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鸾膠再續難(一)
郭靖得知楊過要陪女兒進山很是高興,心也放寬了。“蓉兒,過兒這是浪子回頭啦。這樣很好,這樣很好。”
“你以為過兒這次留下是為誰啊?”黃蓉嘆息道。
“蓉兒,這我可不知道,過兒這孩子我總摸不透他的心思,每次我想着怎樣會對他好,可偏偏事與願違,事情總不是我想的那樣。你說這孩子到底是什麽心思?”郭靖無奈地搖搖頭。
“靖哥哥,過兒是為咱家大姑娘而來,只是……只是這兩個孩子秉性倨傲,兩人的心事難以言表。一個狂放,雖至情至性卻也心思曲折;一個率真,雖豁達淳樸卻世事淺知拙見。當真是令人頭疼。”黃蓉輕扶前額,悠悠嘆息。
“那蓉兒你快想想辦法,兩人都不小了折騰不起啊,可別再相互傷到對方。能在一起故然好,若是不成,各自平安度過一生便罷。”
“靖哥哥,你當我不想麽,若早有辦法何有今日,他倆我是當真沒辦法,世間唯有‘情’字管不得,得之幸也,不得命也。罷了罷了,咱們靜觀其變吧。”黃蓉蹙眉,“難怪都道‘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只願咱們的芙兒一生安好,歲月無憂。”
“蓉兒,他們都大了,知深淺,你也不要太擔心。”郭靖看着妻子憂心,心中亦是苦悶。
一天中大家各忙各的,近期蒙古對襄陽城周邊騷擾越來越頻繁,襄陽城內一片緊張,郭靖與黃蓉更是不敢松懈。
次日清晨郭芙與楊過帶着兩個随從啓程去了女兒山。
郭芙一心趕路,楊過同來依然讓她耿耿于懷。正午路過鎮甸也不停留,只拿自備的幹糧稍作充饑,兩個家丁素來知道小姐脾氣又是跟貫了的自不多言。這可難為了楊過,幾次找機會試圖與郭芙搭話,郭芙不是聽而不聞便是懶懶地回應一聲。一行人沿路西行,未時剛過日已偏西,行至山腳下,遠眺群峰,青山逶迤,山巒疊翠。
郭芙停馬極目遠眺,輕輕吟道“此時放懷望,不厭為浮客。”玉容神采奕奕,明眸盈盈溢彩,回頭望向楊過等人,“好了,你們把貨物給我都回去吧,我自己進山就行。記得七日後來此接我便罷。”
楊過微微皺眉,“芙妹,伯父伯母交待過讓我照顧好你,必是要我時刻不離左右,我若回去怎麽向二老交待?再說你帶着四壇酒和布匹等物又怎麽方便進山。”楊過微一側頭,看向兩個家丁“大小姐平時也是自己進山的麽?”
“這兩年一直是破虜少爺跟着的,怎敢讓小姐一人進山的,大小姐你就讓楊大爺跟着吧,不光老爺夫人放心,我們也放心呢,不然我們怎能安心回去。”
郭芙嘆息道:“你們也太不放心我了,原先耶律齊在時不也是……唉,算了,算了,随你們吧。”郭芙知道楊過心性固執,他說跟着必定要跟着,争也無用,更不想耽擱時間,便不再争執。想來楊過不是外人,心裏到也踏實很多。
當下四人別過,郭芙與楊過沿山谷溯溪而行,轉過幾個彎楊過眼前豁然,山澗溪流淙淙悅耳,幽谷野果馥郁芬芳,群峰綿延層林盡染,山巅迷霧袅袅纏繞。楊過正陶醉于幽深恬靜中,忽聽耳邊流聲悅耳。
只聞郭芙輕輕吟唱:“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媪?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歌聲似黃莺出谷,鳶啼鳳鳴,婉轉悠揚,脆若銀鈴。楊過不由聽得醉了。
歌畢郭芙墨瞳幽深看向遠山,“辛大人的詞正配此地美景,好一幅山水田園圖,此地林木蔥郁清泉擊石,美倫美奂使人心曠神怡。是不是煩惱、焦燥統統都忘掉啦。這裏只有破虜跟我來過,你是第二人。這份惬意與釋然從來都是我獨享的。”郭芙微微側頭若有所思地看着楊過。心道:只有這裏歲月靜好,現在朝廷腐敗,時局動蕩,內憂外患,百姓深受戰亂之苦,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無數熱血男兒血灑疆場。想到這心中徒增煩惱,剛剛進谷時的好心情稍稍消減。
“有幸與芙妹來此安谧、靜美的世外桃源是我造化。現雖入秋,瞧漫山卻生機勃勃、五彩斑斓,此處使人忘卻世間的煩擾,令人悠悠忘返。”楊過聽說郭芙只帶破虜來過,他是第二人,心中異常興奮。心道:古墓雖也是避世之所,但陰暗清冷、死氣沉沉,而這裏當真是柳暗花明、生氣盎然。若左手引芙妹終老于斯,自得優游恬淡。只是芙妹心系家國,定不會棄世而隐。只嘆未生于民康物阜之時。
兩人又前行百十米,忽見楓林掩映下茅屋三椽。門前蒼松郁郁青,東籬野菊亭亭秀,庭後楠竹漪漪翠,小兒撲蝶疏疏影。
“楊大哥你瞧,我們快到了,前面茅屋是範公公家,他們為避戰亂在此地隐居多年,世外有高人一會兒給你引薦一下。”看到山坡處炊煙袅袅郭芙心情大好。
“芙妹,你是怎麽找到這地方的,又怎麽遇到的世外高人?”楊過滿腦子的疑問,多年來他從未真正進入郭芙的生活,當年的一轉身錯過的卻是一世情。
“遇見高人說來話長,以後我慢慢跟你講。這女兒山方圓二百裏,曾是神農嘗百草、植五谷之地。我偷懶嫌去武當遠,近幾年一直來這采名貴藥材,民間傳言‘病要好,要吃女兒山上草’。後來采藥時的一次意外遇到了範公公一家。”
“姑姑,姑姑——”楊過欲再問,卻見兩個孩童向他們奔過來,男童約七八歲,眉目清秀,女童約五六歲,靈秀俊俏,兩個娃娃一前一後若彩蝶般飛奔而來。
郭芙笑着下馬一手攬住女娃一手牽着男童,“小桃越來越漂亮啦,松兒也長高了好多。”
“姑姑,太公公和太婆婆等你好幾天了,說你這兩天準會來。”男童一邊說一邊拉着郭芙要向前走,女童輕拉郭芙衣襟祛祛生生瞅着楊過,“姑姑,這位伯伯是誰啊,從來沒跟你來過呢,是你相公麽?”
郭芙俏臉染霞,“嗯,他不是我相公,他是來保護我的,你們叫他楊伯伯吧。”
“那一定是很親近的人啦,姑姑從不帶外人來這裏。”男孩饒有興趣地上下打量楊過,“可是這位伯伯只有一只手臂,你可能保護得了我的姑姑?”
此時楊過已下馬立于一旁,看着兩個小童天真爛漫,心裏很是喜歡。“放心,伯伯雖只有一只手臂,但拼死也會護得你們姑姑毫發無傷。”
郭芙聽到楊過提起斷臂,心中湧上無限的愧疚,雙頰緋紅偷眼瞧向楊過,卻看他滿眼笑意神情自若,心裏稍稍寬慰。這一臂之恨是非對錯終是無法計較,此怨萦萦于心多年,使她牽絆愧疚一生。
楊過看郭芙面露悔意,心裏嘆道:當年自己年少輕狂做出無恥之事,辱你名節,已死不足惜。我又怎會怪你、怨你。
‘追悔當初孤深願,經年價,兩成幽怨。’翻越流年覓得鸾膠續卻難。
兩人各想心中事,牽馬沿路聽兩小兒叽叽喳喳講述山中趣聞。不多時已行至茅屋前,只見一老婦從屋中走出,華發蒼顏,面色慈祥,“芙兒來了,我想着這幾日該到了。這次多待幾日吧,你公公去溪邊捉魚了,一會兒便回來,快進屋歇歇,讓我瞧瞧大姑娘可有變化?”老婦人神采奕奕地拉着郭芙的雙手,從頭到腳把郭芙看了個遍,“嗯,這次氣色好多了,面色紅潤,更加仙姿佚貌。”
老人看罷郭芙才轉頭看向楊過,微微笑道:“芙兒,這位爺怎麽稱呼?”
“婆婆安好。他叫楊過,是我世兄,你叫他名字就行。”郭芙忙向範婆婆介紹,又沖楊過點頭示意,“楊過,這位是範婆婆,我進山都是他們照拂呢。”
“範婆婆安好。”楊過向前一輯。
“楊爺不必多禮,芙兒從不帶外人來此,想必你們情如兄妹,在這不必客氣随意就好,來來,都屋裏坐吧。”範婆婆深深看了楊過一眼,把兩人讓進屋中。“小桃、松兒,去把我煎好的桂花茶端過來。”
“婆婆,我待七日再走,不知這幾日山中氣候如何?”郭芙親切地坐在桌邊向範婆婆詢問山中近況。
楊過自進屋後略略打量房間,屋內陳設雖老舊卻泛着淡淡檀木香氣,家具雖只有幾件做工卻極為考究。楊過心生疑惑,這範婆婆一家身世必不簡單。
“這幾日雖雲低霧重卻也沒有風雨,不過明日上山你還是小心為好,你範公公年邁腿腳不便無法陪你前去,你自個多加小心。”範婆婆一邊跟郭芙聊天,一邊暗自審視楊過,心道:此人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氣度不凡,雖是殘缺之軀卻骨骼精奇、骨重筋靈、丹田之氣渾厚,有他陪郭芙進山必會萬無一失。
正說話間松兒端一茶盤進來,給楊過郭芙各上一盞茶。
“婆婆我得了兩壇蘇合香酒,今兒給你帶了一壇,我去車上卸下來,還有一壇黃酒和兩壇汾酒。有這幾壇酒公公可逍遙一冬。楊大哥你來幫我。”郭芙起身沖楊過招招手。
“蘇合香酒可是難得,芙兒還想着我家老頭子 。”範婆婆笑着起身同郭芙楊過一起把貨物卸下。
“我去給你們做些清粥小菜,你們稍歇一下,芙兒的房間我已經收拾好了,只是沒料到楊爺會來。”範婆婆看着楊過面露難色。
“婆婆,給我根竹杆,我在屋裏支幅布幔隔開就成兩間啦。”郭芙雖覺不妥也不想讓範婆婆為難,又沒有其他辦法,只能将就幾天吧。一邊說一邊領着小桃與松兒去取竹杆了。
楊過向範婆婆歉然一笑,“婆婆,叨擾了。我去給芙妹搭把手。”
郭芙見楊過跟來,撇撇嘴道:“說過不讓你跟着吧,你瞧又多出許多事來,本是答應過公公婆婆絕不帶外人到此的。”
“這山高路險的,你自己來我怎會放心,”聽郭芙報怨楊過終于忍不住冷冷地問“你就這麽不待見我!”
“我…我…我只是不習慣。”郭芙一時氣結,“你幹嘛兇我,你自己非跟着來,我又沒請你跟着,還怪我報怨!”郭芙嘟着嘴一臉不高興。
楊過幽幽地望着郭芙“芙妹,我是真擔心你才跟來的,我想着能幫襯你點,來都來了,咱們各退一步好嗎?”
“我只是不太習慣你在身邊,這麽多年了都是我一人……”郭芙委曲地說,“既然來了,咱們試着好好相處罷。”
楊過啼笑皆非,心想:大小姐啊,是我不想好好相處嗎,明明是你在排斥我。
若是十多年前兩人定又各自憑恃意氣不肯屈就,歲月已使兩人抖落少年的狂妄,原諒舊時光,寬恕錯相逢。
聚散一念間,得失皆是緣,心若共相連,何懼天各邊。
“伯伯,姑姑,你們弄好了嗎?太公回來了,太婆說馬上開飯。”小桃蹦蹦跳跳地跑進來,拉着郭芙就往外走。
“公公”郭芙跟着小桃跑出去。
“芙兒來了,我們盼了好幾天呢。郭大俠和夫人都好吧。”院中站一鶴發童顏、精神矍铄的老人,沖郭芙笑着招手。
“煩勞範公公挂念,家君家母安好。”郭芙笑吟吟地瞧着老人,“公公越發仙風道骨了,可是活成了神仙。”
楊過跟出來向老人一輯,“晚輩楊過給範公公見禮。”
老人輕捋須髯眼睛微眯瞧向楊過:“這位小爺龍章鳳彩、氣宇軒昂想來是芙兒的密友吧。不必多禮,今日光臨寒舍柴門有慶。”
楊過細看老人鶴骨松姿、神清氣朗,又聽他認定自己是郭芙密友心中頓生好感。
寒暄間粥已擺好,大家先後入坐一起用餐。
飯畢大家聊了一會,因明日郭芙要早起采藥大家各自早早安寝。
楊過與郭芙同入一室,氣氛稍有尴尬,“楊大哥明日卯時咱們就動身,早歇着吧。”郭芙低眉斂目掀簾進入臨時分隔出的裏間,郭芙自小禮教甚嚴,此種越矩之事已使她心中惴惴。
楊過見她無意多言,又深知郭芙脾氣,說話自是賠着小心,可又忍不住心中疑慮,“芙妹,我瞧這範公公氣宇不凡,可是名門之後?”
郭芙聽他出此一問,心想楊過果然聰明,瞧出他們家非尋常百姓,“楊大哥穎悟絕人,他們是範邦彥大人與韓世忠大人之後,雖非谪系也算名門将後。公公仁心仁術,婆婆善文能武。因戰亂喪子失孫,自吞痛苦避世于此,說是避世實是在此地懸壺濟世。”郭芙知楊過滿腦子疑問,與他細細道來,只囑他日後不可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