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寺廟
位于上京都城外的清涼山綿延巍峨,山上生長着郁郁蔥蔥的常青樹,這會兒正當是初夏時節,過了清晨的涼爽勁兒空氣中還是帶着幾分炎熱的。
沈家的馬車停在清涼山腳下,阮諾扶着月荷的手小心翼翼地下了馬車,擡頭仰望面前的高山,眼底明光半合。
因為先帝在清涼寺出家在前,當朝太後在清涼寺靜修在後,這清涼山上的清涼寺可謂是不折不扣的皇家寺廟了,雖然并沒有明旨禁絕官紳百姓登山入寺拜佛,但漸漸地還是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除卻皇家王侯以外的官僚子弟及其家室但凡要上清涼山的一律不得乘騎馬車,至于轎辇就未加約束了。
沈家雖然因為沈缙近些年的赫赫戰功在上京出盡了風頭,但到底不可能乘坐着馬車登山,這會兒山腳下早有轎夫候着了。
阮諾移步走到安氏身邊,才停下腳步便聽到洪氏略帶疑惑的聲音響起,“這轎子是不是少了一頂?”
洪氏的聲音并不大,但是在場的人還是聽得清清楚楚,紛紛下意識的往轎子那邊看去。
“一二三四五六七……啊,少了一頂呀!”沈緋忍不住驚呼起來,蹭蹭的跑到曾氏身邊挽着她的胳膊疑惑地問道,“娘,昨兒不是說好了是八頂轎子麽?”
曾氏面上有些尴尬,因為長房是庶出的,二房的安氏又不愛管這些庶務,府中的中饋一直是由三房的曾氏主持,這次來清涼寺拜佛的一應事宜也都是她負責操持的,這軟轎被她動了手腳,誰來拆穿不好非要自己的女兒來?曾氏忍不住瞪了一眼沈緋,見其他人看向自己才笑了笑解釋道:“大哥兒媳婦身子弱,我只當她今兒不來這才疏忽了。”
安氏挑了挑眉看了一眼曾氏,抿嘴一笑:“弟妹事多人忙疏忽了也在所難免,只我記得昨兒老太君是打發了人去問過阿諾的,阿諾難道當時推辭了?”安氏的後半句話問的自然是阮諾了。
曾氏自然是知道阮諾今兒回來的,故意少準備一頂軟轎,存的就是給她一個下馬威瞧瞧,殊不料安氏竟然不依不饒起來,她心下有些生氣,看向一直低着頭的阮諾,倒是沒什麽害怕,在她看來,阮諾那柔柔弱弱的性子難道還敢明着跟她這個管家的嬸娘對着幹不成?
然而阮諾注定是要讓曾氏失望的,她歪着頭看了一眼曾氏,明亮的水眸撲閃了幾下才伸手比劃道:“昨兒珍珠來說了,我是應下了的。”說着眉睫輕顫,還露出了一絲委屈來,這才叫人覺得雖她不能開口說話,可是神态之間流露出來的比說出來的話還要擲地有聲。
曾氏等看不懂阮諾的手勢,安氏卻是知曉的,她拍了拍阮諾的手,才笑着道:“阿諾說珍珠去傳過信,她也應下了,想來還是下人傳話的時候傳差了罷。”如今身在外面,安氏不想和曾氏鬧得撕破臉,再者而言為了這麽點子事情鬧得不可開交也着實有失身份,便輕聲笑了笑,道:“左右只差了一頂,阿諾身子骨瘦弱,便與我同乘一轎也是使得的。”
曾氏默默不語,而沈陳氏也不會多說什麽,事情牽扯到她身邊的珍珠,她若是插手了倒是說不清楚了,故而只道:“既是如此,就走吧。”這會兒日頭漸高,到了山上還不知道要多少時辰呢。
正當阮諾跟着安氏準備上轎的時候,沈緋卻跑過來挽住阮諾的胳膊,笑眯眯地與安氏道:“二伯娘,讓嫂嫂和我坐一頂轎子吧,緋兒小不怕擠的喲。”
她笑得一派天真,安氏心裏對這個侄女兒也喜歡得緊,想了想便與阮諾道:“你就和緋兒一起罷,你們小孩子家家的在一起也自在些。”
阮諾點了點頭應下,轉過頭看着沈緋的笑臉也忍不住勾了勾唇角。
Advertisement
沈緋是打心眼裏喜歡阮諾溫柔和順的性子,這會兒瞧見她臉上淡淡的笑容也跟着呆了呆,反應過來以後就拉着阮諾朝自己的轎子走去。
沈緋的轎子很大,阮諾坐在沈緋邊上,兩個小姑娘坐在一起也不顯得擠,沈緋眨眨眼睛笑道:“我的轎子可大了,每次都讓我一個人坐可無聊了~”
“你姐姐呢?”沈缃和沈緋年紀相差不大,兩個人關系又親厚,沈緋覺得無聊完全可以和沈缃同乘啊。
沈緋眨了眨眼睛,伸手撓了撓腦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有些尴尬的道:“嫂嫂你別生氣,我,那個,不大看得懂呢。”之前一直都是她說得多,阮諾安安靜靜的聽,這會兒阮諾比劃了手語,沈緋才反應過來自己這個嫂嫂是與旁人不大一樣的。
沈緋說話的時候眸底澄澈并沒有半點兒輕視,阮諾抿了抿嘴角,輕輕地扯出一抹笑容,側着頭看着沈緋,半晌眼睛一亮,拉過小姑娘的手,在沈緋驚訝的目光下緩緩地在她的手心将剛剛地問題寫了一遍。
“姐姐才不願意和我坐一起呢。”沈緋嘟着嘴巴抱怨,沈缃滿口的說教,把規矩說的比天大,總說兩個人同乘一頂轎辇不合規矩,教外人瞧了要說沈家寒酸沒規矩,可沈緋卻不以為然,只不過懶得與姐姐争辯。
阮諾靜靜地聽着小姑娘的抱怨,看着她生動的眉眼,驀然想起前世謝家的那個小姑娘謝筠,眼神微閃,嘴角輕扯,繼續在沈緋的手心寫道:“我陪你。”
“嫂嫂,你教我認手勢好不好?”沈緋眼睛晶亮帶着一絲躍躍欲試,心想學會了手勢才能更好地和阮諾交流,這以後再去找她玩也方便些。
不知道小姑娘心裏算盤打的噼裏啪啦響的阮諾微微沉吟也就應下了。說起來,阮諾之所以會懂手語也是前世偶然間跟着一個老婦人學的,當時只覺得好玩,哪裏還知道自己會有如今這番境遇,想一想倒不得不說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轎辇穩穩落地,沈緋才将将回過神來,她拉着阮諾的手嬌笑着開口道:“等回頭嫂嫂得了空閑可要多教我些才好呀。”
“好,只要你不覺得枯燥乏味。”
沈緋勉強看懂了阮諾的意思,喜得眼睛一彎,甜甜的笑了。
下了轎以後,阮諾乖乖地跟着安氏,而沈緋也跟着粘了過來,惹得曾氏狠狠地擰了擰眉。
清涼寺整座寺廟坐北朝南,為一長形院落,山門采用牌坊式的一門三洞是我石砌弧券門,分別是象征佛教“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三解脫門”,紅色的門楣上嵌着“清涼寺”的青石題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涼臺的橋洞拱形石上的字跡一樣,是前朝遺物。清涼寺布局規整,風格古樸。山門外的廣場上布着放生池,石拱橋,放生池左右相對有兩匹石馬,大小和真馬相當,形象溫和馴良。山門內東西兩側有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
清涼寺的寺名和寺內的清涼臺同名,只因為攝摩騰和竺法蘭兩位高僧曾在清涼臺上的齋房打坐念經,傳揚出去,百姓便多識清涼臺,久之原來的寺名被遺忘,只餘下“清涼寺”流傳下來。
阮諾跟在安氏身邊拜了佛聽了經,一番折騰下來倒有些吃不消了,小臉上沁出細細密密的汗珠來,臉色也露出幾分蒼白來。安氏瞧見了,有些心疼地詢問:“這一大圈兒折騰下來也難為你了,莫若先去後面的禪房休息休息罷。”
沈家早就派人來寺裏知會過,因而供人休息的禪房也是早就清掃準備好的。
阮諾輕輕地搖了搖頭,這會兒她掌不住去後面禪房休息了,沈老太君指不定就要心裏膈應了。她知道沈陳氏對自己這個長孫媳婦兒是不大滿意的,疏離冷淡,想起回雪居裏的紅玉,阮諾心下一笑,這老太君可等着揪她的小辮子呢。
安氏輕嘆一口氣,看了一眼前面被曾氏哄得樂呵呵的沈陳氏,幾不可見地蹙了蹙眉,只拍了拍阮諾的手叮囑道:“你自己掂量着些,也別太勉強自己了。”
阮諾心下微暖,眉眼含笑地應下了,才又繼續扶着月荷的手往前走。
等到将五大殿的神佛拜完,阮諾抿了抿唇,嘆道:“可算是到了頭了。”
只是還沒等她松口氣,那邊沈陳氏的聲音便不鹹不淡地響起:“當初沈阮兩家的婚事是神佛指路,也幸得神靈庇佑,缙哥兒媳婦才能轉危為安,今兒來了,缙哥媳婦兒也該好好謝謝神佛,便在此為缙哥兒多多祈福罷。”
安氏眉頭一蹙,剛想開口說話,那邊曾氏便笑意吟吟地接過沈陳氏的話頭,笑道:“這話老太君不說,缙哥媳婦兒這麽乖巧懂事也是知道的不是?”
曾氏開了口,安氏有心護着阮諾卻不好說話,心裏暗惱,而阮諾則是看着沈陳氏和曾氏嘴角一翹,微微笑着比劃道:“便是老太君和嬸娘不說,我也是要提的,這畢竟是我這做晚輩該做的事情。”
言罷,阮諾便又走到觀世音像前提着裙子慢慢地跪了下去。
沈陳氏見狀,一張滄桑的老臉終于露出一絲笑意,由着曾氏扶着她往外面走去,而安氏動了動唇剛想開口說話,那邊洪氏便走過來輕聲道:“弟妹,我們也走罷。”她對安氏輕輕地搖了搖頭,顯然是不希望安氏這會兒跟沈陳氏唱反調的。
安氏看了一眼阮諾,見小姑娘規規矩矩地跪在那兒,抿緊了唇無奈地嘆了一口氣也擡步走了出去,大殿內頓時就剩下了阮諾和月荷主仆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