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2)
情做。”麻子抱怨着,不過也只是說說罷了。
麻子清楚只有他最适合跑這一趟,謝小玉身上有傷,蘇明成的實力畢竟差了一些,又不會土遁。
“你前前後後已經欠了我不少人情,我不要別的,你幫我找一種合适的天地精氣。我在練氣九重已經卡得太久了。”麻子說道。
“這得看機緣。”謝小玉不敢打包票,麻子的眼光太高。
“可惜這裏是天寶州,要是在中土,小弟倒是能幫忙。”洛文清此刻和他們三人已經很親近了。
洛文清和謝小玉、麻子都是大門派出身,又都是驚才絕豔之輩,本就惺惺相惜;再加上謝小玉和麻子雖然落魄,骨子裏卻透出一股自傲,很合他的脾性。
“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中土。”麻子被勾起心事。他現在不只渴望報仇,天寶州神道重現更讓他不得不想辦法脫身。
“這個應該不難。以你們兩個人的資質,成就真君只是遲早而已。”洛文清根本不覺得這多難。
流放天寶州的人只要能夠達到真君層次,就可以既往不咎,重獲自由。
剛才謝小玉打坐治傷,洛文清和麻子閑聊,已經知道這三個人的情況,連蘇明成都讓他震驚不已。他原本以為蘇明成是旁門邪修,沒想到居然也是玄門正宗,運用的法術雖然邪氣沖天,底子卻是再純正不過的符箓之道。
修士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部好功法,這三個人全都不缺,又不缺丹藥。
與此同時,他也對謝小玉的見多識廣有所了解。從麻子和蘇明成說的一些事裏,他已經可以肯定謝小玉确實所學龐雜,即便璇玑門裏幾位以博學聞名的師兄也未必能夠與之相比。
有這麽個百事通在旁邊,修練中幾乎不會碰到太大的難題。
洛文清說得容易,麻子卻暗自嘆息。對他來說,成為真君只是遲早的事,少則五、六十年,多則一、兩百年,可惜他等不了那麽久。
看到麻子意興索然,洛文清不知道自己哪裏說錯,又以為麻子想起以前的傷心事,便幹咳兩聲道,“我幫你們把功勞報上去,力戰四大蠻王,斬殺其中三人,擊退剩下的一位……此次戰役首功之人非你們莫屬。”
“這恐怕難說得很。”蘇明成搖頭,他們早已經将官府上上下下全得罪光了。
Advertisement
“有人會替你們主持公道。”來的路上,洛文清已經知道謝小玉他們和官府的恩怨,此刻他說這話确實有把握。這次來天寶州,名義上是以朝廷為主,實際上各大門派來的人最多,既有歷練的意思,同樣也為了多占一些好處。此刻,他為謝小玉、麻子和蘇明成領功,既是幫這三個新結識的朋友,也是為了璇玑門的利益,他甚至巴不得官府在這件事上糾纏不清。
洛文清剛出去,一隊人馬就跑了過來,為首的是一個校尉,身後站着三個道士。
“洛真人可在裏面?洛真人……”一個道士喊了兩聲。
奉茶的童子連忙推門出來,他看到外面一副氣勢洶洶的模樣,立刻插腰罵道:“爾等是何人?如此無禮。”
“我等奉命捉拿三個擅離職守的逃兵。”為首那個校尉舉起令箭。
“放屁!我家真人會窩藏逃兵?此事真人早有預料,他去請各位師叔祖主持公道了。”這個童子并不知道前因後果,但是他知道絕對不能滅了自家威風。璇玑派雖然比起那幾個頂級道門還有一些差距,卻也是屈指可數的大派,絕對不允許有人不敬。
“在下只是奉命行事。”那個校尉不敢用強。他其實也在心中暗罵,上層沒事找事,橫生枝節,明知道那三個兇人實力強悍,根底深厚,又和璇玑派掌門弟子同行,居然還來找碴。但是表面上他不能顯露出來,只能執行軍令。
“我說得沒錯吧?朝廷現在越發張牙舞爪,他家的軍令連修道之士也要管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
從竹棚裏面傳出麻子和蘇明成陰陽怪氣的聲音。
此刻周圍那些竹棚裏住的全都是各大門派的弟子,他們原本不想偏幫任何一方,只是圍攏過來看熱鬧,現在聽到棚子裏的說話聲,這下子不能不表示兩句。事關門派和朝廷之争,大家必須一致對外,這是各大門派的鐵律。
“朝廷越來越有氣勢了,直接來這裏抓人。看來再過幾年,就可以直接上我們的山門裏抓人了。”一個身材高大的道門弟子慢悠悠地走了過來。
“在下只是奉命抓拿逃兵。”那個校尉頂了一句。
“你說逃兵就是逃兵?”竹棚的門吱呀一聲打開了,麻子緩緩走了出來:“剛才我們和洛師兄連手對付四大蠻王,你在哪裏?你家的都護大人又在哪裏?”
“四位蠻王?”周圍響起一陣喧嘩聲。
這裏大多是各門各派的年輕一輩弟子,境界高的不過剛成為真人,境界低的大多和麻子一樣,在練氣九重到十重之間。他們全都知道蠻王的厲害,四位蠻王連手可不容易對付。
“那四個蠻王呢?”高個子道門弟子連忙問道。
“宰了三個,逃了一個,洛師兄繳首級去了。”麻子故意扯上洛文清。
麻子這樣做,看上去白給洛文清一份功勞,實際上各得其所。有洛文清這個璇玑派掌門弟子頂在前面,朝廷絕對不敢不認這份功勞,而且論功行賞的時候絕對不敢吝啬。所以看上去他們虧了,實際上反倒賺得更大。
“呵呵呵,這就要好好理論一番了。”髙個子道門弟子看着那隊人馬,神情之中露出一絲笑意。
這也是一個掌門弟子,他們這些人的實力可以稍微差一些,但是腦子必須好,要會待人處事,同時也要會算計。
此刻大局已定,接下來就是論功行賞。原本因為官府的損失最大,死了十幾萬軍隊、上百萬平民,更毀了一座城。這還只算北望城一役,如果再算上前面那三座被攻陷的城市,官府的損失更難以計算。所以按照原來的計劃,北望城周圍一萬裏內的礦山都将歸官府所有。
現在出了這麽件事,情況就不同了。
如果此事屬實,首先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麽那三座城會被攻破?是土蠻實力太強,還是守将無能?抑或是朝廷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