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月下
搖曳的燭影伴随着酒香,在席間溫然流淌。今天晚上,長安城不設宵禁,也不設宮禁,就算有誰在麟德殿中醉得不省人事,也只會換來武後一句責罵了事。所以今夜,大家有些放縱。
太平被薛紹抓着手腕,又被一衆世家少年盯着打量,忽然有了一種不悅的感覺。她試着掙了幾下,卻掙不脫薛紹的鉗制,只得作罷。
今天他們兩人都是長衣大袖,绛色緋色的袍角糾纏在一處,沒有人發現這裏的異樣。
太平擱下金樽,冰涼的目光掃過一衆少年,又指着其中一位身穿淺緋色襕衫的少年郎說道:“還請這位郎君出來,我有話同你說。”
被她指到的緋衣少年愣了一下,卻沒有多說什麽,越衆而出,向太平遙遙拱手:“公主。”
太平低低“嗯”了一聲,喚過幾位手持白玉壺的宮娥,吩咐道:“給這位郎君灌酒。”
“公主?”緋衣少年愕然。
寬大的衣袖下,薛紹的力氣越來越大,勒得太平有些生疼。太平又掙紮了一下,依舊掙不脫他的鉗制,便不再理會薛紹,而是指着眼前的緋衣少年說道:“灌酒。方才薛郎飲了幾樽,你便也飲上幾樽。我聽說你們醉後能夠筆走龍蛇,想親眼見上一見。”
緋衣少年心頭一緊,只感覺後槽牙都在疼:“公主,這個……這個不成。”
太平反問道:“有哪裏不成?”
緋衣少年答道:“臣生性不羁,若是醉後寫出了什麽胡話,沖撞了公主,那可是萬萬不該。若是公主想看臣的詩賦,臣當場做出來就是。來人,取紙筆。”他随身帶着小厮,不一會兒便取了全套的筆墨紙硯過來,在案臺上鋪開,即刻就要動手。
太平淡淡地掃了他一眼,目光愈發冰冷:“你做不成,那你們呢?”
她目光逐一掃視過去,那些少年一個接一個地對她拱手為禮,口稱不能。她目光轉了幾轉,又落在了為首的碧衣少年身上。碧衣少年亦是心頭一跳,口稱微臣不能。
太平嗤笑一聲:“你們不能,薛郎就能?”
她目光微沉,執起金樽慢慢地把玩,眼中漸漸泛起了一抹冷笑:“你們連醉後給我做賦都不敢,就敢讓薛紹醉後給阿耶做賦?難道以阿耶之尊,還比不上我這個公主?”
這番話,已經是極重的罪名了。
Advertisement
一衆世家少年都收起了玩世不恭的神情,口稱不敢。
太平擱下金樽,長袖一拂,揚聲說道:“本公主做事張狂慣了,比不得驸馬本性敦厚,謙和隐忍。今日我拼一個飛揚跋扈的罪名,也要替驸馬将這輪酒擋下來。他今日欠了你們多少篇詩賦,你們都一一記在帳上,來日定會翻倍做還給你們。至于阿耶那裏,我去擔責。”
她話音未落,薛紹忽然松開了手,側頭望她,眼中那抹猩紅愈發地深了。他微微動了動嘴唇,似乎想要對說些什麽,卻最終什麽都沒有說。
更漏一滴一滴地漫過了刻線,在燭光中顯得有些朦胧。
子時到了。
一位錦衣少年郎走上前來,拍拍薛紹的肩膀,哈哈一笑,直接舉起酒壇,往自己口中灌了下去。其他少年見他這樣做,也紛紛效仿。薛紹閉了閉眼睛,拱手告了一句罪,也向太平告了一聲罪,慢慢地走出殿外,腳下有些踉跄。
方才那一剎那間,太平分明看到,薛紹的眼睛有些微紅。
美酒佳釀一壇一壇地擡了上來,殿中明燭也添換了兩次,高宗興致高昂地舉杯祝酒,說了一句不醉不歸、今夜無眠。既然高宗已經發話,朝臣們便全都忘記了宮門下鑰這回事,紛紛在殿中豪情縱飲,觀舞賞樂,果真有一番不醉不歸的勢頭。
太平心中記挂着薛紹,也向世家少年們說了一句得罪,轉身朝殿外走去。經過更漏時,她無意中瞥了一眼上面的刻度,忽然愣住了。
子時已過,現在已經第二天了。
太平心頭一緊,電光火石間,她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件事已經過去了整整九年,每年的這個時候,薛紹都會獨自一人坐在院子裏,用烈酒把自己灌醉。她曾經想要陪他過夜,卻被他輕輕推回房,笑說微臣無礙。
只是第二天醒來,太平永遠都會看到薛紹頹然的神情,還有微紅的眼睛。
今天,是他父親的忌日。
但偏偏昨夜麟德殿中大設宮宴,薛紹心中再是痛苦難熬,也只能隐忍不發。
難怪他方才眼眶微紅,想必此時心中,也是極不好受罷。
太平幾步轉出宮門,一眼便瞧見了她的驸馬。
薛紹倚靠在一塊假山石上,擡眼望着夜空中高懸的明月,慢慢地飲着一壺酒。他身上的緋色衣袍已經被汗水浸得濕透,腰間金帶懸着銀魚袋,也有些搖搖欲墜。
太平走上前去,輕輕喚了一聲薛紹。
薛紹沒有回頭,也沒有轉身,只澀澀地對她說道:“公主請回罷,臣想獨自靜一會兒。”
太平走到他身前,輕輕撫摸着他的下颌,低聲問他:“為什麽要擡頭?”
薛紹的面頰極是滾燙,她一碰之下,便如同燎着了火,很不好受。她将手慢慢滑到了薛紹肩頭,又滑落到他的腰間,替他整理了一下銀魚袋,又輕聲問道:“是不想哭,還是怕我看見你哭?”
薛紹猛然一僵,伸手抓住了她的手腕,力氣之大,幾乎要将那截皓腕生生拗斷。
“公主……怎麽會知道?”他艱難地問道。
太平低嘆一聲,說道:“我不但知道今天是你父親的忌日,還知道你父親是因為你母親辭世,心中難受,沒過幾個月便郁郁而終。你父親辭世時官居房州刺史,後來便同你母親一道,雙柩還京師。只是後來,你母親陪葬昭陵,你父親……便永遠地和她見不到面了。”
薛紹的力氣越來越大,呼吸聲也漸漸粗重起來。他緊緊握着太平的手腕,澀然說道:“父親逝世前,本想同母親一道合葬的。”
他閉了一下眼睛,頹然靠着冰涼的假山石,又灌了幾口烈酒下去。
太平擡起手,輕撫着他的鬓發,果然在他滾燙如火的面頰上,觸到了一絲冰涼的水痕。
如水月華傾瀉而下,将大明宮照得一片通明。
太平靜靜地站了片刻,試探着上前半步,倚在薛紹懷中,見他并未抗拒,才低聲說道:“若是你不想讓我看見,我便不看。可是薛紹,下次心中難受時,莫要一個人強忍着,好麽?”
她擡起頭,望着他,眼中漸漸地有些朦胧。
她想起薛紹年幼失怙,獨自一人在族中長大,雖然有兄長照拂,卻無論如何比不上其他的孩子。他能養出那樣謙和隐忍的性子,想必也是因為,過早經歷了人情世故的緣故。
而上一世,河東縣侯薛顗跟随琅琊王謀反,牽連薛紹下獄,可他卻沒有半句怨言。細想起來,也是因為薛顗自幼照拂,長兄如父的緣故。
只是薛紹啊薛紹,你可知曉,看着你這樣難過,我只會更加難過。
太平低低嘆息一聲,将薛紹的手指一根根掰開,又從從袖中取出一塊幹淨的帕子,放進他的手中,毅然轉身離去。澄澄月色下,太平一身绛色的華裳,如同鳳凰花開一般灼烈。
忽然之間,薛紹很想将她抱在懷裏,緊緊地抱着,什麽都不願意去想。
他看着那道绛色的身影漸漸沒入殿中,消失不見。琥珀色的酒液順着白玉壺傾瀉在腳邊,蔓延出一地的光華。冰涼堅硬的假山石緊緊貼在他的脊背上,将他硌得生疼。
薛紹閉了閉眼睛,握緊手中冰涼的帕子,指節漸漸泛起了白。
——————————————————————————————————————————
太平緩步走入殿中,忽然望見武後沖她招了招手。她加緊幾步,走到武後跟前,挽着武後的胳膊笑問道:“阿娘喚我有事?”
武後輕輕拍了一下太平的面頰:“笑得太假。”
太平一怔,笑容稍稍收斂了些,聲音也漸漸有些低微:“女兒方才同驸馬說了一會兒話。”
武後暗道一聲果然,又拍了拍太平的手背,指着殿中說道:“方才裴公不勝酒力,你阿耶已經命人送他回去休息。過些日子,你親自帶一份大禮去他府上拜訪,記得态度謙恭些,要有求人的樣子,記住了麽?”
太平低低“嗯”了一聲:“女兒謹記。”
武後點頭說道:“你記得便好。今夜你阿耶高興,阿娘得陪着他。若是你倦了,就到阿娘宮中歇一會兒。若是不累,諾。”她指着殿中一角說道,“那裏有個人找你。”
太平順着武後手指的方向看去,卻發現是賀蘭夫人。
已經過了兩個多月,賀蘭夫人仍不死心麽?
太平忽然有些好氣又好笑,向武後告了聲罪,也不帶宮娥,獨自一人朝賀蘭夫人的席間走去。賀蘭夫人似乎是醉了,一手扶着額頭,一手推開試圖扶她的宮娥,口中正喃喃地說着什麽。等太平走到近旁時,她忽然睜開了眼睛,眼底漸漸透出幾分恨意來。
太平着實不知她這恨意從何而來,便只站定在賀蘭夫人跟前,等她發話。
“你。”賀蘭夫人喃喃地說道,“想不到兩個多月過去,你卻依舊過得滋潤,而我卻不得不在一衆妾室當中斡旋。真是……天良喪盡。”
太平溫然言道:“倒不知我哪裏得罪了夫人,惹得夫人三番五次對我動怒?”
賀蘭夫人的聲音驟然拔高:“你自己做了什麽,自己心中應當清楚得很!”
太平搖頭說道:“夫人這番話,實在是有些令人費解。我自認從未得罪過夫人,也不知哪裏惹了夫人不快。夫人就算是對我動怒,也該讓我弄個清楚明白才好。”她一席話說得溫溫淡淡,倒是讓人再也撒不起火。
賀蘭夫人指着太平,怒意勃然:“鹹亨元年,榮國夫人府中,你都做了些什麽?”
太平細細回想片刻,搖頭說道:“不曾做過什麽得罪夫人的事情。”
賀蘭夫人哈地一笑,聲音漸漸尖銳起來:“不曾?你同我夫君朝夕相處,卻說不曾做過得罪我的事情?太平公主,想不到你堂堂公主之尊,卻是這般敢做不敢認!”
太平诶了一聲,道:“我做過的事情,從來都不會否認。”她細細想了片刻,記起鹹亨元年,她借住在榮國夫人府中,确實與賀蘭敏之見過幾次面,也打過幾次交道。只是那些年賀蘭敏之風流成性,連未來的太子妃都敢染指,府中姬妾如雲,天底下就沒有幾個女子敢正面對上他的。可她偏偏……唔,她做了什麽呢?
太平認認真真地回想了一會,發現她确實被賀蘭敏之抱着散了幾回步。
莫非賀蘭夫人指的是這個?
太平擡手扶了一下額,低低呻.吟一聲:“夫人,鹹亨元年時,我還不滿七歲。”
她擡眼望着賀蘭夫人,緩緩搖頭,眼中頗有幾分無奈的神色:“夫人執意要說我同表兄有私,卻不知是在侮辱表兄,還是在侮辱我?”
賀蘭夫人霎時間愣在了當場,面色青白紅紫駁雜,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太平執起案上的金樽,淺淺抿了一口,神色間滿是悵然。
這件事情,委實太過荒謬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