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同時展開
1950年12月30日,胡志明(前右)羅貴波(前左)李涵珍(中)離開胡志明駐地,胡志明站在水中攙扶李涵珍跨過溪流
陳赓奔赴朝鮮戰場
秋高氣爽時節,雁陣南飛。飛鴻聲裏,南國金秋五彩缤紛。
11月2日,身披征塵的陳赓夜宿廣西龍州海關大樓,與正在那裏治療胃疾的韋國清會面。邊界戰役後期,韋國清胃疾發作,身體虛弱,不得不回國治療,此時已經好多了。當夜,就援越抗法戰争走向,陳赓和韋國清作了一番長談,直到星鬥闌幹。
11月4日,陳赓回到南寧,受到張雲逸、李天佑、陳漫遠的迎接。這幾位邊界戰役的直接組織者和參與者談論起剛剛獲得的勝利都格外興奮。陳赓在南寧休息了兩天,然後折向廣州,向葉劍英通報了在越南戰鬥數月的情況,再轉道北歸。
1950年11月中旬,陳赓抵達北京,下榻北京飯店。正全神貫注于朝鮮戰場局勢的周恩來聞知陳赓到來,馬上派軍事秘書雷英夫前去探望。在北京飯店,陳赓簡述了越北戰況,雷英夫也向他介紹了毛澤東決心與美軍抗衡,派志願軍出兵朝鮮的經過。
與陳赓的這次會見,雷英夫印象很深,首先聯想到的是先陳赓而來的胡志明電報。那是11月2日,陳赓離開越南的第二天胡志明拍發的,電文說:“毛澤東、中共中央諸同志:你們派陳赓、韋國清同志到這裏來,他們給我們以莫大的幫助。這次勝利他們居功頗多。現在陳赓回去報告工作,我們有義務向你們致以誠摯的感謝,并建議給陳赓同志記一個特等大功。同時我們希望你們能再派陳赓同志來參加我們的重要工作。”雷英夫記得很清楚,胡志明這封電報在總參作戰部由幾位負責人傳閱,引發了一陣大笑。
很快,陳赓面見劉少奇、周恩來,彙報了在越南作戰的經過。陳赓指出越方也因勝利而增強了信心。陳赓還認為,以軍事顧問團的方式援助越南是可行的,越方将在這種方式支援下迅速壯大,最終把法軍徹底趕出印度支那。
聽取了陳赓的彙報後,中央政治局會商了越南問題,認為采取既定方針是可行的,即在北方以百萬志願軍進入朝鮮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在南線則以顧問團秘密援越,提供後勤保障,胡志明最終将會勝利,中共中央可集中精力于朝鮮戰争。[1]
随即,劉少奇又召見了已經趕回北京的羅貴波。
羅貴波比陳赓先一步回到北京,正準備重返越南。
邊界戰役即将發起之際,9月3日,羅貴波接到中共中央的電報,召他返回北京彙報工作。羅貴波馬上收拾行裝,向胡志明辭行。胡志明一再表示,希望羅貴波繼續留在越南工作,因為和中共中央的聯系工作實在離不開他。胡志明将羅貴波送出駐地,臨別之際叮咛再三:“希望我們不久之後就能見面,我已經向中共中央發了電報,提出把你留在越南繼續工作一段時間。因為我們合作得很不錯呀。”胡志明還提出,同樣歡迎羅貴波夫人也一起前來。
羅貴波颔首稱謝。對胡志明的盛情挽留,他确實感謝,但就內心而言,他還是希望回京彙報後出現轉機,奇跡般地留在國內。他已經知道中央打算要他繼續擔任駐越代表(實際上的大使),長期在越南工作,但他也一直記着,行前劉少奇說得清楚,他完成了聯絡代表的任務就可以回來,預計是三個月。
行軍途中,羅貴波曾遇法軍飛機轟炸,只好折入陳赓的指揮部住了兩天,于9月13日回到南寧。越軍士兵赤腳行軍作戰的現況給他的印象太深了,他一到南寧就和李天佑商量,請廣西軍區速向高平前線增撥軍鞋兩萬雙。
[1]1991年10月,作者在北京訪問原周恩來軍事秘書、總參謀部作戰部副部長雷英夫。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