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光陰荏苒,一晃之間,兩年過去了。這兩年裏,山都鄉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但桑基魚塘漸漸推行,村外那片荒山底下也鑿出一條小溪,旁邊的荒地在總甲帶領下開墾成了農田,明年就可以開始收糧食了。林毅齋家的日子過得尤其興盛,前幾年蓋的土房早就推倒建了四間貝殼灰砌成的大房,鴨寮擴成了三排,院子也寬寬暢暢,重鋪了磚,只有先前林大毛和林二毛常常躺着玩耍的大青石板還留在原地。
可是,眼看就要過年,林家的氣氛卻不怎麽歡快,程氏在院子裏焦急的等待着,走來走去半天,忽然門口傳來幾聲“咚咚咚”敲門的聲音,程氏飛奔過去把門打開一瞧,門口正是兩年未見的二兒子林蓁。
林蓁今年已經十歲,在程氏眼裏,他和離開之前簡直是判若兩人。先前他的模樣雖然清秀,但也就是個整齊些的鄉下孩子,而如今的他,站的規規矩矩,相貌俊雅不凡,目光仍然澄澈,眼神卻更銳利了。這讓程氏心中又是激動,又是驕傲,甚至都有些不知所措。而林蓁呢,他見了程氏,一時間感慨萬千,拼命忍住了沒落下淚來,躬身行了一禮,聲音微微顫抖,道:“娘,二毛回來啦。”
母子兩人四目相對,不知道有多少話要說,程氏猶豫片刻,最終還是道:“先進屋來,瞧瞧你爹吧。”
林蓁一邊往屋裏走,一邊問程氏道:“爹如今狀況如何,可請柯大夫來瞧過了?”
程氏嘆氣道:“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先前怕你在安陸府惦記着,你阿爹一直不肯在信中提起,可前些日子,柯大夫說……”
話到此處,程氏哽咽起來。林蓁安慰了她幾句,快步邁進了屋裏。
一見到自己的爹,林蓁的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如今的林毅齋面色蠟黃,十分消瘦,兩只眼睛瞪的大大的,全不複林蓁離開時候那種又斯文又潇灑的模樣,而是頗為緊張的看着自己,露出一個笑容,道:“二毛,我并沒有什麽事,只是你阿母、你阿媽都想念你,想讓你回來過年……”
林蓁轉身抹了把臉,叫了聲阿爹,然後道:“我如今回來了,阿爹什麽也不用擔心,只管養病。咱們家如今寬裕了,那些昂貴的藥材,咱們也都買得起……好了好了,阿爹你想不想聽聽兒子在興王府的事?”
林毅齋搖頭,剛想囑咐林蓁不必花太多錢買藥,聽到後面,又點頭道:“好呀,你說給阿爹聽聽,聽說去年老興王已經過世,如今世子他可曾襲承了爵位?對了,大毛過兩日也就從吳中回來了,到時候咱們一家人好好過這個年……”
林蓁陪林毅齋說了會兒話,待他歇下,便跑到隔壁村柯大夫家從頭到尾問了一遍,才知道林毅齋這病有時日了,一開始是胸悶腹痛,後來漸漸有些茶飯不思,精神倦怠。柯大夫雖然一直在替他悉心調理,但他的身體仍然是越來越差。
幾個月前,他教的館也辭了,地裏的活更是做不動,只得在家裏歇着。好在,興王對林蓁這兩年半的陪讀生涯的報酬是很豐厚的,這些錢林蓁全部寄回了家。隔壁林阿伯的長孫已經大了,林毅齋便花錢請他替自己一直管理着地裏的莊稼,他手腳勤快,把那幾畝地照料的妥妥帖帖,比林毅齋親自看管時還用心幾分。而刨了坑做魚塘種桑樹的地有孫家的人管着,收成也很不錯。
林蓁把帳大致算了一算,覺得如今家裏的錢還算寬裕。當然,林毅齋的病花掉了不少銀兩,雖然柯大夫看病要的錢不多,但買藥的開銷可不小,已經将他們這些年的積蓄花掉了一半。
林蓁把賬本合上,走到屋外,外面春光明媚,可他的腦海中,卻不自覺的浮現出了一幅幅色調灰沉的畫面。在興王府的這幾年,他的屬性1和屬性3一直在不停的加分,升級。他沒有想到的是,當屬性1升到10級的時候,他在自己的腦海裏,看到了另一個自己,把之前的十年以不太一樣的方式過了一遍。
他看到的并不是過去生活的全貌,大多數場景都圍繞着那個看似自己,卻又不是自己的孩子日常的點滴。他蒼白瘦弱,手裏卻總是拿着一本書翻來覆去看個不停,他時常去村裏的社學偷聽先生講課,也曾面臨無錢入學的窘境,但他卻始終沒有放棄,一直在努力地讀書、吟誦文章,閑暇時便幫着家裏放鴨、幹活。
如今雖然已經過了快一年時光,這些畫面仍然時不時地從他的頭腦中冒出來,就像現在一樣,撥動着他繃得緊緊的神經。
Advertisement
他是今年年初才看到這些的,而這些奇怪的“回憶”也就終止于同樣的時間點,在“回憶”中,雖然有些事情和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相符——比如葉桂文把他收入社學,但也有一些不同之處,比如“回憶”中并無任何與興王府有關的畫面,他雖然見過薛侃,薛侃也不曾對他提起去興王府的事。是否會有更多的事情卻因為他穿越者的身份和系統的幫助而發生了變化呢?
很快,林大毛也回到了家裏。林蓁驚訝的發現,林大毛雖然瘦了些,但目光比從前明亮了許多,那個不敢和人對視的讷讷的林大毛幾乎已經消失不見,眼前自己的哥哥似乎蛻變成了一個沉穩、文靜的少年。林蓁暗自在心中感嘆,這次讓林大毛去學畫可算是去對了!
林大毛的眼睛裏閃爍着難以掩飾的激動,他看着林蓁,看着程氏,一字一頓的道:“娘、二弟,我回來了。我……我很想你們!”
一句話話音未落,林蓁眼眶發濕,程氏則已經忍不住潸然淚下。林蓁走上前去,兄弟二人輕輕抱了一抱,随即,林蓁接過了大毛簡單的行李,帶他到屋裏去看了看林毅齋,然後,他對家人宣布,這次,他不再回興王府了,他要留下來,好好地照顧林毅齋,打理家業。
正月一到,山都鄉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熱鬧得很。自打林蓁回來之後,家裏有人貼身照顧林毅齋,他的情況大為好轉,偶爾下床走動,就連飯食也比先前用的多了些。林學和林蓁兩個孩子,一個十三歲,一個十一歲,就從這一年開始,慢慢成了這個家裏的支柱。
轉眼到了春耕和養蠶的時節,林蓁打算繼續雇隔壁林阿伯的孫子幫他們種地和幹一些重活兒,但是那些桑樹,不能再讓孫家來管理了,如今村子裏要種桑樹的人越來越多,孫家的家丁根本忙不過來。好在養蠶這活兒并不需要太多力氣,只是瑣碎些,林蓁和林學兩個負責大部分的采桑葉和喂蠶的工作,再加上家中程氏和林老太太的幫助,雖然累,但也可以應付。
這天,林蓁正和哥哥林學一起在地裏采摘桑葉,卻遠遠地看見林老爹、葉桂文和一衆族內長輩,腳步匆匆的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林蓁心中十分奇怪:雖然這些日子林老爹常常來探望林毅齋,可這回他怎麽帶了這麽多人?還有葉桂文,他不在社學教書,到自己家裏來做什麽呢?他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兒,帶着林學趕回了家。
林蓁進院一瞧,見林毅齋已經撐着病體走到院中,正在和衆人寒暄。葉桂文正在那裏對衆人說道:“先皇沒有子嗣,這是衆人皆知的。算起來與他最近的,就是興王一脈了……”
說到這裏,葉桂文聽見門口的動靜,發覺林蓁和林學二人回家來了。他激動的站起身,招呼道:“林蓁,你快過來。”
林蓁不明就裏的走上前去,這才發現,葉桂文身後還有兩名頭戴方巾,身穿直裰的老先生。葉桂文指着他們,對林蓁道:“這兩位是縣裏縣學的教谕和訓導,先前我就想向縣學裏的先生們舉薦你,怎奈家中老父生了病,就把這事情耽擱了……”
這時,那兩名老先生走上前來,問他道:“你的八股文,可有成篇的?”
林蓁點了點頭,這些日子他雖然忙着家裏的事,但做學問自是不敢耽誤,每天晚上都要讀書,練八股文。有時候還會拿去給葉桂文瞧瞧。聽見老先生問他,他便走進屋去,取了幾篇做好的文章出來。
其中一位老先生讀過之後,驚奇的擡頭看着他,半開玩笑的道:“你仔細再看一看,這……這是你做的,不是你錯拿了你阿爹做的麽?”
林毅齋在一旁不好意思的笑道:“咳,晚輩才疏學淺,比小兒差得遠了。莫說我已經好久不做八股,就是我先前日日寫文章的時候,也沒寫出過這麽好的文章來。”
另一位老先生細細看了一篇,道:“嗯,這樣的文章,比縣學裏大部分秀才都好多了。不愧是在興王府裏讀過書的。只是你的才學雖好,也還要在科場上磨煉。你收拾收拾東西,從下月起,去縣學和縣學裏的秀才們一起讀書吧。”
這突如其來的喜訊讓林蓁有些發愣,葉桂文似乎看出了他的不解,走上前來,伏在他耳邊小聲說道:“你可知道,先帝駕崩之後,如今繼承大統的是誰?!”
(作話裏是興王府番外,和劇情還是有關系的,大家要不要看一下呢^_^?)
作者有話要說: 下面是說好的興王府的故事(有的小天使反應番外和正文一起看轉換起來比較困難,而且作話裏很難調節格式,所以老暄把番外整理了一下,在隔壁單獨開了一篇文《耕讀人家番外》,大家可以先看番外,再看正文。)
興王府番外之一(上)
林蓁沿着那一道長長的朱紅色宮牆往前走去,只覺得走了快小半日,方才走到一座城樓似的五開間大門口,眼前丹漆的大門上嵌着一顆顆金燦燦的銅釘,晃得林蓁兩眼發暈。他在門口站了半刻,便有人迎了出來,道:“是薛進士從潮安府引薦來的麽?快請進來。”
林蓁知道薛侃已經提前派人送來了消息,忙點點頭,随那人往裏走去,曲曲折折不知道繞過了幾道回廊,又走過一座禦橋,兩旁都是白玉石龍鳳雕欄,這些華貴精致的宅內景色處處都吸引着林蓁的注意,但他卻只是匆匆掃過,一點不敢分神多看,只想待會兒見了興王該怎麽答話。薛侃既然推舉他來,對他還是給予厚望的,還有自己的老師、族伯……他不能讓這些看得起自己的人們失望啊。
走了半天,領着他的那人在一座大殿之前停下了,門口端端正正站着兩個眉清目秀的書童,其中一人略略點頭,道:“王爺就在裏頭等着,進去吧。”
說着,其中一人清聲通報了一句,裏面響起興王渾厚溫和的聲音:“進來。”
林蓁小心翼翼邁步走進殿門,見裏面朱紅油竹龍簾挑起,沉香色書案後頭,坐着一位眉目舒朗,方面長髯,有些微微發胖的長者,此人沒什麽皇室咄咄逼人的威嚴,倒是有幾分書卷氣,這就是薛侃大加贊譽的興王爺朱祐杬。他身後立着位須發斑白的老者,想來是薛侃提到過的王府裏學識淵博的袁長史。林蓁跪下行了禮,興王便叫他起來,問了些年紀姓名,然後就是幾句路上是不是平安順利,氣候可還習慣之類,然後便微微笑着,讓下人把他帶了出去。
第一輪面試就這麽結束了嗎?林蓁還沒回過味兒來,就被人帶到了方才那大殿旁邊的齋房裏。與他同來的人都被安排去後面休息了,他不知道自己還要在這兒等待什麽。他的行李都被那些随從帶下去了,手上連一卷打發時間的書都沒有。這屋裏倒是有個書架子,上面的東西他可不敢亂動。
臨行前他又和薛侃見了一面,薛侃送了他一本他和其他王陽明的弟子編錄的陽明先生學問精髓的書,叫做《傳習錄》,林蓁一直在認真翻看,其中的不少話都銘記于心。此時他幹脆學起那書上提起的靜坐的功夫,閉上眼睛,默默坐在屋內,回想着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在山都鄉生活了八年,一朝離開那裏,方才發現,和外面的世界相比,山都鄉雖然有些外面的世界投射進去的影子,卻更像是一個世外桃源。他知道大明朝還遠遠不到滅亡的時候,但眼下這位玩的花樣百出的皇上會怎麽收場,他還真不知道——街兩旁商鋪酒肆人流如梭,有錢的子弟衣着華美,穿的是绫羅綢緞,佩的是寶石彩玉,城外那些失去土地的流民和貧寒之士卻食不果腹,在陰暗髒亂的角落裏成百的聚集着……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如果說這些景象讓林蓁感到難過和擔心,那麽,來這裏之前遇到的那夥佛郎機人給他帶來的就是強烈的不安。一方面,近代歷史在大部分人心中烙下的恥辱的烙印讓林蓁深深地覺得大明朝不應該閉關鎖國;但是另一方面,那些佛郎機人的別有用心的眼神又讓他覺得,把這些豺狼野獸放進來也不是什麽好事,這個時代別的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歷史的走向的啊,這個讓人苦惱的問題,在四書五經裏,在《傳習錄》中,都沒法找到現成的答案……
他靜靜的坐在那裏如同入定了一般,沒意識到時間已經一點一滴的在漸漸流逝,外面天色昏黃,已經過去了兩個時辰。他剛要睜眼,卻聽見門口響起了一個冷冰冰的聲音:“你是誰?坐在這裏幹嘛?”
林蓁慢慢睜開雙目,往門口一看,只見一個十歲左右的少年穿着一身白色的棉布袍子站在那裏,渾身上下散發着一股和這肅穆的王府十分相稱的陰沉氣息。這會兒光線已經有些暗了,林蓁着實的被他吓了一跳,不是因為他這靜坐的功夫不到家,而是因為門口的這個少年,他……他乍一看長得有點像自己的哥哥林大毛!
林蓁急急忙忙站起身來,定睛瞧了一瞧,方才确認這人不是林大毛,他雖然猛地看去眉宇和自己的哥哥有幾分相似,但是他臉色青白,臉頰削瘦,寬大的棉袍子穿在他身上有點晃晃蕩蕩的。況且,他的個子比林蓁印象中的林大毛高了不少,背着光站在那兒,身體輪廓的邊緣好像融化在背後的光暈裏,讓他的身形顯得更細長了。林蓁趕緊起身一拜,道:“在下姓林名蓁,是薛尚謙薛大人推薦來為世子做伴讀的。敢問閣下是……?”
那少年慢悠悠踱步走進屋來,想了一想,道:“我嘛……我姓陸,叫陸炳,是從小陪着興世子一起玩的玩伴。”……
第一篇番外有點長,不知道作話讓不讓寫這麽多字,保險起見還是分上下兩篇,萬字章的作話裏放下篇。
興王府的番外比較多,得有至少五六個,都會放在作話裏當福利送給大家。
好了小天使們如果你看到這裏,明天一定要購買一下老暄的萬字章呀!每條留言都會發雙倍的紅包,入V以後日更,也會常常用番外、紅包雨來報答大家!
還有還有,跪求小天使們收藏一下老暄的兩篇預收文吧——
1.《開封小酒館》(七五同人文)
開封府裏新開了一家小酒樓,年輕的老板養了三盆沒有人認識的花草。
風信子:“那個穿紅衣服的總是盯着那個穿白衣服的看。”
綠蘿(用葉子嗅嗅):“喲,這位客人剛才遞錢的手上有血味兒。”
仙人掌:“知風,門口站着的要飯的有點眼熟……”
沙糖冰雪冷元子,
綠橙香嫩酒初浮。
瑪瑙舊杯盛新釀,
問君願飲一杯無?
甜蜜溫馨日常向,各種生活小短劇串起兩位主角的前世今生。主cp是酒館的主人一只小花妖X落魄書生,副cp貓鼠,美食,破案,奇幻,總有點什麽能吸引你吧~
2.《寒門閣臣》(女穿男科舉文)
剛畢業的經濟系女生丘瑞在去面試的路上,穿越到了永樂年間窮的不能再窮的海南農村,然後為官入閣,試圖振興明朝經濟的故事。
文荒的小天使也可以移步老暄的專欄,給老暄收個作收,對了,老暄還有一篇剛完成的科舉文《名門之後》還有一篇比較短的穿越文《打工吧!公主》大家也可以去看一下:)
好啦,廢話就說到這裏,至于阿蓁入縣學之後又會認識些什麽樣的朋友,會發生什麽事情呢?番外中阿蓁遇見的人到底是不是陸炳?小天使們明天中午十二點一定要來訂萬字章呀,雙倍紅包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