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荀子本以為說服齊王要費些時間,卻沒想到齊共王田建召見他之後他,聽了他的來意便表明願意同其他諸侯國合作。
比想象中的結果要好,他自然樂于見到。
荀子在齊國待了幾日,很快便出發去了楚國。
他之前從趙國出發,游說了燕國和齊國,而韓國公子韓非是他的學生,魏國又成了秦國的屬國,如今他要做的便是說服楚國聯盟。
荀子到楚國都城壽春的時候,已經是八月份,天氣炎熱,街上來往的行人不多。
人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塊喝着涼茶,荀子也找了個鋪子坐下歇腳。
“你聽說了嗎?王上派人去揚州了。”
“為什麽要派人去揚州?”
“你還不知道吧?之前先王将屈原和宋玉一起貶到了揚州,我看這一次王上是想對付他們。”
“為什麽?”
“聽說屈原之前是宋國的大臣。”
“宋國?就是那個傳說被楚國滅國的宋國?”
“是啊。不過依我看,屈原大人為咱們楚國百姓做了不少實事,他之前在郢都還有後來去陵陽和其他城市,凡是見過他的人可沒有一個說他不好的。”
“我有個親戚就住在陵陽城,之前他來看我的時候還提起屈原大人了。”
“不管屈原大人之前是哪國臣子,可他從來沒想着害咱們楚國的百姓,咱們百姓不就是圖個平安嗎?”
……
Advertisement
荀子聽了幾個人的話不禁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屈原一向聲明在外。如今楚國國力衰落,被迫遷都,此種形勢之下,楚王不但不想着休養生息為楚國積攢力量,反而想對付所謂曾經宋國的餘孽,實在是可悲可嘆……
一想到他馬上就要站在楚王的面前同他去講諸侯聯盟,他忽然想要退縮。
并非他懼怕楚王的威嚴,而是他怕他辛苦跋山涉水,到頭來卻是做了無用功。
******
八月中旬的時候,楚王熊完派的人包圍了宋玉和屈原所在的府邸。
揚州城的百姓議論紛紛,想要靠近看看是什麽情況,卻又不敢靠得太近。
宋玉早便知道熊完做了王上定然不會就此放過他們,若是他們不乖乖就範,對于他和林清婉在鄢城的家人或許不利,便已經事先做了安排。
楚王派的人一到,他們便開了府門,徑直走了出來。
那些人顯然是沒想到他們竟然毫不畏懼便大剌剌走出來了,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率領這些官兵的官員不是別人,正是宋玉的老熟人登徒子。
“城中人多眼雜,既然王上非要解決恩怨,不如去城外如何?”宋玉一踏出府門便如是說道。
莫愁此時就站在府邸內,這一次楚王派的人是為了他們三人而來,很早之前宋玉便提醒過她,若是當真楚王派了人來,她不要摻和進來。
揚州城外有一條河流,一直以來都是城中的主要供水源。
正是夏日,河邊的柳樹随風擺動,一片綠意盎然的模樣。
宋玉、林清婉和屈原三人并肩走向城門外,原本包圍着府邸的官兵也跟在他們的身後。
揚州城不少百姓原本也想跟着看看,可畢竟刀劍無眼,看見官兵手中的刀劍,他們便停下了腳步,不敢再跟上前去。
到了河邊,宋玉他們才停了下來。
林清婉原本有些擔心屈原會一時想不開,一直盯着他看,屈原似是注意到了她的目光,朝她淡淡一笑,她這才稍稍放下心來。
官兵将他們又一次圍了起來,登徒子似是想到了什麽瞪向宋玉:“好你個宋玉,該不會是在故意拖延時間吧?”
“登徒大人許久未見,你看上去風采不減啊。”宋玉不理會登徒子的叫嚣,而是淡淡說道。
登徒子:“別轉移話題,宋玉,之前你不承認和林清婉的私交,如今卻帶着她一同到了揚州,你作何解釋?”
宋玉聞言不置可否的一笑:“解釋?我為何要解釋?”
登徒子一向說不過宋玉,才和他說了兩句便被他氣的哇哇叫:“宋玉,反正今日你跑不掉了,你們三個就一起為先王陪葬吧。”
宋玉:“說起陪葬,之前登徒大人不是對先王最為恭敬嗎?怎麽沒有因為悲傷過度随着先王而去?”
登徒子:“宋玉你你你!”
“大人。”一旁的官兵見登徒子被宋玉牽着鼻子走,忍不住出聲提醒他。
登徒子這才回過神來,瞪了一眼宋玉:“反正你馬上就是一個死人了,我大人有大量不和你計較。”
宋玉擡頭看了看天空,太陽已經升至半空,應是臨近午時了。
登徒子:“你們是要自己跳河,還是要我來送你們上路,自己選一樣吧。”
林清婉此時倒是沒有太緊張,因為她聽了宋玉的話,一直在關注着屈原的舉動。
屈原忽然轉過身去面向河流,林清婉吃了一驚,趕忙擡手拉住他,而另一邊宋玉也已經拉住了他。
屈原看看宋玉又看看林清婉,他們都是搖搖頭,示意他不要跳。
登徒子看着拉拉扯扯的三人,有些鄙夷:“怎麽?不敢跳了?這個時候知道怕死了?只要你們跪下來求我,或許我可以考慮在王上面前為你們求情,讓他放你們一條生路。”
宋玉的額頭滴下一滴汗,直直落在了地下,天氣炎熱,汗水落地很快便消失不見。
“報!大人!”就在衆人僵持不下的時候,忽然有人騎着快馬出現。
“王上口谕,命登徒子立即回壽春城,即刻啓程不得耽誤。”
登徒子原本沉浸在親眼看見宋玉落魄的一刻,正興奮着,誰知道王上的口谕卻忽然來了。
王命難違,他也不敢問原因,只能恨恨地帶着官兵離開了揚州城。
等登徒子他們漸漸走遠之後,站在河流前的三人才算是松了口氣。
“老師,你剛才真是吓死我了。”林清婉心有餘悸的拍了拍胸口,好在報信的人來得及時,不然她真怕一個沒攔住,屈原就跳下去了。
屈原:“……”
宋玉看了一眼林清婉,又對着身旁的屈原淡淡一笑:“老師,我們回去吧。”
回府的路上,林清婉還是禁不住問道:“子淵,你說楚王還會再派人來嗎?”
宋玉低頭想了想道:“暫時應該不會了,但是揚州城不是久留之地。”
林清婉:“……”
屈原:“……”
宋玉見兩人都不說話又繼續道:“這一次我們之所以能夠全身而退,全是沾了老師名氣的光,畢竟如今楚國剛剛敗于秦國,若在此時楚王不想着全力對外,卻對大臣下手,定然會失了民心。”
林清婉聽了宋玉的解釋有些明白了過來:“我懂了,老師是名聞諸侯各國的人物,也是百姓擁護的好官,若是楚王當真動了手,只會加劇楚國的衰敗。”
這或許便是所謂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吧?
宋玉點了點頭,又接着道:“婉兒,揚州不是久留之地,如今楚王不動我們不過是為了一時之利,我想找個地方隐居。”
林清婉知道宋玉的顧慮,不過看眼下的形勢,楚國只怕也撐不了幾年。她也想着遠離紛争,過平安自在的日子。“不管你在哪裏,我都會陪着你。”
宋玉:“我想回一趟鄢城把父親接過來。”
林清婉:“我也想把家人接過來一起住。”
屈原:“……”
宋玉和林清婉想到了身旁的屈原,一起轉向屈原問道:“老師你呢?”
屈原也過夠了這種打打殺殺的日子,被他們這麽一問倒也有些動心了。“我想去一趟郢都。”
他這麽一說,宋玉和林清婉相視一笑,瞬間明白了。
郢都城中有屈原的摯友吳寒,之前郢都被秦國攻下後,吳寒還一直守着他的趙記小館。
“若是老師能夠說服吳伯伯,我們以後就不必擔心餓着了。”宋玉半開玩笑的說道,林清婉也附和的笑道:“我聽說之前子淵勸說了半天他都不肯離開,或許只能老師親自出馬了。”
******
韓非回到韓國已有數日,之前秦王薨逝的消息傳來,他心中唏噓,未及感慨便又傳來了新即位秦王的噩耗。
誰能料到短短幾日,秦國竟然經歷了三任君王。
他在鹹陽城待過些日子,曾經和秦王孫子楚有過幾面之緣,他深知他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角色。
韓然到後殿的時候,看見韓非正坐在亭子裏發呆,便有些好奇的朝他走近了些。
韓非聽見身後的腳步聲,有些驚訝的轉頭,看見是韓然趕忙恭敬作揖:“父王。”
韓然:“一個人在想什麽,想得這麽出神?”
韓非:“沒什麽。”
韓然:“……”
韓非:“父王對于諸侯聯合抗秦有何看法?”
原本他去秦國只是為了保護韓國,可如今秦國一國獨大,已經難有一個諸侯國能夠牽制住他。如此下去,只怕在不久的将來,秦國便會将其他諸侯國吞并,從而實現一統天下的目的。
韓然:“若是能夠牽制秦國,自然是好的。”
韓非:“……”
韓然見韓非默然不語,知道自己這個兒子一向心思缜密,便好奇的問道:“你想說什麽?”
“父王,老師如今奔走諸侯各國想要說服各國君王聯合抗秦。”
韓然:“這不是件好事嗎?”
韓非:“若是成功,自然是好事。可若是失敗,秦國的第一個目标便會是我們韓國。”
韓然有些不解了:“你為何如此篤定若是失敗,秦國第一個對付的會是韓國?難道不應該是提議聯合抗秦的趙國嗎?”
“趙國和楚國如今國力都大不如前,魏國又投靠了秦國做了屬國,燕國國小兵弱,秦國一向不放在眼裏,齊國又離秦國較遠,他最容易對付的便是曾經因為上黨之争結下梁子的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