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脆弱的恐懼
1避兵:犧牲品游戲
人類是何時進入冶煉時代的?
這已是杳不可考。
但我們知道,早在大禹時代,就鑄了刑鼎,将法律條文刻在一只大銅鼎上,要搞這麽大的一只銅鍋,可知早在夏朝立國之前,中國的冶煉技術就已經發展到了一個令人驚訝的階段。
但相對于更為古久的原始人類而言,金鐵之物是一種極為可怕的存在,這東西竟然能夠輕而易舉地戮入到人體之內,奪人性命于須臾之間。比之于遠古人類的常規武器——木棒、石塊而言,金鐵之器無疑是極為恐怖的大殺傷性武器。
遠古人類無力與這種殺機凜凜的冷兵器相對抗,他們寄希望于盔甲的發明,然而,在這個欲望産生之初,遠古人類并不知道什麽叫盔甲。
又東五十七裏,曰大斐之山,多珪琈之玉,多麋玉。有草焉,其狀葉如榆,方莖而蒼傷,其名曰牛傷,其根蒼文,服者不厥,可以禦兵。其陽狂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三足龜,食者無大疾,可以已腫。
——《山海經·中山經》
這裏說的是一座大蜚之山,這座山上到處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最讓原始人們激動的是,山上還有一種草,葉子與榆樹葉相似,方方的莖幹上長滿刺,名稱是牛傷,根莖上有青色斑紋,服用了它就能使人不得昏厥病,還能抵禦兵器。
此外這座山上還有讓人獲得幸福的三腳龜,但是這只龜我們已經說過了。現在我們關注的是名字叫牛傷的這種怪草,難道說這種怪草是遠古的藤牌,可以幫助原始人抵禦金鐵沖擊嗎?
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農耕部落,居民們用石頭、木棍做耕具,艱難地在地裏勞作着,到了年底,眼看就要有收成了,可是這時候一個可怕的消息傳來,另一個部落對地裏的莊稼提出了所有權要求,因為那個部落擁有着神秘的大殺器——金鐵打鑄的長矛與鐵棍。
這一下農夫們全都傻眼了,辛辛苦苦勞作一年,竟然落得個這種結果,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的。
要是不接受,那就必須迎擊對方的侵略與挑戰,可是大家手裏的石頭木棍,又豈是人家長矛的對手?
那怎麽辦呢?
農夫們聚在一起,經過嚴肅地商讨,最後琢磨出來一個方案。派出部落裏的勇士們去迎戰,如果輸了,那大家就全體投降好了,如果僥幸贏了的話……可是派誰去呢?誰也沒有膽子拿自己的肉身撞擊鐵矛啊。
沒人敢去,不要緊,農夫們又琢磨出來一個好辦法:抓阄。
Advertisement
弄一捧榆樹葉,葉子都是圓莖,但有一片卻是方莖的,誰抓到了那片方莖,誰就必須代表全部落,去向對方發起挑戰。經過一輪激烈的抓閹,果然有人抓到了那片方莖榆樹葉,這下子衆人如釋重負,就全都扛着農具,回家睡覺去了。
後來的結果又怎麽樣呢?
故事中說,沒怎麽樣,總之,當危險降臨的時候,需要的是大家群策群力,共渡難關,指望逮一個兩個冤大頭就蒙混過去,這純屬自欺欺人。
但是這種自欺欺人的思想,至今仍有市場。
2艱辛創造文明
又北三百八十裏,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其陽多玉,其陰多鐵。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獸多橐駝,其鳥多寓,狀如鼠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禦兵。
——《山海經·北山經》
這裏是一座奇怪之極的虢山,這座山上的樹木結滿了大疙瘩,山上的動物,背上也長着大肉疙瘩——樹木多是靈壽木,樹幹上多長着腫節,古人常用來制作拐杖。動物卻是純粹的駱駝,按說駱駝不應該蹲在山裏,沙漠才是它們的家園,可駱駝出現在這裏,也不是偶然的,山裏的鳥兒,都是些像蝙蝠之類的小飛禽。
但這裏的鳥兒卻絕非蝙蝠,它們的形狀與一般的老鼠相似,卻長着鳥一樣的翅膀——這不還是蝙蝠嗎?現在中國民間還有傳說,認為蝙蝠是老鼠偷吃了鹹鹽之後變成的,因為蝙蝠不過是老鼠中的飛行員,這兩種動物長的模樣真的是太相似了……但是這裏的怪鳥,真的不是蝙蝠,蝙蝠發出的叫聲是吱吱吱,跟老鼠一樣的,可是這裏的怪鳥,發出來的聲音卻是羊的叫聲。
此外,最重要的是,這裏的鳥兒,如果誰逮住養起來的話,那麽,不管多麽鋒利的兵器,都紮不進你的身體裏去。
養只鳥兒,居然混成個刀槍不入之身,這到底是什麽鳥呢?
這個故事,說的是這麽一個意思,是說那金鐵之器雖然銳不可當,多厚的肚皮,撲哧一聲,一捅一個大窟窿。自從這天下一等一的兇器降臨到這個世界以來,已經有無數勇敢的原始人死于鐵器的攻擊之下,可知這種兵器之兇,實乃大兇,惹不起。但是,盡管有許多勇敢的原始人被捅死了,可還有更多的原始人依然幸福地生活在田野之間,他們載歌載舞,唱着贊歌走進了新時代。為什麽那些人就死掉了,而這些人卻幸福地走進新時代了呢?
無它,唯文明耳。到什麽山頭,唱什麽歌,見什麽人,說什麽話,良馬到了疙瘩山上,就得向駱駝看齊。人類文明既然已經從茹毛飲血時代進入了冷兵器時代,那麽原始人們就要收斂一下自己的暴脾氣,再像以前那樣動轍就沖別人吹胡子瞪眼,伸手就打擡腳就踹,那是不行的了。以前你闖了禍,最多挨人家幾悶棍,沒什麽大不了的,可是現在,讓你的仇家捅你一矛,那你就沒機會翻本了。
所以大家以後再見到別人,要向駱駝那樣拱起背,彎起腰,賠着笑臉同大家打招呼,文明嘛,說明白了就是靠武力才能夠向前推進。
3征兵通知書
又西三百裏,曰中曲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雄黃、白玉及金。
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其名曰駁,是食虎豹,可以禦兵。有木焉,其狀如棠,而員葉赤實,實大如木瓜,名曰櫰木,食之多力。
——《山海經·西山經》
這裏又有一座中曲之山,聽聽這山的名字,明擺着是曲線救國的遠古版本。在這座山上,有一種野獸,外形像常見的馬卻長着白身子和黑尾巴,一只角,老虎的牙齒和爪子,發出的聲音如同擊鼓的響聲,名稱是駁,是能吃老虎和豹子的,飼養它可以抵禦兵器。此外山上還有一種特大號的木瓜,這種木瓜并不能夠替廣大女士豐胸,但吃了它全身上下就會有使不完的力氣。
現在我們的關注點在那只自身子黑尾巴的獨角獸身上。這只獨角獸非常有品位,它處處合乎人的意思,主要的食物以老虎和豹子為主,人如果喂養上這麽一只,立刻就可以刀槍不入。
一只獨角獸,如何能夠迅速地改變人的體質,使其達到刀槍不入的程度呢?
原來,這竟然是遠古時代,一個有遠見的人發出的征兵通知書。
該通知書上說:來吧,來吧,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你們都過來,聽我說,你們不是想成就一番事業嗎?你們不是希望抱得美人歸嗎?你們不是希望躲避像長矛這種危險武器的威脅嗎?過來過來,只要你們來到我這裏,你們所有的希望,就統統能夠滿足,你們所有的夢想,就會統統美夢成真。
聽我說,孩子們,長矛這東西雖然厲害,可是如果你們加入了我的部隊,從此吃糧當兵,為我老人家去打天下,那麽此後再害怕長矛的,就不再是你們了,而是別人。要知道,只要你們願意無私無畏地為我犧牲,那麽我們的事業就會越做越大,我也就越來越有權勢,有了權勢,你們都會跟着沾光,就可以想吃就吃,想拿就拿,想幹啥就幹啥……
你們聽,孩子們,你們聽那激昂的戰鼓,它已經為你們敲起來了,這聲音吓得山林裏的老虎豹子都嗚嗚地哭,哀嘆它們末日的來臨。來吧來吧,都快點來吧,參加我的軍隊,讓我帶着你們去出征,先搶東家的糧食,再搶西鄰的美女,從此這個世界,就整個屬于我了,到時候我會論功行賞,給你們升官晉爵的。快點來吧,早來早搶別人,來晚了,那可就是別人搶你了。
你來不來?
4年輕人擁有未來
又東五十裏,曰少室之山,百草木成囷。其上有木焉,其名曰帝休,葉狀如楊,其枝五衢,黃華黑實,服者不怒。其上多玉,其下多鐵。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締魚,狀如盩蜼而長距,足白而對,食者無益疾,可以禦兵。
——《山海經·中山經》
現在我們終于來到了少室山,我們所知道的少林寺的那座少室山,就是抄了《山海經》上的這個名字,圖個省心。在這座山上,有一種帝休果,吃了可以讓人心平氣和,不發火。此外山上還有一條河,叫休水,水中有很多鮷魚,外形像猕猴卻有長長的像公雞一樣的爪子,白白的足趾相對着,人吃了它的肉就沒了疑心病,還能抵禦兵器。
這種在水中生活的猕猴,還有一個名字叫河童。中國人稱水猴子,日本居然還有這種動物的标本,其實就是弄來一個畸形嬰兒,冒充水猴子瞎起哄。但這件事告訴我們說,古代人是真的相信水中另有一種猴子的。
這個故事,是警告老年人的。
故事中說,老頭們,你們悠着點,別以為現在權力在手,人生閱歷與經驗豐富,你們就可以取笑年輕人,你們要小心啊,要知道世界現在雖然是你們的,但馬上就會是兒子們的,最終都要歸子孫後代的,薪盡火傳,你們真的沒幾天可蹦跶了。
年輕人差就差在人生經驗不夠豐富上,所以暫時不是老頭子們的對手。可是随着時光的推移,昔日那些趾高氣揚的糟老頭子,馬上就會跟猴子一樣,醜态百出,涎水直流,連走路都需要人攙扶。到了這時候,你再想起年輕人的優勢來,即使是想彌補,也已經太晚了。
不要欺負年輕人。
不要因為年輕人的天真與稚嫩,就以為你占到了上風,年輕人擁有未來,而老家夥們,你們只是擁有墳墓而已。
人類社會的規律,永遠是欺老不欺少,無論老家夥們擁有的權勢有多麽顯赫,都無法改變這一鐵律。
5像豬那樣自由飛翔
又東十裏,曰騩山,其上有美棗,其陰有琈之玉。正回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飛魚,其狀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禦兵。
——《山海經·中山經》
《山海經》中,至少描述了兩種飛魚。一種是在牛首山,另一種,就在這座騩山之上。此魚長得很古怪,外形像小豬,卻渾身是紅色斑紋,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怕打雷,還可以抵禦兵器。
實際上,這就是一頭飛豬,豬飛得再高,也還是一頭豬,理應宰了來吃肉。但或許真的沒有人敢碰這頭豬一下,單以年歲而論,這頭豬,大約是豬八戒的老祖宗了,更不要說這頭豬又有接近于無限的神秘法力。
這個故事很奇特,它是說,一旦戰争爆發,最安全的地方在哪裏?這是一個你猜也猜不到的答案。
戰争時期,最安全的地方不是後方,而是戰場上。
這是真的嗎?
在冷兵器時代,這是真的。
在火器時代,你要是還相信這個,那就未免太沒有腦子了。
冷兵器時代,你看那戰場上戰鼓隆隆,殺聲震天,聽動靜足以吓死人,可是你只要仔細琢磨琢磨就能夠明白過來,那震天的喊殺之聲,難道喊這麽大聲不費力氣嗎?當一個人拼命喊叫的時候,他還有多少餘力再掄起長矛來捅人?
戰場之上,由于雙方的戰士心中都充滿了恐懼,所以只要遠遠地看到敵人,就瘋了一樣地喊叫,目的是吓唬敵人,同時召集援兵。如果敵人吓跑了,那最好;如果敵人不跑,那咱們跑,反正敵人也沒有火器,不信他能拿着長矛當火箭筒用,遠距離攻擊咱們……
所以在古代,兩軍陣前真刀實槍的情況少,虛張聲勢的時候多。這時候最倒黴的是沒有武器的後方百姓,不管是己方的亂兵逃回來了,還是敵方的人馬殺過來了,赤手空拳的老百姓,鐵定比士兵們的死亡率要高得多。原來古代的戰争還有這樣一個秘密,幸虧有這本《山海經》,否則,我們現在還蒙在鼓裏呢。