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十二
入了夜皇後來過一次,見到皇帝如此模樣,忍不住也垂淚心疼,于是她鼓起勇氣握住了皇帝擡起的手。
其實她從未好好握過這雙手,從前拿着刀劍,現在握着主筆,生殺予奪的手。
躺在床上的人皺了皺眉頭,“涼……”
皇後愣了一下,收起了眼底的委屈和迷惑,慢慢松開了她的手。
在一旁看着皇後離開,太後在心底嘆了一聲。
皇後不知道這個字的意思。
并非是她的手冷,而是景琰想握住的那只手,在他的記憶裏,一直都是暖暖的,像火一樣。
十三
有那麽一瞬間,太後是怨着林殊的。
因為長時間來,梅長蘇一直堅持瞞着景琰,是對他的在乎,也是對他的不在乎。
這兩種完全矛盾的感情,可以完整的存在在一份感情中。
——就像他幫助蕭景琰登上帝位是因為愛他,也是因為不夠愛他。
她很清楚,林殊和景琰是有情的。
十七歲,或者更早的時候,景琰就喜歡林殊了。
那個年紀的男孩子,總是喜歡黏在一起的。
Advertisement
可他們卻不同,他們并非是因為愛熱鬧湊在一起,也不是志同道合那樣艱澀的原因,只是簡單的因為見到了對方就覺得歡喜。
那時即使有很多人在時,他們仍然會在人群裏找到對方的身影,對上目光之後,什麽都不說,只是咧開嘴傻傻的一笑。
年少時的愛情,像是被陽光曬暖的湖水一樣,清澈而暖,不帶一點雜質。
他們把對方的身影和自己的前路并在一起,為了彼此,他們可以不問緣由毫不猶豫的赴死。
但周圍人的管教和對愛意的懵懂,還有對未來的抱負,讓他們把對對方的情誼停留在一顆珍珠,一張弓上。
再回來的時候,林殊變了。
他對景琰的愛已經不再是帶着少年懵懂的情誼,而是非常清晰的愛情。
但那愛情卻淡了。
并不是被歲月,而是被梅嶺的火映照得,褪了色。
他此身背負七萬英魂,歷盡梅嶺的火與雪,帶着仇恨和冤屈。
他有了比景琰,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的東西。
而景琰,卻和那段回憶一起被林殊扔在了十三年前,停在了那裏,沒動也沒變過。
十四
從景琰來到宮中,對自己說想要開始奪嫡的那日起,她從靜嫔到太後,步步艱險,卻從未曾有一日後悔。
甚至在景琰迷惘彷徨的時候,她都能狠下心推着兒子往前走。
因為這條路沒有歸路。
可如今此刻,她看着站在路上漸行漸遠的景琰,第一次想讓他停下來。
這條路一個人走太累了。
那本是他祁王兄該走的路,是林殊該陪着他走完的路,如今卻只有他一個人。
沒人替他引路,告訴他該如何走,沒有人替他清開腳下的石子,他只能深一腳淺一腳的探路。
摔倒了,甚至沒有人告訴他可以在哪裏停一停,喘息片刻。
所以他只能一直向前邁步。
想到這裏,太後忽然覺得怕了。
因為她清楚再這麽走下去的結局是什麽。
內殿中,母親握着兒子的手泣不成聲。
宮牆之外,一只綁着短箋的白鴿在夜空中安靜的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