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惠太妃的棺椁被搬出宮的那日, 黎玉帛早早地起床收拾了一番,挺不厚道地心情有點愉悅。因為這幾日喪儀,都是黎玉帛跟着後宮女眷靈前守喪, 梁王霍曜只來了一回, 匆匆一會後, 又各分兩地。
情人的會面總是怎麽見都覺得不夠,巴不得天天膩在一起。
所以今兒個終于又可以見到梁王,黎玉帛喜不自勝,雖然要到十點左右才能見到霍曜,但他一起床就已經感到開心了。
康寧宮一片缟素。
這幾天每天都要哭喪, 衆人眼淚都哭幹了, 眼睛發澀喉嚨發癢,喪儀真是折磨人啊,都巴不得早點過去。
偏偏今天是最要哭大聲的, 因此衆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早早準備好能讓自己哭出眼淚的東西。譬如黎玉帛就在袖子裏藏了個切好的洋蔥,等該哭的時候,就摸眼睛底下一抹,準保眼淚嘩啦啦地流。
他牽着三皇子霍旭站在殿外,還沒到哭的時辰, 只能幹等着,好在太陽也不算很曬。三皇子霍旭低聲道:“大哥哥,今天一早劉祖母就叮囑我要大聲哭。但是我和惠祖母又不熟,她還罵過我,為什麽我要一定哭啊?她死了, 我很高興。”
黎玉帛連忙捂住霍旭的嘴:“這話可不能亂說。”頓了頓, 他道:“你說的我明白, 這種奇怪的喪儀我搞不懂怎麽會流傳至今?”
喪儀只要真正親密的人參加不就好了嗎?為什麽非要一窩蜂地一年見不到一次面的遠房親戚也參加呢?黎玉帛真的不懂。
就在他滿臉問號的時候,霍曜進來了。
霍曜是跟着恭和帝過來的,遠遠就将目光越過人海落在黎玉帛身上。黎玉帛心有靈犀地望着他,微微一笑,掰着手指頭數再有五天就可以出宮,和霍曜無憂無慮沒羞沒臊地在梁王府生活了。
霍曜經過黎玉帛時,黎玉帛忍不住輕輕揮手,一不小心就将袖子裏的洋蔥掉在了地上。好在無人發現,還是霍曜俯身下去,撿起來,好家夥,氣味濃烈,熏得他立馬眼睛酸脹,掉了兩顆大大的淚珠。
黎玉帛忍俊不禁,匆匆将洋蔥收回:“多謝王爺。”
霍曜:……
“實在哭不出來便哭不出來,這東西傷眼睛。”
黎玉帛憋着笑:“身為梁王妃,我可不能給我相公丢臉,我要哭得最大聲。”
Advertisement
霍曜笑而不語,跟着恭和帝繼續上前。
身為國君,惠太妃并不是恭和帝的親生母親,所以恭和帝只是過來拜別惠太妃,并不親自送惠太妃去陵寝之地,而且安排大皇子霍晔料理這一切。
霍晔看到霍曜跟着恭和帝進來,心裏頭便非常不爽快。這些天恭和帝雖然讓他料理惠太妃喪禮之事,但對複他太子之位的事堅決不理會,甚至因此斥責了兩個老臣,這是鐵了心不讓他繼承皇位。
惠太妃的喪禮終究是後宮之事,比不得霍曜天天跟在恭和帝身邊處理國家大事。霍晔對此懷恨在心,想他從前是如何風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今卻被霍曜踩在腳底下,還要看他臉色,真是不甘心。
所以看到霍曜跟着恭和帝一同走到惠太妃靈前,規規矩矩行禮,他就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決不能讓霍曜成為太子!不,不,成為太子将來登基的只能是他霍晔!恭和帝不允許,那他就自己争取!
恭和帝對惠太妃鞠了個躬,上了一炷香,默然片刻。霍曜緊随其後,跪下行禮。他立着時,長身玉立身姿若松;他跪着時,板正肅穆不卑不亢。
霍曜之後是三皇子四皇子。最後才是被廢掉太子之位的大皇子霍晔,他心裏又是一氣,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身為老大,如今卻只能屈膝人後。
淑妃身為後宮妃嫔之首,站在最前面,面色憔悴,眼中含淚道:“皇上的一片孝心,相信惠太妃九泉之下都會感知到,必會保佑我大周朝國祚綿長,河清海晏。”
她又慈愛地看着三皇子霍旭道:“三皇子從那次落水後,總是瑟瑟縮縮的,這兩天終于精神見長。三皇子,別怕,壞人已經抓住了,以後再也不敢有人害你了。”
淑妃又看向襁褓中的四皇子,吩咐照顧四皇子的嬷嬷:“你們一定要照顧好四皇子,若再發生三皇子那樣的事,本宮唯你們是問!”
恭和帝道:“麗嫔不懂事,榮嫔生下四皇子後一直身子不好,淑妃啊,三皇子四皇子你多費些心思。”
淑妃眼角隐隐有笑容:“請皇上放心,臣妾一定幫皇上照顧好三皇子四皇子,絕不讓他們受一丁點傷害。”
霍曜微微擡眼看了一眼淑妃,腦海裏蹦出四個字:佛口蛇心。
這時,忽然有慎刑司的人來報,說是三皇子落水的事有了眉目。距離惠太妃的棺椁起靈還有一段時間,恭和帝便讓慎刑司的人進來了。
慎刑司的掌事戰兢兢,回禀說許太監招了,是淑妃買通他,先推三皇子落水,再将罪責推到麗嫔身上,這樣她可以從中取利,奪得三皇子養在膝下。
并奉上一張畫押的陳詞罪狀。
恭和帝本以為這件事就是麗嫔所為,所以讓慎刑司的人直接在靈堂彙報,不過是走個流程,印證先前猜想。沒想到這件事竟然牽連出淑妃,滿殿跪着站着的人大驚失色,紛紛将目光投向淑妃。
淑妃花容失色,沒料到許太監會招出實情,她給了那麽多錢,就連慎刑司都有她的人。許太監怎敢?是誰動了手腳?!
但現在當務之急不是揪出幕後主使,而是要保住恭和帝對她的信任。淑妃立刻跪了下去,說道:“皇上,有人污蔑臣妾!臣妾對三皇子看得比自己性命還重,怎麽可能會害他呢?許太監一定是被人收買了,才來責怪臣妾啊!請皇上明察!”
黎玉帛站在邊上看熱鬧,這回淑妃怎麽也要拉下臺了吧?
霍曜不緊不慢道:“淑妃娘娘不如和許太監當面對質,孰是孰非一清二楚。”
淑妃心如電轉,不能對質!許太監顯然已經被收買,回過頭來咬她,一旦對質,許太監就會當着恭和帝的面将他們如何安排如何陷害的事說得一清二楚,到時候恭和帝必定雷霆大怒,她的淑妃之位必定保不住啊!
淑妃跪在恭和帝腳下,拉着他的龍袍褲腳:“皇上,臣妾年輕的時候也曾懷過孕,只是生下的兒子夭折了,從此以後便不能再生。這是臣妾心中永遠的痛,也因此臣妾喜愛宮裏的任何一個孩子,希望他們健康快樂地長大。臣妾将對我那苦命孩兒的愛意全部放在皇子們身上,又怎會設計陷害呢?若臣妾真有壞心思,三皇子有麗嫔有劉太妃,臣妾要奪三皇子不是自讨苦吃嗎?相反榮嫔體弱,又無娘家人可支持,臣妾要奪也是奪四皇子,何必舍易求難?臣妾絕對沒有那樣的壞心眼啊!”
一張巧嘴,死的都能被淑妃說成活的。
恭和帝将罪狀又看了一遍,瞪着淑妃道:“那你如何解釋許太監說的這些?淑妃!朕不是不知道,從霍晔被廢之後,你就心神不寧!你不是皇後,将來做不得母後皇太後,所以你很想膝下有個孩子能繼承大統,将來能做聖母皇太後!”
沒想到恭和帝竟然将後宮局勢看得一清二楚,三言兩句就挑明了淑妃的心思!
淑妃委頓在地,搖着頭垂死掙紮道:“臣妾……臣妾絕無此心啊!皇上,臣妾自己的孩子沒了,只希望其他姐妹的孩子能平安長大。誰繼承皇位,臣妾并不在意,臣妾早就打定主意。若将來真有一日皇上走在臣妾前頭,臣妾就一頭磕死,生生死死陪伴聖駕。還望皇上明白臣妾的一片赤膽忠誠!”
恭和帝豈能容忍後宮中有人要謀害皇嗣?更不能容忍有人在暗中謀算皇位!他嘆了口氣,道:“淑妃,這些年,你待在朕的身邊,一向體貼懂事,今日怎會如此糊塗?”
淑妃哭得淚涔涔,一直搖頭說自己沒有。
在她身後,也有四五位妃嫔跪下來幫淑妃求情。
黎玉帛全程冷眼旁觀,他早就知道是淑妃所為,也知道淑妃所說全是假話,畢竟淑妃是這本書裏最大的反派,壞事惡事都和她分不開。親耳聽到淑妃颠倒黑白,還不帶臉紅,黎玉帛略略感到震驚,這世上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而且這樣惡毒的反派,竟然還有小姐妹誓死追随,幫她求情!這些妃嫔和淑妃共享一個男人,不應該無所不用其極地宮鬥嗎?見到淑妃即将地位不保,這些人應該落井下石暗自竊喜才對,怎麽一個個還這麽拼死維護?
看來淑妃這個反派pua人是有一套的。
就在淑妃走投無路的時候,惠太妃的棺材板驟然掀開,一個黑衣人猛然跳了出來,手上持着一把鋒利的長刀,對準恭和帝刺過去!
皇上要處理淑妃,其餘的人自然後退些許,讓這兩個人将事情說定,免得牽惹自身。因此這時候恭和帝和淑妃離棺材最近,而那棺椁中竟會突然跳出一人,簡直不可思議!
不少人先以為是惠太妃詐屍,吓得跑了出去!尖叫聲不絕于耳。
恭和帝不料突然有刺客,一時蒙了,等他反應過來時,刀光已經到了眼前,避無可避。這時候淑妃突然站了起來,替恭和帝擋了一刀,胸口被刺中,鮮血淋漓而出,甚是吓人。淑妃倒在恭和帝懷裏:“皇上,臣妾……臣妾冤枉啊。”
有淑妃這一擋,刺客的手腳便受阻,霍曜便有時間急沖上前,和刺客打鬥。霍曜功夫高強,數招之間,很快将刺客制伏。
但奇怪的是,久久不見侍衛進來護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