了一跳,特地又進宮一趟,确信颙琰和乾隆已經溝通清楚,也确信颙琰不會臨時跳反才松了口氣。
“朕知道你想說什麽,你怕朕真的想置他于死地?”颙琰哭笑不得,“且不說有汗阿瑪在,朕與和珅的恩怨,也沒那麽深重,你實在想太多了。”
對哦,這一次和珅沒有阻撓颙琰上位,也沒勸乾隆讓位不讓權,把颙琰這個真皇帝,搞得像兒皇帝。
颙琰對和珅的憎惡,主要就是看他不順眼。
這個問題珠錦也勸過了,不說做皇帝,就是普通人也有一些看不順眼的人,但是總不能直接把人家給弄死。做人需要容人之量,做皇帝更要有氣量。
颙琰估計是聽進去了,所以才打算放和珅一條生路,讓乾隆和珠錦都能滿意。
更何況,和珅表面上的身份确實是死了,對天下人也有交代。
颙琰解釋道:“如果找來一具屍體做僞裝,其他死法都要弄成和珅的模樣。唯有這個刑罰,可以免掉很多麻煩。”
珠錦一想,這倒也是。
就是歷史上的颙琰給和珅判的就是淩遲處死,十格格去求了很久,才留他一個全屍。乍一聽到淩遲處死,珠錦還以為又拐回了原來的方向。
珠錦有些糾結,“那您說,我是不是該求求情?”
颙琰覺得好笑,“随便你,總之朕的主意不可能更改。就讓朕做個如皇瑪法一般不近人情的君王吧。”
“您倒是跟皇瑪法學了不少。”珠錦感嘆。
“你做的事情,皇瑪法都跟朕說了。”颙琰突然道,“你也不必在朕面前戰戰兢兢,朕知道你對皇位沒有野心,也無心掌握權力。你是朕的親妹妹,汗阿瑪能容得下你,朕一樣也能。你盡可以跟在汗阿瑪跟前時那樣對待朕。”
“那太好了!”珠錦說,“那我就不客氣了。十五哥,我想要那個火車模型,咱們跟洋人做買賣怎麽樣?我聽說洋人喜歡咱這兒的茶葉和瓷器,能掙好大一筆銀子呢。”
颙琰沒想到她變得這麽快,不過他已經做出了承諾,自然不能讓瑪法和阿瑪小看。有前人做參考,還有雍正那套上天賜下珠錦讓大清擺脫困局的解釋,颙琰必然要抓住珠錦這個助力,讓她給自己幹活。
他聽着珠錦的話有些興趣,“你詳細說說,跟洋人通商都有什麽好處。”
珠錦:“……”還是有一種在和雍正交流的錯覺。
她把西方的工業革命分析了一遍,又開始講經濟全球化。這些都是高中時候學的東西,珠錦早就忘的差不多了,只能大概說出點意思。
不過她穿越到清朝之後讀的書不少,珠錦就拿着如今的局面與戰國時期做對比。
“現在的大清正如同那時候的秦國,縱然強大,但也頂不住其餘小國聯合起來。所以咱們不能退出跟他們的交流,該有的還是要有。其餘國家确實歷史很短,也不懂這麽深奧的計謀,倒是随便用個反間計離間計,就能把他們治得服服帖帖。但也不能小瞧了他們,十五哥應該知道,太.祖皇帝來到中原之前,也是個不起眼的小角色。要當心他們隐藏真正的實力。”
清軍入關後,滿人常常在文化方面感到自卑。過度的自卑就是自負,大批的文字獄,還有對外國的鄙視,都源于這一點。
真正自信的國家就像唐朝那樣,從來不畏懼與其他文化對抗,包容接納了所有的不同,又将自己的文化遠遠傳播出去。其實看看清朝,也是在不知不覺中成為這份文化的一部分了。
現在這個時候,外國确實比不上清朝文化底蘊深厚。珠錦以前聽說,後來戰争時期,有個人跟敵國将領關系不錯,那個将領給他偷偷看了一份軍事機密,那人一看,發現是《三國演義》,頓時大失所望。這件事就足以說明中華文化的領先。
颙琰被珠錦說的心動,“朕再考慮考慮,這畢竟是祖宗定下來的規矩。”
“那就直接找祖宗商量一下呗。”
颙琰笑道,“朕就是這個意思,等商量完再告訴你答複。”
“那我提前謝謝十五哥了!”
颙琰怔了一下,想說她謝的太早,再一想,雍正和乾隆确實很有可能會聽從珠錦的建議。他回去找長輩們問,幾乎就等于同意了珠錦的要求。
颙琰擺擺手,有些理解乾隆對她又愛又煩的模樣了,“行了行了,沒有其他事情就快走吧。”
珠錦出了乾清宮,收斂起笑容,面無表情地回了府上。
所有人都以為連她的求情都沒用,颙琰恨極了和珅,打定主意要将他淩遲處死,哪怕再運作都回天乏術了。
沒過多久就是和珅的死期,豐紳殷德與珠錦一起過去,等着獄卒将屍體送出,草草地收屍,葬禮也不敢大辦,就這樣平平靜靜地度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