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去子留母
葉明珠的法子其實很簡單,只有四個字,留子去母。
這樣的事大戶人家也不是沒有。有那等狠心的主母,自己生不出來兒子來,就讓丫鬟或是其他的女人去生。等到生了下來,将兒子留了下來記在自己名下,自幼就親自撫養。随後再将那個女人和其他曉得這事內情的下人全都找個借口遠遠的打發走了,那這兒子和自己親生的有什麽區別?
但葉明珠還要更狠心一些。
“......女子生産原就是在鬼門關前走一遭兒,為免往後再有什麽事,索性生産的時候就買通了接生婆,不拘用了什麽法子都能将她給弄死。随後姐姐再将這孩子記在自己的名下,當做自己的兒子一般養大。姐姐可是會擔心,若是往後你自己又生了兒子下來,可這孩子卻占了嫡長子的名分?這也沒有關系。将這孩子記在自己名下,養在自己身邊,原為的也是預防自己萬一真的不能生兒子這事。若是往後姐姐再生了兒子下來,那還要這個長子何用?左右日夜養在你身邊,你便是想動什麽手腳也好動的,旁人也看不出來什麽。到那時,嫡子的身份依然只有姐姐你自己生的兒子才能有。”
葉明雲頗有些目光驚悚的望着葉明珠。
她如何就能這般若無其事的說出這樣的一番話來?這還是自己印象中的那個柔柔弱弱,說話輕聲細語的妹妹嗎?
葉明珠如何會猜不到她心裏在想些什麽?當下她唇角微扯,露了一抹極苦澀的笑意出來,說道:“姐姐可是在心裏想着,沒想到我竟然是這樣一個狠心的人。幾條人命,在我的口中說起來倒一點都不值當什麽。”
葉明雲抿着唇沒有說話,但她的目光中分明就是這個意思。
葉明珠也不以為意。她只是慢慢的用食指繞着手裏攥着的淺碧色繡蘭花的手絹,轉頭望着藕荷色紗帳裏側挂着的香包,一臉平靜的說着:“不狠些能怎麽辦呢?咱們不對別人狠,別人就會對咱們狠。這樣的事,原就該早早的打算才是。像母親,她就是一直以為着自己一定能生個兒子出來,所以總是不肯未雨綢缪的記一個庶子到自己的名下,親自撫養他長大。現下好了,臨了到這個年紀,她依然還是沒能生下一個兒子出來,可庶子都大了,即便是現下記到了她的名下來,又有什麽用呢?人家照樣不會和她親。這樣等她往後老了,日子該有多凄涼?”
長房裏雖然沒有嫡子,但有兩個庶子。一個是姨娘所生,一個則是通房丫鬟所生。林氏是瞧不上這兩個庶子的,所以就直接讓他們的娘将他們撫養長大了。而這兩個庶子現下都有十來歲的年紀,早就是懂事了,所以自然也就跟林氏不親。
葉明雲聽得葉明珠說起這事,久久的沒有說話。
半晌之後她方才長嘆一聲,說着:“是啊,你說的對,咱們不對別人狠,別人就會對咱們狠。二妹,還是你看事情通透啊。咱們兩個,确實也都只能指靠着自己了。”
說到這裏,她又望向葉明珠。
遠山眉,秋水眼,膚色皓白如雪。這樣好的一個容貌,若是但凡家中父母能多給些助力,往後定然能嫁一個好人家。可是偏偏父親那樣的不上進,母親今日又鬧出了這樣一檔子掉價的事,怕不是會連累着葉明珠在外面的名聲也要受損?這樣那等好人家的子弟誰會願意來求娶她呢?
葉明雲暗暗的嘆了一口氣。
自己不管如何,到底還是嫁入了寧遠侯府,可葉明珠只怕是連這樣的機會都是沒有的。真是可惜了她這樣絕佳的一個相貌了。
Advertisement
葉明雲想了想,随後就說着:“我聽得說,二叔現下做了戶部郎中?大堂弟在翰林院為庶吉士?二叔倒也還罷了,可這庶吉士就了不得呢。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這庶吉士可是被號稱為儲相的,往後平步青雲的機會很大。二妹,依着我說,往後你不妨同二房多接觸接觸,總歸是對你有好處的。畢竟說起來你和大堂弟都是姓......“
一語未了,就被葉明珠有些不耐煩的給打斷了。
“那又能怎麽樣呢?再怎麽樣都是姓葉,可我和他到底也不是嫡親的兄妹。再者說了,我和他自小就沒有見過面,他對我能有什麽兄妹情分?祖母和母親又和他們鬧成了那樣,他們還會管我?我也不會腆着臉去他們面前賣好。”
葉明雲曉得葉明珠心高氣傲的性子。
二房再如何,那根上也是個庶子出身,只怕葉明珠的心裏是多少有些瞧不上他們二房的。
但是誰又能想到,現下武安伯府裏,嫡出的大房和三房都混成了現下這副不上不下的模樣,獨獨只有這庶出的二房卻是混的風生水起。
葉明雲便不再就此事說什麽了,她轉而說起了另外一件事。
“昨日我聽得春桃回來同我說,這府裏都在說這樣的一件事,當今皇帝近來有意要擇選一些世宦名家之女入宮,給公主和郡主伴讀。只是名義上是為公主、郡主伴讀,但暗地裏只怕是要相看一番,好給幾位未成親的皇子們擇妃呢。春桃說,老太太和太太都将這事當成了大事來辦,一早兒就去戶部遞了我那小姑子的名字不說,這幾日又忙着給她做衣裳,打首飾,又花了銀子在相關衙門裏上下打點,務必是要讓她中選的。二妹,這事你怎麽說?你想不想入宮?”
當今皇帝雖然有五六個皇子,但适齡未婚的也就只有瑞王和景王了。太子倒是大婚了,但選幾個側妃也是有可能的。
這天底下還有什麽比嫁進皇家更為榮耀的呢?葉明珠自然是心動了。而且她覺得,以她這樣的相貌才情,但凡只要被選中入宮為公主、郡主伴讀,那随後被選為皇子妃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于是她便說道:“怎麽這事我卻是一點兒都不曉得?既如此,姐姐,待會兒祖母想必會來看你,你便将這事對她說了吧。”
武安伯府現下都落魄成了這樣,若是能出了一個皇子妃,可不是會絕處逢生?蔣氏巴不得有這樣的事。所以只要對她露了這個口風,接下來的事葉明珠覺得自己是不用操心的了。
想必蔣氏就是砸鍋賣鐵,那也會想方設法的讓她被選中入宮。
葉明雲自然也是盼着葉明珠能入選的。
若是自己能有一個做了皇子妃的妹妹,那在這寧遠侯府中也是無人敢小觑她的了。
于是當下她便點了點頭,說着:“好。待會兒等祖母過來了,我便對她說這事。”
林氏和葉明珠相繼出了水塢之後,葉明月和薛氏卻還繼續坐在那裏。
因着徐老太太這時又回來了。
而且她還不是一個人回來的,旁邊還跟着一位同樣鬓發如銀的老太太。且看她們兩個人的相貌生的倒還有幾分相似。
葉明月原本還不識得這位老太太,不過當水塢中有人站了起來,恭敬的給那位老太太行禮,稱呼着她為東平王妃的時候,葉明月就曉得這位老太太是誰了。
徐老太太有一位嫡親的妹妹,當年同樣嫁到了京城來。不過她嫁的是東平王的庶子。原本這位庶子頭上還有兩個嫡親的哥哥,郡王這個爵位是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他來襲的。但人若是走運了,那真是擋都擋不住。不過三年的功夫,那兩個嫡親的哥哥一個出城騎馬的時候摔下了馬背摔死了,一個春日裏出去踏青,包了游船游湖的時候掉水裏淹死了,于是最後這世襲罔替的東平王的位子就落到了這庶子的身上來了,而徐老太太的妹妹就這樣一舉從一個庶子的夫人一躍成為了東平王妃。
今兒徐老太太七十大壽,東平王妃也帶了自己的孫女兒來給自己的姐姐賀壽。
東平王妃的孫女兒名叫李明惠,現年十六年的年紀,生的容貌端麗,且眉目間隐隐有一股書卷的清氣,極是讓人過目難忘。
因着老郡王還在世,李明惠的父親暫未承襲郡王這個爵位,所以大家暫且稱呼她為郡君,而非縣主。
李明惠一進水塢之後,面上就一直帶着笑意。見有人同她行禮,她便也眉目含笑的朝對方點頭致意。
一時她目光望到了葉明月,面上便微微的露了一些詫異的神情出來。
随後大家厮見完畢,她傾身在東平王妃的耳旁也不曉得說了什麽,就見東平王妃含笑點了點頭,随即李明惠便帶了丫鬟一直往後走來。
到得葉明月的身旁,她伸手指了指旁側一張空着的玫瑰椅,含笑問着:“葉姑娘,我可能在這坐下?”
葉明月覺得這位郡君實在是太客氣了。
她一個郡君,想在一張空椅子中坐下來,還用得着詢問她的意見嗎?
于是葉明月忙起身從椅中站了起來,笑道:“郡君客氣了。請坐。”
李明惠坐了下來,又讓葉明月坐,随後便開口同她說着話兒。
她說話的聲音溫溫軟軟的,教人聽了,打從心底裏就覺得舒舒服服的。
葉明月心中多少有些忐忑。
自己和這位郡君素未蒙面,可為何她會特地的從最前面一排走到自己身邊來坐下?又這樣同她說着話?
但葉明月也不好直接問什麽,少不得的也只能打起十二分的小心,順着李明惠的話說着。
片刻之後,就見李明惠伸手指了指她手中的扇子,含笑問着:“葉姑娘,你手中這團扇上的刺繡可是黃居寀的《梨花春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