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洗三[二更]
劉小彘的洗三小宴, 劉啓沒有親臨。
王娡聽說,一大早窦太後便被群臣請出長樂宮……到底是什麽事,非得請出她老人家?王娡有些憂慮。不過, 她還是強打起精神, 應付賓客。
這會能進産房跟她說話的, 有一個算一個都是不能得罪的。
至于前頭,劉啓傳話:令皇長子劉榮領着一衆弟弟妹妹們玩樂。
阿嬌濃密的頭發梳成兩條油光水滑的大辮子, 系着紅繩,身上穿的衣裳是用蜀地最好的錦裁制而成,一寸錦一寸金。整個長安城裏, 也找不出幾匹顏色如此鮮豔,圖樣如此新穎的緞子。
有句話說:先敬羅衣後敬人。
這樣的打扮, 加上前呼後擁的奴仆。
哪怕皇子、公主見到阿嬌, 一樣要氣弱三分。
方氏帶着阿嬌來到皇長子劉榮的面前。行禮之後, 說明來意,無外乎托付他多照顧阿嬌。
“翁主年幼,極少和同齡人一起玩耍, 若有撒潑頑皮之處, 請大殿下多擔待一些。”
劉榮沒有不應的, 承諾道:“姑姑放心, 我一定照顧好表妹。”
十七歲的劉榮已經是大人了,他生得面如冠玉,氣質溫文。瞧着十分可靠的樣子, 渾身上下沒有一點攻擊性。
方姑姑放心地離去。
阿嬌心想:難道沒有同齡的玩伴是我的問題嗎?
這一輩子, 她長到四歲,去過最遠的地方是甘泉宮。那也不過是從一座宮室,挪到另一座宮室, 能見到的孩童只有皇子、公主。可惜歲數都相差太多!最年幼的皇女——未來的南宮公主,都和阿嬌足足相差五歲。
窦太後細致的養着阿嬌,不會放心兩三歲的阿嬌和比自己大太多的孩子玩,容易受欺負。再者,時下養孩子自有一套成熟的體系。提倡少至不潔之處,免染疾病;勿到紅白喜喪之地,免受驚吓,失落魂魄。之類種種,都有講究。
Advertisement
這半年間,窦太後對阿嬌的管制才漸漸放松下來,準許她獨自見更多的人。
當然,沒同齡人一起玩耍不是什麽問題,舅舅難道還不夠好玩嗎?她對哄小孩沒興趣。
阿嬌日常的行程滿滿當當:睡到自然醒,用過早膳到未央宮上學,舅舅牌老師教她念書認字。用過午膳,睡過午覺。偶爾舅舅親自送歸,多數是方氏走一趟把她接回長樂宮。
下午的時間,一般是陪伴外祖母。外祖母很忙。走動時,阿嬌跟前跟後。若遇到外祖母處理正事,她便不吵不鬧地坐在憑幾上。進出的宮人、內臣沒一個能忍住不看她的,傳為長樂宮一道奇景。
顧及身體還在發育,阿嬌還會換姿勢,比如“啪叽”一聲躺在席上,擱一刻鐘翻一次身。等外祖母稍有空閑,就強把對方拉起來逛園子。不久坐多活動,才能長壽。
阿嬌則是瘋跑,發洩一下小孩子身軀裏無處安放的精力。
宮裏的大宴小宴都不參加,但出去玩肯定有她。
今日之前,阿嬌還沒見過全部的皇子、公主,也不是所有的皇子、公主都見過她。
唯有劉榮和她算得上熟悉。
“嬌嬌,我領你去見表兄姐,如何?”
阿嬌搖頭,對能排成高低一整隊的大、小朋友敬謝不敏,相比起來,小豬都變得可愛了。
“我想先去拜見王娘娘。”
劉榮不方便帶她去,“我讓三妹婧領着你進去。”
劉婧,未來的平陽公主。
上一世阿嬌不單是因為對方給劉徹送美人才和她不對付的,兩個人天生的性格不合。這一世,阿嬌看到殿中端坐着以主人姿态待客的七歲小朋友,也沒冒出諸如可愛、好喜歡之類的想法。小朋友有特權拒絕一切無謂的寒暄,不理會虛假的客套。
阿嬌肉爪子左右一擺,“我認得路。”
說着,小跑着繞過一架彩鳳屏風,鑽進內室。守門的宮女見到是阿嬌,沒敢阻攔。
少頃,只聽甜甜的聲音傳出來——“王娘娘,我來探望你了。”
劉榮撫額嘆息,猶豫着讓誰進去看顧阿嬌。三妹婧不合适了……五妹也是王娘娘生的……至于阿嬌身邊的宮人們,沒被他看在眼裏。他受過方姑姑的囑托,等同于受到祖母的吩咐,不好讓阿嬌徹底脫離自身的視線。
這時,三皇子劉阏于走到他的身邊,酸溜溜道:“掖庭宮似她自家一般,無處去不得。”
劉榮:“這話不對。”
劉阏于還以為大兄要斥責他言語無狀,卻聽劉榮慢悠悠道:“掖庭宮範圍太小,數遍長安諸宮室,長樂宮、未央宮、甘泉宮……她處處去得,和自家沒有差別。哪怕正朝議政的宣室殿,她周歲上下時,也沒少被抱在襁褓裏随意進出。至于父皇日常召見王公大臣的承明殿,更是她啓蒙之所。”
這些他都知道啊!劉阏于:“……所以呢?”
劉榮:“所以她不過未經通傳進雲光殿的內間而已,有什麽好酸的。”
只要皇帝不在掖庭宮,公主們進出母妃的住處一般都無須通報,更何況阿嬌四歲稚齡,又是雲光殿設宴之日。別說她只是跑進內室裏,就算滿宮瘋跑都不算失禮。
劉阏于:“……”他幹巴巴說:“陳阿嬌目中無人。”
劉榮:“阿嬌懂禮,你主動跟她攀談,她一定有回應。”
劉阏于斜眼盯着親哥:“你怎麽一直維護她?”
“阿嬌是父皇和皇祖母喜愛的小輩,做子女的替他們照顧阿嬌是盡孝,做兄長的愛護妹妹是美德。阿嬌四歲稚齡,不過是一個孩童而已。你何故背後議論于她?”
劉阏于:“……”
他啞口無言,只能瞪着長兄的背影,心裏暗自嘀咕:我不相信你一點都不嫉妒陳阿嬌。
另一邊,內室裏的阿嬌站在搖籃邊,伸手輕戳睡得雙頰紅撲撲的劉徹。睡夢中的嬰孩醒來,不滿受到騷擾,哇哇大哭。
王娡還沒怎麽,坐在姐姐身旁的王皃姁先急了。正待說話,就見阿嬌揚起一張笑臉,真誠地說:“小豬哭得真可人憐愛。”
王娡:“……”
王皃姁:“……阿嬌怎麽不在外面跟公主們一起玩?”
阿嬌仗着年紀小,沒什麽不能說的。實話随便出口:“大人比小孩子有趣。”
王皃姁:可你待在屋裏也沒跟我們玩啊!你玩的是嬰孩。
阿嬌笑眯眯加上一句,“小豬弟弟最有趣。”
王皃姁:“……”
不過,阿嬌也不是什麽真正的惡魔小朋友,接連把劉徹弄哭三次之後,便裝作對“有趣”的小豬弟弟失去興致,專心坐在一旁吃些點心、瓜果,乖巧聽大人們說話。
有人大致猜到前朝出的什麽事了。
漢朝實行分封制嘛!中央皇權和地方王國早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劉啓上位之後,關系激化,演變成一場兵禍。
一直和劉啓不對付的吳王劉濞謀逆,聯合楚趙等六國集結三十多萬舉兵向西。
阿嬌乃屋中對此事內情知道得最深的一個人,并非來源于上一世的記憶,而是于外祖母和舅舅處聽到的一言半語。她不會拿出來說,也不會有人出言問一個小娃政事。
她只管吃喝,等到宴散,才從內室裏出來。和劉榮打過招呼,便乘車回到長樂宮。
至于各家的皇子、公主怎麽看待自己,阿嬌沒興趣知曉。
上輩子,她跟一衆人沒什麽交情。這一生更不會打什麽交道。
這場叛亂持續大半年,才徹底平息。中央取得絕對的勝利,收回大片的封地。劉啓決定立皇長子劉榮為太子,并趁機把長大的兒子們分封出去。
等一切塵埃落定之時,新年剛剛過去。
劉徹長大一歲,已經能滿地亂爬了。
作者有話要說: 随着小豬的到來,阿嬌的無憂無慮童年消失,開始有改變啦(從下章開始)。
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