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三天(1)
第三天
有些景色要一個人看,才能覺出不同,有些路,要一個人走,才知道不容易,有些事,要一個人的時候,才能想得清楚,有些話,只有那一個人說,才會一直有用。
齊魯大地帶上了小雨,方木卻已經離開大明湖畔,不需要去夏府避雨,不期待別樣的不期而遇和意外驚喜,繼續南下,才是方木的路,需要繼續一個人走的路。
“哥,你去哪兒啊……”
“哥,你真不跟我一起了?”
“方木。”
“方木!”
“方木……”
高一的暑假,方木和方潔分開了。方潔留在小城,方木外出。小城的高中生沒有太多的假期,兩個月的暑假有一個月都在上課。方木請了假,跟着父親去外省參加活動。
打從娘胎,方木和方潔就再一起,十七年來,擡頭不見低頭見,卧室裏是原木的兒童雙人床,方木健朗,睡上鋪,方潔睡下鋪,娘胎裏帶着的嬌弱讓方潔上鋪都會有些困難。
母親常常玩笑:“木木滑頭,活躍的跟多動症似的,把好的都吸收了,小潔搶不過,吃虧了吧!”
母親的玩笑話不過說說而已,方木卻聽的認真,也認為是自己搶占了方潔的,所以格外寵讓着方潔,這一寵一讓就是十幾年。
頭一次分開,方潔睜眼看不到方木,卧室沒有,廚房沒有,客廳沒有,飄窗沒有,院子裏也沒有方木,沒有方木的寝室,方潔也不再住,教室沒有,食堂沒有,操場沒有,旗杆下也沒有方木。
慢慢的不适應,慢慢的被另一個人代替,慢慢的接受了三個人變成兩個人,原本一直期待着的只有兩個人的世界,在終于沒有了方木後,方潔卻不能真的開心。
陳虎說:“可能因為方木一直在你身邊,所以她突然不見了,你會覺得非常不适應,過些日子,也許就好了吧。”
方潔不置可否,看着靠着自己課桌兒站的陳虎。
Advertisement
陳虎說:“不是說暑假一過就回來?沒準兒那時候,你又會覺得她跟着你們一起,打擾你倆了呢~”
方潔臉一紅:“我那天說錯話了,你怎麽就記着這個了。我哥都不生我氣了。”
陳虎看一眼呆愣在一邊兒的呂樹宇,咧嘴道:“行了,她就是個操心的命,你倆好好的,別給她添亂子,我就阿彌陀佛了!”
方潔似乎發現了什麽了不得的事,笑道:“陳虎,你喜歡我哥!”
陳虎臉一僵,沒有說話,方潔不依不饒:“老實交代,坦白清楚了,我們倆再确定要不要幫你!”
陳虎看着呂樹宇挑眉:“呂樹宇幫我追方木?我怎麽覺得這麽不靠譜呢?!”
呂樹宇咳一聲:“信不信由你,小潔說幫,肯定幫。”說着他躲開陳虎繼續追着的玩味的眼。
男生的世界,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說清楚,只一個眼神,幾個動作就能明白。陳虎知道呂樹宇喜歡方木,即便呂樹宇在和方潔交往,而且越來越喜歡方潔。可是,陳虎就是知道,呂樹宇的心底,有一片兒地,依然存着方木,方潔代替不了。無論呂樹宇多麽喜歡方潔,方潔都不是方木。
九月開學,方木沒回來。班長沒有換,副班長和體委暫代工作。
十月金秋,方木依舊沒有回來。班長依舊沒有換。
方潔已經習慣沒有方木的日子,只是偶爾會一個人坐在旗杆下發呆。
方木回來的時候,正飄着第一場雪,雪不大,積不起來,卻纏纏綿綿的環繞着向教室走來的人。
方木黑了,方木瘦了,方木更爺們兒了,方木不再白皙,和方潔越發不像了,方木依舊的短發,卻更精神了,似乎是跟原來不一樣了,卻又讓人說不上來是哪裏不一樣了,就是看起來飒爽英姿,更加挺拔了。
“班長回來了?”
“木哥!”
“班長好帥啊!”
“班長!”
“木哥終于回來了?!”
……
方木帶着淺笑,一路招呼過來,末了狡黠一笑:“這麽想我?還不把筆記貢獻出來!”還是原來的方木。
班裏的同學笑着往外掏筆記。
“班長,接着,不會的問我!”
“用我的,他字兒醜!”
這話引來一陣哄堂大笑,先遞筆記的紅着臉收手。
陳虎站起來,小半年不見,陳虎又長高了,小山一樣站在教室裏,立刻讓人覺得壓力十足,陳虎打斷衆人的笑鬧:“好了,班長一回來,自習課都亂了,要不要讓班長再走啊?”
方木聞言,默契的作勢轉身,班裏安靜下來。陳虎笑:“喏,班長,這幾次月考,你可都是最後一名,不加把勁兒是不行的。”說着把一沓筆記放在身邊的空位上。
方木笑着擠眼表示感謝,看這樣子,這幾個月,陳虎沒少幫着收拾班裏的調皮鬼們。再翻筆記,她就知道這個同桌确實沒有落下學習,甚至,更用功了。她心裏一陣嘆息:自己不在的日子,似乎大家過的更好了……
“哥,你什麽時候回來的?”方潔走進教室,驚訝的看着方木。方潔身後跟着呂樹宇,也是驚訝的看着方木。
方木聽着聲音側頭,看着門口相似的兩雙眼,擡起食指放在唇邊,做了個“禁聲”的動作:“下課說,你們怎麽這麽晚?”
兩人還沒說話,陳虎靠近方木小聲的說了幾句,兩人一起看着門口的兩個人。
呂樹宇覺得那兩個人說話的模樣很刺眼,非常刺眼:“教室裏,收斂點兒!”說着走向兩人。
方潔看着方木,沒有注意到身邊人的不一樣。
陳虎斜拉嘴角,看似溫和卻充滿挑釁的看着呂樹宇。
方木低頭看着課本,低斥了一聲,無視這三人的互動,半句不提這幾個月的事兒。
陳虎跟着坐下,也看課本,一個字都不多問。
方潔和呂樹宇怔住腳步,轉身各自回到座位,雖然也都攤開書本,卻明顯沒有在看書,明顯各有所思。
方木把車停在一家不算小的館子門口,認真的看着菜單。八大菜系之一的魯菜,可以追溯到孔夫子時期的吃法兒,怎能放過?在山東境內時,一定要品上一回的。既然到了曲阜,少不得嘗嘗家常的孔府菜。
袁世凱說:“會吃的人才會做事。”
方木每每吃的時候都會想起這句,想起這句話就會念及早幾年的經歷,也就少不得也偶爾像隊長那樣,豪放的踩着凳子,朝地上呸一回,再一本正經的來一句:“這話肯定是改良過的,太文明了!老袁原先說的時候絕對是‘會吃才會幹’!”
會做事兒的不一定都會吃,會吃的不一定都能做大事兒,但是,迄今為止做了了不得大事兒的幾個,都愛吃。比方說當了總統又當皇帝的袁世凱,比方說國父孫中山,比方說至聖孔夫子。夫子吃出文化的另一個層次,先生吃出理想中的信仰,袁世凱吃出人生的另一個開端。
“食不厭精,脍不厭細”這種論述,被孔夫子提出,才是恰到好處,才是确實的“會吃會幹”,不僅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儒家思想更是根深蒂固的影響了大中國幾千年,并且還在繼續。
然而……方木看着手上的菜牌,無從下手,果然很家常,家常到家家戶戶,只要有食材就會烹饪的地步,總不能點個“西紅柿炒雞蛋”吧!
越是家常,才越是顯水平,越是人人都會,才越能顯出好,确實好,真的好。
這麽想着,方木拿定注意,大筆一揮:豆芽菜,一品豆腐。吃完飯眯一會兒,晚上到京杭運河淌過的南陽古鎮,吃糖醋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