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淑妃為恭和帝擋刀, 看着她面色因失血而逐漸蒼白,恭和帝心疼不已。
刺客被霍曜擒住,逃脫不得, 卻不見有侍衛進來救駕, 衆人很快感覺到氣氛不對勁, 人心惶惶。
正不知這是怎麽一回事時,霍晔一怒而起,臉色勃然大變:“霍曜,放了刺客!否則康寧宮就是你們的葬身之地!”
霍曜怒目而視,手裏依舊牢牢抓住刺客, 知道情況不妙, 示意黎玉帛站到他身後來。無論發生多麽危險的事情,他首先想到的總是黎玉帛的安危。
恭和帝命宮女先照顧淑妃,喝道:“霍晔!你在說什麽?”
霍晔冷笑一聲, 突然拍了兩掌,屋頂上嘩啦啦響,現出一排排弓箭手,齊刷刷将箭頭對準站在靈堂的衆人。
霍晔不可一世道:“父皇,既然您不願讓兒臣當太子,兒臣只好自己争取!”
看這陣仗, 恭和帝恍然大悟:“你……逆子!你竟然要造反!”
“我本來就是太子!本來就該是大周朝的下一任君主!”霍晔眼中現出幾縷血絲,竭力嘶吼道,“但是父皇僅僅因為我犯了一點小錯誤,就廢了我的太子之位!公平嗎?您讓我怎麽甘心?父皇想立梁王為太子,但梁王是廢後烏氏的兒子, 梁王怎配?我是長子!太子之位本該就是我的!除了我, 誰也不配!”
哪怕猝然發生巨變, 被逼到這個境地,恭和帝也能做到鎮定自若:“你放肆!就算你逼得朕退位,你想過沒有,史書記載,你必定是個弑父的暴君!如何讓群臣信服,效忠于你!”
霍晔哈哈狂笑:“父皇在位多年,豈會不知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道理?史書記載自然是我說了算!等我登上寶座,誰敢不服?我本就是太子,繼承大統天經地義。”
此時此刻的霍晔俨然是個瘋子,為達目的不折手段,翻來覆去只會說自己本就是太子,天底下最好的東西都是屬于他的。
三皇子霍旭被吓得躲在黎玉帛身後,牢牢抓住他的手,黎玉帛心裏頭也有些慌,依照這局勢,宮廷內外已經都是霍晔的人,陰謀詭計很快就會成功。而一旦霍晔奪位成功,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梁王霍曜。
霍曜神色鎮定,不見絲毫慌張,開口問道:“刺客怎麽會在棺材裏?惠太妃的屍身去哪了?”
霍晔得意地摸着棺材板,道:“還得多多感謝父皇讓我負責惠太妃的喪儀,否則我也想不到這麽妙的辦法,藏下惠太妃的屍身,刺客從棺材裏跳出來的時候,多刺激多驚險啊!要不是母妃為父皇擋刀,父皇您又豈能還站着和我說話?”
為了權力,弑父殺弟,霍晔已經着了魔,又道:“不過沒關系,我早就布了周全的局,刺殺不成,還有嚴守康寧宮的侍衛,現在滿宮上下都是我的人,誰也休想救駕!”
Advertisement
淑妃撫着依舊在流血的胸口,奄奄一息道:“晔兒,你……你可知這是不孝不忠!快收手吧,母妃求你。”
霍晔目光如狼道:“母妃,到了這個地步,你覺得我還有退路可走嗎?從前我們母子多麽風光,可是現在呢?處處被懷疑,被欺負!這日子我受夠了!父皇那麽多妃嫔,今天寵這個,明天愛那個,你何必對他掏心掏肺?就算你是最尊貴的淑妃,他也始終不肯讓你當皇後,你又何必為父皇擋刀?等我當上皇帝,你就是唯一的皇太後!你對我的恩情我不會忘記!”
“哈哈哈哈……”恭和帝突然狂笑,“沒想到朕的兒子這麽能幹!膽敢數落起朕的罪過來!真是朕的好兒子!霍晔,你就鐵了心謀逆篡位是不是?”
“兒臣不是謀逆篡位,兒臣只是拿回屬于自己的東西!”霍晔盯着恭和帝,惡狠狠道,“父皇老了,該歇息了。還請父皇寫下退位诏書,傳位于兒臣。”
“朕若不寫呢?”恭和帝目光陰毒地看着霍晔。
霍晔嚣張道:“父皇若不寫,屋頂上的弓箭可是不長眼的!”在他的命令下,很快就有人端來筆墨紙硯伺候,逼着恭和帝寫下诏書。
霍曜擡起頭,沉沉道:“霍晔,你再仔細看看屋頂上的那些人,真是你的人嘛?”
“你……你什麽意思?”霍晔循着霍曜的目光看了一圈屋頂上的弓箭手,并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霍曜嚷聲道:“進來吧。”
康寧宮外走進一人,竟是翰林學士元詠竹,他身後押着一名身穿铠甲的将軍。霍晔一見此情,吓得面如土色,目瞪口呆,完全不敢相信。
元詠竹快步行至恭和帝面前,跪下道:“請皇上恕罪,臣救駕來遲。亂臣賊子欲行叛逆之事,已被臣帶人拿下,請皇上寬心。”
霍晔看着元詠竹和他身後被押着的将軍,大驚失色,知道事情局面徹底扭轉,咬着牙問道:“黃籍!你怎麽會被元詠竹抓住?”
霍曜将手裏的刺客扔給元詠竹,他站出來嚴肅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幾日你密謀篡位,自以為滴水不漏天衣無縫,殊不知我早就知道。你替換了康寧宮侍衛,又讓黃籍将軍領兵進入後宮,控制後宮。我早早安排元詠竹,帶着我王府侍衛在宮外守候,一旦你真的犯下大錯,立刻發兵擒拿黃籍。本以為你還有一點良心,等着你迷途知返,沒想到一意孤行,犯下大錯!”
瞬息之間天地逆轉,霍晔吓得連眼淚都哭不出來,愣愣地跪了下去,情知求饒無用,只有束手就擒:“天要亡我!沒想到最後我堂堂太子,竟然還是敗在你梁王的手下!但你也休想得意!你是廢後烏氏的兒子,又立了黎玉帛為梁王妃,父皇絕不可能讓你當太子!大周朝絕不允許你這樣的皇帝出現!”
黎玉帛的心情也是跟着十八轉,先是恐懼,怕霍晔成功後首先要殺霍曜,現在突然反轉,不得不嘆服霍曜就是霍曜,絕對的男主,這種局面都能應對自如!
霍曜轉向恭和帝,也跪下道:“還請父皇賜罪,兒臣一早知道大哥有此心,但不敢貿然告知父皇,是怕打草驚蛇,大哥若放棄計劃,那兒臣就是污蔑大哥。百般權衡之下,只好等到現在才告知真相。且兒臣确實不知道大哥竟然在棺材裏安排了刺客,以至于讓父皇身處險境,請父皇賜罪。”
恭和帝此時此刻心情複雜。首先他沒想到大兒子霍晔竟然要弑父奪位,以為只能退位,來日被霍晔幽禁在後宮裏,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再者,他更沒想到霍曜竟然再次救駕。但霍曜明明提前知道霍晔的陰謀,他沒有告知,這裏面肯定有想趁機将霍晔置于死地的謀略,但裏面會不會也有要在他恭和帝面前揚武揚威的想法?
以霍曜的手腕心智,諸皇子中,确實是他最适合當皇帝。
但恭和帝突然有些發憷,霍曜太聰明太絕智,同時城府也太深太深,深不見底。若今天謀反篡位的是霍曜,那恭和帝必定無可挽回。
前些日子只要霍曜答應娶女子為梁王妃,朕已經默許将來讓他當太子,但他不肯。霍曜到底想要什麽?
恭和帝無從分辨。他只覺得霍晔和霍曜兩個兒子,都還不如年幼的三皇子四皇子看得順眼。霍晔意圖弑君,固然罪不可赦;而霍曜就像一只站在身側的猛虎,随時都有可能要了恭和帝的性命,恭和帝不能不懼。
兒子們長大了,身為君主的父親竟然不是高興,而是恐懼。霍晔帶來的恐懼,是表面的淺陋的愚蠢的,甚至稱不上愚蠢,像看一場鬧劇;而霍曜帶來的恐懼,則令恭和帝不寒而栗。
想了許久,恭和帝嘆息一聲,對霍曜道:“你救駕有功,何罪之有?先傳太醫,診治淑妃!”
兒子們帶來的深深恐懼,恭和帝可以在淑妃那兒得到安慰,這個女人在最危險的時候不顧性命維護他,是他現在最想留住最想保護的人。
在太醫救治淑妃的過程中,恭和帝頒布诏書,将霍晔從皇家子嗣中革除姓名,并賜了毒酒,一命嗚呼,跟從霍晔一并造反的人也全都賜死。
一場造反的鬧劇就此結束。
恭和帝對霍曜道:“梁王,你将梁王妃帶出宮吧。先前三皇子落水的事到此為止。”
霍曜聽明白了恭和帝這句話中的深意。恭和帝要對淑妃推三皇子落水并栽贓麗嫔和黎玉帛的事,既往不咎,而撫平霍曜怒火的方法就是讓霍曜提前帶黎玉帛回宮。
身為臣子,霍曜只得同意。
淑妃躺在床上,一直保持着清醒,聽到這句話終于松了口氣。
其實她也早發現了霍晔要造反的蛛絲馬跡,而且知道霍晔将惠太妃的屍身搬走,換成了刺客。但她沒有對任何人透露,她自己另有一番打算。
如果霍晔造反成功,那她就是母後皇太後;如果霍晔造反失敗,她還能見機行事地護駕,博得恭和帝更深厚隆重的寵愛。無論是哪種結果,她都不虧。
所以淑妃假裝無事發生。但沒想到慎刑司的人從許太監口中問出了真相,眼看着就要被恭和帝打入冷宮,她只好铤而走險,替恭和帝擋了那一刀。幸好她提前在衣裳裏面放了護心鏡,那一刀雖然刺進胸腔,還不至于致命。
淑妃心道,有這次的救命之恩,後半輩子的榮華富貴總算都保住了。
後宮鬥争向來至死方休,霍曜明白這個道理,也看出恭和帝要保全淑妃,他只好接受恭和帝提出的妥協讓步,帶着黎玉帛離開皇宮。
這下總算可以和霍曜安安心心地呆在一起,黎玉帛迫不及待在馬車上就撲進霍曜的懷裏,說道:“太驚險了!霍晔居然敢造反!”
霍曜不聲不響地輕輕拍打他的後背。
黎玉帛擡起頭看着霍曜雕刻般的面龐,說道:“王爺,你怎麽可以做到永遠這麽鎮定自若啊?”對比之下,他就像只整日活蹦亂跳的小兔子。
霍曜順手幫黎玉帛将衣裳理好,垂下眼眸中似有星光地看着黎玉帛道:“那你喜歡本王這樣嗎?”
黎玉帛嘿嘿笑了起來:“喜歡,喜歡得不得了。”
霍曜将黎玉帛摟得緊緊的,終于可以再這麽肆無忌憚地抱着心上人。
黎玉帛回到梁王府,整個梁王府一下子生機勃□□來。楊智及公公、吳嬷嬷、采香、秦小嬌等人叽叽喳喳要湊到黎玉帛面前講話。
“王妃,你總算回來了!”
“你不在王府,府裏一點生機都沒有。”
“你一回來,王爺明顯神色輕松了許多。”
不只是他們,連那只五彩鹦鹉也歡樂地叫起來,飛撲到黎玉帛面前。
很快就有一桌的好飯菜被陸陸續續端進飲翠軒,黎玉帛坐下來大吃大喝,霍曜就這麽靜靜地看着他吃。黎玉帛邊吃邊說道:“在宮裏吃喝多少有點約束,還是在自己家裏舒服,想怎麽來就怎麽來。”
霍曜含笑看着他,微微點頭:“想吃什麽都管夠。”
黎玉帛被他看得不好意思,臉紅起來說道:“王爺,你別一直盯着我看啊,你也吃。”
霍曜依舊寵溺地看着黎玉帛,眼中似有星光,又燙又軟,好像看着黎玉帛吃東西就已經讓他十分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