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北齊|指上書
等到高緯對她沒興致了,又躺回兩個舞姬懷裏吃葡萄,雲瑤才又退回了席間。
蘭陵王稍稍讓出了一些位置,朝她微微點頭,示意她坐在自己旁邊。剛剛那兩個粗壯的丫鬟一左一右地上前來,将雲瑤半扶半架着,按在了蘭陵王身旁。直到這時她才發現,宴席上是分席而坐的,除了高緯自己占據一席之外,其餘都是大王和王妃們合坐一席,散列在兩側,留出中間一片空地來。
舞姬們在空地上翩翩起舞,時不時被一位大王拖拽到懷裏,賜些美酒或是佳肴。
靡靡的絲竹之聲自角落響起,笙、蕭、箜篌、編鐘、琴瑟,不一而足,或柔婉或靡麗的曲調在指尖流瀉而出,歌姬們亦唱起了樂府的新詞,全然是一派的靡靡之色。
上面的高緯不知聽到了什麽笑話,連連拍案不止,笑得在舞姬們懷裏打跌。
那兩位舞姬被高緯弄得鬓發散亂,連帶着衣衫也有些淩亂,狼狽地躲躲閃閃。右側的博陵王輕咳一聲,暗示高緯別鬧得太過火。高緯沒理他,依然連連拍案狂笑,連聲道:“有趣、有趣。”目光在蘭陵王與雲瑤之間逡巡,像是想到了什麽有意思的事情。
雲瑤身子一僵,心裏暗暗地想,這位太子可別要再搗鬼了。
便在這時,有人握住了她的手,然後在她的手心裏,一筆一劃地寫字。
那人的指腹上帶着薄薄的繭子,動作相當緩慢,每個字寫完之後,都會略微停頓片刻,才會接着寫下一個字。雲瑤側過頭,看見蘭陵王正襟危坐在席間,望着面前的金樽,目光沒有半分的偏移。但他藏在寬大袖擺裏的那只手,卻緩緩地,在她的手心裏寫字。
他寫的是行書,一筆一劃地極是耐心,也極是溫柔。
雲瑤有些驚訝。她本以為北齊皇室通用小篆,但現在看來,似乎并非如此?
蘭陵王在她的手心裏寫道:莫怕,一切有我。
他的指尖有些微涼,那些圓潤端正的字體落在她的手心裏,微涼的溫度透過肌膚,傳遞了過來。
雲瑤側頭望着蘭陵王,心裏忽然有些難過。他大概是習慣了吧,習慣了高緯的荒誕和張狂,哪怕高緯将是未來的皇帝,一個荒誕且張狂的皇帝,他也依然在逼迫自己去習慣。
一個念頭不可遏制地浮現在了她的腦海裏:或許日後蘭陵王的死,正與這位大齊太子有關。
她正襟危坐在席間,像蘭陵王一樣,盯着眼前的金樽和佳肴,但心神卻已經飄到了高緯身上。蘭陵王還在她手心裏一筆一劃地寫着字,但他寫的是什麽,雲瑤已經無從去探究了。
Advertisement
高緯醉醺醺地倒在舞姬懷裏,捧腹大笑不止。
舞姬們一面喂他吃葡萄,一面喂他喝酒。北齊的酒雖然度數不高,但空腹飲酒,卻是最容易喝醉的。他不耐煩地推開一位舞姬,接着把腳搭在另一位舞姬懷裏,讓她除去鞋襪,替他揉腳。
全然不顧在場的都是他的叔伯兄弟,還有大半都是女眷。
蘭陵王寫完最後一個字,緩緩地收回手,端起金樽淺淺抿了一口。
兩人寬大的袖擺交疊在一起,繁複的暗金色紋路蔓延在袖擺上,在燭光裏泛着微微的光華。
朦胧的燭光下,舞姬們在場中翩然起舞。大紅的裙裾拖曳在地上,在靡靡絲竹之聲中悄然落地。在場的大王們一個個地醉倒,王妃們也三三兩兩地離場,像是已經不勝酒力了。
博陵王拍了拍巴掌,場中舞姬紛紛朝太子行禮,随後如潮水般退了出去。
片刻之後,又有一批新的舞姬從外面進來,比原先的那些更加年輕貌美,而且像是認準了太子一般,甫一進屋,便紛紛地朝太子旁邊黏過去,圍着他起舞,言語間不乏輕佻之言。
高緯醉眼朦胧地大笑:“果然是美人兒,叔父誠不我欺。”
他看了片刻,又惋惜道:“可惜孤年歲不足,否則定要好好嘗一嘗這番滋味。”
舞姬們嬌嬌地笑着,圍在高緯身邊,一個個地給他勸食勸酒。博陵王側過身來看他,言道:“要是太子喜歡,那叔父就将她們送給太子了。等太子年滿十二歲之後,自然就能嘗一嘗這滋味兒了。”
高緯連聲道:“好、好、好!”
他一連說了三個好字,又點了一位最年輕貌美的舞姬,讓她來給自己斟酒。舞姬們聽見博陵王那一番話,知道太子才是自己未來的主家,便一個個都嬌笑着黏上去了。
高緯又就着舞姬們的手,用了些膳食美酒,才意猶未盡道:“孤該回去了。要是在叔父府裏留得久了,恐怕孤就再也不願意回東宮去了,哈、哈哈……”
随後他将案幾一推,踉踉跄跄地起身道:“孤今日很是盡興,多謝叔父款待。”言罷也不理會衆人,跌跌撞撞地朝門口去了。博陵王又朝那些小厮們使個顏色,便有兩個小厮上前扶住了太子。
忽然之間,高緯朝這邊看了一眼,像是在冷笑,又像是有些忌憚。
等太子離場之後,席間便冷清了許多,但那種壓抑的氛圍總算是淡褪了。雲瑤稍稍用了些飯食,又用了些菜肴和酒釀,忽然感到有些內急,便喚了兩個丫鬟過來,讓她們帶自己去如廁。
博陵王府裏處處都是假山和回廊,丫鬟們帶着雲瑤繞了好幾圈,都沒有找到廁所在哪裏。雲瑤有些無奈,又不能催促她們走快些,便只能慢騰騰地跟在後邊走。忽然之間,她聽到假山裏傳出了一些說話的聲音,夾雜着“蘭陵王”、“太子”、“鄭妃”之類的詞,像是兩個男子。
而且兩個男子的談話聲中,還夾雜着歌姬的莺聲燕語。
雲瑤望望身前的兩個丫鬟,見她們沒有留意到自己,便分出一道淡淡的影子,飄過去看。
那邊果然是兩個身穿王服的男子,醉得一塌糊塗,被歌姬們扶到外面來醒酒。其中一位約莫有三十歲上下,另一位不過二十來歲,兩人都生得劍眉虎目,姿容不凡。
其中一人哈哈笑道:“你剛剛見到他的王妃了?”
另一人亦哈哈笑道:“見到了。堂兄誠不我欺,果真是個天生癡傻的女子。”
先前那人笑道:“難得他高長恭也有今日。不過聽聞蘭陵王生來骁勇,也不知道他的王妃能不能承受得住,哈哈哈哈……”言罷拍拍身旁的歌姬,笑問道:“你要不要也試試?”
歌姬嬌嬌地應了一聲,連連躲閃不止。
另一人放誕地大笑道:“大概也只有那位‘天性懵懂’的,才能受得住罷。”随後抱起身旁的另一位歌姬,起身走到了涼亭裏。涼亭裏四面挂了竹簾子,密不透風,不多時便傳出了嘤咛之聲。
真是處處透着南北朝的荒誕和靡麗,處處都是王朝衰敗之相。
雲瑤無奈地退了回來,淡淡的影子飄回到自己的身體裏。那兩位丫鬟渾然未覺,七拐八繞地将她帶到了……這是茅房?!蓋得比前面那間正屋還要富麗堂皇,這居然是茅房?!
她呆了很久,終于還是戰戰兢兢地,到裏頭去上了個廁所。
現在已經有了粗陋的草紙,所以如廁很是順暢。
如廁淨手之後,雲瑤又被那兩個丫鬟帶着,兜兜轉轉地朝前堂走去。經過剛才那處假山涼亭時,歌姬的嬌吟之聲越發地大了起來,還夾雜着男子的粗喘,顯然是尚未結束。
等回到正堂裏,雲瑤才知道,府裏的宴席已經散了。
諸王三三兩兩地扶着自己的小厮,朝門口走去,時不時踉跄幾下。還有兩個尚未乏力的,便抱起身邊的舞姬,一腳揣開了內室的門。蘭陵王仍舊坐在席間,捏着一盞澄紅的酒液,目光沉郁。
那盞金樽已經被捏得微微變形,連帶着周圍的丫鬟們也都伏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
他的身邊零零散散地滾落了五六個酒壇,居然全數都是空的。要知道,剛剛雲瑤離席之前,蘭陵王只淺淺地抿了兩口酒,總共還不到半壇子啊!
怎麽忽然就……
雲瑤走到蘭陵王身邊,輕輕喚了一聲大王。
蘭陵王見到是她,眼裏的沉郁之色慢慢褪去,又化作了無奈的悲涼。
剛剛河間王親口承認,昔年的那些事情,确實是皇後的父族所為。也正因為如此,河間王才能輕而易舉地拿到那些信函和文書,當着他的面付之一炬,而且絲毫不心疼。
至于其中的緣由……
河間王的原話是,“那時父親已經是半個皇帝,朝堂之中風起雲湧,錯了又能如何?”他眼裏帶着一些微微的鄙夷,還有一些讓人不解的恨意。這種恨意,蘭陵王曾在前皇後的眼裏看見過。
那年朝中風起雲湧,皇室危危欲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那年他們的父親,是最為位高權重之人。
蘭陵王緩緩地站起身來,玄色的王服拂過案角,身形踉跄了一下。
“我們回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