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3)
的朝政,是每上班五天,休息一天。到了休息日,張蒼就會來到王陵的府中,恭恭敬敬地侍奉王陵母親吃飯,等老太太吃好了,張蒼這才敢回家。
張蒼德王陵。王陵者,安國侯也。及蒼貴,常父事王陵。陵死後,蒼為丞相,洗沐,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後敢歸家。(《史記·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突然說起張蒼這件事,只是為了證明,當劉邦在南陽郡的時候,确實與早年的大哥王陵勝利會師了。而且,當時的王陵,還為正要被處死刑的張蒼說情,救了張蒼的性命,這事假不了。
既然小兄弟劉邦,已經和大哥王陵勝利會師了,怎麽同樣一本《史記》,在“陳丞相世家”中卻又說王陵不肯歸附呢?
答案正在張蒼這件事情上。請注意王陵替張蒼求情的理由——“見而怪其美士”。就是說,王陵被張蒼一身雪白的五花肉給打動了,因此去找劉邦說情。
一身雪白的五花肉,也能成為說情的理由,這豈不是莫名其妙?
從《史記》這本書的內容上來看,分明是修史者司馬遷,也對這個怪異理由憂心忡忡,擔心大哥王陵會不會是重口味,性取向存在偏差,所以花費精力,對王陵和張蒼的私生活進行了嚴肅的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初,張蒼父長不滿五尺,及生蒼,蒼長八尺馀,為侯、丞相。蒼子複長。及孫類,長六尺馀,坐法失侯。蒼之免相後,老,口中無齒,食乳,女子為乳母。妻妾以百數,嘗孕者不複幸。蒼年百有歲而卒。《史記·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在這裏,司馬遷對張蒼的私生活,表示出高度的關注。先是仔細研究了張蒼的父母及家庭情況,最後落在張蒼糜爛的私生活上。發現張蒼年老之後,牙齒掉光,專門吃女人的奶,有妻妾一百多人,妻妾一旦懷上身孕,他就不再接近,馬上換人。這證明了張蒼是個專注于傳宗接代的男人,他的性取向沒問題。
張蒼口味正常,可知王陵也不是重口味。大家都是正常人,王陵替張蒼求情的理由卻極不正常。這就只能證明另一件事:王陵之所以以這個怪異理由來說情,就是因為這個理由不是理由。
不是理由是什麽呢?
是昔日的大哥,對現在抖起來的小兄弟的一次試探。試探小兄弟心裏是不是還有大哥,是不是還聽大哥的話。
如果王陵以其他正常理由來說情,就不是試探了,而是說道理。只有不是理由的理由,完全不講道理,才足以試探小弟的心思。從情形上來看,劉邦巧妙地應對了王陵這一挑戰,馬上釋放了張蒼,給足了昔日大哥的面子。但在這個過程中,劉邦應該是以他自己特有的方式,讓王陵感受到了強大的壓力。
所以最後的結果是:雖然王陵和劉邦勝利會師了,但王陵并沒有跟着劉邦走。說起來,他終究是劉邦當年的大哥,跟在小弟身後搖旗吶喊,這種事他別扭,劉邦也會別扭,大家還是分開來更好些。
雖然兩人分開來,各走各的路,但是大哥王陵為人厚道,除了在張蒼事件上要求昔日的小弟給予自己足夠的尊重之外,再也未曾難為小弟。而小弟劉邦又是精明過人,要用自己漸漸形成的龐大勢力,最終逼迫大哥承認現實——現實就是,小弟已經是大哥了,大哥必須要承認自己是小弟。
總之,南陽與昔日大哥王陵相遇,對劉邦來說意味着一次重大挑戰。人際關系之中,最難處理的就是這種尊卑次序的颠倒。兩人之中,只要有一個人心理稍有不平衡,就會釀成悲劇,最終是兩個人的共同人格破裂。但王陵與劉邦,都是非凡人物,他們妥善處理了自己面對的僵局,巧妙地展現了自己的人格魅力。
Advertisement
當然,在這起以人際交往為內容的隐秘人格争戰中,最成功的是劉邦,最獲益的,也是劉邦。
此後劉邦引師攻胡陽,又遇到了番君吳芮——他是歷史名人,于鄱陽湖建立了鄱陽城,是項梁起兵的鼎力支持者。他的女兒,嫁給了猛将英布的別部将領梅谿,梅谿也來投奔了劉邦。劉邦就帶着這個梅谿,大家合夥去攻打析城和郦城,基本上沒有發生過實質性的戰鬥,這些城池就主動開門投降了。
雖然大家急于投降,但樊哙還是找機會殺了個痛快。他在郦縣斬首二十四級,俘虜四十人。劉邦拿他沒辦法,只好再加封賞。
史書稱,因為劉邦妥善處理了南陽郡守桓齮的約降封守,讓秦國人相信,劉邦所率領的楚軍并不兇殘,不會對秦國進行報複。所以秦國人對行将到來的改朝換代,表示出足夠的寬容态度。
仁者無敵,四夷鹹服。劉邦感受到了成功行将到來的巨大榮耀。他又想出個怪招,遣魏國人寧昌去鹹陽,去和秦二世談談,希望秦二世能夠認清形勢,主動投降,也免得劉邦這邊再費手腳。
寧昌去了還沒返回,一個可怕的消息傳來:秦将章邯,率所部二十萬人,向項羽投降了。此時項羽擁有總兵力六十萬人,已經成為天下獨一無二的軍事巨無霸。沒有人能夠與他相抗衡,沒有人!
劉邦,在這強大力量面前,頓時戰栗顫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