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28)
早用完早飯,拿着夏木槿分發下來的工具,因為夏木槿之前給他們做過功課,大抵都知道要怎麽做,可還是難免緊張。
“大家不要緊張,一步一步來,跟着步驟來!”
夏木槿其實也有些緊張,畢竟之前也只是見過燒窯,自己并未實踐過,但是不管是步驟還是所需之物她還是準備的很齊全,只要大家一起努力,齊心,應該不會出問題的。
二蛋哥和爹帶頭挑了一旦磚,夏木槿深深呼出一口氣,便随着他們上前,哥的腳雖能走了,但不宜承受太重的力量,但他雙手有力,便自動申請挪磚砌窯,而當二蛋哥和爹的第一旦磚放下,他便開始動手。
“對,哥,就是這樣,很好!”
夏木槿看着他的手法很合格,嘴角劃出清淺的弧度,便開口贊同到。
這有了人帶頭,大家自是放開了,均是你一旦我一旦的挑磚過去,而另一部分人卻配合着夏鐵樹開始砌窯。
當第一層磚砌好,夏木槿去看了七個窯洞,不管是距離還是大小覺得很好,滿意的點頭便鼓勵說道:
“大家做的很好,相信半個月後這第一窯磚便能出來了,希望在不久的将來我們大家都能住上這火磚砌的房子!”
夏木槿這麽一說,大家似乎更有信心了,而且他們都相信,只要跟着木槿姑娘,自己絕對不會吃虧,但是現在做事,一天有二百文的收入,而且還包午餐,這對他們來說像是天上掉下了餡餅。
守了約半個時辰,直到這中間的窯洞漸漸顯出來,夏木槿才叮囑大家小心才回到了家。
這燒窯不僅是新鮮事,更是村裏頭的大事,除了來上工的人,全村的人幾乎都來了湊熱鬧,此時,站在辦工的不遠處,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站滿了人,見夏木槿走來均是笑着和她打招呼。
夏木槿都是微微颔首,并未閑聊。
“這什麽跟什麽?不就是幾個土磚麽?哪個不會弄,還擺起架子來了,哼,我倒要看看這踐人能幹出什麽名堂來。”
“娘,您少說兩句,人家現在可是村裏的大恩人,得罪不得。”
“彩蓮說的對,周家嫂子,人家現在可是不同往日,怎是我等能夠議論的。”
Advertisement
隐隐約約,耳畔傳來這樣的對話,夏木槿也只是嘴角微扯,頭也不回的離去。
由氏被關在家裏關了一個月,可對外界的事卻清楚的很,光有這唐三碗的大嘴巴就夠了,況且,王家如今一日不如一日,她去了也會看臉色,便來她家唠嗑了,一方面說王家如何厲害,一方面說夏木槿如何風光。
她到現在都不知道,這一身的紅是咋回事,而且連洗也洗不掉,她都差點把自己給搓去了一層皮,還以為自己得了什麽怪病,可是自家婆婆也這樣,而且唐三碗也到家裏來哭訴,說她家劉麻子最近不知咋了,突然一身紅色回來,而且怎麽洗也洗不掉,而且,這王老爺也這樣,自己對王家的人還是認識不少,便将那日下水的名字都念出來,結果都一樣,與她家劉麻子一樣,那日之後便沒再出現過。
那一刻,她才知道,這一切都是夏木槿在搗鬼。
今日好不容易能出來了,卻是夏木槿燒窯開工的日子,雖然不能對她怎麽樣,但呈口舌還是可以的。
況且,她與婆婆這些日子無法出門,家裏都沒油開鍋了,周有聲這一個月就交了五十文給她,還被婆婆給沒收了,沒收就得了,卻還要指責她沒能力。
周貴蓮幾個根本沒做過工賺錢,一家人每到吃飯便哀聲連連,食不知味,周小蓮更會落井下石,整天吃飯時便跑到夏木槿家的牆頭去聞,回來便氣呼呼的說着她家今日裏吃了什麽菜,什麽肉......
可沒把她個氣死,好幾次都拿着掃把将她給打跑了,可到了下一餐她又這樣。
吳氏最近對她也是沒有好臉色,對周長遠兩兄弟卻熱情的有些過頭,而且,這兩兄弟給她送來的東西她都獨吞,以前可不是這樣的。
看來,這家裏人都離了心了,若這種狀況還不改善過來,這家便不成家了。
而越是這樣,她卻越是恨夏木槿一家.....
夏木槿回到家,家裏早已忙開了,六嬸和燕子姐帶頭,正挑着菜。
其他幾個嬸子擦桌子的擦桌子,燒水的燒水。
好在家裏院子夠大,臨時在外面搭了兩個竈,村長楊大東以前做過大廚,村裏頭以前紅白喜事都找他掌廚,今日裏也不例外,一樣掌廚。
說來運氣也好,前幾天明一他們上山弄柴,結果又給獵了頭野豬回來,這野豬可肥着呢,足足三百二十二斤,今天天還未亮,她便讓他們将這野豬給殺了,此刻,楊大東正在清理。
二苗姐今天也來了,許是王家接二連三的出事,沒這精力去她家找事了,加上夏木槿也強大了起來,他們也不敢有所動作。
見了她,卻是澀澀一笑,便幫着燕子姐去忙活了。
接下來,夏木槿把二蛋哥和村長家、六嬸家的桌子凳子都搬過來了,還去其他兩家借了兩張,連碗筷一起,這光是做事的就有上百號人,加上家裏幫忙的有十幾個人,所以,她準備了十一張桌子。
今天用的柴都是粗大的木塊,這一坨就有十來斤重,要麽就是粗噶的枝幹,比正常人的大腿還要粗,這火燒起來可就要些技術了。
“六嬸,麻煩您等下将這柴炭都扒出來,要趁早,最好是這柴燒到七分的時候。”
見六嬸在竈旁燒火,夏木槿便是走了過去叮囑道。
六嬸雖疑惑,可卻并未多言,木槿這丫頭是個有頭腦的,她這樣說肯定是有她的用處,便是咧嘴到了聲:“好叻!”
這幾天夏木槿比較的忙,并未去鎮裏,而是列了單子,讓明鵬去鎮裏買的菜。
家裏有野雞,野豬,竹鼠,蘑菇,魚,要買的也是一些配料還有一些小菜。
所以,明鵬早早的就回來了。
螺肉相對起來比較的貴,而且弄起來也麻煩,她沒讓其上桌。
便讓明鵬買了些牛肉回來,然後有雞蛋,銀針菇,面粉,茄子,豆角,黃瓜等最基本的菜。
她打算的是每桌十個碗,當然,都是體力活,那碗都是超大號的。
而且,這米她可是就這一餐,她可是煮了快六十斤,在預算中又加了十斤米。
“六嬸,這水好了麽?”
見大家忙,夏木槿自行提了昨晚泡着的綠豆過來,見鍋子裏的水都開了,便是問道。
“東子啊,這水都開了,可以了麽?”
這水是村長楊大東讓她燒的,估計是弄豬肉的,見夏木槿而她,便是朝正在用鐵鉗燙豬毛的楊大東問道。
楊大東走過來瞅了眼,便點頭,口裏咬了根鐵絲,可能不邊說話,便是提了個大木桶過來,指了指鍋子又指了指桶子。
六嬸立馬會意,便喚了燕子姐,婆媳兩人将熱水給倒進了木桶。
這時,夏木槿提來了一小桶清水,見鍋子空了,便将水給倒了進去,随即又返回去提水,就這樣,倒了四桶水才有些喘息的放下了桶子。
然後便将綠豆瀝幹,直接倒進了鍋子裏。
“木槿啊,這又是要煮綠豆粥麽?”
六嬸有一些心疼的看了看鍋子裏的綠豆,問向夏木槿。
這綠豆可是比大米貴了兩三倍,她們從來都舍不得吃,可是這姑娘,三天兩頭給做磚的幾人熬,她都為木槿不值。
畢竟,賺這些錢都不容易,更可以說是她用命換來的,可是對于自己和鄉親們也太好了,好到她覺得愧疚心疼。
看着她那不舍的目光,夏木槿感激一笑,便道:
“嬸,大家賺的都是血汗錢,若是中暑了或者是出了啥事,我還不得愧疚一輩子啊,況且,這樣,大家記恩于心,我夏木槿日後也好找人幫忙啊!”
見六嬸朝她豎起大拇指,夏木槿笑了笑,便提着空桶子去準備鹽姜水了。
他還讓明鵬買了兩斤紅糖,順便也準備了一桶紅糖水,見明一進來,正好叫住了他:
“明一大哥,麻煩幫我将這些提到窯旁去,忙了這麽久,大家肯定也都渴了。”
見狀,明一很是爽快的提了兩個桶子朝窯那邊走去。
-本章完結-
☆、128燒窯中
明一很是爽快的提了兩個桶子朝窯那邊走去。
夏木槿朝其他幾位嬸子吩咐了一番,見自己娘也在幫忙,邊跑過去。
“娘,你把幾個孩子看好就行了,他們還小,這裏到處都是熱水刀子的,免得他們誤拿了給傷着。”
有的夫妻都來幫忙了,有的是各嬸子帶着自己孫子在家,夏木槿便讓他們把孩子都帶來了,無非就是一口飯,她還管的起,而這些孩子之中,最大的不過三四歲,大點的估計懂事了,便也沒帶過來,可能是見着人多,一個個都躲進角落裏了。
今日家裏人多,來來往往,難免會不留心,況且,這東西搬來搬去的,也怕碰着擱着,而娘又挺着個肚子,她也不放心,便是找了個借口。
聞言,夏大娘一拍額頭,道:
“瞧我這記性,孩子重要,孩子重要。”
說着,卻朝幾個孩子走去,也不知她和幾個孩子說了些啥,只見幾個孩子均是露出渴望的神情随着自家娘走向一旁。
夏木槿搖頭的笑了笑,便去看了下綠豆粥。
“槿兒呀,你來看看,這粥是否好了。”
六嬸此刻正起身,許是大東叔他又要用熱水,催了她,她見到走來的木槿便是用木勺在鍋子裏攪拌了幾下,便是出聲道。
夏木槿疾步走了過來,接過木勺看了下,便是點頭,随後便找來兩個大木桶,在六嬸和大東叔的配合下将滾燙的綠豆粥給倒進了木桶裏。
這木桶是特大的,一桶足以裝百來斤,夏木槿自是提不動,明鵬回來後便在一旁候着,見她和那嬸子去擡那口大鍋,吓得沒倒下去,這若是燙着了,老大回來非得拔掉他一層皮,可是他還是晚了一步,沒幫到她,好在沒出事。
見兩桶子冒着滾燙的熱氣,便是飛奔着過來,一手提一個,道:
“我送過去吧!”
夏木槿有些詫異他這臂力,卻是很快的拿了根扁擔出來,剛要說話,卻見他提着兩個桶子氣也不喘的大步離去。
“呀,槿兒,這孩子吃啥長大的啊,這力氣咋這麽大,也不胖啊!”
六嬸見了,不由驚訝的瞪大了一雙眸子,直到鍋子裏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音才回神着手忙腳亂的給鍋子裏加水,只聽滋拉一聲,那鍋子冒出一陣黑煙,六嬸卻是後怕的拍着胸口。
這鍋子可是木槿借來的,要是燒壞了可就賠大了。
夏木槿笑了笑,便是提了一籃碗和筷子,又拿了木勺朝窯那邊走去。
她到達的時候,已經砌了四路磚了,速度相對來說有些慢,但對于初次做這事的他們已經很不錯了。
她将籃子放到木桶旁邊,木勺放進木桶裏,擡眼瞅了眼天,估摸着此刻應該是十點半左右,而自己站的地方卻正是她唯一留下來的一棵大楊樹,這楊樹之大,足足遮了這裏的半邊天。
明鵬就在旁邊,而他們身後有一個大木盆,裏面裝滿了水,水很清澈,夏木槿伸手往裏試了試,冰涼的很,估計是剛從河裏放過來的,也有可能是他們備着喝的。
她讓明鵬将綠豆粥的桶子放進這木盆裏,見了汗流浃背的衆人,等了一會兒,便是大聲說道:
“大家過來喝點綠豆粥,可能有點熱,正好可以歇息一下。”
家裏條件并不好,而且一個個一大早就出來了,此刻,的确是餓了,而且剛才可是喝了鹽姜水墊肚子的,聽說還有綠豆粥,大家很是吃驚,對夏木槿的大方為人更是敬佩不已。
這東西,他們一年到頭也是吃不上的。
二蛋他們到時習慣了,均是擦了擦汗珠,放下手裏的工具朝這邊走了過來。
夏木槿率先盛了一碗朝自家哥走去。
随即又圍着窯轉了一圈,這裏看看,那裏瞧瞧,最後朝正在歇息的衆人說道:
“大家辛苦了,很不錯,不過煩請各位師傅将這磚再砌緊一些,畢竟現在這磚還有水分,等燒的時候這水分幹了,磚也會變小一些,到時候裏面的縫隙太大就會不牢固。”
夏木槿盡量不把話說的那麽絕,而且很委婉,畢竟,這磚的縫隙真大了,那有可能會倒下來,而她若這麽說,大家肯定就會更緊張了,看得出,這二蛋哥做事很可靠,請的這些人都是老實不善言辭的,但聽到夏木槿這麽一說,那端着碗的手還是頓下了。
夏木槿為人和善,又大方,還讓他們托兒帶口的到家裏吃飯,他們可不能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害了她。
況且,這明明出了這麽嚴重的錯誤,她不但不責怪他們,不罵他們,還那麽客氣的說着煩請,這讓他們一個個大男人都無地自容。
況且,這王家剛才還來人看笑話了,周家也是如此,這窯的高度可是十幾米,就這麽一個磚一個磚的砌上去可是要技術的,可是她卻那麽放心的把事情交給他們做。
一幹人相視一眼,便快速的喝完手裏的綠豆湯,便開始幹活。
然而,他們又一個一個磚的去移,移到像是被水泥粘過一樣,并用手根本移動不了半分,才去移另一個磚。
見狀,夏木槿很是感動,雙袖一撩,便加入了他們的隊伍。
大家見狀,便更加的賣力幹了。
明一和明鵬也加入了其中。
見大家都熟練了,而且還之前的四路磚都弄好了,夏木槿這才放心的拍手離去。
回去後她也沒閑着,而是開始着手做她今天唯一要做的一道才,這道菜叫面粉糊糊,這也是現代老家每一次酒席必上的菜。
首先是用面粉加水,攪拌,這水加的要稀,就跟清粥那般,因為只有一道菜,她便自家屋內的竈上做的。
“木槿姑娘,需要燒火麽?”
明一幫着把桌子擺好了,見夏木槿一個人又是添柴又是攪弄什麽便上前問道。
“明一大哥,我正好缺個幫忙的。”
夏木槿朝他露齒一笑,便又忙着手裏的活,明一也沒耽擱,幾個大步便走了進來往竈旁直接蹲下來。
夏木槿不讓他們叫尊稱,他們便一直這般叫她了。
夏木槿往鍋裏加了水,然後又去把泡着的金針菇洗淨,并用刀切成兩段用大碗裝好。
這邊,見水開了,便往剛才調好的面粉糊裏加了些鹽攪勻,然後慢慢沿着鍋壁倒入,一手則拿着大木勺在鍋裏攪拌,直到整個都冒泡發出咕嚕嚕的聲響,才将銀針菇均勻的撒進去,攪勻,最後又緩緩打入十個雞蛋進去,出鍋時往裏面撒了些胡椒粉。
她并未用碗裝,而是用木桶裝的,待那邊上菜了,才拿了十一個大碗過來,盛了滿滿十一碗。
明一和明鵬幫着端。
“木槿姑娘,這個是什麽?”
這香味很是特別,而且他們都嘗過她的手藝,每一道新菜那可都是人間美味,此刻,見了這碗裏粘粘糊糊的東西,上面還飄着蛋花和銀針菇,兩人禁不住吞了口口水,直爽的明鵬還是忍不住問道。
“這個啊,就叫它面粉糊糊吧!”、
夏木槿此時也沒為它娶個像樣的名字,便是借用了現代家鄉的。
院子口有一個大木盆,裏面裝滿了一木盆水,旁邊還放着一些皂角,是專門為做工回來的人洗手用的。
大家想不到這夏木槿會想的這麽周到,一身疲憊此刻也是舒緩了不少,均是彎腰将手洗淨便找桌子坐。
看着這雞鴨魚肉還是大盆裝的,一個個不由得濕了眼眶,而且見自家孩子也在,對夏木槿的感激又多了一分。
轉眼,已是十天過去,這十天,都是明鵬天未亮便駕着馬車去鎮裏買菜,明一負責看家,保護夏木槿,而夏木槿還是廚房和窯地兩頭跑,依舊每天都會為他們準備綠豆粥和鹽姜水,畢竟這天氣炎熱,容易中暑,有了這兩樣,這中暑的幾率基本為零。
因為大家都熟練了,這磚已經砌到了一百六十路,今天,正是箍鋼絲的時候。
夏木槿早早便讓人把鋼絲給擡着去了窯地,這鋼絲是明一他們幫忙弄來的,不粗,夏木槿以防萬一,便将八根擰成一根,這樣也比大拇指粗了,而每隔四十路磚便要箍一根,起固定作用。
明一和明鵬是有武功底子的,她又讓他們将之前的十幾個人也找了過來,今日的這項任務便交給他們了。
因為窯的大小在夏木槿心中有底,所以,這鋼絲她準備的長度只會短而不會長,一般力氣不大的人是完成不了這項任務的。
另外,她讓二蛋哥在腰間綁了麻繩,抱着粗枝下了窯洞,并讓他在其他五個洞內都塞上柴禾,當然,這一個人做這個太累,而且這地下雖然有窯洞,空氣還是稀薄的,她便讓黑牛幾個輪流做交替,一人輪一次。
“好,箍緊,再箍。”
夏木槿變指揮着明一幾人邊用手指去掐磚,這幾天天氣格外的熱,這磚砌上去又幹了不少,所以,這箍的時候得特別注意,絕對不能送了,好在,幾人力氣大的幾人,一來一往之間,便已箍好了一根。
當第二根箍好的時候,夏木槿便朝下面的人喊道:
“點火!”
七個窯洞口早就坐了人,而他們身後是一大堆柴禾,堆得像座山,夏木槿說完後便提了這幾天集中起來的木炭朝着中間的窯洞倒下去。
“還有四十路磚,希望大家努力,在這磚還未熱起來之前将這磚全部砌完。”
底下火一點,七個窯洞便之間竄出來的火舌了,即便現在還是在烈日下,夏木槿站在窯頂,看着底下,有些苦澀的開口。
畢竟這窯越高,大家擔着磚不但要踩着木料橋走上來,就是這磚也要少擔兩個,而且這速度定然不會再有之前幾天那麽快了。
所以,她今天把煮綠豆粥和準備鹽姜水的任務交給了二苗姐和燕子姐,自己就在這麽守着。
這火一起,熱氣撲騰,在十米之外都能感受的到,都不曾經歷過,擔着磚踩在木料上一個個顯得雙腿直抖。
“大家不要怕,鋼絲已經将窯個固定好了,而且這磚要熱上來至少也要一天一夜,所以,只要我們現在加把勁,相信今晚就能完工。”
夏木槿試着去鼓勵他們,可這胡剛落,就有人接話了。
“你這只說不做當然容易了,你看看,這都多高了,不說這火燒上去,若是這摔下來,還不得要去半條命,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我王家雖然沒她夏木槿那麽大方,可也沒想着要大家的命啊!”
而說此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王守財一幹人,這幾天他都未曾出面,估計是這事傳了出來,來煽風點火了。
而他這般一說,一些正要彎腰挑磚的人卻猶豫了。
夏木槿心裏還是有些急的,畢竟,這已經是最後一步了,而且這每一分種都極其的重要,看着底下蹿起來的火舌以及這抖動不穩的木料板,她也沒去與王守財等人鬥嘴,而是飛快的踩着木料板走了下來,随即朝一旁拿了扁擔和夾磚的工具,一頭夾了兩個磚,緩緩走上了木料板。
這磚此時大概是十五斤一個,那麽她挑的兩個磚少說也有六十斤,這對于一個十三歲的女娃來說還是非常吃力的。
而她這一舉動驚呆了衆人,瞬間,便慚愧的垂下了頭,更是抛去了剛才的猶豫加快步伐幹了起來。
明一等人上去勸說,可夏木槿就是不聽,而是一旦一旦的和他們一起上去下來。
王守財料想不到夏木槿會來這一招,而這一招同時勝過他說一百句一千句話,氣的吹胡子瞪眼睛,最後只得灰溜溜的走了。
而在他們前腳剛走,後面一道黑影便消失,後來,據說,這王家人被鬼給揍了,揍的慘不忍睹,面目全非,至少兩個月不能出來蹦跶,當然,這是後話。
夏木槿随着衆人忙活了一個上午,這來來回回不知走了多少次,此刻,雙腳像不是自己的,整個都麻木了,身上也是腰酸背疼,伸展不得,可她卻不曾哼一句,吃飯的時候還逼着自己吃了兩大碗。
可這上午還豔陽高照,萬裏無雲, 這午飯剛過,便烏雲密布,像是有暴雨要來臨。
這今天剛燒起的火,絕對不能讓它滅了,若是滅了,想要再點火就很難了。
“這可咋辦啊?”
夏森林急的團團轉,看着這黑壓壓的天空,眼睛都濕潤了。
明一等人也擔憂不已的看着夏木槿。
“槿兒姑娘,這口飯是你給的,我黑牛今天就是死在窯上也要做到最後一刻。”
黑牛加上有老下有小,媳婦生了孩子是夏木槿讓她媳婦有湯喝,孩子有奶喝,也是她預知的那二兩銀子讓他給娘抓了藥,挽回了娘一條命,他欠她的恐怕來世都還不清,所以,能幫一把就是一把,哪怕是搭上自己的一條命也值得。
“槿兒,我二蛋就是賤命一條,家裏也沒啥親人,叔嬸就是我的親人,我和黑牛一樣,不到最後一刻便不下窯。”
“謝謝你們,鄉親們,此刻我也不勉強,今天下午和晚上關乎着我們這些天一切的付出,若是不想再做,便到我娘那裏領了陰涼回家去,若是信得過我命比天硬的那就拿起東西随着我一起去把剩下的活幹完。”
夏木槿無限感激的朝黑牛和二蛋哥鞠了個恭,随即便是朝着衆人說着,說完, 便第一個走了出來。
二蛋黑牛夏森林父子以及夏老爹随後跟上。
夏老爹現在可是窯洞的燒火工,他負責一個窯洞。
“呵,還真是老天有眼,我還以為這踐人狗屎運會走一輩子呢,聽說今天這砌窯就收工了,這窯底都已經點火了,這個時候老天爺卻明智的要下雨,你們說,這丫頭是不是報應來了。”
吳氏也是剛吃完午飯,這十來天耳朵旁盡是這夏家燒窯的事,除了誇就是羨慕,聽得她都牙癢癢,眼見這天要下雨,她可快樂死了。
-本章完結-
☆、130燒窯下
吳氏也剛剛吃完午飯,這十來天耳朵旁盡是這夏家燒窯的事,除了誇就是羨慕,聽得她都牙癢癢,眼見這天要下雨了,她可快樂死了。
況且,夏家此刻的動靜這麽大,村頭村尾哪家不議論,不想知道這事很難的。
唐三碗往她家來幾次了,基本都是說王家如何的恨夏木槿那踐人,其他便是劉麻子做了好幾個月了都沒給發月錢什麽的。
她們都許久沒見到這青蓮了,便是向她打聽,結果卻被告知她在王家可是如魚得水,過的好的不能再好了,這讓吳氏和由氏隔應的很,這娘家人都沒油下鍋了,她倒好,好吃好喝供着,卻把這娘家人給忘得一幹二淨,真的是養了十幾年的白眼狼。
家裏還有幾個不省心的,吳氏琢磨着,遲早都會被幾個賠錢貨給氣死。
“娘,人在做,天在看,這夏木槿就是個黑心眼的潑婦,罵奶奶,算計貴蓮兩姊妹,打叔伯,對我這個大伯母就更不要說了,在村裏頭招搖顯擺,出盡風頭,整日裏風騷盡露的去攏絡人心,真當這老天爺是瞎的麽?您看,這報應不就來了麽?看夏家還能得瑟多久。”
見吳氏一臉喜悅的站在門口看着夏家的動靜,由氏亦是一臉得意的探出個頭,看着夏木槿一幹人的背影,幸災樂禍的說道。
她們等這一天可是好久了呢!
“準備好蓑衣,等下咱們很好去看熱鬧!”
由氏一番話可是說到了吳氏的心坎裏,只見她那滿是皺紋醜陋不已的嘴臉露出狠辣的笑,轉身朝屋內的角落去換鞋,一邊吩咐由氏道。
由氏心中一喜,陰險的笑了笑,樂呵着便轉身去取蓑衣等物了。
木槿家,女眷們吃完飯都開始收拾桌子了,一個個眉梢緊蹙,面露緊張,而有了夏木槿和二蛋等人帶頭,村民們牙一咬,褲腿一卷,便也随着他們走了。
先不說夏木槿是他們的大恩人,就是光看着自己這麽多天辛辛苦苦做下來的事半途而廢這心裏也過不去啊,況且,成事在人,就如這木槿說的那般,他們就不信命不比天硬。
況且,這麽多工錢不能白拿,這每天大魚大肉也不能白吃啊......
還有十個人并未吃飯,因為窯洞想要人守,所以,夏木槿他們去了便也換他們回來吃飯,那桌未動的飯菜被突如其來的狂風一掃,進了一些泥沙,幾人均手忙腳亂的将菜碗給端進了屋裏。
“老天爺啊,您就睜睜眼,讓這好人有好報吧,我們這都窮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遇上這麽一位貴人,您可要幫幫她啊!”
看着這黑壓壓的天空,六嬸急的心口如有什麽在撓那般,難受得窒息,她家可是受了夏家太多恩惠,這燕子孤兒寡母的,也少去了許多嘲笑和欺負,此刻,她雙手合十,虔誠的朝老天祈禱,希望老天能聽到她的禱告,将這場雨延遲......
“木槿,這風太大,火忽燃忽滅的很難燒好呀!”
七個窯洞七個年紀稍長的伯伯正守着,窯頂是沈慕寒屬下的三個人,風如排山倒海那般呼嘯而來,吹着他們瘦弱的身子微微顫動,見夏木槿走來,一伯伯擦着額間的汗珠,大聲的說道。
他的聲音真的很大,順着厲風被吹散,可夏木槿還是聽到了,只見她走了過去,往窯洞後面的柴堆裏抽出兩根極為粗大的樹杆塞了進去,随即才朝這位伯伯說道:
“順伯,您先去吃飯吧,不到最後一刻我不會放棄的!”
此刻的她,腰板挺直,聲音铿锵有力,雙眸滿是自信和鬥力,看的這順伯一愣,诶了聲便和其他幾人洗手吃飯去了。
“鄉親們,時間有限,咱抓緊了。”
他們一走,夏木槿便挑了幾個年長點的男子守着窯洞燒火,自己則加入挑磚的行列,還有一根鋼絲要箍,但因為這窯未砌完,明一十幾人也加入其中,三個砌窯,十個挑磚。
狂風混着沙石狂掃不止,吹的人眼睛都睜不開,天愈發的黑了,這黑壓壓的烏雲似是就在這頭頂,一伸手就能勾着似的。
“鄉親們,只有二十路磚了,大家咬牙堅持住!”
村長楊大東也來幫忙了,他挑了八只磚到了窯頂,問了一下砌磚的人,便以手做喇叭大聲的朝正在幹活的人說到。
“木槿,這風太厲害,火苗竄的老高,這窯頂已經有熱氣了!”
夏木槿累的氣喘籲籲,已經沒有力氣回應大家了,自家哥從她肩上接過扁擔,有些焦急的說道。
“哥,這個擔心是多餘的,這雨很快就要來了!”
夏木槿喘了好一會兒氣,看了看天,拍了怕夏鐵樹的手臂,寬慰道。
說完便又拿着工具往下走。
此刻,她最想要的便是把握時間,希望能在晚飯之前把這二十路磚給砌好,下了窯,見家裏幫忙的嫂子嬸子她們也都來了,個個擡頭望着窯頂,眸底有着惋惜和祈求,見夏木槿下來了,六嬸帶頭說道:
“ 槿兒呀,有啥需要嬸子幫忙的麽?”
“嬸子,您幫我弄些谷殼和米糠過來,越多越好,燕子姐,你找幾人幫忙把家裏那些木炭都拿過來,二苗姐,你就幫忙去找一些蓑衣過來,挨家挨戶問,能借多少是多少,秦嬸,麻煩您幫忙準備姜湯,等下大家淋了雨喝碗熱姜湯祛寒氣。”
夏木槿把想到的都吩咐下去,大家聽了都寬慰了幾句便各自去忙活了。
夏木槿不敢耽擱,繼續挑磚,可這第二擔磚才走上第二根木料這豆子大的雨便劈了下來,如瓢潑那般,打在臉上身上都刺骨的疼,連眼睛都無法睜開。
雨下了,風卻小了不少,四周都是雨滴砸在地上水坑的噼裏啪啦聲,而那平地上硬是被砸出一個個小洞來。
“掌控好火,可別讓它給熄滅了!”
七個燒窯的人最為難受,一邊是冰冷的雨珠,一邊又是火熱的熱氣,還真是冰火兩重天,不知是誰大喊了一句,便見有人轉身去搬柴禾,而這搬來的柴禾卻堆在了窯洞的兩旁,這邊烤邊淋總比全部濕透了好,見狀,有人便也将柴禾搬去了歇涼的茅屋,還有堆柴的茅屋,但這柴都是粗大的枝幹,搬起來很是費力,可他們卻不曾低頭。
窯頂,那出煙的窯洞依舊冒着煙,砌磚的人連頭也不曾臺,只是專心幹着手裏的活,模模糊糊中,只見他們下巴處如珍珠般滴落的珠串。
而挑磚的也一刻也不敢耽擱,一個個咬着牙,半眯着眼睛,一步一步的朝前走,盡管身上衣服濕透,腳下木料打滑,體力透支,可依舊不曾怨一聲。
這雨下了十來分鐘,迷迷糊糊中,走來一大堆人群,他們手裏都拿着蓑衣,小的不過七八歲,到了窯地,便開始幫忙把磚搬移,移到離木料板最近的地方,有的幫忙搬柴,有的幫忙燒火。
這一刻,盡管再堅強的夏木槿也是哭了,她在心底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