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25驀然回首
我一向深信寫作才是創作,才能把自己的思想彙聚一起,然後通過最美的想象像泉一樣噴發出來。
又相信很多時候,真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寫文章,自然在驀然回首之時,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也許,人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似的,我們很多時候如同辛棄疾一樣,發現那人的一瞬間,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結和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
也許,寫文章還需要“讀書破萬卷”,才能做到如今的“下筆如有神”。讓我不由得信服“文章天然成,妙手偶得之”。
要不然,連春雲都可以模仿我一貫的口味調侃我--相信一切都是天道酬勤而已!我也只是癡笑,心想自然的吧,要不然怎會有上天是最公平的說法。而且,一向最有遠見的中國人都比較堅信天人合一為上上策!
雖然我有時為能寫點東西,身體累得死去活來,散架一般,但終究是身心愉快。慢慢地也就明白為什麽那麽多人說--生活就是痛并快樂着!
也許,自己視野有限,所以才會有時,寫着、寫着,真有失神;或是懷疑自己,是否陷入才竭的窘境?
不過,或是閉目養神,或是擡擡頭—望望碧空如洗、秋高天遠,感受一會氣爽神閑……
那泉湧的才思,又如夏天偶爾來的一陣海洋深處的涼風,沁得自己渾身元氣大增,舒适無比,真是舒服,舒服極了!覺得自己身上的每一個毛孔都通透啦,舒暢啦!怎能不陶醉其中,興興然,而不知所以然。一下子明白啦,為何這世上有“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說法!
嗯……嗯!原來如此,沒有感受過那種“峰回路轉又一村”的人,沒有經歷過“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怕是沒有我這種福氣,知道這種上天本來賜給每一個人的幸福!再多的理由,也不能彌補自己這種損失,也對不起自己因為失去這種幸福而造成的精神空虛!
人在身心處在最佳狀态下,靈魂的曲線就容易舞動得比較随心,比較輕盈,比較妖嬈,活靈活現。讓人只覺得這一切是上天的恩賜,而自己唯有謝天謝地,謝祖宗!
因為在自己得意忘形之時也深知這“一念起,萬緣生”的境界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只是數千年之後,在适當的時間适當的地方,正好被我碰到了,便生出這偶然又難得的一念!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這樣最美念想的最好體現。
那麽,“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是否就是我所有美好的念想之中最光彩奪目的結晶。雖然愛情與人生只是一部分,我們不能高估,可也不能過分貶低她。有她的人生注定是美好的,為何自己不減少些欲望,只為和她牽手一生。
男人,我們也不能太指望,因為我們很多時候,愛上的是自己內心的鬼,和他人無關。那麽,我們只好指望自己,雖然有時必須有他一些參與,才算完美!
但願老天賜給我一個暖男,寒冬臘月抱着,也暖暖融融的,多惬意啊!嘿嘿,老天,原諒我的偷笑和自鳴得意吧。人可能總是在心情歡舞的時候,或是沉醉在自己編織的故事中時,往往容易凡事向好處琢磨,欲望可能自然也就大了些。
哎……原諒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吧,阿彌陀佛,我努力下不為例!
言歸正傳,還是繼續我對“驀然回首”的美好幻想。我時常想,“驀然回首”一定如“回眸一笑”的楊玉環,在“情人眼裏出西施”的唐玄宗那裏,不只是“百媚生”吧。也許是唯一,要不怎會有對天長嘯--遇見你,我才知沒有白活。那“六宮粉黛無顏色”也就不奇怪啦。
也許,不是那“六宮粉黛無顏色”,而是他滿心滿眼裏只有她。可惜,他們相遇得如此晚,雖然珍惜的非常,但始終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老天哪怕對他們偏心,情有獨鐘,寵愛有加,但終究免不了忍痛割愛。畢竟,他們有錯在先,他搶了別人的妻,她也占了別人的夫,有再悲慘的結局也就不為過啦;更何況還有,人能享幾分甜蜜,就要遭幾分苦難!
真是“人生如花不常開,有苦有甜有無奈”!
突然想起自己先前那不經意間的“驀然回首”,被傳染的“回眸一笑”,不由得捶胸跺足,抓耳撓腮,望着窗外的滿天繁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自己又不喜“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愁來明日憂”,看來自己是不能解憂啦!不由得長籲短嘆--浪費,浪費啊,浪費可恥!
但願老天再給我一次機會,讓我有先見之明的,自知之明的,不錯過我的哪怕不是“金玉良緣”,來個“木石前盟”,我也願為這人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為了安撫有些紛亂的思緒,自己站起,一邊踱着步,一邊輕輕吟誦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0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又想到它的譯文是--
東風仿佛吹開了盛開鮮花的千棵樹,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陣陣星雨。華麗的香車寶馬在路上來來往往,各式各樣的醉人香氣彌漫着大街。悅耳的音樂之聲四處回蕩,聆如風蕭和玉壺在空中流光飛舞,熱鬧的夜晚魚龍形的彩燈在翻騰。美人的頭上都戴着亮麗的飾物,晶瑩多彩的裝扮在人群中晃動。她們面容微笑,帶着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過。我千百次尋找她,都沒看見她,不經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她立在燈火深處。
我千百次尋找她,都沒看見她,不經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她立在燈火深處。原來,那上片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缭亂的一隊隊的麗人群女,原來都只是為了那一個意中之人而設而寫,倘無此人在,那一切又有何意義與趣味呢?!
我的一生,如果沒有現在寫作時的“驀然回首”,讓我可以在寫作中,思念着自己愛戀的人,對愛戀自己的人奉獻着,似乎對于愛,就只剩下--永遠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那不成了老死不相往來嗎?
所以,我要感謝現在寫作時的“驀然回首”,畢竟,我們的靈魂,通過這樣方式,可以在一起,而不是只能平行!畢竟,人的真正消失是有三個過程—肉體的消亡,靈魂的消亡,我們再不記得他們。
也許,因為如此,我才那麽喜歡和陶醉鄧紫棋的《多遠都要在一起》----想聽你聽過的音樂/想看你看過的小說/我想收集每一刻/我想看到你眼裏的世界/想到你到過的地方/和你曾渡過的時光/不想錯過每一刻/多希望我一直在你身旁/未來何從何去/你快樂我也就沒關系/對你我最熟悉/你愛自由我卻更愛你/我能習慣遠距離/愛總是身不由己/寧願換個方式至少還能遙遠愛着你/愛能克服遠距離/多遠都要在一起/你已經不再存在我世界裏/請不要離開我的回憶/想你說愛我的語氣/想你望着我的眼睛/不想忘記每一刻/用思念讓我們一直前進/想像你失落的唇印/想像你失約的旅行/想像你離開的一刻/如果我有留下你的勇氣/我能習慣遠距離/愛總是身不由己/寧願換個方式至少還能遙遠愛着你/愛能克服遠距離/多遠都要在一起/我已經不再存在你的心裏/就讓我獨自守着回憶/如果陽光永遠都熾熱/如果彩虹不會掉顏色/你能不能不離開呢……
也許,這個世界上,只有寫作或是音樂等一些方式,才能留住那“驀然回首”的美好時光,坦坦蕩蕩,簡簡單單的,愛了就愛了,怨了就怨了,恨了就恨了,散了就散了,結果別去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