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适應
作者有話要說: 綠無好難受,下一章本來寫好了。我以為自己備份了,删了還清空了回收站,誰知道我壓根沒有備份……
一頂轎子将金瑤接到了怡春院,也未能從前門入,繞到後頭的角門,悄悄兒進去了。待金瑤從轎上下來,只見自己身處庭院之中,四個丫頭簇擁着芙蓉走過來了。
芙蓉笑拉着金瑤,以往看她春風拂面,如今這般衰敗的容顏,恰如花之欲凋,不由皺起眉頭:“幾年不見,瑤妹妹越發清瘦了。”
拉着金瑤從花園一直前行,到了一個庭院,不僅富麗堂皇,還寬敞別致,芙蓉笑道:“聽說麗春院只有一個院子,四十幾個姑娘全住那兒,咱們怡春院有五個院子,八個姑娘住一個院子,不僅有自己的房,還亮堂寬大着呢。只是姑娘現在還算不得那身份,暫時只能屈居客院了。”
金瑤微笑道:“能有地方住,已經是萬福了。哪裏還奢求什麽一個人住,什麽亮堂不亮堂的。”
芙蓉看着金瑤說話也是淡淡了,不免愁上心頭,遂笑道:“我說瑤妹妹,你這幾日一定要好生打扮,否則以後可會苦了自己。就算無心于容顏也好,至少要讓媽媽看得過去。”囑咐完了,也就走了。
金瑤聽了雖不解其意,到了房裏也的确打扮了幾下容顏。每日在房裏待着,飯菜自有人送來,金瑤遂心如意,就這樣活到老死,也就罷了。可偏偏第三日,芙蓉叫人上覆金瑤,怡春院老鸨李秋花要見一見她。
金瑤居在怡春院,少不得要看鸨母臉色行事,遂整理雲鬓,濃施粉黛,和着一衆下人到了一間房裏頭。甫打開門,只見李秋花端坐在一把藤搖椅上,兩個小厮在後頭輕輕扇着風,那李秋花雖是李春花親姊,風流态度卻截然不同。長着一雙丹鳳三角眼,紅唇緊閉,不怒而威。
兩旁左右各坐了五個老婆子,喝茶的喝茶,嗑瓜子的嗑瓜子,交頭接耳,絮絮叨叨。芙蓉見把金瑤領來,連忙上去福了福身子:“回媽媽,金瑤姑娘我已經帶來了。”
李秋花聽了,才睇去看金瑤,見一個孱弱嬌小的身影,縮在那一團,吐了口氣,說道:“走幾步。”
金瑤果然走了幾步。李秋花又道:“破瓜了不曾?”
“不曾。”
“可願意”
“不願意。”
沉寂了一會兒,李秋花喝了盞茶,又問其他老婆子:“各位媽媽看如何?”
老婆子交頭接耳,紛紛在紙上畫着什麽符,不一會兒,芙蓉将紙收了起來,像是統計着什麽,又在李秋花耳邊說了幾句話,李秋花一抿嘴道:“那就當個賣藝姑娘罷!”
Advertisement
芙蓉笑盈盈前去拉着金瑤:“恭喜姑娘成為怡春院的姑娘。”
金瑤雖然不明就裏,看着芙蓉臉上的笑,和李秋花與一衆老婆子的笑,像是在期待着什麽,金瑤連忙福身道:“多謝。”
金瑤也不知道在謝什麽,由着芙蓉領着自己住進了姑娘們住的院子,果然是以住的院子不可比的。收拾妥當後,便安定下來,由着老媽媽講規矩,金瑤聽了一會兒,只覺和麗春院所差無幾,聽着也不由犯困。
老媽媽講的也煩躁,喝了幾口水尋個由頭走了。到了飯時,自由丫頭端茶送飯來。金瑤看夥食,不免咋舌,怡春院的姑娘吃的都比李春花要好。
住了幾日,金瑤也漸漸适應了怡春院的生活。一日春光正好,金瑤拿着鞋底在涼亭裏面做鞋面,做給的自然是每日給自己送飯的丫鬟,久不經人伺候,一朝被伺候,反而不好意思了。
納久了眼睛酸脹,擡頭一望前方,一處房舍金碧輝煌。金瑤也看住了,只見裏頭出來兩個人,一個是紅桂,一個是塵茵。塵茵淺淺拖着紅桂的手,往涼亭來。
金瑤連忙起身,福了福身子,道了句姐姐,紅桂一看到金瑤,先是吃了一驚,緊接着笑道:“妹妹終于來怡春院了,做姐姐的盼了好久,才盼到你來。”
金瑤笑道:“這不來了……”
紅桂笑得如三月柔柳:“這兒可比麗春院好。來的也都是有錢的大爺,想過好日子,簡直是輕而易舉。”
金瑤登時鼻子一酸,許久不曾聽到紅桂的聲音,這次又聽,只覺心尖都柔化了,心裏那苦楚一股腦湧過來,也不多想,撲入紅桂懷中,就嗚咽哭了起來:“紅桂姐姐,你不知道妹妹有多苦。我以為換了一個地方,我就能開朗些,看開些,不料那些憂愁卻牢牢抓住我不放。想要過好日子,談什麽輕而易舉!”
紅桂對此事也略有耳聞,将頭兒一偏,任由金瑤盡興哭,過了一會子,才在金瑤背上拍了拍:“人總要往前看的。快別哭了,就當重生了。”
金瑤勉強笑道:“但願我能重生。”
閑言少敘,如此金瑤在怡春院的日子漸漸平定下來,原以為生活也便這樣,卻不料風波又起。
那專做絲綢營生的程家老母,恰逢六十大壽。且不說她要筵開幾席,但是歌舞便少不了的。家裏到底沒養多少優伶,便派了小厮前往怡春院,來請幾個姑娘過去,獻歌獻舞。
李秋花自然是接下來了,并且一層層選拔不消說,那紅桂歌腔極好,又兼是花魁,自然是要選去了。李秋花又跳選了幾個,待臨近金瑤,李秋花沉吟片刻:“你也跟去罷。”素知她琵琶好,誠心讓她去露一露手。
金瑤應承下來,第二日晨光熹微,和紅桂并其他四個姑娘坐上花轎子就往程家去了。到了那裏,下人們正在預備着宴席,紅桂金瑤和四個姑娘便在房裏候着,等席開的時候,前去作舞彈琴。
金瑤看姑娘們都在打扮,不由笑了笑,不知她們慌張作甚。紅桂塗抹罷,扭着腰兒走過來:“瑤妹妹你怎麽不打扮打扮?”
金瑤道:“我不怎麽想打扮。”
紅桂努了努嘴,拿起胭脂盒,用刷子細細在金瑤臉上刷着:“咱們姑娘最好的歸宿,莫過于嫁給這豪門人家。你瞧這程家,富可流油,除了上頭老太太,就一個公子哥。若被公子哥相中了,後輩子豈不是有着落了?”
這些話着實勾起了金瑤的傷心事。農耕生活的夢已經支離破碎,哪裏還有旁的心思,另起爐竈建構新的夢想。紅桂見她不答,繼續替她描眉畫眼:“且不說旁的,出來到底是咱怡春院的門面,可能不好好裝飾一番?”
打扮完畢,那邊時辰也不早了,姑娘們換過衣裳,等候一會兒,老太太那邊傳人來叫了。金瑤一衆随着到了大廳,只見寬敞的大廳裏面擺放了十幾桌宴席,坐着幾百號人,那桌上,酒盈肉堆,炮龍烹鳳,金瑤看迷了眼,只見正中央坐着一個老态龍鐘的老太太,一個少年窩在她的膝上,笑盈盈一齊說着什麽。
金瑤還要細看,樂聲已起,只得選了一首歡快拜壽的曲子連忙彈着,四個姑娘簇擁着紅桂甩袖作舞,翩翩如蝶飛,金瑤走了一會兒神,轉眸去看那少年,那少年也望了金瑤一眼,金瑤連忙轉過來,繼續低頭彈琵琶。
一曲罷,老太太十分得意,叫下人抓了一把銅錢分與姑娘們,紅桂拿了一些,就往金瑤這兒走來,給她分了一把,金瑤卻沒有推,只顧接下收入囊中。
那少年突然站起來,往這邊走來,金瑤猜了個大概,連忙轉身,卻不料這次轉身,一同看到了兩個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