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兩天時間轉瞬即逝。
今日七月六日, 距離七七事變不到一天。饒是國難在即, 該過得日子還得繼續過。
自從得知池家兩個少爺要回來時,翹首以盼的池家女人們,一大早便神采奕奕,來來回回的在門口打轉, 期盼轉着轉着, 就能看見他們站在門前。
池槿秋心裏也隐隐期盼着他們能早點到家, 但她更知道,眼下不是空等人的時候, 因為大哥二哥他們一回來, 池家一衆人等,就得立馬往南邊撤走。
現下已經買不到火車票了, 日軍在打盧溝橋的前夕,就已經派人偷偷切斷了通往南邊火車鐵路,避免我軍迅速支援。
要想往南邊逃, 除了走路坐車, 就是走水路。
水路已經被她和二哥玩死了, 估計沒有船有膽運送他們。他們要逃, 除了坐私家車, 池槿秋想不出其他的辦法。
本來池家有兩輛轎車,一輛龐蒂克 ,一輛福特汽車,都是大價錢,容量小, 坐了人就放不了多少行李。
以池太太、李姨太她們,無數衣服、包包、首飾都舍不得丢棄的性子,這兩輛車根本就不夠坐整個池家人。
所以,在一家人都在等池大少他們回來的時候,池槿秋不但大手筆的又買了輛車,還給她們撒謊,說等大哥回來後,就集體轉移到上海給他接斷腿。然後在她們半信半疑的目光中,只會秀秀翠丫,把她們該打包的東西都包了起來。
她們的東西巨多,還在旁邊瞎指揮幫倒忙,等所有人的行李收拾好,已經到了日暮傍晚了。
一大家子的女人望眼欲穿,都沒見到池家雙少,吃晚飯的時候,衆人看池槿秋的目光就變得有些哀怨憂愁。
池槿秋被她們看得毛骨悚然,硬着頭皮解釋,餘從濂跟她說的是最多兩天時間,但也沒确定會不會延後。
大家信得有,不信得也有。等到吃完晚飯,原本要各自活動的,今天破天荒的都沒離開。全都坐在打聽裏,一邊唠家常,一邊等雙少回來。
只不過一屋子女人等到快半夜十二點,門房外毫無動靜。本來懷孕就嗜睡的大嫂實在熬不住先去睡了,緊接着是年紀大的池太太、李姨娘方媽她們。
最後客廳就剩下二哥兩個姨娘,還有其他幾個年輕的奴仆,陪着池槿秋在客廳裏等人。
此時池槿秋已經無心關注大哥二哥是否能在今天之內回來,她滿腦子只有七七事變今晚爆發的想法,着急的感覺自己肚子一陣絞痛,像吃壞了肚子一樣,捂住肚子在客廳裏焦急得走來走去,宛若一具行屍走肉。
因為晚上七點開始,日軍就開始演習,十點四十左右,他們就開槍,假裝一個士兵失蹤,強行要進城搜索,結果被29軍麾下的219團阻攔。這個時候的半夜十二點,他們已經在部署軍隊,再過五個小時,他們就要發起盧溝橋戰争。而大哥二哥,不知道會不會正在盧溝橋附近,他們走的水野路,必須要過那座橋啊!
她在這裏幹着急,吳姨娘以為她吃壞了肚子,臉都變白了,還不停地冒虛汗,站起來要去給她找大夫開藥。被她攔住一陣好說歹說,說她只是心裏緊張才會那樣。吳姨娘不放心她,便留下照顧她,其餘人都回房去睡了。
兩人在客廳的沙發上枯坐了一陣子,剛
開始還能說點關于二哥的話題,後來吳姨娘一個勁兒的問二哥的生平事跡,在上海有沒有沾女人等等,池槿秋心裏揣着事兒被她問得心煩,便假裝在沙發上睡着,吳姨娘叫她回房去睡,她也當聽不見。
就這麽半假半睡中,本來不想睡的池槿秋,居然昏睡了過去。
“轟——!轟隆隆——嘣!”
半夢半醒,一聲又一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徹在耳邊。
池槿秋瞬間清醒過來,躺在她身邊不遠處沙發上的吳姨娘也坐起身來,一臉迷茫:“這誰家啊,半夜三更放鞭炮,吵死人啦!”
“不是放炮……”池槿秋失魂落魄的說着,下一刻聽見自己喉嚨一聲尖叫到變形的聲音:“娘!大嫂!姨娘……快起來!日本人打起來了!
“咋了這是?”全家女人被她的尖叫吓的紛紛驚醒爬起床,一邊穿衣服,一邊蹬蹬的跑下樓。
“你們自己聽!”池槿秋來不及解釋了,一邊讓她新聘的兩個看門夥計去開院子裏的車,一邊扛着大肚子的大嫂塞進車裏,“你們快走,往上海走!我留下來等大哥二哥!”
耳邊轟炸聲不斷,即便青石鎮和北平盧溝橋相隔甚遠,可那巨大不停歇的轟鳴聲,還是清晰的傳入所有人的耳朵裏。
“打仗了?怎麽會打到北平來了?”池大太太驚恐起來,“老大、老二還沒回來,我們不能走!”
“娘!”池槿秋失去了耐煩心,幾乎紅着眼叫她,“您還認不清現在是什麽狀況嗎?大哥上戰場之前為什麽就讓我和二哥去上海買房子,還不是有預感日軍會打過來!日軍連我們傳承百年的故宮之地都敢打,打到咱們青石鎮就是幾天的事兒!您作為咱們家的當家主母,現在不走,是想拖累咱們全家都死在這裏嗎?還是說,你想讓池家絕後,成為池家的罪人?你能不能顧着大嫂的肚子?”
“我沒有那個意思……”池大太太也紅了眼,“我是心裏沒底,你們都不在,我怕我撐不住……”
池槿秋這才意識到,池大太太只是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平時頂多坐車,去相好的姐妹那裏打打麻将的裹腳富太太,從未出過遠門,從未遇上過這樣的大事,也未曾要扛上全家人生存安危的重擔子。
想到這一點,池槿秋心頭一哽,幾乎含着熱淚一下跪倒在她面前,狠狠的給她磕個響頭:“娘,是女兒對不住您,不能随身服侍您左右。可是國難當前,你們毫無縛雞之力,留在這裏等大哥二哥,只會死啊!我求求您打起精神來,帶着姨娘大嫂她們逃吧!我用爹爹的遺言向您保證!我一定會帶着大哥二哥,活着回到你們身邊!”
“秋兒……”池大太太眼淚簌簌,臉色蒼白,身形搖搖欲墜,雙手緊緊捂住自己的嘴巴,怕自己忍不住哭出聲來。
站在她旁邊的李姨太幾個女人見狀,卻是忍不住,紛紛掩面而泣。
壓抑的哭聲從四面傳來,悲痛的氣息感染着池槿秋。
她含着眼淚,塞了一把□□給大嫂,兩把匕首給吳、田兩個小姨娘,讓她們在路上遇到危急的情況保命用。
又塞了兩根金條給兩個夥計,讓他們一路上好好的照拂池大太太們,等她們平安到了上海,池大太太會有重賞。
兩個夥計鄭重應下,連說帶勸,把池大太太一衆女人扶上車帶走了。
他們都是孤兒,在他們最危難的時候,是池槿秋出現幫了他們,所以他們心甘情願成為池家的夥計。
池槿秋也相信,他們不會半路反骨,見色起意,謀財害命。因為池大太太再怎麽扛不住,還有大嫂這個頭腦精明,敢作敢為的好女人撐着。
她們一走,整個池家就變的空蕩蕩,冷冷清清的。
池槿秋望着燈火通明,卻空無一人的客廳,聽着耳邊那一聲又一聲的炮火聲,一股悲涼感油然而生。
在國家興亡前,一切權利錢財都是多餘的。因為戰争,本就是人們心中最邪惡的欲/望,只要消滅禍源,才有自己徒傷悲。
嘆了口氣,池槿秋慢慢的走回自己的房間。把她擁有的所有刀槍全部拿了出來,大哥送的獨一撅、一米長的唐刀,大舅母送的半米長小清刀,胡适送的兩把□□,每一把刀都有各自的造型和重量,卻全都閃爍着鋒利的寒光,昭示着它們渴望鮮血磨刀的野心。
池槿秋嫌它們不夠鋒利,全部拿上,到後院的水井旁,用磨刀石,一一打磨。務必使她每揮一下刀,就能砍下一個敵人的狗頭。
等她磨好刀,再擦上清油保養,天色已經快亮了。
池槿秋不知道大哥二哥究竟走到了哪個位置,只給他們留了一天的時間。如果今天天黑之前他們沒回來,她便背上刀,拿着槍,到宛平城去找他們。
方媽她們走後,家裏沒人煮飯,被炮鳴聲折磨了一晚上,池槿秋是又困又餓。
她跑進廚房,蒸了些昨天家裏剩的一點吃食,随便吃了一點後,她便抱着刀槍,合衣睡在沙發上,給自己養足精神。
再次醒來,已經快下午了,院門口沒有人回來過的跡象,炮火聲也似乎小了許多。
池槿秋躺在沙發上,望着頭頂的複古吊燈怔楞了一陣,然後爬起身,開始給自己收拾包裹。
她的包裹很簡單,兩套棉麻男士長衫,一盒止血藥,一包繃帶,兩瓶早就備在家裏的青黴素,三個白面饅頭,外加一張蒙面黑毛巾,就是她所有的行李。
等到夜色變濃,又漸漸變白,池槿秋兩把長刀一左一右用皮帶綁着,交叉背在背後,□□綁在大腿內側,獨一撅藏在腰間,手裏挎着她的小行李包,關上房門,走出池家大院。
從踏出家門這一刻起,她的人生就會走另一條道路。這條路将會充滿硝煙死亡,可她并不後悔。
因為她即将做的一切,可能會在百年之後記入歷史,而她也真心希望自己能活到那個時候,對自己的子子孫孫講述她曾經經歷過的事情。
1938年,7月8日5時,日軍發動炮擊,守衛盧溝橋和宛平城的第219團第3營在團長的帶領下奮勇抗戰。
次日7月9日,日本華北柱軍屯與冀察當局談判協議停戰,導致第29軍遲緩了應戰準備,卻給日軍增加時間,集結了大量士兵武器的時間。
等到下午,到達平津戰場的日軍已多達六萬人。而池槿秋也在這個時候,踏上尋大哥二哥,前往一片水深火熱的宛平縣城道路上。
作者有話要說: 尴那個尬,說好這張開打的,我掐指一算,估計又得一兩章後。到時候不開打,你們拖個意大利炮,轟了我這個李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