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流言漫天好事多磨
話說, 流言蜚語到底是怎樣傳起來的呢?
在永玙還窩在書房裏, 為他那點小心思苦惱糾結茶飯不思的時候, 他害了心病的事已經不胫而走, 傳遍東西六宮,眼瞅着就要傳遍京城了。
這一切還要從賢親王愛子心切, 一時急迫,命人“捉”來了太醫院判王太醫說起。
賢親王聽說自家兒子害了病還找不到病因, 登時急了, 當場命令府內侍衛隊長立時帶王太醫來。侍衛隊長也是個實心眼子,直接沖到太醫院內,“綁”了王太醫在馬上,縱馬帶着他從太醫院疾奔而出。沖過宮門的路上,兩人一馬正好迎面碰上後宮一個頂小的小太監來幫自家娘娘取藥。
小太監沒見過世面, 被侍衛長頂盔掼甲高頭大馬風馳電掣沖過的情形吓住了, 好險丟了藥, 忙忙避到角落。
等到二人一馬過去,小太監才大着膽子露出個腦袋尖兒好奇地詢問守門侍衛。
“敢問, 适才是何人這般……竟拽着王太醫這般疾奔?”小太監哆哆嗦嗦地問。
守門侍衛見小太監吓得夠嗆, 實在好笑,提點他道:“你膽子忒也小了。那是賢親王府侍衛長, 聽說是小王爺病了,急招太醫。不過小王爺素來強健,倒不知……”
小太監在後宮也有些時日了,自然知道賢親王大名, 暗暗記下,小跑着回宮。
路上,碰見一群同樣當差的比他還小的小太監們,舌燦蓮花地将今日見聞說了,末了還不忘感慨那馬兒奔得真快,王太醫的官帽都快飛了。
那群更小的小太監們為了讨好各自宮裏的掌事宮女們又把這話兒添油加醋再傳出去。
掌事宮女們知道了,各宮娘娘們也都知道了。
這還只是小太監這一路的線報,什麽太醫院打雜的、各宮辦事的、內廷巡查的侍衛并街面上游手好閑之徒,口口相傳,小王爺病了的消息不胫而走。
更別提大內侍衛遍布京城內苑的皇帝了。
賢親王府侍衛長還沒沖進太醫院,皇帝已先得了消息。等到王太醫坐着小轎被擡回宮,守着宮門的侍衛随口一問,“永玙得了心病”的消息便遞到了龍書案上。
“哦,果然是長大了嗎?竟也有了心事!他這般大才開竅實在沒有老——”皇帝邊批奏折邊點評道,忽然想起他口中的“老”人、他欲說話的人已駕鶴西去,不由惆悵。
Advertisement
良久,皇帝放下朱筆,擺駕皇後宮中。
炎夏午後,皇後慵慵倦在榻上,鳳目阖起,似在午睡。
四周環繞着大宮女掌扇揉肩,還有女史們或柔柔撫着琴弦,或手捧果品、書冊等物供其填口欲、怡耳目。
皇帝信步而至,見皇後好興致,輕手輕腳入內,揮手示意大太監禀退宮人。
“皇後端的好興致!羨煞旁人呀!”
皇後本在假寐,突然聽見皇帝語聲,忙睜開雙目,入眼便是明黃龍袍,擡手攏一下雲鬓,撐起身子便要行禮。
皇帝自然攔住,就勢坐到皇後身邊,見皇後發釵歪了,還親自取下重新給她簪好。
女史識趣捧鏡上前,皇後看着鏡子裏自己霞飛雙頰模樣,忍不住抿唇,低頭。
皇帝心情大好,随手拈起一粒葡萄吃了,方道:“皇後可聽聞永玙病了?”
皇後也不遮掩,大大方方道:“可不是,聽說已經傳遍六宮。可前不久臣妾還看見他跟在高陽郡主身後入宮,并沒半點不妥呀!”
皇帝聞言,笑意越深,“女大不中留,看樣子兒子大了也一樣呢!”
“皇上這話什麽意思?”皇後立時來了興趣。永玙可是人稱玉面小王爺仙人白玉京滿京城最炙手可熱的少年郎啊!
要不是礙着至親名分,皇後都有意将嫡公主許配給他呢!而且,就算嫡公主不行,她娘家還有許多侄孫女呢!只要親事結成,永玙和賢親王府就會成為她兒子日後登基的助力,再不濟也是娘家一大臂助。
這些年,賢親王都以永玙還小為由頭,不知推了多少天皇貴胄名門淑女,現下看來是有戲了?皇後暗想。
另一頭,皇帝想起王太醫對永玙如今憔悴模樣的形容,忍不住話頭續道:“你還記得高陽看上的那個林海嗎?”
“自然記得。”皇後點頭答道。高陽郡主眼高于頂,求娶者如雲卻一個也看不上眼,多年不嫁,如今竟主動開口說看上了人。而那人卻偏偏是個四十多歲的老頭子還是娶作續弦!
這等怪事叫皇後怎能不記憶深刻!可她卻也不明白皇帝為何突然将話題轉到高陽囑意的夫君身上。
皇帝見皇後神情,摸着胡須道:“那林海,原是個可靠人,模樣、人品、辦事能力處處拔尖,除了歲數大些又是續弦外,倒與高陽十分相配。朕有意給他個恩旨。”
這便是說賜婚。
金口玉言,皇後自無異議。
“且朕聽說那林海有個女兒,生得十分好。女兒肖父,八成便是真的。”後面這句是皇帝想到永玙癡心癫狂模樣所作打趣之語。
卻讓皇後誤會了。
皇後斂眉道:“哦?這世上竟有十分好的人兒,那臣妾倒也想見一見了。”
“噗嗤!”皇上輕笑出聲。
皇後本就不自在,聞言擡頭,眼底似帶幽怨地一瞥,卻見皇上一手撐着案幾,一手摸着肚子,表情似喜又悲,不知在想什麽,剛想命人宣太醫。
卻聽皇帝忍俊不禁道:“皇後且莫着慌。單單如今這般已讓永玙那小子害了病,你再把他心尖尖上的人兒叫進宮裏,讓阖宮上下的人都看了去,怕是……哈哈,怕是……”
皇帝想起永玙懊喪忐忑求之不得的小兒女情态,只覺得太有意思了,難得開懷大笑。
誰讓他這個侄孫子從小聰慧伶俐,天縱英才,萬事沒有他得不到的,對誰都是禮貌有加卻冷冷淡淡的呢?如今也有人能治住他了!皇帝老懷大慰。
皇後至此才明白始末,心裏一點郁結吹散,見皇上難得這般高興,也湊趣道:“混世魔王竟也遇着了克星?這般說臣妾倒信那林姑娘有十分好了。”
帝後依舊閑談敘話,紗簾外,某個手裏熱茶都已吹涼的女史,雙手禁不住微微顫抖。
“林海?林姑娘?高陽郡主?”
******
卻說,林如海這日好不容易從應家哥哥們手裏逃出來,騎着馬面色紅潤往家走,臨了臨了又被身着便服顯然等候良久的王子騰堵住。
好脾氣似林如海也有些怒了,這厮臉皮也嫌忒厚!滿朝文武誰不知他避着王子騰走,這厮怎地又來堵門?
說來,林如海和王子騰不過連着賈政這一層關系。現如今,賈敏早已故去,明眼人都知道了林如海即将續弦。寧榮兩府後繼無人又鬧得不像話,林如海一不嫌棄二不避諱,坦然交往,禮數周到,已然得了京中貴人們一致稱贊。再多的,怕是做不了,也不願做。更別提對八竿子都打不着的王子騰了!
幸虧王子騰也不是全不識趣。見林如海端坐在馬上,面色不佳,也無半點下馬意思,忙拱手為禮道:“如海兄,久違久違。适才在下将從榮國府出來,老太太還連聲誇贊如海兄,念叨着幾日不見你便十分想念。”
林如海不動聲色,裝作不勝酒力樣子,虛攬缰繩,遙遙比個作揖動作,喏喏道:“老、老太太心疼,心疼晚輩,倒叫節度使笑話了。”
王子騰眉間法令紋一聳,擺手道:“如海兄怎這般客套,都是自家人。聽說令愛與我那不成器的侄女并外甥女都十分投契,我還說幾時設宴也請如海兄光臨。”
侄女并外甥女說得卻是鳳姐和寶釵。這是在千方百計拉近兩人之間關系。
對此,林如海不置可否。
兩人這般當街說話,且一人高坐馬上,一人側立在旁,頗為招眼。路人紛紛側目。
林如海見王子騰半天沒說出一句有用的話,心裏莫名,告罪一聲,一夾馬腹,就勢進府。
王子騰目送林如海離去,耳邊腦內還都是小厮來報時情景聲音。
“宮裏來信,說聖上有意賜婚林如海與高陽郡主。且,賢親王府小王爺永玙似乎對林黛玉一見傾心。”
這林如海當真不可小觑!王子騰眸中陰狠光芒一閃而逝。
林府大門關閉。
林如海翻身下馬,動作潇灑利落,醉态全無,一面快步往房裏去,一面吩咐林福道:“去,查一查,今日京中宮裏可是出了什麽大事?”
林福立即轉頭去辦。
王子騰無利不起早,吃自己幾回閉門羹早學乖了。且吏部案子皇上見他還有幾分真本事,到底對他輕輕放下了,他實在犯不着這等低三下四擺姿态給自己看。
除非——
林如海正思量,迎面撞見手拿請帖聞聲而來的黛玉。
父女兩人異口同聲問道:“玉兒,今日可曾有甚怪事發生?”
“爹爹,今日可曾有甚怪事發生?”
言罷,二人面面相觑。
黛玉不再說話,直接把賢親王府請帖奉上。林如海一看帖子皮兒,眼眉就挑起老高,待看到帖子落款時,忍不住跳腳道:“怪道那厮今日無論如何也要堵我!”
這是在罵王子騰鼻子比狗都還靈!
黛玉見狀,便知父親又被人堵了,啞然失笑,一面暗暗松了口氣,果然兩邊兒之事實乃同一緣由,與那人無幹。
卻是黛玉誤會了。她以為賢親王府下帖還是因林如海前程似錦,不由在心底自嘲道:“那人雖是通身的氣派,卻那般癡傻,又怎會是譽滿京城的仙人小王爺呢!”
誰料想,下一刻,林如海脫口而出道:“斷不能讓那孟玙遂了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