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陽光明媚的天際下,熱意不濃,天空正藍,盛夏的暑熱倒是被時不時的微風驅散,天越今日格外沸騰,只因今日是晟祁二皇子乾轶铖靖安王的大婚,而王妃則是西绛以結友好的和親公主,西绛定王府千金沐語滢。衆人對這二人無不有好奇在,靖安王雖是二皇子卻極少現身于衆人甚至皇室宗親面前,即便現身,少有人窺得其容顏。傳聞其奇醜無比,又有傳聞雲其惡疾染身,性情暴戾,衆說紛纭,無人能辨真假,而今日,靖安王娶親,繞城一周再是去皇宮行大禮。能窺其容顏,衆人因着好奇自然興奮,且皇家娶親,以示普天同樂,百姓自然有喜錢在,故更是沸騰。
“我聽聞這位靖安王妃似乎也是個藥罐子。”
“你懂什麽,人家病如西施的姿态定然別有美感所以才令靖安王不遠萬裏也要将其娶到手。”
“不過靖安王足不出戶的,又怎的識得遠在西绛的王妃呢。”
“這緣分來了自然也抵擋不住,不說了,看靖安王來了。”
驿管內,語滢坐于梳妝臺前,由晟祁宮中排下的女官服侍着,面無表情的臉龐略施脂粉,朱唇皓齒,綠雲繞繞,金雀珠釵。玄色衣衫,袖口領邊金紋花波,祥雲密勾,扶若婵娟,動人心弦。
蘭蓮馨馨,瑰麗豔豔。
肩若削成,膚如凝脂。一肌一容,盡态極妍。
語滢望着鏡中自己,屋外愈來愈響的鑼鼓唢吶聲于語滢耳中知覺刺耳諷刺,這般容顏誰見不動心,他靖安王又豈是仙人?以她的武功,她可以逃,随時都可以,然而她不得因自己喜怒而連累整個定王府,她既極力護着祖父祖母,自然不會做連累他們的事。
喜帕将其世界只餘玄色一片,由沁竹沁梅等人擁着,出屋。方出房門,嘈雜一湧而來,令語滢皺了皺眉。突然,語滢身子被乾轶铖橫抱起,令自己猝不及防,透過喜帕空隙微微窺見乾轶铖同樣玄色的衣衫,金線密織的紋樣放大于眼前,而于乾轶铖本身亦是能瞧見語滢精致的下颚,力道緊了緊。衆人見狀皆是笑着起哄,而乾轶铖卻是朗聲一笑,将語滢抱着出門并送上花轎。
語滢心緒難複,方才那般感覺不令她排斥,反倒有熟悉之感,後又一想,直搖頭道不可能。
轎夫将轎子擡得極為平穩,轎中亦是顯然被人悉心布置一番,坐着極為舒适。
是他麽……
不知過了多久,轎子穩穩落下,沁竹沁梅扶着語滢出來,然而入目的一張大掌将自己玉手包裹,溫暖不熱的溫度,骨節分明的模樣,安心的感覺遍布全身,腦子是那張熟悉的,總帶着溫潤笑顏的俊顏,只是如今入目一片正紅,也見不得對方真顏。
“一會兒禮節不免繁雜冗長,委屈了。”耳畔傳來對方極為寵溺的話音,溫潤而澤,與記憶中的翩然如仙的男子完美重合。
“珩……”語滢喚得極為肯定,若是至此都辨別不出來,她又有有何資格愛他一場。
Advertisement
語滢雖未聽得回音,但卻能清晰辨別出對方的笑意,而自己唇邊亦是漾開一笑,兜兜轉轉,原是如此。
随後卻也正如轶铖所言,繁重且冗長,然二人十指相扣并行行禮的模樣令晟祁皇上皇後以及乾轶堯夫婦見着十分歡喜,語滢本是最厭此等繁雜之物,此次卻也甘之如饴,只因她嫁的是她此生摯愛的男子。
日暮黃昏,璧人歸府。
“下去罷。”乾轶铖帶着些許酒氣,步履有些踉跄進來,言語間不難發覺此歡喜高興之意,侍從一應退下。轶铖坐于語滢身邊,長臂環着佳人纖腰,口中熱氣和着酒意噴灑于語滢頸邊,長指上前揭下玄色喜帕,姣好微紅的面龐呈現于眼前,轶铖發出欣然一笑,道:“阿滢可知我等這一日等了多久。”
語滢偏頭望着近在咫尺的俊顏,微醺的面龐更贈幾分旖旎在,莞爾開口道:“不怕我就此怨怼,心生惱意嗎。”
“我怕,可我知道阿滢愛玉珩,玉珩心中亦滿是阿滢。”轶铖笑道。他瞞得極好,瞞過了天下人,何況誰又會将晟祁傳聞身染惡疾,足不出戶的靖安王與如此風度翩翩潇灑之人所系一起,便如世人不會将西绛定王府的病秧子與令人聞風喪膽的白凜宮宮主聯想至一起一般,而如今這二人卻各是心悅彼此,莫不樂哉。
語滢倚于玉珩懷中,任由玉珩将其釵環一一卸下,長發潑墨。
“珩……”語滢甚是依戀喚道,之前的所有情緒皆是不見,如今才得以發覺自己竟也到了如此依賴一人的地步,這樣的懷抱令她安心十分,亦貪戀非常,她不問之前的種種,她明了自己的顧慮,玉珩亦是明白,但是他亦有私心,他是晟祁的靖安王,要娶一別國女子為妻除和親外別無它法,他知道自己重情,他利用得極好。雲京有蕭辭與白凜宮,定王府自然無危,而晟祁,有他便夠了。
玉珩帶着語滢起身,飲下合卺酒後又行至窗前,推開窗,月色正濃,曉風未歇,溫潤如故的笑顏綻于嘴角,真摯萬分的字眼如暖流溫過語滢心間:“吾于此起誓明月,曉風為鑒,天地為證,此生無妾唯妻,榮寵一世,白首不離,同心以進。”
這般承諾許下,單是無妾唯妻這四字常人便難以做到,何況是一介皇子,還是嫡出皇子,可不管處于何種原因,語滢卻信他所言為真。
玉珩愛惜地扶着語滢眼角,道:“我知我的魯莽,雲京我已有安排,你……可怨我……”
語滢伸手握住玉珩較為灼熱的大掌,喜極而泣,道:“我信你。”唯此三字,便也足夠。
玉珩聞言笑意更深,低首吻着語滢,語滢亦是微微回應着,大袖一揮,內力帶動窗關攏。玉珩亦是帶着佳人向床榻上倒去,衣衫大開間,旖旎風光現。
溫情悱恻暖意融,長明燭燃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