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人人只當秦國忽然轉了性子,得了楚國十幾座城池後便召回了秦軍。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白起和王龁之所以被召回的真正原因。
秦國探子遍布各國,之前荀子來秦,很快便離開去了燕國。
嬴稷早便猜到他要游說各國聯合抗秦,楚國如今大敗,只是拖着一口氣罷了,而趙國國力也大不如前。
當務之急,秦國要做的更為緊要之事便是瓦解尚未成型的諸侯聯盟。
白起和王龁趕回王城的時候,嬴稷正在後殿處理政務。
忽然感覺一陣暈眩,他定了定神,正要繼續批閱奏章便聽見殿外宮人的傳話:“王上,白将軍和王将軍到了。”
“讓他們進來。”他話音剛落,白起和王龁便一前一後走了進來。
“參見王上。”兩人一進殿,便異口同聲道。
“都起來吧,本王急召你們回來是有要事商議。”嬴稷直截了當的說道。
“王上請吩咐。”
嬴稷:“如今荀子游走各國游說諸侯聯盟抗秦一事,你們可有耳聞?”
白起:“……”
王龁:“……”
嬴稷見兩人都不說話,半晌又道:“你們剛從戰場回來興許還不知道,本王召你們回來為的便是此事。”
白起:“王上是想在荀子游說成功諸侯國之前瓦解他們的聯盟?”
Advertisement
嬴稷:“不錯。”很多時候,嬴稷都覺得白起不能留,他不單骁勇善戰,還頗有頭腦,這種人以後會是王權的威脅。
王龁:“王上想從哪個國家入手?”王龁聽了他們的對話已經明白,嬴稷召他們回來是要對付其他諸侯國。
“魏國,兩位将軍意下如何?”魏國和秦國之前因為秦趙之争曾經結下了梁子,如今也是時候算算這筆賬了。
白起:“臣聽聞信陵君之前從趙國回了魏國,可魏王始終對他心存芥蒂。”
嬴稷點了點頭:“魏王一向膽小怕事,如今秦軍剛剛大敗楚國,士氣正盛,正是出兵的絕佳時機。更何況魏國原本和趙國相互依靠,如今因為信陵君的緣故,兩國已經有了嫌隙。”
王龁:“但憑王上吩咐。”
嬴稷:“白起、王龁聽令,你二人率領秦軍三十萬圍剿魏國,此一戰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白起:“臣領命。”
王龁:“是。”
******
七月的時候,秦國都城傳出秦王病重的消息。
此時白起和王龁正率軍攻打魏國,魏國向趙國求助,趙國因為之前信陵君不告而別而心存芥蒂,再加上之前秦軍的威脅,遲遲不肯派兵相助。
魏圉不聽魏無忌的勸阻,執意要投降秦國,不久後秦軍撤兵,而魏國自此也成了秦國的屬國。
雖然名義上仍是諸侯國,實際上卻要處處聽命于秦。
信陵君魏無忌為此事惱怒,閉門半月不肯面見魏王。
可魏圉卻覺得自己沒錯,雖然魏國成了秦國的屬國,可秦軍退兵前也答應了他,不會再來攻打魏國。
戰争少了,對百姓而言無疑是有利的。
荀子接到消息的時候正在齊國的都城中,準備面見齊國王上。
秦王會猜測到他的心思,他并不覺得奇怪。
只是他沒想到秦國會先對魏國下手,更沒有想到的是魏國會這麽容易便投降秦國。
如今魏國是秦國的屬國,他想要勸說魏國聯合其他諸侯國合力抗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說原本的六國抗秦,如今只能是五國抗秦,而且這還是在其他五國都同意的情況下。
來齊國之前,荀子先去的是燕國。燕國國小兵弱,最害怕秦國強盛之後第一個滅的是它。所以當荀子提出合力抗秦的建議時,燕惠王姬哲幾乎是毫不猶豫便答應了。
可齊國一直以自保為主,既不參與各國聯合,也不參與各國争鬥。靠着良好的地勢倒是和平了許久,此次來齊國,他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說服齊王同其他諸侯國合作。
不過如今秦王病危,而秦太子柱一向懦弱無能,正是各國趁機攻打秦國的絕佳良機。
******
鹹陽王城內——
嬴柱已經跪在榻前多時,看見嬴稷幽幽轉醒便哭喊道:“父王,你終于醒了。”
嬴稷:“你……哭什麽?本王還沒死呢。”他說話的聲音細如游絲,一旁的禦醫見他醒了趕忙上前為他把脈。
“本王還有幾日可活?”等禦醫把完脈,嬴稷便翻了個身偏向禦醫問道。
“王上。”禦醫聞言跪拜在地,身子微微顫抖。
嬴稷:“直言無妨,本王已有心理準備。”
禦醫:“若是好好調理,或許還有半月。”
禦醫話音剛落,嬴柱便跪不住了。他一把拉住一旁的禦醫:“你這是什麽話?到底會不會治病?”
“住手。”嬴稷及時出聲制止了他,嬴柱這才松開了手。
“你去把子楚叫來,本王有話要同他說。”
“是。”嬴柱原本要問是什麽話,撞上嬴稷的眼神便慫了,急急收回了視線,站起身便出了殿去。
嬴稷看着他離去的背影無奈的搖了搖頭。
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他怕的是若當真讓他這個兒子即位,只怕到時候諸侯各國都會趁機來找麻煩。
“來人。”嬴稷又想到了什麽,對着殿外喊道。
宮人應聲而入,跪拜在地:“王上。”
嬴稷:“扶本王下來,本王有事要做。”
嬴稷在宮人的扶持下去了後殿拟了旨,随即便對宮人道:“去把呂不韋給本王叫來。”
呂不韋應召入了宮,正好嬴柱也帶着贏子楚到了後殿。
呂不韋進了後殿,剛要行禮便聽見嬴稷道:“呂大人,有件事情本王需要你去做。”
呂不韋:“王上只管吩咐便是。”
嬴稷擡手示意他走近些,呂不韋朝前走了幾步,嬴稷便将手中拟好的旨遞給他:“你帶着本王的旨意去一趟白起府。”
呂不韋看見嬴稷眼神的瞬間,心中一驚,接過後便離開了後殿。
等他出了王城才顫巍巍的打開了手中的旨卷,上面赫赫寫着:“武安君白起,賜死。”
******
未及将軍府的時候,空中忽然下起了雨。
半月前,韓非便拜別了白起回韓國去了,臨行前還曾經特意提醒過白起‘功高蓋主’,讓他行事低調些。
白起知道秦國若是持續強大下去,掌握兵權的自己遲早是會死的。
所以當呂不韋奉命而來的時候,他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白将軍……”呂不韋看着顫巍巍接下旨卷的白起,張了張口想要說些什麽,卻發現什麽都說不出來。
“呂大人辛苦了。”白起看了看手中的旨卷,勾了勾唇角:“送客。”
呂不韋恭敬一拜,無奈的嘆了口氣,離開了白府。
他想他會這麽有感觸,或許是在白起的身上看見了自己以後的影子。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白起明明是為秦國做了許多貢獻的名将啊。
武安君白起的大名,哪個諸侯國聽見不是聞風喪膽。
如今王上病重,若是新君即位,正是各國襲秦的絕佳時機。
這種情況下,不是最需要白起這種名将來守衛秦國的嗎?
可他轉念一想,又覺得一切都說得通了。
如今秦國國力強盛,對外已經早有防備。
若是新君即位,各國或許會趁機攻打秦國,可秦國兵力強壯,定然不會處于下風。
若新君即位的時候,掌握兵權的大臣趁勢造反,這才是秦王更為擔心的。
他們好不容易坐上的江山,怎麽能夠被輕易易主。這或許是秦王嬴稷為他的子孫所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
白起被賜死的消息很快便在鹹陽城中傳遍,百姓們皆是唏噓可又敢怒不敢言。
他們還尚未來得及有所感慨,很快的又傳來了秦王薨逝的噩耗。
三日後原本繼承大位的秦王柱也在除喪期間薨逝了,秦王孫嬴子楚即位,是為秦莊襄王。
消息很快傳遍了諸侯各國,原本蠢蠢欲動的諸侯國一時間有些懵了。
本以為會是無用的嬴柱即位,誰料到最後竟然會是嬴子楚。
這位新即位的秦王衆人了解甚少,只是知道他之前在趙國做過質子,對他的手段謀略全然不知,也不敢貿然來犯。
嬴子楚一即位便封了呂不韋為宰相,也算是兌現了他們之前的誓言。
他還傳令下去讓王龁和呂不韋率領秦軍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強迫趙王将他的夫人和兒子送出來。
大軍壓境,趙丹無奈,只好派了一小隊人馬送嬴子楚的夫人趙姬和他的兒子嬴政出了城外。
等到秦軍退去後,邯鄲王城內的趙丹才後怕的擦了擦額頭的汗。
他怎麽也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瞧不起的一個質子會當上秦王,同時又暗自後悔,若是當時沒有聽呂不韋的話,将嬴異人處死,或許如今又會是另一番光景。
可如今再說什麽,也都遲了。
一切已經無法改變,時間也沒法重來了。
如今趙丹只期望,嬴異人能夠念着趙國的一點點好,給趙國一個喘息的機會。
******
秦王薨逝的消息傳到了楚國的都城壽春,彼時楚王熊完和大臣們正在後殿欣賞歌舞。
“都退下吧。”歌舞姬應聲退下,只留下大臣們。
熊完:“如今秦國新王剛剛即位,諸位愛卿有何建議?”
衆人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人開口說話。
熊完無奈看向黃歇:“老師可有提議?”
黃歇微微搖頭:“臣聽說前幾日秦王命秦軍包圍了邯鄲城,只為接回妻兒,依臣所見,新即位的秦王也是個厲害的角色。”
熊完:“所以老師的意思是如今只能按兵不動?可若是錯過眼下的良機,想要打擊秦國便十分困難了。”
衆大臣都是相對無言,黃歇看了一眼熊完,心中暗自感嘆。
雖然熊完空有抱負,可他不動腦子,若是任由他沖動下去,卻也不知後果如何。
“你們都退下吧。”熊完覺得無聊,便擺了擺手,示意他們都退下,只留下了黃歇一人。
“老師,我前幾日已經派人去揚州了。”等人都退去後,熊完才說道。
“去揚州?”黃歇有些疑惑的反問了句,看見熊完的目光忽地明白過來:“王上是要對宋玉和屈原動手?”
熊完:“不錯。”
黃歇:“王上,不可。”
熊完本以為黃歇會稱贊他,沒想到他卻嚴肅的出聲阻止。
“老師不是同我一樣痛恨宋玉嗎?若不是他我又怎麽會去秦國為質,以至于連父王最後一面都沒見到。”熊完有些不解,之前黃歇在楚國也是和宋玉對着幹的,怎麽如今他要對付宋玉他們,黃歇反而要反對了呢。
黃歇知道熊完的心思,只是無奈的嘆了口氣:“王上,你可聽過一句話嗎?”
熊完不解:“什麽話?”
黃歇:“得民心者得天下,屈原在楚國名聲大噪,諸侯國中都敬佩他的為人,楚國如今正是用人之際,而你卻下令追殺他和他的學生,若是傳到百姓耳中,只怕會失了民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