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前傳:此去忘歸
無邊的黑暗中,分不清是夢是醒,周遭都是粘稠冰冷的感覺,像是浸泡在濃重的水霧中,而這霧氣,冷得詭異,仿佛充斥着腐朽與死亡,那種冰冷一直滲進發膚再滲進骨髓,于是整個身子都越發沉重,如同灌滿了死亡。
窒息一樣的感覺,連掙紮都失去了力氣,像是一具屍體裏封鎖着一個不安分的靈魂,這死氣沉沉的牢籠讓它格外的煩悶暴躁。
這是,夢魇麽?
驟然間,這種煩悶忽然得到了緩解,像是有一縷清氣,漸漸透入胸口,驅散了濃稠的水汽,淹死的肺終于暢快地吸入一口氣,由于過于急切而咳嗽起來。
然後少年醒來,睜開眼睛,目光冷靜地轉了一圈,終于鎖定了胸口上的一點點熒光。
這是哪裏?我已經死了麽?
少年看着這無邊的黑暗和一點熒光,開始慢慢梳理昏厥前的一切……
話還得從幾個月以前說起。
一年以來,無論是打着冠冕堂皇的旗號還是辦着見不得光的陰謀詭計,幾件事下來,蕭家确實在某種程度上勝過了另外兩家,如今容家實力漸漸不濟,實際上已經漸漸退出了風口浪尖,廣阖家依舊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仍然是蕭家最大的障礙。
作為一直在暗中為蕭家出力的歐陽家少主人,自然也得到了蕭鳳山的另眼相看。何況,這個少年只不過是忠心耿耿地完成一些任務,幾乎從來不多問也不會出謀劃策,看來只是一個辦事很靠譜的下人罷了,這樣的下人,也足夠讓蕭鳳山放心。
因此在商讨解決財用問題的時候,少年以星師的身份提出重辟商路的時候,蕭鳳山也只是略略想了想,便答應下來。
重辟商路?
這又從何說起呢?
根據鳳族古書上的記載和不少民間傳說,在北方忘歸山中有一條常年飄忽不定的路,連通的是南域和下界。傳說中,上古時期,鳳族的先人正是從下界躲避戰亂才遷到 鳳域,與神鳳訂立了契約,才有了今日的鳳族,而進入鳳域,必經的便是這條被後人稱為血路的飄渺小路。雖然先人将那座山用古玄言命名為忘歸,喻指着不再回到下界的決心,這條路卻一直都在,在古時不斷有記載鳳域與下界的商旅往來,雖然數量極少,時間也多不固定,看來卻并非虛傳。到了後來鳳凰統治的時期,這條路 甚至一度開辟出了固定的商線,雖然由于忘歸山本身自然環境的險惡,這條路上不時都有商旅失蹤,甚至有幾次派出的人都全軍覆沒的記載,但因為巨大的利益驅使,始終有亡命之徒冒險行商。而在鳳凰死後,最後一批族人通過忘歸撤回下界,那條路也徹底長眠在紛亂的戰火之中了。等到國家再度安定統一,君主也不少次派人以尋找鳳族後羿為名義去探尋那條路,然而忘歸山仿佛下定了決心要冷漠地吞噬一切。
然而,溝通下界始終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傳說,等到太平盛世,又有不少人打起商路的主意來。近百年的不斷摸索,直到後來,一位名垂青史的偉大星師用了半生心血,推算出另一條路――黃泉。
一條用黃泉來命名的路該是怎樣的路?
Advertisement
哦,對了,該提一句,鳳族的黃泉與下界所說的黃泉又有不同,下界說黃泉,只是連通陰陽兩界,無論善惡,死後都要通過黃泉,但鳳族不同,在鳳族的信仰中,火才是聖潔的歸宿,以火焚身,靈魂會借助這鳳凰的血液所化的火焰化作清氣通向天空,其中精純者上為星辰,永遠庇佑着人世。
而只有污濁不淨,或者深藏怨念的靈魂才不能升天,從而永堕黃泉,為腐土,為草芥,為蟲虻,為鳥獸,在此輪回之苦中洗淨執念,方能再世為人。
而那條商路,叫做黃泉。
是不是說想要通過那裏的人,都是貪得無厭的牲畜,都是不得善終的亡命之徒,都是心懷罪惡?
不過無論它有着一個怎樣可怕的名字,為了那條路通向的那個下界巨大的商機,為了能夠獲得舉世罕見的珍寶奇物,這條路漸漸繁榮起來。
據記載,那是一條靠星算推測出的路,會在不同時候在不同地方出現入口,并且必須由專門的引渡人才能通過。
即便如此,在所不辭。
只是後來,又是一段更加綿長的戰亂,分裂的諸侯都不足以支撐維系商路的巨大投資了,商路才又一次淡出,而後直到如今,都只是淪為一個語焉不詳傳說,再也沒有被發現。
三百年了,是否還有希望呢?
如果真的可以重辟商路,那麽蕭家再也不必擔心財用問題了,甚至天下的權柄,也不可能離開蕭家了,至少在蕭鳳山看來是這樣的。
何況冒險的事,都是由歐陽家的後輩小子來做,自己順水推舟,何樂而不為呢?
由于有了蕭鳳山的保薦,朝廷很快任命歐陽書着手此事,甚至連容家與廣阖家都沒有提出什麽異議――這條路太有風險了,幾乎就是個傳說,怎麽可能重辟?
當年星師留下的計算之方早已不知去向,即便還在,當世恐怕也少有人能看懂了。然而少年手中還真就有這麽一份。那是一條被人忽略了太久的線索――風引長老。
也難怪,幾百年來,風引永遠是被封為長老,享受着貢神的待遇,作為鳳族信仰的象征,只負責在行大禮時做個見證,以及為各代國君做一個象征性的考驗,幾乎不幹預什麽實際的問題。甚至對于下界通商一事,據說風長老似乎也不太贊成,尤其是先人因戰亂離開鳳域,在國家再度安定後的君主雖然有意尋訪曾經離開的先人,風長老卻全然沒有什麽表态,反而幾乎不去提及下界,從記載來看,前朝建國之初,風引猶是站在權力巅峰,但卻從未将聯系下界提上日程。一方面,鳳凰隕落後,鳳族信仰幾乎靠風引一手撐起,更是将鳳凰崇拜推向巅峰,然而另一方面風引卻對昔日鳳族遷去的下界不聞不問,不禁讓人不解。不過這也是前朝之事了,随着風引漸漸隐退,不再幹涉政事,這些衆說紛纭終究散去,再沒有人記得……
少年從風引長老那裏得到的是一卷幾乎辨不清字跡的竹書和一句話。竹書是當時星師演算的稿子,那句話則是:“忘歸山是鳳凰親手封閉的,可以選擇的路只有黃泉。那不僅僅是一條路,那是時空的裂隙,一切都有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