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就是這樣
陳曦大學畢業那年23歲,第三個年頭實歲26。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
城市水平越高,結婚年齡越晚,這似乎是一條隐形規律。對于高大上的A城,26歲好像不是結婚的最佳年齡,因為僅有的三年社會經驗尚不足以磨平一個人的棱角,尤其像陳曦那種讀過很多書、自以為是、方頭不律的掉書袋青年。
陳曦與那個河北女孩兒談的時候,正處于這樣的年齡。
戀愛前期,女孩兒對陳曦的長相并不感冒,相互抱着試試看的心理,叮囑道:“越與你交往,發現你越可靠哦,不過你一定要用心愛我。雖然這個世上可靠的男人不好找,如同瀕臨絕種的大熊貓,可如果沒有愛,我寧可找一條整天圍着我轉對我忠誠不二的狗。”
陳曦白天上班,晚上回來的生活幾年如一日,十分單調,若沒有應酬,先快速搞飯吃,吃完飯後玩會兒游戲,什麽穿越火線、四國軍棋、中國象棋、鬥地主啊,全是所愛。游戲結束後便讀小說,尤其喜歡歷史和古典愛情的,每天十二點準時睡覺,若遇精彩,至淩晨或通宵也不足為怪。
張碩曾不止一次問他:“游戲、小說有這麽好玩兒嗎?比玩女人還過瘾、刺激?”
陳曦總煞有介事地回道:“不是因為寂寞,我愛上了小說與游戲,而是因為小說與游戲,我很欣賞寂寞,喜歡一個人肆無忌憚的狂歡。我雖沒像你一樣玩過女人,但我知道玩女人的結果是精疲力竭,玩多了就想不斷地玩,尋找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姿勢,結果呢,還是精疲力竭、無盡空虛;而小說和游戲則不同,它們皆能開發人的智力,提升人的精神,減少人的欲望,最最重要的它們都是‘勤儉養德’的好方法。”
“去你奶奶的,白癡一個,你就準備打光棍兒,偶影獨游,讓你的少龍永無出頭之日,一輩子用你的雙手去呵護它吧。”三年前的張碩,有時候很贊賞陳曦的與世無争、從不茍且、一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可一旦談及兒女之情,大有一種撲殺此獠的心,恨不得将陳曦剝皮抽筋,然後倒懸起來,敲骨吸髓尚不解恨,最好用幹柴烈火将其炙烤,連同思想的渣兒都烘幹榨幹。“操,就沒見過這麽不懂女人的男人,若有女人在場,千萬別說你是我的好朋友,太他媽丢人了。”
其實,陳曦也不是完全不懂得談情說愛憐香惜玉,他也知道給河北那個女孩兒送花買禮物,請她吃飯,陪她看電影,甚至數星星看月亮說情話,一切開支皆自掏腰包,從不讓女孩兒出一分錢,晚上睡覺前還不忘甜言蜜語問候幾句。可他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空間,不能因為戀愛完全打亂一個人的生活。
“那你也得先将女孩兒騙到手,與你結婚生子,待得一切安定之後,再去過你自己想過的生活呀!”類似的話,張碩不知訓斥了多少遍。可每次總如水投石,陳曦固執己見,覺得自己涅而不缁:“騙?我人生辭海中沒這個字,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教訓的次數多了,可陳曦的心依然堅篤不變,張碩也就聽之任之了,唯有仰天而嘆:“牛,比牛還牛!可牛也知道發情求歡啊,人咋就不開竅呢?”
河北那女孩兒與陳曦同齡,同樣來自鄉村,沒上過大學,只讀過高職,女孩兒26歲可急着要結婚,家裏也催。
有一次電腦聊天中,當問及陳曦的人生規劃時,陳曦坦誠而言:“沒什麽宏遠的規劃,只願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健康、快樂、開心。”
“人生在世,快樂最重要,若追求過多,必然帶來無盡的痛苦。”女孩兒的回複令陳曦較為滿意。
當問及要不要在A城定居買房的時候,陳曦回應:“A城限購條件甚多,且成本高,不願成為房奴,暫時沒這個打算,結婚後再說。日本人一輩子不買房,日子過得不比中國人好嗎?”
女孩兒沉默片刻後追問:“那我們在哪兒結婚,結婚後住哪兒?”
Advertisement
陳曦見女孩兒半天沒有反應,以為有事兒先離開了,也沒太多留意,繼續聚精會神玩他的游戲,當看到女孩兒的追問時,一來避免游戲間斷超時,二來也不想回答,很明顯女孩兒帶着不滿的情緒追問的。
而女孩兒見陳曦沒有及時回複,逼問:“你在幹嘛?”
直到一盤四國軍棋結束,陳曦才坦言回複:“在玩游戲,不好意思,嘻嘻。”
女孩兒當時就很來氣,乞酒不成,漿亦不得,不僅覺得受到了冷漠,而且簡單地判定陳曦不負責任,想着與他談論人生大事,他非但避而不答,反而一門心思玩游戲,這樣的男人如何成家立業,成何體統?于是以命令的口氣,霸道地說:“給我把游戲關了。”
誰知陳曦吃軟不吃硬,适才女孩兒沉默那空擋兒,他心就暗自琢磨了一番,也不管對與不對:“我說暫時不買房,你就不高興,一說話還這麽嗆人,到底對我有沒有真愛啊?愛房子多還是愛我多?”念及此情,又見女孩兒語氣逼人,難免激起了陳曦的犟性,冷冷回道:“你又不在我身邊,我不玩游戲幹嘛?我就是這樣。”
“與我說話時,不準玩游戲,你心待我不誠。”
“誠與不誠,不在形式。”
“哼,你根本就不愛我。”女孩怒了。
“那要怎樣才算愛你呢,親?”陳曦盡量保持冷靜。
“我想說話,你得陪我;我想逛街,你得跟着;我想買房,你得千方百計為我辦到。”
“那我想的呢?”陳曦反問了一句。
女孩兒當即沉默,那天沒與陳曦再說過話。
陳曦納悶兒,心裏嘀咕:“不就是暫時不想買房嗎?态度立馬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還想要結婚?與我結婚又不是跟房子結婚。”
第二天一大早,陳曦還是主動打電話給女孩兒,準備道歉,可對方沒接,只回複了一條短信:“我們或許不适合,你有你的愛好,我有我的追求,拜拜。祝願來日找到一位懂你的女孩兒!”
陳曦當時“操”了一聲,憤道:“真他媽現實。”不過還是禮貌性地回道:“好,謝謝!我也一樣祝福你。”
自那以後,陳曦暗自發誓:“房子固然重要,結婚後我也必須買一定買,畢竟要成家。可誰若結婚前跟我談房子的事兒,有多遠滾多遠。”
當張碩知道陳曦那個違背當今社會大潮的誓言後,又是一陣掏心掏肺地痛罵:“你腦子是不是進水了?如今什麽社會?男方有車、有房是必須條件,剛需,明白不?你啥都沒有,誰願意與你結婚?哪個丈母娘願意将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你過苦逼日子?”
“操,我又沒說不買,也不是買不起,只是不想結婚前買。剛結婚正是美好生活的開始,何必委屈自己成為房奴而受罪呢?為什麽結婚非要講物質而不關心真愛呢?”陳曦輕世傲物,很痛恨當今浮誇的“風俗”,尤其那些寧可負債一大推,也要将婚禮大操大辦掙人眼球的奢侈之氣。
殊不知“侈靡傷風”早在1000多年前,千古第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就極力反對,可憐現代富者越法度以相尚,貧者破資産而不逮,可謂傷民勞財,無益後世,危害至深,宜加懲革。
那是大學畢業三年後、距今三年前的陳曦的思想,一股老氣橫秋籠罩他的全身,包括每寸肌膚每根毫毛,有時候顯得不可理喻。
“操,你這個二愣子!你的工資是買得起車,省着點再挪借點也能将就買得起房,可誰知道你有多少貨呢?如今有錢人裝逼,沒錢人更裝逼,拼車拼房拼情人拼二奶,口袋裏有十萬,巴不得說自己有一百萬。全國人民都這樣,就喜歡裝逼,不然房價為何居高不下?交着全世界最貴的購置稅、過路費、油費,為何連車牌號都搖不到?人人裝逼蔚然成風,已成時尚,你卻逆道而行,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啊!”張碩每當為此事兒教訓起陳曦,總有滅此朝食、恨鐵不成鋼之感。
“你們裝你們的逼,我追求我的愛好,我就是這樣。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我就不信沒有識貨的女孩兒!”那時陳曦氣盛,總以為鞍配馬,女人配男人,世上有什麽樣的山,就會有什麽樣的水來繞。愛情尚未修成正果,只是與自己有緣的女孩兒尚未出現而已,不信還找不到一位知心愛人。
因這性子和愛好,兩個女孩兒都離陳曦而去。
大學畢業第四年,陳曦又談了一個,自己在老鄉網上認識的,本地人,是個師專生,那次談的時間較長,兩個年頭。
女孩兒名字叫張淑雅,即張茜之前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