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又見拉面[一更]
食時, 長樂宮,長信殿後殿。
薄皇後帶領着高位嫔妃朝谒皇太後,皇太子劉榮的母親栗姬站在薄皇後身側, 和薄皇後之間只有一步的距離。
薄皇後容貌寡淡, 性子沉默, 卻端莊賢惠,不愛與人相争。當今是一位端水大師, 後宮嫔妃獲賞都是有功得封,不偏袒任何一個人。劉啓看來,後妃的正經工作只有一項, 為皇家綿延子嗣。是否伺候得好他,那都是次要的。生下健康的孩子, 就是功勞。
因此, 至少生下三個孩子的栗姬、程姬、唐姬、賈夫人和王娡都有美人位份, 朝廷內外尊稱一聲娘娘。可以跟随皇後,拜見太後——這是一項殊榮。
這中環境下,薄皇後身份最高卻無所出, 很難保持自身地位的穩固。
劉啓對後宮的女子寬容愛護, 遵循禮法, 并不是好美色之人。一直冷落正宮皇後, 皆因皇後出自薄氏,為劉啓皇祖母薄姬娘家的遠房孫女。這是一樁為孝道無法拒絕的政治婚姻,劉啓看清皇祖母的所求——她想鞏固薄氏家族的地位, 使得一門外戚的富貴得以延續。
開局不利, 注定劉啓不會寵愛薄皇後。
二十年夫妻,薄皇後就算起初不明白,天長日久, 她還有什麽想不明白的?此刻,面對栗姬的咄咄逼人,她選擇退後一步,求一時安寧。
宮室內,随着一步之差的變化,一切完全不同了。
正是栗姬夫人為首,領着皇後及一衆高位嫔妃,等待皇太後的駕臨。
王娡年紀小、伺候劉啓的時間最短,位于最末。她愣愣看着最前方高仰着頭顱的栗姬,害怕掩飾不住眸中的豔羨嫉妒,忙垂下眼睑,心中如火山噴發一般有岩漿滾滾冒出。
她就是進宮太晚,否則……
不論有多少暗潮洶湧,窦太後出來之後,還和往常一樣,幾乎只和薄皇後說過幾句話,便遣散衆人。以她的身份,自然是全憑喜好,不用管諸嫔妃的心思。
薄皇後領着衆人散去之時,窦太後聽到随風飄進來的阿嬌的笑聲,忽然想起皇十子彘……前幾天,阿嬌特地跑去掖庭宮探望彘,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才回到長樂宮。
孩子都是需要同齡玩伴的,難得阿嬌對孩童感興趣。
窦太後看來,整日跟大人一起玩哪有孩童的樂趣……可以讓兩個孩子多多相處。
Advertisement
窦太後叫住王娡,言明要見皇十子彘。
王娡笑着道:“晨起,彘兒見我要出門,啼哭不止。我估摸着他是想念阿嬌姐姐,便把他一并帶出來。如今正在偏殿裏,由奶娘照顧着。”
她本來是想說彘兒想念皇祖母才哭泣,可孩子只見過皇祖母三五回……這麽說就太假了。
早膳時間,阿嬌就發現一歲的劉徹趴在席上,四腳朝天像一只艱難翻身的小烏龜,伸長脖子好奇地看着她。
王娡:“彘兒,看看誰來啦?阿嬌姐姐。”她溫柔的幫助孩子翻身,然後拍拍孩子的屁股:“你不是見不到阿嬌姐姐一直跟娘哭鬧嘛?現在見到啦!去找阿嬌姐姐玩吧。”
阿嬌:“……”
什麽見不到她一直哭鬧……阿嬌一個字都不信。
一歲的孩子,幾天前見過的人早就忘了。
至于她上次去雲光殿,也不是對小時候的劉徹感興趣。而是得到“不幸未來”預警,只能跑一趟。如果她知道外祖母會因此以為她看劉徹順眼,生起借此機會讓她回歸無憂童年的想法。呵呵!她回來之後,一定會大肆嫌棄弟弟是臭臭,不好玩。
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阿嬌敷衍的和劉徹玩着“你碰不到我”的游戲,幾次便膩味不已,繃着圓潤的小臉對王娡說:“王娘娘,我要用膳了。你把弟弟抱開吧。”
王娡面不改色,沒有露出半點失落的神情,将劉彘抱到一邊。只是低聲令人拿來劉徹的輔食,喂給他吃一些。
阿嬌的早膳是牛肉拉面,她很有禮貌地問:“王娘娘要不要來一碗?”
王娡拒絕了。
相比陪小孩用膳,她更願意抓住和婆母窦太後閑聊的機會。不過,這樣細韌的湯餅,她是沒見過的,不由出聲詢問。
“這中微微發黃的細餅叫拉面,”窦太後嘗過兩回,她不喜歡帶湯的,更喜歡蓋澆面。
“啓兒教給阿嬌,阿嬌又教給膳房庖人。妙在勁道彈牙,花樣繁多,我倒罷了!阿嬌能吃一整碗,喜愛得很。”
阿嬌表示借着牛皮小冊之故,她拿出什麽樣的食方給膳房庖人,都不會招人懷疑——皇帝舅舅會給她打掩護。
說曹操,曹操到。
“陛下駕到!”
劉啓走進來,取下佩劍。王娡站起來,替他摘下頭冠,用随身攜帶的香帕擦拭他臉上的汗水。
劉啓一笑,向窦太後請安。
“快起來!”
窦太後正想問他怎麽有空過來,便聽到一陣啼哭聲。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轉移,劉啓往旁邊看去,只見阿嬌一手捧着碗,一手拿着勺子,神情略顯得意。大哭的可憐孩童坐在地上,眼珠子盯着勺子的輔食,控訴無良姐姐欺負人。
阿嬌沐浴在衆人的目光下,一點都不慌,小肩膀一聳特無奈地說:“我就是看他可愛,逗逗他。”
誰知道一勺子輔食都能逗哭他,要是有照相機的話,拍下來妥妥的黑歷史。
劉啓:“你會喂食嗎?快把碗還給奶娘。”
阿嬌:“我怎麽不會,大龜一直是我在喂。”
劉啓:“……”
小孩子和陸龜能一樣?
大龜,阿嬌養的陸龜的名字。只需要每天溜一圈,給什麽都吃很好養。它體型和阿嬌差不多大,行走緩慢。因為龜長壽,所以被認為是祥瑞的象征。不過,一開始還是沒人敢讓阿嬌拿着青菜之類的直接喂食,大龜的嘴能咬掉她的小手,後來發現大龜性格溫順,不會攻擊人,阿嬌才漸漸能和大龜接觸。不像從前一樣,只有帶着大龜遛彎的權利。
劉啓看出阿嬌是故意的,但他很能理解阿嬌。
他覺得阿嬌可愛,也曾無意識的逗她。呵呵,可惜根本都逗不哭。
阿嬌自有一套歪理:什麽看到可愛的東西就想欺負一下、弄哭它,是身體防止情緒失控的一中自我保護之類。
乍一聽:你在找什麽借口。
認真一想:有點道理。
劉啓有一中自家的小孩欺負別家孩子的愧疚感。他本是來接阿嬌一人“上學”的,臨走時,把劉彘一同捎上。不過,真正的小崽子一歲剛能叫人,吃睡哭四處爬一樣不誤,沒多久就把劉啓鬧得心煩,着人送回掖庭宮。
夜裏,劉啓歇在雲光殿。
“阿嬌還小,你別怪她。”
“我養育過三個孩子,其中兩個是彘兒的姐姐,知道孩子相處嬉笑打鬧是常态,”王娡眼裏帶着笑意,溫柔道:“阿嬌并不會真的傷害咱們彘兒,只是逗一逗他而已。我不會放在心上!她聰慧可人,肯帶着彘兒玩耍,我怎會不樂意呢。”
劉啓誇贊:“你素來明理。”他伸手輕拍懷中美人的香肩,困意席卷中喃喃道:“阿嬌是個有福氣的孩子,彘兒和她一起玩耍沒壞處。”
王娡微微一愣,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阿嬌有福氣……不過,長久以來練就的侍奉君王的謹慎,還是讓她在反應不及時,做出羞澀點頭的舉動。
劉啓睡了。
王娡沒有睡着。
她還記得,自己剛懷上彘兒的時候,陛下充滿期待。這是一個有着太陽入懷預兆的吉祥兒,同時也是陛下登基之後,得到的第一個孩子、也是第一個皇子。可惜,生下彘兒不到三日,她的美夢就破碎一地。為什麽吳王劉濞要在此時謀逆?她有些後悔一手制造出“太陽入懷”的吉兆,害怕陛下認為此夢是災難和妖異的象征。
她慶幸,陛下似乎并沒有把彘兒的出生和兵禍聯系在一起。可她也失望,陛下不再認為彘兒是特殊的孩子,對待小兒子和對待別的子嗣沒有差別。
等劉榮成為皇太子,王娡覺得自己沒有希望的時候……她又看到事情的轉機。
希望阿嬌真的足夠有福氣吧……
自從幾次把劉彘欺負哭之後,阿嬌一解心中郁氣。不過,她不是真正的孩子,知道欺負小朋友得有分寸。不管人前人後,她都不會真正傷害劉彘——那太沒品了。頂多用各中輔食饞他,給看不給吃,逗得小朋友口水直流哇哇大哭。
可惜,劉彘是個聰明的小朋友,幾次之後便不再上當。用一雙黑葡萄似的眼睛看着阿嬌,伸手抓兩次,沒到手就放棄了。
阿嬌暗暗嘀咕,看來不是個小傻子!來雲光殿的次數便減少了。
王娡察覺之後,暗中命令奶娘不許喂飽劉彘。
阿嬌再來的時候,餓肚子的劉彘對“好吃的不給你”的游戲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小小的孩子,漸漸意識到阿嬌等于“吃飽”。一日日親近她,到達見不到阿嬌,真的會一直哭鬧的程度。
王皃姁知道真相,忍不住相勸:“姐姐,你這樣做,不怕壞彘兒的秉性嗎?”
這分明是馴養野物之法……
“你并非不知道阿嬌與彘兒來往的好處。其中之一,便是陛下常能想起我們姐妹。如今我又遇喜,你也該溫柔小意的伺候着陛下,早日生下一個男孩為上上計。”王娡不好明說,沒有孩子的嫔妃在帝王駕崩之後,将有怎樣的遭遇。但有兒子的嫔妃,是可以跟着兒子一起就封,到封國生活的。
“其中之二,可得太後的另眼相待。近日裏,連長公主都對姐姐頗為和善。其中之三,那不可一世的栗姬夠霸道吧?這些日子難得沒找我的麻煩。”
“小孩子喜怒難料,我需讓阿嬌一直親近侄兒……至于彘兒,”王娡決然道:“如果他最後的成就只是一介諸侯,脾性如何将不再重要。”
作者有話要說: 王娘娘真的助攻……
一世的劉徹碎碎念:媽,你這麽搞是把我當狗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